本文目录
- 王昭君嫁匈奴后有些什么事迹
- 王昭君嫁了几次
- 出塞之后的王昭君是如何在匈奴生活的
- 王昭君在匈奴,为何被逼嫁给前夫儿子,亲子被杀
- 四大美人的情史
- 和匈奴和亲的王昭君都经历了啥呢
- 王昭君秘史:揭秘王昭君为什么被下嫁给匈奴
- 王昭君服侍过多少匈奴
王昭君嫁匈奴后有些什么事迹
生平简介:
王昭君,名嫱,南郡人也。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时,呼韩邪来 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 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孙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绽。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远行北漠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所作出的非比贡献。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
... 一千九百多年来,生长在巴山楚水地区的一个山中女子—王昭君,竞引起历代文人的心灵共鸣,把中国文坛搅得风雷激荡,这正是南方巴楚文化与北方华夏文化交汇的光环,投射在昭君这个创作本体上反映出的夺目光彩,也是南北文化合创的宠儿。
... 新中国创建者之一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王昭君题写了一首七绝,此诗对历史的昭君作了总结性的评价,也对昭君的思想、见识、行动作了拔乱反正的赞颂。诗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从此,王昭君一抹满脸的泪水和愁云,以一个愉悦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愿望。
王昭君嫁了几次
王昭君出嫁了两次。
第一次: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娶汉人为妻。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第二次: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扩展资料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宁元年(前3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汉天子,对汉称臣,并自请为婿,汉元帝挑选了宫女王昭君。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王昭君以民女被征入宫,初无封号,身份只是宫女,其名字也不会被注意。《汉书》第一次提到王昭君时,称其为“王樯”,“樯”字很可能如“拳夫人”的“拳”字一样,仅是与被征选入宫时的某种特征相联系。
樯指船桅杆,王樯即为一位船载而来的王姓姑娘。而“墙”、“嫱”这两个字,都是樯字的同音假借。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必须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王昭君不能接受,上书汉成帝,请求返回故土。
但成帝令她遵从胡俗,昭君只得下嫁。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即须卜公主,小女即当于公主。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二十年后),53(33)岁的王昭君郁郁而终,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出塞之后的王昭君是如何在匈奴生活的
众所周知,古代的中国是个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是由来已久。很多历史上对于女性的描写也是不正面的,比如“红颜祸水”这个词,就是昏君的标配。
就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其实结局也都不太好。比如汉朝的王昭君,她就远嫁到给塞外的匈奴和亲,成了匈奴人的皇后,但是其下场却让人叹息。
王昭君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相比较其她的几位美人而言,王昭君虽然终生无法回到亲人身边,但王昭君却没有被冠上红颜祸水的帽子。历史上认为这个女子是有家国爱恨情义的。
王昭君原本是汉元帝的妃子,只可惜汉元帝由于画工毛延寿的欺骗,一次也没有宠幸过王昭君。若是皇帝知道王昭君有如此脱俗的美貌,是不可能将她远嫁给匈奴人的。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匈奴人才要求迎娶如此的美人。那王昭君嫁到匈奴的这三四十年时间,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是否得到了匈奴人的尊敬和爱戴呢?
只需要去了解一下王昭君死后,匈奴在莫高窟为她画的一幅壁画就知道真相了。
王昭君一生曾嫁给了三个男人,他们分别是匈奴王呼韩邪单于,以及他的儿子和孙子,爷子孙三代人能共娶一个妻子,这也是草原部落不成文的习俗造就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昭君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性,这对于王昭君来说就已经是奇耻大辱了,因此在王昭君丧失了第一任丈夫之后就写信寄回汉朝,希望可以回到家乡,但是却被汉元帝拒绝了,汉元帝希望王昭君可以为了两国的友好继续嫁给下一任单于。
由于呼韩邪单于的儿子,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个匈奴王就死掉了,所以王昭君不得不入乡随俗,又嫁给了他的儿子和孙子。这样的行为在今天看来还真是够狗血的,而在当时的汉人看来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不过对于这些,王昭君还是忍了。
我们都知道,王昭君在匈奴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最后到死都没有再回家。她的一辈子可能都孤苦无依,哪怕在匈奴有丈夫也有儿子。
匈奴人对于自己的王后王昭君非常尊敬,毕竟她陪伴了三代国王,也算劳苦功高了。于是,在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为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仪式。
据历史记载,匈奴人在葬礼上会非常极端地表达悲伤之情。比如,他们会用“挖眼睛”、“割鼻子”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贵族,这一点也是让人难以理解。可以说王昭君的死让人悲痛,但是匈奴人的做法实在是太极端了。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是怎么对她的?莫高窟一幅壁画,让人不忍细看。
匈奴有一种祭祀已经去世的人的习俗。
后来在莫高窟的一幅上,却真实的反映了这个情况。
在这幅编号第158号、名为《各国王子举哀图》的壁画中,就刻画了当时匈奴众多人拿着刀对着自己的脸乱划,并且有些人还拿着刀戳自己的心脏,场面异常的血腥恐怖,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而专家在进一步验证后,也是确认了这就是当时匈奴实际存在的一种丧葬礼。
这能体现出匈奴人对待王昭君的情谊,也是异常深厚的!
如果说这真的是北方胡人的特定习俗的话,那么在王昭君的三任夫君死后,或许她也会用这样刀割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悲痛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而这对于有着天使般相貌的王昭君来说,无异于毁容了。
王昭君在匈奴,为何被逼嫁给前夫儿子,亲子被杀
王昭君嫁去匈奴后过了三年,呼韩邪单于就死了。她为单于生有一子。按理她已经完成了和亲的任务,可以回到汉朝和亲人团聚。于是她上书汉元帝,希望回到故土。汉元帝的回复是“从胡俗”。这里的胡俗就是转房婚,女性在丈夫死后,就嫁给丈夫的兄弟或夫家的其他男性。于是王昭君又嫁给单于的儿子复株累单于。生了两个女儿,相处了十一年后去世,她的儿子因为王位继承问题被杀。
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四大美女之一。也许她本人并没有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那样绝世容颜,闭月羞花。只因她作为中国古典女性走进了所有人的心里。她的故事凄美动人而让后世不断美化。传说她因为宫廷画师错失和汉帝的结缘,远嫁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维护汉朝和匈奴的和平。事实上昭君出塞为汉族的和平统一起到了一定作用。
王昭君为什么要选择出塞,历史上有很多个版本。有的说是被迫的,有的说她无法忍受宫廷的冷漠和孤独,所以选择和亲是想躲开当时的生活。私以为,王昭君不和亲,难道就没有其他人不和亲吗?总得有一个人站出去。如果这个勇者是别人,为什么不能是她呢?与其毫无价值的老死宫中,不如轰轰烈烈的活在别人心中。
汉元帝驳回了王昭君回归故国的请求也是出于和平的考虑。王昭君嫁给单于三年,单于就死了,如果马上接回国,无视匈奴的习俗,那么和亲的意义何在呢?仅仅就为了满足呼韩邪单于的一个要求吗?入其乡,从其俗,继续担当和平使者,避免过几年单于又到中原请求汉帝赐婚。或者兴兵于汉朝,不管哪一种都是劳民伤财。而作为单于的儿子,必然在王位继承上成王败寇。杀与被杀是很正常的。
四大美人的情史
西施与范蠡之间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还留下一个泛舟太湖的完美结局。但是,《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等记载越国历史的权威史料,均无对西施范蠡恋爱关系的记载,二者之间的爱情故事,纯属后世小说家的杜撰,只存在于文学作品,而并非真实历史。
真正与西施有过情感的纠葛的是吴王夫差。西施是越王勾践派到越国施展美人计的间谍,有说法认为她后来真的爱上了夫差,并在夫差死后为其殉情而死。更靠谱的说法则是,越国成功复国后,范蠡担心勾践像夫差一样沉迷于西施的美貌,便将她扔入江底,活活溺死。
总之,西施的爱情并不美好,男人只把她当成争夺权力的工具,需要时便利用,用过后便丢弃。
王昭君与匈奴单于:
在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之间的结合也被伪装成了爱情的模样,这也是与史实严重不符的。
王昭君远嫁匈奴,其性质是和亲,其目的是换取边境和平、确保百姓安乐,往大了说这是为国为民,往小了说则是身不由己,作为生活在古代的掖庭宫女,她的爱情和人生,都不是自己能选择的。
王昭君的婚姻悲剧还不是嫁给了不爱的人,而是在呼韩邪单于死后,她按照匈奴风俗被迫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也就是说,王昭君在匈奴先后嫁给了父子两代单于,这对汉人女子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人格侮辱和精神摧残。更要命的是,王昭君与父子二人均生有孩子,如此一来,辈分彻底乱了。
总之,王昭君的婚姻和人生都是一场悲剧,她牺牲了个人幸福,才换来了大汉太平。
貂蝉与吕布:
貂蝉先嫁董卓,后嫁吕布,但都不是妻,而是妾,更重要的是,貂蝉的婚姻自始至终都与爱情无关,养父王允只是利用她的美貌完成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的父子关系,并成功借吕布之手杀掉了董卓。
吕布死后,貂蝉的命运不难猜想。三国时期的交战,争夺的不只是地盘和权力,也包括女人,曹操更是有此偏好。据说,曹操原本打算把貂蝉送给关羽,但是关羽嫌脏,没有接受,貂蝉最终很可能是又被转送给了其他将领。总之,结局很不堪。
杨玉环与唐玄宗:
(杨玉环
杨玉环的感情经历更加奇葩,她原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却被公公中途截胡,封为贵妃,老婆就此变小妈。
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宠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些后世津津乐道的纪录,都是她创下的。
但是,杨贵妃最终的结局也相当悲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为了自保,亲自下令将她赐死。真是“最是无情帝王家”!
笔者云:
回看“四大美女”的感情经历,她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生命中的男人都不止一个,这在古代女子中其实并不多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们过于美丽,所以才成为男人们的争夺对象。但与此同时,她们也无一例外,都沦为了男权社会的政治牺牲品,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又何尝不是一种警示?对于女人来说,美貌或许是本钱,但绝对不够花一辈子。幸福人生和美好爱情,都是需要后天奋斗的。
和匈奴和亲的王昭君都经历了啥呢
王昭君(约前52-前19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千古。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必须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王昭君不能接受,上书汉成帝,请求返回故土。但成帝令她遵从胡俗,昭君只得下嫁。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即须卜公主,小女即当于公主。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二十年后),53岁的王昭君郁郁而终,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公元2年王莽专政,为取悦王太后,厚赏乌珠留若鞮单于,令其送王昭君长女须卜居次返回中原,进宫服侍王太后。
初始元年(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匈奴单于认为“非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迭起,祸乱无穷。眼看自己为之献身的和平之局,即刻变为乌有,昭君悲愤成疾。不久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南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
公元9年,王莽换单于玺,授新章。
公元10年,新朝改匈奴单于为匈奴服于。备甲率三十万攻匈奴,预分其地为十五国。
公元11年,王莽使人诱赂呼韩邪诸子。乌株留分告诸部入塞、大赂。车师降匈奴。
天凤五年(18年),乌累若鞮单于死,其弟舆继为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为了改变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为父子继承制,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便废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斯承袭左贤王位,复杀知牙斯。
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昭为文帝,为避司马昭的讳,王昭君被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王昭君秘史:揭秘王昭君为什么被下嫁给匈奴
这没什么可揭秘的,王昭君下嫁匈奴是当时汉朝皇帝想要缓和与匈奴的关系,所以才被选为‘和亲公主’的。更没有什么秘史,楼主野史少看点,因为野史对你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没有半点促进作用。
如果非要说什么隐情的话,那应该是汉元帝的事情。汉元帝是个很差的皇帝,他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汉宣帝,汉宣帝放在中国那么多皇帝里面也算是出类拔萃的皇帝。
汉宣帝在内政上勤修政理,轻徭薄赋,使汉朝在汉武帝之后又迎来了一个鼎盛的盛世。
在对外上,汉宣帝通过连续的军事打击和外交手段,以夷制夷、驻兵屯田、联合西域诸国把匈奴赶出了西域,并且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了中原版图,而当时的西域,就是现在的新疆。
汉宣帝在家事上,更是钟爱自己的贫贱妻子许平君。并且在历史上留下了‘南园遗爱’‘故剑情深’的感人故事。
汉宣帝时代有一句话,从这句话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大汉帝国的强大与豪迈: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家臣妾。
而且汉宣帝一生中没犯过什么大错,不过如果真要说的话,其实他也犯过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立错了太子。这个太子就是嫁王昭君的汉元帝刘奭,刘奭为太子时曾经和汉宣帝有过一次重要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刘奭表露了自己以后登基要重用儒生,独用儒家来治国。
汉宣帝当时用了一句话来教训了刘奭:汉家自有法度,本王、霸道杂之。
但通过这次谈话,让汉宣帝有了废太子的念头,因为他后来还说过:乱我汉家天下者,必太子也。
可是刘奭是汉宣帝的贫贱妻子许平君所生,而汉宣帝一生中最爱许平君,所以就算知道天下要被太子祸乱,也没有真正的废掉这个太子。
这大概是汉宣帝一生中做的最错误的决定了吧
王昭君服侍过多少匈奴
王昭君服侍过三代匈奴君主。
昭君嫁三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习俗昭君应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
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 由是昭君复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被迫再次共同生活十一年,复株累单于去世。
他的弟弟,呼韩邪单于的第三个儿子且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按照规定,王昭君还得嫁给这个新君主。多次嫁人的王昭君病了,两年后逝世了。
王昭君人物简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的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王昭君出长安后,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