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号为什么淘汰了(中国人为何不学注音 狠心抛弃了正统汉化用洋字母 你知道大部分中国人看见反切注音都说这是日文丢祖先脸)_注音_符号_汉语拼音

本文目录

  • 中国人为何不学注音 狠心抛弃了正统汉化用洋字母 你知道大部分中国人看见反切注音都说这是日文丢祖先脸
  • 一个老文字学工作者的建议:还是注音符号好
  • 注音符号小学没学过,现在乍一看,觉得很像东洋文字,虽然简约笔画想要记忆却不简单,问这是什么由来
  • 大陆怎么不用注音符号
  • 我们内地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为什么根本不强化学习注音符号
  • 为什麽大陆要弄个汉语拼音,而不用原本就有的注音符号
  • 为何大陆不继续使用注音符号,而要另选汉语拼音

中国人为何不学注音 狠心抛弃了正统汉化用洋字母 你知道大部分中国人看见反切注音都说这是日文丢祖先脸

我研究汉字多年。不得不说,传统的四大注音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直音法、读若法、譬况法都不够准确;而当时,汉字又没有特别的注音字符,只得用其它字来标注,于是有了反切;但这样一来,用甲、乙字标注丙字,用甲、丙标注丁字,最后又用甲、丙标注戊字,结果是转回来了,跟没标一样。这也是个问题。当然,用拉丁字母注音也需要记忆字母的发音,那么不妨按此道理选出数个汉字用以注音,这也是可行的。不过,如果要拉拢更多西方人来学中文,用拉丁字母注音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老实说,我也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主张复兴传统。不过要一点点来。如今的中华,早已不是当年的华夏,能傲视群伦。因此需要与他人互助协作来共同发展。
话说回来了,反切怎么会误认为日语呢?反切不也是汉字注音吗?

一个老文字学工作者的建议:还是注音符号好

习惯成自然嘛。。
虽说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相比有很多优点,但在大陆注音符号已经废除将近六十年了。恢复不易。
就经济方面而言,重新推行面临很大的经济阻力。主要是老师等都需要重新培训,学生也要重新学习,这都需要钱。现今大陆熟练掌握注音符号的人数相当少,哪怕只让十三亿人中的五亿人学会,也可以想象得出这是多大一比支出。
人们熟练了拼音,熟练了拼音输入法,推行注音符号,人们需要花时间去适应注音符号。。。这都是推行注意符号的阻力。
所以说,恢复注音符号,在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的。
ㄘㄞˇㄋㄚ`ㄛ~

注音符号小学没学过,现在乍一看,觉得很像东洋文字,虽然简约笔画想要记忆却不简单,问这是什么由来

你是少见多怪!
你说的是中国汉语传统的注音方式方法。
这个是被取代的,而不是取代拼音字母。
你想学,去海峡对面。
那边还保留着!
还有,不要搞错了时间先后顺序,汉语注音先于日文,韩文。
是他们抄袭汉语,而不是相反!

大陆怎么不用注音符号

注音符号在大陆一直没有废弃,你翻开字典或者点开输入法注音符号选项,都可以用。但是大陆官方为了与国际接轨,接纳了新式的拉丁文注音符号,并且命名为“汉语拼音”,随后把这个方案作为标准推广至全国,所以80后基本上都是学的拼音,而50~60年代学的则是注音了。

我们内地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为什么根本不强化学习注音符号

“课本上也不注重掌握这种知识,只作了解”
-----------------------------------------------------------------
根本了解都没有,课本上完全没有出现过注音符号。我都是后来自学的。
而且个人觉得汉语拼音的教学也不是十分系统。

为什麽大陆要弄个汉语拼音,而不用原本就有的注音符号

注音字母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数十年中不论在识字和推广“国语”(即今普通话)各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注音字母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是它不是音素字母,一个符号可以包括两个音素,鼻韵母用“ㄤ”号表示,无法显示韵母的韵腹和韵尾,在学习和研究上既不科学,使用也很不方便,其次,每个符号仍是简单的汉字笔画形式,书写不方便,不美观,又不能连写。它必然要被《汉语拼音方案》所替代。

为何大陆不继续使用注音符号,而要另选汉语拼音

因为简化字方案是汉字拉丁化的中间过渡措施,它只考虑了那些常用汉字,并没有完善地考虑所有的汉字,这就造成了部件不统一(如脑、恼、瑙)的现象。

后来废除汉字的大方向被废止,保留下来了就是现在这套简化字(现在标准化为通用规范汉字)、汉语普通话,以及现在转型为为汉字标注读音的汉语拼音。

看法

汉语拼音 的 书写汉语的文字 的功能目标,所以设计 汉语拼音 的时候追求 简短的拼式,采用了大量的拼式简写(-iou -》 -iu)、隔音字母(iou -》 you),以及充分利用非常规字母(j, q, x)。有人说设计 汉语拼音 是为了方便外国人学习中文,我个人认为是不合适的。

相反,汉语拼音字母的发音 并不遵循单独某一种外国语言,而且大量的 拼式简写 和“整体认读”,恰恰 削弱了方案的规律性,增加了记忆难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