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10个模范人物事迹有什么
- 张富清的事迹简短介绍
- 敢死队很多次没死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 共产党人时代楷模张富清观后感(三篇)
- 张富清为什么深藏功名
- 新时代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是什么
- 张富清的个人事迹介绍
- 张富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10个模范人物事迹有什么
模范人物事迹有:
1、樊锦诗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她扎根大漠,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
2、顾方舟
中国著名病毒学专家,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2019年1月逝世。1957年,31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
3、朱丽华
43年前,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她自学成为当地唯一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她坚持做慈善,到目前为止,朱丽华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累计达373万元。
4、张富清
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5、伍淑清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企业家。伍淑清一家人爱国爱港,改革开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创业,创办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香港回归后,伍淑清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积极增进香港青年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认识。组织青少年赴内地交流学习百余次。
张富清的事迹简短介绍
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建国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人们发现。
张富清的人物生平
张富清(1924年12月24日-2022年12月20日),男,汉族,出生于陕西省洋县,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1月转业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4年12月离休。
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敢死队很多次没死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悲痛!
12月20日23时15分
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去世
享年97岁
张富清
1924年12月出生于陕西洋县
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西北解放战争中
张富清出生入死
先后荣立
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
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
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
并被授予
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
和“人民功臣”奖章
张富清年轻时的照片(2019年3月30日翻拍)。 图源:新华社
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
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
来凤县工作
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而他赫赫的战功
被他尘封在一个旧皮箱里
60多年来从未向人提及
连儿女也不知情
张富清当年的报功书
直到2018年底
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
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
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当被问及
这么英勇的事迹为什么从来不讲
张富清说:
“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
有多少都不在了,
比起他们来,
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啊?”
2019年6月27日
中共中央决定授予张富清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9年9月29日
张富清获颁“共和国勋章”
“敢死队员”
突击队员,是张富清的“老本行”。
1948年3月,24岁的张富清光荣入伍,随后参加了壶梯山、东马村、永丰城战役等。在历次战斗中,个子不高的张富清却次次都担任最危险的突击任务。
“突击队员就是‘敢死队’,是用自己的身体去消耗敌人的子弹,为队友开辟前进的道路,是消灭敌军火力点的先头部队。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张富清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我打仗的秘诀就是不怕死,为党和国家牺牲是光荣的。”
1948年11月,永丰城战斗打响。班长张富清带领突击组夜间登上城墙,同敌人作战。张富清第一个跳下城墙,冲进敌群展开激战。
“当时一个连不到一分钟就倒下去了。我们连着换了七八个连长。”张富清含泪回忆道。
张富清回忆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牺牲时情景,不禁泪流满面(2019年3月31日摄)。 图源:新华社
他带领两名战士顺着地道接近永丰城,抠着墙壁缝隙攀上城墙,第一个跳下4米多的城墙,端起冲锋枪一阵猛扫,用了七八百发子弹,打死了七八个迎面围来的敌人。他也被子弹炸飞一块头皮。
顾不得满脸鲜血,张富清把准备好的炸药包放在地下,炸掉了第二座疯狂扫射的碉堡。爆破声瞬时震掉了他的3颗大牙,但张富清依然一个人坚守阵地,为大部队攻城扫清障碍。
此役,张富清荣立了军一等功,并再获“战斗英雄”称号。然而与他并肩作战的另外两名战友,张富清却再也没能见到。
藏了60多年的报功书
因功勋卓越,西北军政委员会1950年授予张富清“人民功臣”奖章,拿到功勋章之后,张富清就将其藏于箱底,再也没有拿出来。
张富清将功勋章藏于箱底(2019年3月摄) 图源:广州日报
1955年,张富清与新婚妻子孙玉兰从武昌到巴东,再到来凤,一路上见到不少群众生活贫困。从此,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信念根植于内心。
1977年,张富清在山洞里安营扎寨,带头打炮眼、挑石头、修路基,历经4个多月在海拔1000多米的悬崖绝壁上修通了一条公路。
1981年,57岁的张富清到成立不久的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担任副行长,从未接触过金融业务的他带领支行5个人,在一间土瓦房内学打算盘、学金融业务、学财政业务,任职期间所有经手的拨改贷款项全额回收。
2018年,为配合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张老的故事才被发掘。
面对一拨又一拨的采访者,起初张老不愿意接受采访,直到儿子告诉他“您要配合党的工作,您的故事可以激励更多人,比当年炸碉堡作用还大”,他的态度才转变,开始向他人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藏了60多年的报功书早已泛黄(2019年3月摄) 图源:广州日报
藏了60多年的报功书早已泛黄,边角已经磨损,上面用红色的行书写着张富清在西北野战、永丰城战斗中的故事;立功证书上则用钢笔字写着: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舍生忘死,荣获西北野战军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
2019年,来凤县整体脱贫。得知消息,张富清感到非常欣慰。
“不给组织添麻烦”
荣休后的张富清,日子过得朴素平淡。他一直和老伴以及生病的大女儿住在上世纪80年代的宿舍里。
衣服被单若破得实在用不了,他便将其撕成条扎成扫把。家里的搪瓷杯,上面印着“献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杯子的年龄将近半百,杯底打着三四个不同时期的补丁,却被张富清用到至今。
张富清打满补丁的搪瓷杯(2019年3月摄) 图源:广州日报
多年来,张富清坚持着严格的作息规律,和在部队时一样。
一样延续下来的,还有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外孙李弘泽说:“外公永远都是笑眯眯的,从来没听过他抱怨、叫疼叫苦。”
2012年,88岁的张富清因病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术后一周他就忍痛下床锻炼。
左腿截肢的张富清依靠支撑架在家里活动(2019年3月31日摄) 图源:新华社
他给自己做了一个简易推车,其实就是在助步器上安装了木板,将左腿架在木板上。凭着顽强的毅力,他用一条腿顽强地站了起来。
张富清常说:“和我死去的战友比,我还活着,有机会;和困难的群众比,我有工作,过着幸福的生活。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奉献自己的一切呢?”
疫情期间,张富清又一次发挥他的“突击队员”本色。
眼看着医护资源紧张,他悄悄拿出自己的一笔积蓄,捐款支持;天津医疗队前来援助湖北恩施,他又撑着一条腿录下鼓励视频;基层要成立“张富清先锋队”,征询他的意见,他更是大力支持。
“只要对党的事业有好处,他做什么都愿意。”张富清的小儿子张建全说。
张富清穿着老式军装敬军礼(2019年3月31日摄) 图源:新华社
在战火纷争的时代
选择闯枪林弹雨,保家卫国
在和平年代
本可以过安逸的生活
却又选择了最艰苦的地方,为民造福
老英雄张富清
60多年深藏功名
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如今
他却永远地离开了
但他的付出与牺牲
人民永远记得,祖国永远记得!
含泪送别老英雄!
一路走好!
共产党人时代楷模张富清观后感(三篇)
张富清时代楷模观后感1
古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张富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党员应以老英雄张富清为明镜,经常“照镜子、正衣冠”。学习他的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学习他的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学习他的恪尽职守、担当使命;学习他的清廉自守、克己奉公。
学习张富清事迹,当坚守初心、对党忠诚。要坚定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走。要始终牢记党员“第一身份”,用武装头脑,始终锤炼政治品格,始终坚守政治生命线,始终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心许党,永跟党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
学习张富清事迹,当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要始终秉持“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的座右铭,牢记党的宗旨,让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延续。要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向张富清学习,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升个人的理想追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努力,用自己的行动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而砥砺前行。
学习张富清事迹,当恪尽职守、担当使命。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遇到问题,要明确职责所在,不退缩、不回避、敢担当,直面问题,妥善处理,切勿唯唯诺诺、畏手畏脚、谨小慎微。
青年党员当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管好自己的心不贪不占,管牢自己的手不拿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跑不送,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只有在廉洁上自身硬,才能在工作中说话硬、腰板硬,广大群众才会信得过、跟得紧,让国家放心满意。
我们要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为榜样,视他为明镜,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张富清时代楷模观后感2
我们的************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的强大力量。”
学习张富清危险关头“冲”的无畏牺牲精神。张富清参加过数次激烈战斗,有的战况惨烈到“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每次战斗他都能冲锋在前,多次负伤不下火线,先后荣获两次“战斗英雄”、一次“人民功臣”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多次。张富清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入党时就宣誓要永远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坚决打到哪里。”******的共产党员就要有张富清这种敢冲敢上、能冲能上,冲锋陷阵的战斗精神,面对困难与挑战、面对坎坷与荆棘,敢碰“硬钉子”,敢啃“硬骨头”,敢于说“行”、干则能“赢”。
学习张富清思想建设“富”的无时不学精神。张富清在战斗、生产、工作中冲锋在前,在个人学习和生活中也不甘落后,积极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始终在思想上保持积极向上,与时俱进。他说:“工作上离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离休。要常常学习,检查自己。不给组织找什么麻烦,不向组织提什么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当学习张富清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保持“思想政治上不能离休”,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素养,确保跟上时代步伐、跟上中央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张富清关键时候“去”的无闻工作精神。1955年,已是正连职军官的张富清,在其所在部队面临调整,需要去地方支援经济建设时,战功赫赫的张富清原本可以选择回老家陕西,但当听到“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人去建设”时,当即决定要到艰苦、困难的地方为党工作。这样在恩施最艰苦地方来凤,一待就是六十多年,把余生献给了来凤。党员干部当学习张富清面对“危难”主动“请缨”,主动“下到”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学习其扎根基层、奉献山区,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一心为公、一心为党、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正如老人的名字“富清”——精神富有,一生清正,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他的精神也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坚守初心、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展示共产党人的精气神,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张富清时代楷模观后感3
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的一名战士,解放战争时期先后荣立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学习张富清事迹,应当不忘“忠于党、忠于人民”精神。天安门前,94岁老兵李安甫对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母亲无声告白。在中国共产党98岁华诞前夕,94岁高龄的李安甫走进天安门,用手摸一摸城墙,看一看楼里风景,讲一讲那一代的革命故事。我想,当他走进天安门的那一刻,他的心里该有多么辛酸,又有多么欣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不断地看着他的战友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那时他心里的苦楚,应该无人体会。可是,他又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这几十年的改变,见证了中国如今的辉煌,他又是多么的欣慰。“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记住老兵李安甫对党绝对忠诚的这种精神。我们应当像向日葵一样一直以“太阳”为中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做到绝对的忠诚。
学习张富清事迹,应当不忘“朴实纯粹、淡迫名利”精神。“战斗英雄”张富清,他隐藏功名60多年,他经历过残酷的解放战争,在那种枪林弹雨的日子里获得过多次奖励。他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毅然不忘党的初心,在贫困山区奉献他的一生。对于张富清同志来说,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是为新中国成立做过贡献的人,他退役后有许多选择,可是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待在贫困地区,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将质朴节俭、知足常乐作为他坚守的人生信条。张富清将一生都奉献给党、国家及人民,他获得中宣部授予他的“时代楷模”称号,还获得*对他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强调,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富清同志学习。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当不忘“朴实纯粹、淡迫名利”精神,我们应当向“战斗英雄”张富清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党员干部只有专心致志地工作,心态平和地享受生活,不为蝇头小利而蝇营狗苟,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好的结果,才能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及人民作出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应当不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精神。北师大硕士毕业的研究生黄文秀,她毕业之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到贫困村居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劳心劳累,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6月16日晚,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忍痛告别她病重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她毅然前进,在她返回乡村的途中,不幸遇到突发山洪,30岁的青春年华就此消逝。在危险来临之际,她首先想到的是村里的群众,不听同事们的劝阻,拒绝病重父亲的挽留,前往受灾现场,不幸遇难。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当不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精神,不忘黄文秀同志为群众事业牺牲,向她学习。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勇于站在革命前线,遇到困难,不要退缩,敢于面对。面对困难问题,要及时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要做中国共产党里的一朵梅花,要像梅花一样,在寒冷的冬天,独自盛开,我们党员干部要敢于说出他人不敢说的话,敢于尝试他人不愿做的事,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
张富清为什么深藏功名
因为他是伟大的中国人,同样人生是一种选择,在祖国需要时,张富清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和平时期,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转业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4年12月离休。
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人物事迹
1977年,张富清在山洞里安营扎寨,带头打炮眼、挑石头、修路基,历经4个多月在海拔1000多米的悬崖绝壁上修通了一条公路。
1981年,张富清到成立不久的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担任副行长,从未接触过金融业务的他带领支行5个人,在一间土瓦房内学打算盘、学金融业务、学财政业务,任职期间所有经手的拨改贷款项全额回收。
2012年,88岁的张富清因病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术后一周他就忍痛下床锻炼。他给自己做了一个简易推车,其实就是在助步器上安装了木板,将左腿架在木板上。凭着顽强的毅力,他用一条腿顽强地站了起来。
新时代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是什么
1、张富清
1924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转业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4年12月离休。
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2、李保国
先后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
3、钟南山
钟南山是呼吸病学学家,福建厦门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现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第23任会长。
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创制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牵头主持我国“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人群防治的系统研究,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
在2003年我国SARS疫情中,明确了广东的病原学,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国际上的存活率(96.2%)。组织整理了国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SARS、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方面的诊治指南文件。
4、黄大年
黄大年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1975年10月参加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底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3月1日,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019年9月25日,黄大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黄大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
5、樊锦诗中船重T载人深潜英雄集体
载人深潜英雄集体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为核心,是一支集潜水器研发、试验和配套于一体的我国载人深潜装备建设的主力军和国家队。
团队自立自强,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己任,强化保军创新重任,完成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深海装备的研制,为实现“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战略作出了不懈努力。
张富清的个人事迹介绍
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曾立特等功一次,立一等功三次,立二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1955年转业到湖北最艰苦的山区工作。64年来,他从未向别人提及此事,连家人也不知道,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直到去年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才被发现。张富清的 事迹 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1948年2月,他在陕西宜川县瓦子街参加革命,开启了自己的英雄之旅。
壶梯山战斗、永丰城战斗中,他任突击组长,先后炸掉敌人三个碉堡,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1月,他退役转业,告别军营,扎根湖北来凤县,锁住荣誉,尘封战功,为当地发展和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
1985年1月,他站完最后一班岗,离休。人离休了,思想却不离休,他坚持学习,三十多年如一日。
无论何时、何地、何境,他都把组织的要求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精神上追求卓越,物质上毫无所求。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从革命战场到人生战场不改本色
1924年12月,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兵荒马乱的年月,他在家种过地,给地主当过长工,没有上过一天学。1945年下半年,家中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壮丁,为了一家人维持生计,他用自己将二哥换了出来。
宜川战役中,国民党军整编第90师在瓦子街落入我军伏击圈被歼,作为该师杂役的张富清,选择参加革命,成为王震所领导的英雄部队——359旅718团的一名“人民子弟兵”。
1948年7月,壶梯山战斗打响。这是1948年9月我军转入战略决战前,西北野战军为牵制胡宗南部队而发起的澄合战役中的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张富清荣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11月,永丰城战斗打响。此时,我军已转入战略决战,西北野战军配合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作战。在永丰城战斗中,张富清带着2个炸药包、1支步枪、1支冲锋枪和16个手榴弹,攀上寨墙,炸掉了敌人两个碉堡,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独自坚守阵地到天明,数次打退敌人反扑。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
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战斗英雄”称号,这就是张富清在战场上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张富清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 文化 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1月退役转业时,张富清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他带着爱人孙玉兰扎根来凤县,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获得的全部荣誉。
每一个岗位都担当作为竭尽所能
到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任城关粮油所主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等职务。每一个岗位,他都脚踏实地,竭尽所能,担当奉献。
为了带头示范,他让爱人孙玉兰从自己分管的三胡区供销社下岗,让大儿子张建国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当知青。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他不躲不绕,想方设法,克服解决。刚开始进驻生产大队时,群众不买账、不认可。为了让群众接受自己,他住进最穷的社员家,白天与社员一起干重体力活儿,晚上开完会后,帮社员挑水扫地。
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进驻卯洞公社高洞管理区,群众反映出行难、吃水难后,他带着社员四处寻找水源,50多岁的年纪腰系长绳,下到天坑底部找水。他带着社员修路,与社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
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期间,他推动水电站建设,让土苗山村进入“电力时代”。
1961年至1964年期间,张富清主导修建了三胡区老狮子桥水电站,供附近的两个生产队照明。这是三胡区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从一个区来讲,能够照上电灯是祖祖辈辈多少年来都没有的事,电灯更明亮,比照桐油灯好多少倍呀!”讲起这件事,张富清高兴地说。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中无我,付此一生。这就是战斗英雄张富清,在工作岗位上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深藏功名60余载连家人都不知情
1985年1月,张富清站完最后一班岗,从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
离休后,张富清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住老房子、穿老衣服、用老家具、过老生活。
虽然离休了,但他未有一丝懈怠,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卧室的书桌上,摆着成堆的学习资料。书桌右侧的抽屉里,放着他的药——享受公费医疗政策的他,为了防止家人“违规”用自己的药,不惜锁住了抽屉。
2012年,张富清因病左腿截肢。为了不影响子女“为党和人民工作”,88岁的他装上假肢顽强站了起来。
60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深埋心底,从不提起,他的老伴儿和儿女都不知情。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发现。
讲起登记的初衷,张富清说:“我起初不想把这些奖章和证书拿出来,但考虑到如果不拿出来,那就是对党不忠诚,是欺骗党的行为……”
战斗英雄的事迹披露后,诸多光环加身,他依然是老样子,一切都没有变,还是那个坚守初心,保持本色的张富清。
“我要在有生之年,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党叫我做啥,我就做啥。”张富清说。
看了“__生平事迹 ”的人还看了:
1. 2016的英雄事迹材料
2. 爱国人物事迹作文材料4篇
3. 描写名人事迹高考作文材料4篇
4. 党成立95周年观后感
5. 纪念党95周年主题班会演讲稿
张富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张富清颁奖词:
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
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
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
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人物介绍: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人们发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