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诗蔡琰注音(悲愤诗是谁写的作品)_悲愤_匈奴_诗人

本文目录

  • 悲愤诗是谁写的作品
  • 东汉蔡琰简介资料_蔡琰泪血凝成《悲愤诗》
  • 悲愤诗的作者 怎么读
  • 《悲愤诗》(蔡琰)原文及翻译
  • 女诗人蔡琰简介
  • 一代才女蔡文姬《悲愤诗——二首》赏析
  • 蔡琰《悲愤诗》欣赏
  • 《悲愤诗》的作者是谁主要讲的是什么

悲愤诗是谁写的作品

悲愤诗是蔡琰写的作品。

《悲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自传体骚体诗,东汉文学家蔡琰所作。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这诗开头四十句叙遭祸被虏的缘由和被虏入关途中的苦楚。次四十句叙在南匈奴的生活和听到被赎消息悲喜交集以及和“胡子”分别时的惨痛。最后二十八句叙归途和到家后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蔡琰(蔡文姫)离开匈奴回汉之后。《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传》记载,东汉兴平年间,天下大乱,蔡文姬被胡人所掳,被迫嫁给南匈奴左贤王,在匈奴地方生活了十二年,生下两个孩子。

曹操原来与蔡文姬之父蔡邕交好,同情蔡邕没有子嗣,就派遣使者用重金贵宝赎回蔡文姬,让她再嫁给董祀。后来蔡文姬感伤乱离,追怀悲愤,写下两首《悲愤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骚体诗。

作者简介

蔡琰东汉杰出的女诗人和书法家。是我国第一位女诗人。

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是汉末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约生于公元177-178年(汉灵帝熹平六至七年)间,自幼聪颖异常,加之受文学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熏陶和父亲的教导,她在文学、音律、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后汉书》作者范晔称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今传《悲愤诗》二篇,另有《胡笳十八拍》一篇。

东汉蔡琰简介资料_蔡琰泪血凝成《悲愤诗》

东汉蔡琰简介资料_蔡琰泪血凝成《悲愤诗》

东汉(都许,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建安十二年(207年)冬天,丞相曹操与朝廷高官及远方来宾济济一堂正在议事,守门官员报告称,死刑犯董祀之妻请求进见丞相。曹操知道来人是蔡琰(字文姬),和身边的要员打了声招呼,传令让她进来。不一会,蔡琰披头散发赤着双脚走进会厅,众人为之一惊。蔡琰此来,是为其因犯罪已被判处死刑的丈夫屯田都尉(主管军队开荒屯田的将领)董祀求赦的。她走到曹操面前,叩头向他谢恩,接着放声向他哀求道:“丞相拥有战马数万、武将成群,何尝不能宽释您的一名骑兵,让他从死亡线上起死回生?”蔡琰音调清越,情状凄哀,唤起在场官员同情。曹操深为感动,当即“赐以关巾履袜”,下令停止对董祀治罪。

当初,曹操和蔡琰之父蔡邕一起在朝廷共事,同为议郎(侍从皇帝、参与议政)。两人都爱好写诗作文,情趣相投,关系要好。熹平六年(177年),蔡邕受人诬告,汉灵帝将他流放朔方(位于今内蒙古磴口县北)。获赦后,蔡邕为了避祸又潜往吴地(位于今江苏省南部)隐居十多年。这样,蔡琰一直由其母亲抚养长大。她博览群书,口齿伶俐,又通晓音乐。蔡琰最先嫁给河东(位于今山西省夏县)人卫仲道。卫仲道病故后,蔡琰回到自己的故乡陈留郡圉(位于今河南省杞县西南)。

中平六年(189年)秋天,屯兵河东的前将军董卓领兵进入京都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废黜汉少帝刘辩(汉灵帝何皇后生),改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汉少帝异母弟),是为汉献帝,自称相国,控制朝政。曹操时任典军校尉(警卫部队将领),逃至陈留(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董卓久闻蔡邕有才学,派人以杀头灭族相威胁,要挟蔡邕从吴地返回洛阳,委任他为署祭酒(代理侍从顾问官)。()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和原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都百官兼领军缉捕)袁绍等人分别在己吾(治所位于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南)、渤海(治所位于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北)等地起兵讨伐董卓乱政。董卓极为恐惧,令人焚毁洛阳宫殿,劫持汉献帝及朝廷百官去长安(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蔡邕时任左中郎将(警卫部队将领),随汉献帝西迁。蔡琰随父去长安。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丞相)王允等人杀死董卓,蔡邕为之惊叹亦被王允处死。蔡琰虽然幸免被杀,身心却受到严重摧残。此后,董卓部将李傕等人领兵攻杀王允,控制朝政。蔡琰被李傕收入其军营。

面对国破家亡,蔡琰无比悲愤。她知道造成这一灾难的罪魁祸首是董卓。历经磨难后蔡琰简介,她以痛切的语言追述道:“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掌拒。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悲愤诗》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十一月,南匈奴左贤王去卑应汉正义将军杨奉约请,率兵参与击败李傕部众。蔡琰在战乱中被匈奴骑兵掳至北方,匈奴左贤王将她纳为王妃。

蔡琰入居匈奴后,如同进入另一个世界。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她在情感上陷入离国怀乡的忧愁之中。后来,她追忆这段经历,在诗中写道:“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悲愤诗》之一)她常常茶饭无思,长夜不眠,以泪洗面,以致面容憔悴:“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蔡琰简介,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悲愤诗》之二)蔡琰同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在南匈奴度过漫漫十二年岁月。

在此期间,曹操的势力得到壮大。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摆脱李傕等人控制返回洛阳,处境十分困难。曹操领兵将汉献帝及随行官员接入许(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县东),曹操受任司空(丞相)、行车骑将军,掌揽朝廷军政。

建安十二年(207年)春天,曹操念及蔡邕早逝,没有儿子,派使官用金璧将蔡琰从南匈奴赎回。临离开南匈奴时,蔡琰悲喜交集,喜的是即将要回到她魂牵梦绕的故土,悲的是难以割舍同两个儿子的骨肉之情。后来,她在诗中追忆当时母子之间难舍难分的情景,写道:“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悲愤诗》之一)“儿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悲愤诗》之二)

返回中原,蔡琰没有找回昔日的欢乐,展现在她眼前的是一派凄凉的情景:“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悲愤诗》之一)

蔡琰返抵许都后,嫁给屯田都尉董祀。谁知好景不长,当年董祀犯法被判处死刑,再次把蔡琰拖入痛苦的深渊。

董祀获释后,蔡琰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安慰。然而,铭刻在她心灵上的累累伤痕,不可名状的自卑感、对未来命运的忧愁,使她不得不继续承受精神折磨。她在诗中写道:“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勗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悲愤诗》之一)

后来,曹操要蔡琰整理其父蔡邕的诗文。蔡琰家藏书稿已经荡然无存,她只好凭着记忆,追记其父所作诗文四百余篇。在追忆其父遭遇的同时,蔡琰感伤自己历尽沧桑,写下了浸透血泪的《悲愤诗》。

《后汉书》卷八十四《董祀妻传》

卷六十下《蔡邕传》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宦官亡汉》

【简评】

唐代著名历史学者刘知几认为:“董祀妻蔡氏,载诞胡子,受辱虏庭,文词有余,节概不足,此则言行相乖者也。”(《史通·人物》)

【注释】

蔡琰求赦董祀,史书记时不详。现据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记作“建安十二年”。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汉北方游牧国家)上层发生分化,南部右奥鞬日逐王比向南依附东汉,史称南匈奴。南匈奴单于庭设在西河郡美稷县(位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由东汉朝廷派驻军队保护。

悲愤诗的作者 怎么读

《悲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自传体骚体诗,东汉文学家蔡琰(也叫蔡文姬)所作。
作者蔡琰读音如下:
cài yǎn
蔡 琰

《悲愤诗》(蔡琰)原文及翻译

悲愤诗 蔡琰 系列:边塞诗大全 悲愤诗    【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征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年,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其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    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    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    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    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注释】    天常:天之常道。「乱天常」,犹言悖天理。    篡弑:言杀君夺位。董卓于公元189年以并州牧应袁绍召入都,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次年杀弘农王。    诸贤良:指被董卓杀害的丁原、周珌、任琼等。    旧邦:指长安。公元190年董卓焚烧洛阳,强迫君臣百姓西迁长安。    兴义师:指起兵讨董卓。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州郡皆起兵讨董,以袁绍为盟主。    祥:善。「不祥」,指董卓。    卓众:指董卓部下李榷、郭汜等所带的军队。初平三年(192年)李、郭等出兵关东,大掠陈留、颖川诸县。蔡琰于此时被掳。    胡羌:指董卓军中的羌胡。董卓所部本多羌、氐族人(见《后汉书·董卓传》)。李榷军中杂有羌胡(见《后汉纪·献帝纪》记载)。    截:斩断。    孑:独。这句是说杀得不剩一个。    相撑拒:互相支拄。这句是说尸体众多堆积杂乱。    西入关:指入函谷关。卓众本从关内东下,大掠后还入关。    迥:遥远。    邈冥冥:渺远迷茫貌。    弊:即「毙」,詈骂之词。「弊降虏」,犹言「死囚」。    亭:古通「停」。「停刃」犹言加刃。    我曹:犹我辈,兵士自称。以上四句是说兵士对于被虏者不满意就说:「杀了你这死囚,让你吃刀子,我们不养活你了。」    毒:恨。    参:兼。这句是说毒恨和痛苦交并。    彼苍者:指天。这句是呼天而问,问这些被难者犯了什么罪。    边荒:边远之地,指南匈奴,其地在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附近)。蔡琰如何入南匈奴人之手,此诗略而不叙,史传也不曾明载。《后汉书》本传只言其时在兴平二年(195年)。是年十一月李榷、郭汜等军为南匈奴左贤王所破,疑蔡琰就在这次战争中由李、郭 *** 入南匈奴军。    少义理:言其地风俗野蛮。这句隐括自己被蹂躏被侮辱的种种遭遇。    邂逅:不期而遇。    徼:侥幸。这句是说平时所觊望的事情意外地实现了。    骨肉:喻至亲。作者苦念故乡,见使者来迎,如见亲人,所以称之为骨肉。或谓曹操遣使赎蔡琰或许假托其亲属的名义,所以诗中说「骨肉来迎」。    天属:天然的亲属,如父母、于女、兄弟、姐妹。    缀:联系。    五内:五脏。    恍惚:精神迷糊。    生狂痴:发狂。    遄征:疾行。    日遐迈:一天一天地走远了。    中外:犹中表,「中」指舅父的子女,为内兄弟,「外」指姑母的子女,为外兄弟。以上二句是说到家后才知道家属已死尽,又无中表近亲。    茕茕:孤独貌。    景:同「影」。    怛咤:惊痛而发声。    相宽大:劝她宽心。    息:呼息。这句是说又勉强活下去。    何聊赖:言无聊赖,就是无依靠,无乐趣。    新人:指作者重嫁的丈夫董祀。    勖:勉励。    捐废:弃置不顾。以上二句是说自己经过一番流离,成为被人轻视的女人,常常怕被新人抛弃。 【选析】    《后汉书·董祀妻传》说蔡琰「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案,兴平当作初平。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用沈钦韩的说法,已指出此点),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董)祀。……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其一为五言,其二为骚体。自从苏东坡指出它们的真伪问题之后,主 *** 伪派各有人在。《悲愤诗》二章见载于《后汉书》蔡琰本传中,主伪派(包括一真一伪派)没有确凿的证据,一般人相信这两首诗是蔡琰所作,其中五言的一首艺术成就远远超过骚体的一首,历代选家多选其五言而遗其骚体,是不为无见的。    《悲愤诗》(其一)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全诗可分三大段,前四十句为第一大段,其中分三个层次。前十四句,先从董卓之乱写起。这是诗人蒙难的历史背景,它概括了中平六年(189)至初平三年(192)这三四年的动乱情况,诗中所写,均有史可证。「斩截无孑遗」以下八句,写出了以董卓为首的一群穷凶极恶的豺狼所进行的野蛮屠杀与疯狂掠夺。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董卓)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城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诗中所写的卓众东下,杀人如麻,以至积尸盈野、白骨相撑以及「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惨象,是这场浩劫的实录。「载妇女」三字,把诗人自己的遭遇暗暗引入。初平三年春,董卓部将李傕、郭氾大掠陈留、颖川诸县,他们的部队中又杂有羌胡兵,蔡琰就是此时被掳的。「所略有万计」以下十六句,细述诗人在俘虏营中的生活。这些成千上万的俘虏,贼兵不让他们在一起屯聚,即使骨肉之间碰在一起,也不敢说一句话。稍不留意,就会遭到一顿臭骂和毒打。他们日夜号泣悲吟,欲死不得,欲生不能,于是诗人含着满腔的悲愤,只好呼天而问。「彼苍者」两句,将途中之苦总括收住。这一大段最精彩的艺术描写,是贼兵辱骂俘虏的几句话,口吻毕肖,活画出贼兵一副狰狞的嘴脸。    「边荒与华异」以下四十句为第二大段,主要描写在边地思念骨肉之亲的痛苦及迎归别子时不忍弃子、去留两难的悲愤。「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两句,高度概括了诗人被掳失身的屈辱生活,在不忍言、不便言之处,仅用「少义理」三字概括,「以少总多」,暗含着她被侮辱被蹂躏的无数伤心事。「处所多霜雪」以下六句,用「霜雪」、「胡风」,略言边地之苦,以引出念父母的哀叹。诗人通过居处环境的描写,以景衬情,以无穷无尽的「霜雪」和四季不停的「胡风」,来烘托出无穷已的哀叹,增强了酸楚的悲剧气氛。有的注家认为蔡琰被掠后所居之地在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附近),这是不确切的。暂居在河东平阳的,是南匈奴右贤王去卑的一支,非左贤王所居之地。谭其骧先生考证出蔡琰所居之地在西河美稷(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一带),较为可信,不然,地近中原的河东平阳焉能称作「边荒」?又何言「悠悠三千里」呢?「有客从外来」以下六句,叙述引领望归和急盼家人消息的心情,忽喜忽悲,波澜起伏。客从外来,闻之高兴;迎问消息,方知不是同乡,也不是为迎己而来,希望转为失望。「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两句,诗的意脉忽又转折,平时所企望的事情意外的实现了,真是喜出望外。「己得自解免」以下六句,忽又由喜而悲。返回故乡必须丢弃两个儿子,可能一别永无再见之日,念及母子的骨肉之情,怎能忍心抛弃自己的儿子呢?诗人于是陷入痛苦与矛盾之中。「别子」的一段艺术描写,感情真挚,而且挖掘得深而婉,最为动人。儿子劝母亲留下的几句话,句句刺痛了母亲的心。清人张玉谷评「天属缀人心」以下十六句诗说:「夫琰既失身,不忍别者岂止于子。子则其可明言而尤情至者,故特反复详言之。己之不忍别子说不尽,妙介入子之不忍别己,对面写得沉痛,而己之不忍别愈显矣,最为文章妙诀。」(《古诗赏析》卷六)此言颇为精到。儿子的几句质问,使诗人五内俱焚,恍惚若痴,号泣抚摩其子,欲行不前。在去住两难中,突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复杂矛盾心情。「兼有同时辈」以下八句,插叙同辈送别的哀痛,「同时辈」应指与蔡琰一起被掳,同时流落在南匈奴的人,其中应多为妇人女子。她们羡慕蔡琰能返回故乡,哀叹自己的命运,故号啕痛哭。作者描绘出马不肯行、车不转辙、连观者和路人目睹此情此景无不?[欷流涕的场面。不言而喻,当事者的痛苦,要甚于旁观者十倍、百倍。此种衬托手法,更加突出了诗人悲痛欲绝的心境。    「去去割情恋」以下二十八句为第三大段,叙述归途及归后的遭遇。首六句写归途:割断情恋,别子而去,上路疾行,日行日远,但情恋又何尝能割去?「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两句,以念子作收,随作一顿。「既至家人尽」以下十二句,先叙述归后方知亲人凋丧,连中表近亲也没有,以此状写诗人的孤苦无依。接叙乱后荒凉:城郭变成山林,庭院长满荆棘漫草,白骨纵横,尸骸相撑。特别是「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两句,把战后的荒凉,通过阴森恐怖气氛的渲染,表现得十分透足。「茕茕对孤景」句,遥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两句。「登高远眺望」两句,又以念子暗收,遥应「念我出腹子」两句,把念子之情表现得回环往复。以下四句,叙述诗人在百忧煎熬之下,自己感到已快到生命的尽头,虽勉强生活下去,也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托命于新人」以下四句,叙述重嫁董祀之后,虽用尽心力,勉励自己活下去,但自己经过一番流离之后,已经成为被人轻视的女人,常常耽心被新人抛弃,这反映了加在妇人身上的精神枷锁及自轻自贱的女性心态。最后以「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作结,「虽顶末段,却是总束通章,是悲愤大结穴处。」(《古诗赏析》)说明自己的悲剧生涯已无法解脱,悲愤无时无往不在,没有终极。    通观全诗,《悲愤诗》在艺术上有几点突出的成就。    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将叙事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虽为叙事诗,但情系乎辞,情事相称,叙事不板不枯,不碎不乱。它长于细节的描绘,当详之处极力铺写,如俘虏营中的生活和别子的场面,描写细腻,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当略之处,一笔带过,如「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两句,就是高度地艺术概括。叙事抒情,局阵恢张,波澜层叠。它的叙事,以时间先后为序。以自己遭遇为主线,言情以悲愤为旨归。在表现悲愤的感情上,纵横交错,多层次,多侧面。她的伤心事太多了:被掠、杖骂、受侮辱、念父母、别子、悲叹亲人丧尽、重嫁后的怀忧,诗中可数者大约有七八种之多,但是最使她痛心的是别子。作者为突出这一重点,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前后有三四次念子的艺术描写。别子之前,从略述边地之苦,引出「感时念父母,已为念子作影。」(《古诗赏析》)正面描写别子的场面,写得声泪俱下。同辈送别的哀痛,又为别子的哀痛作了衬托。赎归上路后,又翻出「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一层。见得难以割舍的情恋,是因别子而发。至「登高远眺望,神魂忽飞逝」,又暗收念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别子是诗人最强烈、最集中、最突出的悲痛,从中可以看到一颗伟大的母亲的心在跳动。诗人的情感在这方面挖掘得最深,因此也最为动人,这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匠心之所在。    《悲愤诗》的真实感极强,诗中关于俘虏生活的具体描写和别子时进退两难的复杂矛盾心情,非亲身经历是难以道出的。诚如近代学者吴闿生所说:「吾以谓(悲愤诗)决非伪者,因其为文姬肺腑中言,非他人所能代也。」(《古今诗范》)沈德潜说《悲愤诗》的成功「由情真,亦由情深也。」(《古诗源》卷三)足见它的真实感是有目共睹的。    《悲愤诗》语言浑朴,「真情穷切,自然成文」,它具有明白晓畅的特点,无雕琢斧凿之迹。某些人物的语言,逼真传神,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如贼兵骂俘虏的几句恶言恶语,与人物身份吻合,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形象鲜明生动。文姬别子时,儿子说的几句话,酷似儿童的语气,似乎可以看到儿童抱着母亲的颈项说话的神态,看出小儿嘟努着小嘴的样子,孩子的天真、幼稚和对母亲的依恋,跃然纸上,这在前此的诗歌中是罕见的。    《悲愤诗》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它深受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如《十五从军征》、《孤儿行》等,都是自叙身世的民间叙事诗,《悲愤诗》一方面取法于它们,另方面又揉进了文人抒情诗的写法。前人指出它对杜甫的《北征》、《奉先咏怀》均有影响,不为无据。它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堪称建安时期叙事诗的双璧。

女诗人蔡琰简介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那么女诗人蔡琰东简介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

【简介】

蔡琰是东汉杰出的女诗人和书法家。是我国第一位女诗人。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是汉末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她约生于公元177-178年(汉灵帝熹平六至七年)间,自幼聪颖异常,加之受文学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熏陶和父亲的教导,她在文学、音律、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后汉书》作者范晔称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今传《悲愤诗》二篇,另有《胡笳十八拍》。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人物生平】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 此后再无蔡琰相关记载,卒年不详。

文学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 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琰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也是受到了蔡琰的影响。

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一代才女蔡文姬《悲愤诗——二首》赏析

蔡琰,字文姬,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之一,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蔡文姬作品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匈臆为催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其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

《悲愤诗》是汉末魏晋时期优秀的五言长篇叙事诗之一,与《孔雀东南飞》一道堪称汉末魏晋时期的诗歌双璧。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杰出的。

作品最主要的特色是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悲愤诗》的主题,范晔概括为“感伤乱离,追怀悲愤”,符合作品实际。

诗人确实是以真实的笔触叙写了自己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她“感伤乱离”的悲愤和“托命于新人”的忧痛,深刻反映了社会动乱和封建礼法压迫下的妇女的命运。蔡琰经历的本身就是具有典型意义和认识价值的。但是诗中所写不只是蔡琰个人的不幸,而是将个人的不幸与东汉末年的动乱社会现实以及广大人民的痛苦遭遇和思想感情紧密结合起来叙写,揭露军阀混战、“卓众”凶残的罪行,揭示了造成蔡琰和广大人民的不幸的社会根源,成为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就更加深了诗歌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诗人叙写蔡琰的不幸遭遇时,不是无所选择地罗列,而是通过蔡琰遇乱被掳、陷没胡中和回乡再嫁等典型事件构成完整的情节,对那些次要的情节,或简略交代,或删除、抹掉。特别是,诗人善于通过典型细节的生动描写来反映现实,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卓众”的凶残,百姓的苦难,刻画得入木三分。“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近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主人公思乡念亲的复杂感情,表现得真切感人。

其他如母子生离死别,“同时辈”的悲泣场面等等,都有力地表现了主题,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与《孔雀东南飞》相比,二诗同是反映东汉末年妇女悲惨命运的现实主义杰构,“孔”诗揭露封建礼法的吃人本质的深刻程度是《悲愤诗》难以企及的,而“悲”诗反映社会动乱现实的广泛和深入则是“孔”诗逊其一筹的。“悲”诗内容真实、典型、广阔,思想深刻、鲜明、丰富,显示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其次是叙事、抒情、环境和心理描写等的紧密结合。诗人的叙事,于主要情节、叙写重点,着意铺陈,明白晓畅,但对某些情节却写得含蓄凝炼。“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短短十个字中,包含着女主人公流落胡地以后多少屈辱、痛苦的经历,诗人不忍言、不便言的种种情况尽在其中。虽然全诗是写蔡琰的遭遇,但具体叙写中时时变换角度,第一段以“面”代“点”,明写被掳百姓的灾情,暗示蔡琰的苦难。

第二段由“点”及“面”,由蔡琰而连带写“同时辈”; 第三段以“点”代“面”,从写蔡琰回家后的经历反映广大人民的苦难。这样写,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容,增强了表现力量。谈到抒情,本篇虽是叙事诗,但它是以抒发“悲愤”之情为目的的,感情真挚、深厚、强烈,爱憎分明,是其特点。不但在“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等直接抒情的诗句中,而且在事件的叙写以及环境和心理等的描写中,处处充满着“悲”“愤”之情。诗人的感情也正是通过事件的叙写、环境和心理等的描写,得到具体、形象、深刻的表现。

诗的第二段那“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的环境描写是烘托“感时念父母”的悲伤之情; 那离别之际的心理描写,是慈母别子时撕心裂肺感情的流露,都是非常真切、极为感人的。为了更好地叙事抒情,诗人还成功地调动了白描、对比、映衬、夸张、呼告等多种艺术手法。母子别离时,幼儿一“抱”一“问”的白描手法,逼真地刻画了幼儿的天真幼稚和无限依恋之情;“我”与“同时辈”的对比,车和马踟蹰不前以及观者、行者歔唏呜咽的衬托,如此种种,突出了母子离别的悲惨,令人不忍卒读。

《悲愤诗》的艺术结构,清沈德潜认为: “段落分明,而灭去脱卸转接痕迹,若断若续,不碎不乱,少陵《奉先咏怀》、《北征》等作往往似之。”(《古诗源》卷三)全诗按情节发展顺序写事抒情,三大段各有重点,但又浑为一体,不可分割。第一、二段间以“边荒”二句过渡,二、三段间以“去去”六句过渡,第三段写家乡残败景况与第一段“卓众”东下的暴行相照应,写“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等反跌第二段思乡念亲。上下、前后之间联系紧密,脉络分明。全诗共九次换韵,韵脚的转换大体上与层次的变化相一致,而且多用仄声韵,少用平声韵(只有两次),这在表现强烈凄厉的悲愤之情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蔡文姬的《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蔡琰《悲愤诗》欣赏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蔡琰感伤乱离,回味坎坷一生几番生离死别,追怀悲愤,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悲愤诗》。

该诗是我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大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气氛。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可以说是受难者的血泪控诉,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前四十句是第一大部分。开头十四句从董卓之乱写起,是诗人蒙难的历史背景,诗中所写,均有史料可证。诗中概括了中平六年(189)年至初平三年(192)年这三四年的动乱历史。“斩截无孑遗”以下八句,揭露了以董卓为首的一群豺虎对人民所进行的野蛮屠杀和掳掠,也暗暗点出自己的遭遇。“所略有万计”以下十六句,细述诗人在俘虏营中的生活。这些成千上万的俘虏,贼兵不敢让他们在一起屯聚,即使骨肉至亲,也不敢说一句话,稍不留意,就会招致辱骂和毒打。俘虏们日夜号泣、悲吟,欲死不能,欲生不可。诗人满怀悲愤,呼天而问。“彼苍者”两句,将途中之苦总括收住。这一大段最精妙的是写贼兵辱骂俘虏的几句话,口吻毕肖,刻画了狰狞的面目和蛮横的嘴脸。

  “边荒与华异”以下四十句为第二大部分,主要叙述在边地思念骨肉至亲的痛苦及迎归别子时去留两难的悲愤。“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两句,高度概括了她被掠失身的屈辱生活。“处处多霜雪”以下六句,咯言边地之苦,引出。念父母”来。诗人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描写,以景衬情烘托自己无穷尽的悲叹,增强了酸楚的气氛。“有客从外来”以下六句,描写引颈望归和急盼得到家人消息的心情。“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写平时企望的事情意外实现。情感波澜起伏变化万千。“已得自解免”以下六句,念及别子又由喜转悲。“别子”一段描写,感情真挚,深切感人。儿子劝母亲留下的几句话,象尖刀一样刺痛了母亲的心。儿子的几句质问,使诗人五内俱焚,神情恍惚,号泣抚子,欲行不前。在去留两难中,突出表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心情。“兼有同时辈”以下八句,插叙同辈送别的哀痛,诗人描写了马不肯行,车不转辙,连路人都感动得歔欷流泪的场面,这种衬托手法,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悲痛欲绝。

  “去去割情恋”以下二十八句为第三大部分,叙述作者归途及到家后的遭遇。割断情恋,别子而去,上路疾行,渐行渐远。但恋情又如何能够割舍呢?别后彼此天各一方,何时才得会面呢?“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两句,以念子作收,随作一顿。“既至家人尽”以下十二句先写到家后方知亲人已经死亡殆尽,孤苦无依。接叙战后的荒凉,城郭变为山林,庭院长满荆棘棘蔓草,白骨纵横,荒坟累累。特别是“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两句把战后的荒凉,写得阴森可怖。“登高远眺望”两句,又以念子暗收,与“念我出腹子”遥相呼应。“奄若寿命尽”以下四句,叙述诗人在百般煎熬之下,已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托命于新人”四句,叙述重嫁董祀之后,虽用尽心力,勉励自己好好活下去,却又担心颠沛流离之后,自己已成卑贱的女子,怎知不被新人所抛弃。末两句总述全篇,是悲愤的终结。
本诗虽是叙事诗,但情动于词,情事互相映衬,叙事不枯不躁,不碎不乱,详略分明。叙事以时间先后为序,以自身遭遇为纲,言情以悲愤为主,但又有悲喜的变化,波澜动荡起伏。在表现悲愤的情感上,多层次多方面地抒发这种情感。诗人的伤心事太多了:被掠、杖骂、受辱、念父母、别子、悲叹亲人重嫁后的忧心,诗中可数者足有七八种之多,而使她最伤心的,也是描写最多的就是别子。诗人为突出这一点,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前后有三四次念子的描写,从这些里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最强烈、最集中、最突出的悲愤。这种悲愤映衬出一颗伟大母亲的心,诗人在这一方面挖掘最深,也最为感人。

  二是该诗的描写感受真实。由于作者叙写的是亲身经历,所以诗人被掠的俘虏生活和别子进退两难的复杂心情都写得真实感人。

三是该诗的语言淳朴,具有明白晓畅的特点。由于它情真、情深,所以质由中出,不假雕饰,自然成文。诗中人物语言极富个性生化。如贼兵骂俘虏的恶言恶语,逼真传神,形象突出。而别子时其子的几句话更惟妙惟肖,酷似儿童语气,孩子的天真,幼稚和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跃然纸上。

  总之,该诗激昂酸楚,在建安诗中别具一格,融汉乐府的叙事和文人抒情于一炉,情真意切,有极深远的影响。

《悲愤诗》的作者是谁主要讲的是什么

《悲愤诗》,诗篇名。汉末女诗人蔡琰所著,共2篇。一篇为五言体,一篇为骚体。以五言体为著名,全长108句,为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

《悲愤诗》叙述自己在汉末军阀混战中的悲惨遭遇,其为乱军所掠,辗转流入南匈奴,后被赎还乡,见家园残破,心神凄怆。

作者通过自身遭遇,反映了当时政治的混乱。这是一篇现实主义杰作,作者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各种场面,使人如亲临其境,亲见其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