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陈元方遭父丧文言文翻译
- 陈元方 在《世说新语》里出现九次分别是哪九则里
- 《陈元方遭父丧》中“如何当丧,锦被蒙上”
- 陈元方遭父丧的原文:
- 陈元方遭父丧的翻译
- 陈元方遭父丧文言文陈元方的批评还是表扬
- 锦被风波世说新语解释和感悟?
- 陈元方遭父丧 吾不取也的取何意 如何翻译 为何要引用孔子的话 为何锦被蒙上
陈元方遭父丧文言文翻译
《陈元方遭父丧》文言文翻译:父亲去世后,陈元方哭到死去活来,因哀伤过度而瘦得形销骨立,母亲可怜他,偷偷用锦被为他卷住身体。郭林宗来吊丧,见到陈元方这个样子,指责说:“你是四海之内的俊杰英才,四面八方的人以你为榜样,却在父丧而被锦。孔子说:‘穿着锦被,吃着上好的米饭,你心里安心吗?’我绝不会这样做的。”于是郭林宗拂袖而去,一百多天内都没有宾客敢上门拜访。
原文:
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之。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这个故事一方面体现了古代礼的重要性以及礼的代表方郭泰这些人享有极盛的影响力,陈元方是汉末大名士陈寔之子,素有清名令誉,被郭泰一番指责后竟至声名扫地,一百多天“门前冷落鞍马稀”,名士尚且如此,其他人更可想而知。鲁迅所谓“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的议论,用在郭泰身上真是恰如其分。
陈元方 在《世说新语》里出现九次分别是哪九则里
按正文计算应为8次,徐震、杨勇的版本都是。
德行第一之六、真人东行
(原文)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译)陈寔去拜访荀淑,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就让大儿子陈纪赶着车,二儿子陈谌手持节杖在后面跟着,孙子陈群年岁还小,也坐在车里。到了荀淑那里,荀淑让三儿子荀靖到门口迎接,六儿子荀爽敬酒,其余六个儿子上菜,孙子荀彧还小,就坐在爷爷膝前。当时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说:“道德高尚的人已经向东去了。”
德行第一之八、难兄难弟
(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译)陈纪的儿子陈群才华出众,他和叔叔陈谌的儿子陈忠各自评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一时争执不下,就到爷爷陈寔那里问讯,请求公断。陈寔说:“陈纪是哥哥,但难说胜过弟弟;陈谌是弟弟,也难说不如哥哥。”
德行第一之十、不失雍熙
(原文)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译)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陈纪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言语第二之六、忠臣孝子
(原文)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译)颖川太守对陈寔施了髡刑,有人问陈寔的儿子元方:“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回答:“是高明的太守。”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回答:“我父亲是忠臣孝子。”客人问道:“《易》中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怎么会有高明的太守对忠臣孝子施刑呢?”元方说:“你的话太荒谬了!我不予回答。”客人说:“您这不过是借驼背装谦恭,说明您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殷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人都是高明的人;三个被放逐的人,也都是忠臣孝子。”客人惭愧地走了。
政事第三之三、互不相师
(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访袁公。袁公问道:“令尊在太丘,远近的人都赞扬他,他都做了些什么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强者以德来安抚,弱者以仁来体恤,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长了,他们就越发尊敬他了。”袁公说:“我以前曾任邺县令,做的也是这些事。不知是令尊效法我,还是我效法令尊?”元方答道:“周公和孔子,生在不同的年代,交往和行动却是一样的。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方正第五之一、元方答客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陈太丘(寔)和朋友相约外出,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还没来,太丘就自己走了,太丘刚走朋友到了。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等你不来,他已经走了。”朋友大怒道:“真不是人啊!和人约好出去,现在却丢下我自己走了。”元方说:“你和我父亲约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却没来,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貌。”朋友很惭愧,下车来拉元方想表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不再理他。
规箴第十之三、元方父丧
(原文)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译)陈元方(陈纪)父亲去世后,哀痛哭泣,形消骨立。他妈妈怜惜儿子,就悄悄地把织有锦纹的被子披在他身上。郭林宗来吊唁时看到了,就对陈元方说:“你是天下的俊杰,四面八方的人都以你为楷模,为什么在父丧期间,披着彩被呢?孔子说:‘穿着锦衣,吃着稻米,你会安心吗?’我不赞成这样!”说罢挥袖而去。此后一百多天都没有宾客吊唁。
夙慧第十二之一、蒸饭成粥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译)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陈元方遭父丧》中“如何当丧,锦被蒙上”
原文: 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之。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本段翻译: 父亲去世后,陈元方哭到死去活来,因哀伤过度而瘦得形销骨立,母亲可怜他,偷偷用锦被为他卷住身体。郭林宗来吊丧,见到陈元方这个样子,指责说:你是四海之内的俊杰英才,四面八方的人以你为榜样,却在父丧而被锦。孔子说:“‘穿着锦被,吃着(上好的)米饭,你心里安心吗?’我绝不会这样做的!”于是郭林宗拂袖而去,一百多天内都没有宾客敢上门拜访。
陈元方遭父丧的原文:
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之。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陈元方遭父丧的翻译
《陈元方遭父丧》出自《世说新语》
原文:
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①?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②?’吾不取也。“奋衣而去③。自后宾客绝百所日④。
【注释】
①是则:则是,指效法你。
②“衣夫“句:出自《论语·阳货》,原文作“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孔子的弟子宰我认为,为父母守孝三年,时间太长,孔子以为不到三年期满,吃大米饭,穿绸缎,心里不安。夫(fú),那个。
③奋衣:振衣,等于拂袖,甩手。
④百所日:百来天。所:约数词。
译文:
陈元方遭遇到丧父的不幸,哭泣悲恸,身体骨瘦如柴。他母亲心疼他,在他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用条锦缎被子给他盖上。郭林宗去吊丧,看见他盖着锦缎被子,就对他说:“你是国内的杰出人物,各地的人都学习你,怎么能在服丧期间盖锦缎被子?孔子说:’穿着那花缎子衣服,吃着那大米白饭,你心里踏实吗?’我不认为这种做法是可取的。“说完就拂袖而去。自此以后有百来天宾客都不来吊唁了。
根据具体问题类型,进行步骤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内容拓展等。
具体步骤如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陈元方遭父丧文言文陈元方的批评还是表扬
〈陈元方遭父丧〉文言文,对陈元方进行了批评。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礼的重要性,陈元方是汉末大名士陈寔之子,素有清名令誉。他的父亲去世后,陈元方哭到死去活来,因哀伤过度而瘦得形销骨立,母亲可怜他,偷偷用锦被为他卷住身体。郭林宗来吊丧,见到陈元方这个样子,指责说:你是四海之内的俊杰英才,四面八方的人以你为榜样,却在父丧而被锦。孔子说:“穿着锦被,吃着(上好的)米饭,你心里安心吗?’我绝不会这样做的。“于是郭林宗拂袖而去,一百多天内都没有宾客敢上门拜访。
锦被风波世说新语解释和感悟?
道德洁癖的故事。
规箴第十之三、陈元方遭父丧
(原文)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译)陈元方(陈纪)父亲去世后,哀痛哭泣,形消骨立。他妈妈怜惜儿子,就悄悄地把织有锦纹的被子披在他身上。郭林宗来吊唁时看到了,就对陈元方说:“你是天下的俊杰,四面八方的人都以你为楷模,为什么在父丧期间,披着彩被呢?孔子说:‘穿着锦衣,吃着稻米,你会安心吗?’我不赞成这样!”说罢挥袖而去。此后一百多天都没有宾客吊唁。
陈元方遭父丧 吾不取也的取何意 如何翻译 为何要引用孔子的话 为何锦被蒙上
原文: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之。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一、“取”指的是不采用这种做法
二、古代崇尚儒家学说及其经典,以儒家的规范为行为准则,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他引用孔子的话能更有力地说明陈元方的做法是不对的;就是给自己的话找证据。
三、用锦被蒙上是因为元方的娘可怜他太伤心、太瘦了,舍不得他、疼惜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