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句子赏析(《诗经•式微》——微醺之美,无关风月,只为真心!)_式微_不归_天色

本文目录

  • 《诗经•式微》——微醺之美,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 式微主旨

《诗经•式微》——微醺之美,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    

①式:作语助词。微:(日光)衰微,黄昏或天黑。

②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③躬:身体。

【译文】

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官家事,怎会顶风又饮露!

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老爷们,怎会污泥沾满身!

【赏析】

这一首诗,虽然每句并不出名,在网上却真正是一首被用滥了的诗。卫诗中长诗很多,但这首《式微》,从形式上面来看,却像一首小令。一节短短的十六个字,分了五句,却非常精妙的刻画了一个场景,两个形象,一份丰富曲折的感情。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是指减弱,也就是天色将要黑,却还没有黑下来的时候。白天明亮的日光渐渐的减弱下来,可是被等待的那个人,却还没有回来。用 “微”字,来写这种天色的变化,而不是用“暗”、“黑”这种表示状态的词,其实是描写了一种等待的过程。

因为等待而关注了天色的变化,又因为天色渐晚而心生焦虑,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会发问“胡不归?”为什么还没有回来呢?这句话的重点,在“胡”上面,因为天晚,所以按照常理,应该是归去的,可是却没有,那么自然是发生了一些什么。

《毛诗序》:《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若作这种解释,那么后句的“微君之故”,自然是指“黎侯”了,不归的原因是黎侯,不归的结果是“中露”,“泥中”。

其实我倒更加愿意把这首诗看作一首情诗,这种看法也确实没有什么不合理的。春秋时候很多外交、君臣之间的交流,都会引用民间的小调来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在前面的很多诗里面我已经提到了。事实上这里的诗,从字面上更容易理解为一个妇女,在等待她晚归的丈夫。“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我为什么还没有回去,自然是在外面餐风饮露的等你回来了。这种等待有的时候只需要很短暂,就可以夫妻双双把家还,有的时候却很漫长,漫长到传说中女子变成了“望夫石”,日夜在村边眺望。

除了你之外,我又怎么会在外面风露中呢?这种倾诉看似埋怨,其实并不是埋怨, 而是一种非常真挚专一的情感的表达。 那种为了对方甘愿付出艰辛的挚爱,以及期盼中忐忑的焦虑,在短短的十六个字中刻画得淋漓尽致。自己未归是因为对方,而对方未归却并不知道原因,这种悬念的设置,和没有答案的结局,给予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又把这种不安和真情传达的非常准确。诗未尽而意已足。

式微主旨

  《式微》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同时表达了对贫苦劳动者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一连串的疑问、质问,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式微》艺术特点

  1、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设问的方式,会更加引人注意。

  2、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全诗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