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阅读答案(阅读柳宗元所写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回答问题)_西园_泠泠_诗人

本文目录

  • 阅读柳宗元所写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回答问题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本诗末句 寂寞将何言传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赏析

阅读柳宗元所写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回答问题

1;以空旷寂寞之景,衬托作者谪居中孤寂的情怀
2;以动写静,反衬
3;露重月光寒,水声泠泠,点染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意境,从而衬托出作者谪居中孤寂的情怀。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写了寒月初上,泉声泠泠的清幽之景: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营造了清冷落寞的意境.

本诗末句 寂寞将何言传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你好!

  1. 出自《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传达了在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情怀。“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2.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鉴赏阅读答案 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鉴赏阅读答案 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3. 原诗: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4. 翻译:

    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

    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

    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

    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5. 赏析:

  6.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永州的深秋本来气候宜人,但身处异乡的柳宗元却感到寒气阵阵。是夜梦醒时分,正是夜半,四野万籁无声,窗外亮如白昼,适才的梦境仍历历在目。诗人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眠,百无聊赖中,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环境非常寂静。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于是他干脆起床,“开户临西园”。

  7. 来到西园,只见: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两字用得极妙。“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在这极为静谧的中夜,再侧耳细听,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

  8. “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泉响”,“鸟喧”采用可通感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来表达。“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9. 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诗人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一直到天明。诗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闷形象,发人深思。他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沉思直至天边破晓。“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10. 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渊明、韦应物之超脱。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赏析

  我们知道柳宗元的诗歌大都写于他遭贬之后,而且大多抒写其离乡去国的哀愁和谪居生活的苦闷。这首诗即作于诗人被贬永州的困境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

  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

  寂寞将何言。

  柳宗元诗鉴赏

  诗一开篇便扣紧了题意:深秋,寒夜寂寥。诗人因心绪不宁,至“中夜”仍孤自愁苦,辗转难眠。户外,传来了“繁露”滴落的轻微的声音,可以想象,这是一个静寂的夜晚。于是,他打开屋门,来到西园。

  户外,空旷、宁静。一轮明月从东山后面爬上来,把它那清冷的光辉洒在疏疏落落的竹林之中。“泠泠”一词用在此处极为巧妙,诗人取其“清凉”之意来形容月光,与“寒月”的“寒”字互相映衬,着意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意境。

  此时,四周万籁俱寂。山脚下从石缝中流出的泉水声,愈远而声音愈为清晰,山中的野鸟偶尔发出一阵喧鸣,这更反衬出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

  诗人用“繁露”坠地、石泉的“逾响”和空山深涧的鸟鸣,极写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这种以闹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生动地勾画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

  在这景色中寄寓着作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有遭冷遇后的不平,有离开家园和亲人的寂寞,也有封建知识分子的孤傲高洁..。

  诗人面对眼前清冷寂静的景色,倚门沉思默想,直至天明。尽管如此,诗人仍无法摆脱孤独苦闷的心境,所以最后说“寂寞将何言”,寥寥数语,其种种苦痛和烦恼尽在不言中。

  诗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大地的宁静和山林的空旷,从而绘成了一幅意境清幽的月夜图,繁露、寒月、疏竹、石泉的流响以及山涧的鸟鸣涵盖其中,显示出诗中有画,静中有声、动静相衬的特色。

整理:zhl201703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