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而惊艳的五言绝句(五言绝句.荷塘)_乾坤_绝句_太极

本文目录

  • 五言绝句.荷塘
  • “诗鬼”李贺最经典的一首诗,短短四句,惊艳千古!
  • 生僻且唯美的五言绝句有哪些
  • 冷门又惊艳的五言绝句
  • 五言绝句生僻的那种
  • 【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读邵雍五言绝句《乾坤吟》有感

五言绝句.荷塘

碧叶藏惊艳,芬芳略带羞。

君来柔迈步,不忍扰莲忧。

(仄仄中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荷塘

清池潋滟春光舞,怒放娇荷略带羞。

敬劝君来低赞语,芬芳不忍扰莲忧。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中中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鬼”李贺最经典的一首诗,短短四句,惊艳千古!

马,自被人类驯化以来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代,马是最好的出行交通工具,就如同现代对 汽车 的喜爱一样,古人对马也是宝贝的很!古有千金买马骨、有伯乐相马、有马踏飞燕、还有汉武帝为汗血宝马而攻城略地、也有唐太宗将爱马刻为浮雕陪葬....

马对古人的重要性从汉语言文字中就可窥见端倪,在古汉语中与马相关的汉字极多,其中用来表示各种不同马的汉字占据了大部分,如:骥为老马、驹为小马、骠为黄马、骊为黑马、骁为壮马、驽为劣马、.....等等多不胜数。
古人甚至会为很多良驹骏马起一个威风漂亮的名字,关羽的赤兔、唐太宗的飒露紫莫不如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作弼马温管理天马的片段中,作者就描述了各种神骏非凡的马:
古诗词中,自然也少不了对马的描述,其中曹操的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谓最为励志,杜甫的“射人先射马”也从侧面反映了马的军事地位。但最为经典的写马诗则要数“诗鬼”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中第五首堪称绝唱,短短四句,惊艳千古: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是一组五言绝句,每一首都写马、咏马、赞马、为马感慨,运用比兴手法,以马喻人,来表达仁人志士的壮志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慨。其中这第五首最为经典,堪称千古绝唱。

这首诗开头两句就惊艳无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月辉之下沙白如雪,燕山之上月形如钩,一派凛然肃杀的边疆大漠之景!
前两句纯然写景,似乎与马无关,而后两句则承接此景,道出马之夙愿:“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所谓“金络脑”为马的鞍具,何时能配上此鞍,驰骋于这大漠燕山,驰骋于边疆沙场,建功立业!

骏马非凡,不甘于伏枥,渴望能沙场驰骋,这般夙愿,何尝不是诗人心中的渴望!以马喻人喻己,一句“何当金络脑”便是千里马蒙尘、诗人怀才不遇渴望建功报国的悲慨嘶鸣!
李贺自幼才华过人,却因父名避讳而不得参加科举,一生空有壮志却怀才不遇。在他的很多诗中都体现了他对建功报国的渴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等等莫不如是。这首《马诗》同样如此,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悲!

生僻且唯美的五言绝句有哪些

1、《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前出塞》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5、《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6、《霞》

唐.王周

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

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

冷门又惊艳的五言绝句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五言绝句生僻的那种

赤鸾飞花入倾城,
烟柳错落红雀门。
淡羽鸳鸾舞天阙,
浴火千年为来生。
————《赤鸾天城》 五言绝句我很少写 不好意思

【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读邵雍五言绝句《乾坤吟》有感

近日读北宋易学家邵雍的《乾坤吟》:
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

谁能天地外,别去覔乾坤。

五言绝句颇有感概。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67岁。

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号,康节,配享孔庙。乃几千年来唯一人而已,且以布衣名动朝庭无人能出其右!

邵雍是儒家周易学象数派的二祖(不能跟周文王比),是天下吃《易经》饭,推演八卦的祖师爷级别人物。

作为“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是“理学诗”的重要倡导者,即在诗作中传达“理”学观念。

朱熹曾说:“康节之学,其骨髓在《皇极经世书》,其花草便是诗。”

一个把易经算数化并用来推断天下的了不起人物,《皇极经世书》的作者,“皇极”,就是指无极或者太极。

那么邵雍的这首《乾坤吟》,是讲了个什么道理呢?

这首五言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平直简单,既有音节美,表面看起来既通俗又好懂。

类似于佛家参禅悟道偈子,不过不是佛家偈子,而是宋明理学顺口溜。

《乾坤吟》: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谁能天地外,别处觅乾坤”。

字句确实很简单,仅有的一个生僻字就是“覔”,“覔”同“觅”,就是寻找的意思。

“乾坤”是什么?

“乾坤”这个词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

一指《易》的乾卦和坤卦。二指天地。三指日月。四指阴阳,刚柔。五指国家,江山,天下。六指局势,大局。七指帝、后。八指玄虚,花招。

根据“乾坤只在身”,可以排除掉卦象、天地、日月、阴阳、江山、天下、局势、帝后,这七种说法,那就只剩下了一个结论,这里的“乾坤”是指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虚无一炁的“道”。这个“道”就藏在我们身上。

为什么会藏在人身上?

作为一个易学家,理学家,邵雍同周敦颐一样,也从道家汲取思想材料,采取象数学的手法建立理学世界观。他认为宇宙的本元是“太极”,“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太极☯️是绝对的“一”,由一分化、设置出数、象,由象派生出宇宙万物。
太极不仅是宇宙的本元,还是主体意识的依据——“心为太极,又曰道为太极。”

邵雍的这首诗中,第一个字就是“道”,那么这个“道”按照他的思想就是“太极”,就是“一”,其实也就是老子的“道”,是不可捉摸的“无”——虽然“道可道,非恒道”,但是我们这里还是只能称之为“道”。

邵雍在这里的“乾坤”就是指“道”或曰“太极”。人生于乾坤(天地)间,无时无刻不受着“道”的影响和制约。换句话说“人不能独立于天地,不呼吸流行于天地之间的“气”而独活”!

因此,邵雍所言“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

“道不离人、人不离道”,“乾坤(天地)就在我们身上”。

“谁能天地(乾坤)外,别去覔(觅)乾坤(天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邵雍这首五言绝句清晰明了地告诉世人,没有一个能够抛弃身体而去寻觅另外的天地(乾坤),也只有天地乾坤之“道”溶于我身,方是解脱之门。

此“理”(事物)流行於天地之间,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世间的事事物物,都有其必然存在的“理”由,而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然有这个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理”存在。只有循着“理”去体验修正人生轨迹的人。用站在“理”的立场上观察世间人事物,则是人世间的非曲直善恶皆不存在差异(一视同仁),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也即是达到了“无我”境界。无我便会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就就是明白了事物的本质。处理人事物(纠纷)就会恰如其分。如此就达至事物的“本性”(本来面目)了。

如站在“我”的立场或角度来观察人事物。就会爱恨交织产生。不免任情甚至堕入情网。任情泛滥必然产生私心。私心一生头脑便昏沉不觉。昏沉不觉就会颠倒错乱,心里只知道有我,而不知有一个事物本来面目(道)“理”存在。
大凡世间一切人事物,有“理”才有气存。气一旦受到阻碍,其彰显事物本来面目的“理”也就隐没不现。人事物有“气”才有其形(象)。形(象)受到影响而气必然隐没难现(比如生命受伤或动手术者,动植物等一切生灵形象受损者,其气势气势必然受损……)。

“理”如果不处于“中”间位置,气就偏了,形(象)也跟着偏了。大凡处于“中”正无私的状态下,没有不合于事物本来面目(本性)的。而一旦失“中”就偏离了事物本来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