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孔丘是怎样的人
- 孔丘是谁
- 孔子的原名为什么叫孔丘
- 孔子为什么叫孔丘
- 介绍孔丘
- 孔丘的一生是怎样的
- 孔丘的一生是怎样的以及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呢
- 孔子原名是不是孔丘,为什么要叫孔丘,丘是什么意思
-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意思
-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是李白的哪首诗(并求全文)
孔丘是怎样的人
孔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丘被尊称为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大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丘是谁
孔丘是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的原名为什么叫孔丘
因为孔子出生时,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取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并沿用至现代。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为什么叫孔丘
孔子叫孔丘的原因是:孔子出生时,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取名为“丘”,字“仲尼”。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介绍孔丘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贵族,他的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国内乱中被杀死,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追杀,从宋国(今河南商丘夏邑县)逃到了鲁国。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孔子逝世,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孔子是五行造身,两仪成性。其馀圣人得金气多者则刚明果断,得木气多者则朴素质直,得火气多者则发扬奋迅,得水气多者则明彻圆融,得土气多者则镇静浑厚,得阳气多者则光明轩豁,得阴气多者则沉默精细。气质既有所限,虽造其极,终是一偏底圣人。此七子者,共事多不相合,共言多不相入,所同者大根本大节目耳。
孔颜穷居,不害其为仁覆天下,何则?仁覆天下之具在我,而仁覆天下之心未尝一日忘也……
相传孔子号儒童菩萨。或曰:“吾夫子万代斯文之祖,而童之。童之者,幼之也。幼之者,小之也。彼且幼小吾师,何怪乎儒之辟佛也!又僧号比丘。丘,夫子讳也。比者,并也。僧,佛弟子,而与夫子并。彼且弟子吾师,何怪乎儒之辟佛也!”是不然。童者,纯一无伪之称也。文殊为七佛师,而曰文殊师利童子;善财一生得无上菩提,而曰善财童子;乃至四十二位贤圣,有“童真住”,皆叹德之极,非幼小之谓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若夫比丘者,梵语也。梵语比丘,此云乞士,亦云破恶,亦云怖魔。比非比并之谓,丘非丘陵之谓,盖仅取音不取字也。例如梵语南无,此云归命,南不取南北之南,无不取有无之无也。噫!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为儒者不可毁佛,为佛者独可毁儒乎哉?
孔子年轻时做过鲁国高官,治国极好,贪官纷纷逃往它国,它国领袖也变得很敬畏鲁国。
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孔丘的一生是怎样的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中国春秋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孔丘的祖先是殷人的后代,宋国流亡贵族,后来才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他3岁丧父,自幼贫且贱,早年做过小官,少年时就懂“礼”,曾做过丧事赞礼的“儒”这一职业,中年开始招收弟子讲学,50岁时在鲁国从政,政绩显著。后来开始周游列国,以求施展政治抱负,可惜一路艰辛,未能如愿:拘于匡,畏于宋,饿于陈、蔡。70岁时返回鲁国,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曾《尚书》,整理《诗经》,考订《礼》《乐》,删修《春秋》,研究《周易》。73岁时病逝。
孔丘的一生是怎样的以及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呢
我相信大家对孔丘都有一定的了解,我给大家讲讲他的一生吧!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孔丘出生于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下级五官,但在他三岁时父亲离世,随母亲迁居,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的贫困,促使他较早的为谋生而做事,学会了多种的本领,因此呢他接触到了社会下层,了解了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他自觉努力学习传统的六艺,这是成为士以求做官食禄的条件。在他30岁的时候,他正是招生办学开始他的教育生涯,对学生的年龄不予限制。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讲学为辅,有时候开展户外教学活动。他一面为师,一面继续学习,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还利用机会出去游学,在他40岁时候,他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并通过讲学活动扩大宣传,争取信徒,他在失学组织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
在他50岁的时候,他获得了从政的机会。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颇有政绩,后提拔为管理建筑工程的司空,在提拔为管理司法事务的司寇,他曾参与国政三个月,与执教者政见不一,终于弃职出走,学生也随之而去,他的私权以即成为流动学校。孔丘离鲁周游列国,同行的弟子有数十人奔波14年,在他60岁那年他受礼聘返鲁,尊为国老,他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教育和古代文献的整理上,他继续招生讲学。在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丘病逝。
那么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征,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孔丘提倡将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培养有德才的君子等等。
孔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以上就是小编对问题的回答,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孔子原名是不是孔丘,为什么要叫孔丘,丘是什么意思
因为孔子出生时,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取名为“丘”,字“仲尼”。
丘, 像小土山凸起的的意思。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扩展资料: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直至今日也仍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意思
李白自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是自信的外现,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
李白的诗一向以其飘逸豪放著称,不受传统的约束,率性而为。正如他在《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一诗中写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一个“狂”字,将他狂妄不羁的性格表露无遗。他的这种狂妄使得他这个渺小人类之中的一员,在言语构筑的想象世界中,一下子扩充到了世界宇宙的范畴。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简简单单的一句“欲上青天揽日月”,就唯妙唯肖的描绘出了他“笑孔丘”的“狂”态,而这句话中所传递出来的他作为一位心比天高的宇宙间的自由人的身份,也正是他“笑孔丘”的原因所在。孔丘之道正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注重的是忠孝仁义,其人格观也是以“爱君忧民之心,经国匡世之略” 为标准的。这种人格观的本质是一种社会集体的人格观。在当时封建制度的统治下,这种社会集体的人格观其实也是封建制度的人格观,而非是个人的人格观。李白能够“笑孔丘”,就足以看出他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反叛。李白是个极其个性化的诗人,他敢爱、敢恨,敢喜、敢忧,他的一切似乎都是和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背道而驰。在他的诗里,常会出现诸如愁杀、笑杀、狂杀、醉杀、恼杀等夸张的用字,如: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绿水曲》
笑杀陶泉明,不饮杯中酒。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赠段七娘》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是李白的哪首诗(并求全文)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是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原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释:
(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体。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3)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4)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5)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6)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
(7)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
(8)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青黛(dài代):青黑色。
(9)金阙(què确):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10)银河:指瀑布。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
(11)香炉:南香炉峰。瀑布:黄岩瀑布。
(12)迥崖沓(tà踏)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凌:高出。苍苍:青色的天空。
(13)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整句诗的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
(14)大江:长江。
(15)黄云:昏暗的云色。
(16)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
(17)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18)谢公:谢灵运。
(19)服:服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20)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21)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22)先期:预先约好。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九垓(gāī该):九天之外。
(23)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遂纵身跳入云中。太清:太空。
译文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
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
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
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
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
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
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
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
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
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
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