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注释(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到乃自刎而死翻译)_项羽_乌江_史记

本文目录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到乃自刎而死翻译
  • 《项羽本纪》
  • 史记 项羽本纪翻译 
  • 请帮我翻译《史记-项羽本纪》
  • 项羽志大才疏文言文翻译
  • 史记 项羽本纪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到乃自刎而死翻译

翻译: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

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

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

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原文: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 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出处:《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于《史记》中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它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

扩展资料:

《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项羽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匹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为这个缘故,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吴中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

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

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敬畏他了。

《项羽本纪》

项籍者,下相人也,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
居隟人范增。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居数月,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外黄未下。
项梁起东阿,西北至定陶。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遗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
本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按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体例,“本纪”纪帝王当国事。项羽虽未成帝业,但秦亡汉兴之间,一个时期内他发号施令,权威同帝王一样,所以也把他列入本纪。《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具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本文通过鸿门宴、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等情节描写及太史公曰,刻画了项羽缺乏智谋、勇武粗豪的性格,表现了作者对项羽勇猛粗豪性格的歌颂及不幸结局的同情和至死不悟的惋惜。
下相:秦县名,在今江苏省宿迁县西。
初起时:指项梁、项羽开始起义的时候,即秦二世元年(前209年)。
季父:小叔父。季:末。项燕(yān):项羽的祖父.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秦将王翦破楚,虏楚王负刍,项燕立昌平君为王,在淮南反秦。明年,王翦等破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
项:古国名,春秋时为鲁所灭,后楚灭鲁,项遂属楚,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东北。
去:离开。
竟学:学完。
栎(yuè)阳逮:被栎阳县追捕。栎阳:秦县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逮:追捕。作“及”解,指因事受牵连。
蕲(qí):秦县名,在今安徽宿县东南。狱掾:掌刑狱诉讼的佐吏。已:了结。这三句是说,于是请求蕲县狱掾曹咎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写了一封信,因此事情得以了结。
吴中:今江苏苏州市吴县。
出项梁下:不及项梁。
繇:同“徭”,劳役。丧:丧事。阴:暗中,私下。部勒:部署,约束。
会稽:秦郡名,辖地为今江苏省东部和浙江省西部,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一说,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浙江:今浙江余杭县以下的钱塘江。一说乃吴县南之南江。
族:灭族。
奇:赏识,以为奇异不凡。
扛(gāng)鼎:举鼎。扛,双手对举。
秦二世:名胡亥,秦始皇少子。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赵高、牵斯篡改遗诏,追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称为二世。在位三年,被赵高杀死。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陈涉:陈胜字涉,颖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大泽:即大泽乡,当时属蕲县,在今安徽宿县东南。
会稽守通:秦会稽郡守殷通。守,郡的最高长官。
江西:长江在安徽、江苏境内有一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古人习惯称这段长江以西即今皖北地区为江西,而称江水以东即今皖南、苏南一带为江东。
桓楚:《汉书》称为吴中奇士。后项羽杀宋义时,曾为其报命怀王。将:统率。
眴(xuàn):使眼色。
印绶:指印。绶,穿系印纽的带子。
摺(zhe)伏:畏惧伏地。摺,因惊惧而噤声。
豪吏:有才干、有声望的官吏。
下县:指会稽郡所属各县。
部署:安排,分派。校尉:将军以下的军官。候:即军候,校尉以下的军官。司马:即军司马,军中执法的官吏。
伏:同“服”,服气。
裨将:偏将,副将。裨(pí):辅助。徇(xún):攻占,夺取。此句以下有删节。
居隟: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桐城南。
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名熊槐,在位三十年(前328—299)。秦昭王诈设武关之会,邀怀王结盟。怀王至,昭王以兵拘之,要求割地,怀王不允,遂被幽禁,客死于秦。
楚南公:楚国南方的老人。三户:极言人口之少。
蜂起:蜂拥而起。
楚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名心。立心事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六月。立他为君,仍称怀王,遵从楚人怜念怀王的意思。
陈婴:秦东阳县小吏,为当地百姓拥戴起事,后投奔项梁。上柱国:战国时楚官名,位同丞相。但后世多为荣誉爵位,无实权。盱台(xū yí):通“盱眙”,秦县名,在今江苏盱眙东北。
亢(gāng)父:秦县名,在今山东济宁市南。田荣:战国时齐国诸侯的后裔,与其从兄田儋一同起事,先后在齐地称王。司马龙且(jū):龙且是楚怀王的将领,官居司马。东阿:秦县名,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
逐其王假:田儋被杀后,田荣又败走东阿,齐人复立战国时故齐王田建之弟田假为王,以田角为相,田间为将。田荣出东阿之围后,引兵回齐,驱逐了田假,另立田儋之子田市为王,自为齐相。
居赵不敢归:其时田间正往赵国求救,而国内田假被逐,遂留赵不敢返齐。
使使:派使者。趣:通“促”,催促。
与国:友好同盟之国。
市:做交易。
城阳: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荷泽市境内。
濮阳: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定陶:秦县名,县治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略地:扩张地盘。雍丘:秦县名,即今河南杞县。李由:李斯之子,时为三川郡郡守。
外黄: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
西字是衍文,《文选·王命论》注引《史记》无“西”字。北,《汉书·项羽传》作“比”,比是及的意思。《汉书》是,因为定陶在东阿西南,不在北边。
宋义:战国时楚令尹,后参加反秦起义,为项梁部下。
少:稍稍的意思。
高陵君显:高陵君名显,姓氏不祥,高陵君是称号。
章邯:秦将,后兵败投降项羽。章邯破项梁军在秦二世二年(前208)九月。
去:离开。陈留: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
吕臣:原为陈涉侍从,陈涉兵败自杀后,吕臣收拾残部,归附项梁。本句之“军”字疑为衍文。
砀(dàng):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夏邑东。
赵歇:战国时赵国的后裔,在反秦战争中被张耳、陈余立为赵王,后被汉所灭。陈余:魏大梁人,与张耳共立赵歇为王,后被韩信所斩。“陈余为将”四宇当系衍文。张耳:魏大梁人,曾为赵王歇佐臣,后归楚,封为常山王,又降汉,封为赵王。钜鹿:秦郡名,在今河北平乡县。
王离:秦将,王翦之孙。涉间(jiān):秦将。
军:驻军,屯扎。甬道:两侧筑起墙垣,以防敌人袭击的通道。粟:泛指粮食。
彭城:秦县名,在今江苏徐州市。
司徒:本为掌管教化的官,这里疑为掌管财政的军需官。令尹:战国时楚官名,位同丞相。沛公:即刘邦。秦二世元年(前209)秋,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被封为沛公。
说:通悦。
卿子:当时对男子的尊称,如同说“公子”。冠军:指其位在诸军之上,相当最高统帅。
安阳:古邑名,在今山东曹县东南。
博:击,斩。虻:牛虻。虮:虱卵。这句说,虻所要搏的是牛而不是要消灭虱子,喻志在大不在小。
罢:同“疲”,疲惫。
鼓行:进军。古人行军,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被:同披。坚:坚甲。锐:指锐利的武器。
很如羊:像羊那样执拗,不服从命令。很:《说文解字》:“很,不听从也。”疆不可使:倔犟而不听指挥,不服调遣。疆,同“强”,倔犟。
无盐:秦县名,在今山东东平县。高会:大会,盛会。
戳力:合力,并力。
芋:山芋等薯类。菽:豆类。见粮:现时吃的粮食。见,同“现”。
因赵食:就食于赵地。因,利用,依靠。
新造之赵:新建立的赵国。造:建立,创建。
国兵新破:指楚军刚在定陶被打败。国兵,楚人对本国军队的称呼。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是说楚怀王把全国军队都集中起来交给宋义统率。埽,同扫,尽括之意。
徇(xùn):营,谋。社稷之臣:与国家同生死、共存亡的大臣。
枝梧:抗拒。
假:摄,代理。
当阳君:即英布,项羽的猛将,封当阳君,后降汉,后谋反被诛。蒲将军:项羽的部将。
战少利:战事胜利不多。
釜:锅。甑(zèng):蒸煮食物用的瓦器。
之:指章邯。《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云:“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苏角:秦将。
壁:壁垒,营垒。
辕门:即营门。《史记集解》引张晏曰:“军行以车为阵,辕相向为门,故曰辕门。”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史记 项羽本纪翻译 

原文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①。项梁谓军吏曰:“陈王先首事②,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③,逆无道。”乃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④,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项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将引军而西。章邯军至栗,项梁使别将朱鸡石、馀樊君与战⑤。馀樊君死。朱鸡石军败,亡走胡陵。项梁乃引兵入薛,诛鸡石。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⑥,襄城坚守不下。已拔⑦,皆阬之⑧。还报项梁。项梁闻陈王定死⑨,召诸别将会薛计事⑩。此时沛公亦起沛往焉。注释①距:同“拒”。②先首事:最先领头起事。③倍:同“背”,背叛。④败走:战败而逃。“走”,跑。⑤别将:与主力军配合作战的部队将领。⑥别:另外。⑦拔:攻下。⑧阬(kēng,坑):同“坑”,活埋,坑埋。⑨定:确实。⑩会:会聚,集合。译文这时候,秦嘉已经立景驹做了楚王,驻扎在彭城以东,想要阻挡项梁西进。项梁对将士们说:“陈王最先起义,仗打得不顺利,不知道如今在什么地方。现在秦嘉背叛了陈王而立景驹为楚王,这是大逆不道。”于是进军攻打秦嘉。秦嘉的军队战败而逃,项梁率兵追击,直追到胡陵。秦嘉又回过头来与项梁交占,打了一天,秦嘉战死,部队投降。景驹逃跑到梁地,死在那里。项梁接收了秦嘉的部队,驻扎在胡陵,准备率军西进攻秦。秦将章邯率军到达栗县,项梁派别将朱鸡石、余樊君去迎战章邯。结果余樊君战死,朱鸡石战败,逃回胡陵。项梁于是率领部队进入薛县,杀了朱鸡石。在此之前,项梁曾派项羽另外去攻打襄城,襄城坚守,不肯投降。项籍攻下襄城之后,把那里的军民全部活埋了,然后回来向项梁报告。项梁听说陈王确实已死,就召集各路别将来薛县聚会,共议大事。这时,沛公也在沛县起兵,应召前往薛县参加了聚会。

请帮我翻译《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1〕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2〕常幸从。骏马名骓,〔3〕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4〕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5〕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6〕美人和之。〔7〕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释】〔1〕“楚歌”,楚人之歌,犹如吴讴、越吟之类。〔2〕“虞”,《汉书·项籍传》云:“有美人姓虞氏。”〔3〕“骓”,音zhu9,毛色青白相杂的马。〔4〕“忼慨”,也作“慷慨”,愤激悲叹的样子。〔5〕“逝”,往,去。这里义为奔驰,行进。〔6〕“数阕”,几遍。“阕”,音qu8,乐曲终了。〔7〕“和”,音h8,跟着唱。“美人和之”,《楚汉春秋》载美人和歌,歌词云:“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此当出于假托。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1〕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2〕项王至阴陵,〔3〕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4〕左,乃陷大泽中。〔5〕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6〕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7〕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8〕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9〕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10〕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11〕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 〔12〕“如大王言。”
【注释】〔1〕“直夜”,当夜。一说半夜,中夜。《汉书·项籍传》作“夜直”,当释为中夜。 〔2〕“骑”,音j@,骑兵,“属”,音zh(,相从,跟随。〔3〕“阴陵”,秦县,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4〕“绐”,音d4i,欺骗。〔5〕“大泽”,大面积的沼泽地。相传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南迷沟。 〔6〕“东城”,秦县,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7〕“必三胜之”,即指下面所说的“溃围”、“斩将”、“刈旗”。“刈”,音y@,割,砍。〔8〕“山”,相传即今安徽和县北四溃山,亦称四马山,石上尚有马迹。〔9〕“披靡”,形容军队溃倒。〔10〕“赤泉侯”,即杨喜,汉高祖二年为郎中骑将,隶属淮阴侯韩信。随从灌婴斩项羽后,始封赤泉侯。 〔11〕“辟易”,由于惊恐而后退。〔12〕“伏”,通“服”。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1〕乌江亭长�船待,〔2〕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3〕曰:“若非吾敌人乎?”马童面之,〔4〕指王翳曰:〔5〕“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6〕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7〕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8〕封王翳为杜衍侯,〔9〕封杨喜为赤泉侯,〔10〕封杨武为吴防侯,〔11〕封吕胜为涅阳侯。〔12〕
【注释】〔1〕“乌江”,即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北岸的乌江浦,其地有乌江亭。〔2〕“亭长”,秦、汉时,十里设一亭,筑有楼屋,内置兵器。亭有亭长一人,主管地方治安警卫,缉捕盗贼,调处民间争讼,止宿来往官吏,有时也宿留一般行人。“�”,音y!,摆船靠岸。 〔3〕“顾见”,回头看见。“骑司马”,骑兵将领之衔。“吕马童”,据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汉高祖元年,以郎中骑将随从刘邦,又以骑司马击龙且。〔4〕“面”,有两说:(一)通“偭”,以背相向。(二)面对。注者取前一说。〔5〕“王翳”,据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汉高祖三年,以郎中骑将随从刘邦,为淮阴侯韩信属下,后来跟从灌婴共斩项羽。〔6〕“郎中骑”,即郎中骑将,隶属郎中令,下统一定数量的郎中,当时为郎中骑者颇多。〔7〕“郎中”,为汉王守卫和扈从人员,无固定员额。“吕胜”,据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汉高祖二年,以骑士随从刘邦出关。“杨武”,据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汉高祖元年,以郎中骑将随从刘邦,曾击阳夏,斩项羽时为都尉。 〔8〕“中水侯”,吕马童封于中水为侯,故地在今河北献县西北。〔9〕“杜衍侯”,王翳所侯杜衍,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10〕“赤泉侯”,唐司马贞《索隐》云:“南阳有丹水县,疑赤泉后改。”丹水为秦所置县,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南有丹水流过。〔11〕“吴防侯”,杨武所侯吴防,在今河南遂平县。〔12〕“涅阳侯”,吕胜所侯涅阳,在今河南邓县东北,位于涅水(今赵河)北岸,故名。“涅”,音ni8。

项羽志大才疏文言文翻译

原文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时期起兵反秦,三年入咸阳破秦。后与刘邦争天下而败。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白话翻译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时起兵抗秦,三年攻入咸阳打败秦国主力。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战败在垓下项羽年少时,读书没有学成;就放弃(离开)了,学习剑法,又无所成。项梁对他的这种行为很生气。

项羽说:“读书,只能够让我记住姓名而已。学剑法,只能抵挡一人,不值得学。我要学能抵御万人的本领。”因此项梁开始教项羽兵法。项羽很高兴,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时候,又不愿意深入学下去(又不愿学完)。

启示

项羽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放弃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这种行为)很生气。项羽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

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因此项梁开始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完。

史记 项羽本纪

不是项梁杀了太守,而是项梁让项羽杀死太守。
原文:
秦二世元年七月①,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②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③。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④。”是时桓楚亡在泽中⑤。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⑥:“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⑦。门下大惊,扰乱⑧,籍所击杀数十百人⑨。一府中皆慴伏⑩,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11),谕以所为起大事(12),遂举吴中兵(13)。使人收下县(14),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15)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16),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17)。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18),徇下县(19)。
注释:
①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②会稽守通:会稽郡郡守殷通。
③“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大约是当时成语。“先”,在前边;“后”,在后边。④将:带兵。⑤亡:逃亡,避匿。⑥眴:目动,眨巴眼,使眼色。⑦印绶:指印。“绶”,穿缚印纽的带子。⑧扰乱:乱,混乱。“扰”也是乱的意思。⑨数十百人:一百来人。⑩慴伏:因惧怕而屈服。“慴”,恐惧。“伏”,同“服”。(11)故:从前,原先。(12)谕:晓喻,告诉。所为:等于说所以。(13)举:发动。(14)下县:指会稽郡下属各县。(15)部署:安排,布置。(16)公:对对方的尊称,等于说您。主:主管。(17)伏:同“服”,敬服,佩服。(18)裨将:副将。(19)徇:带兵巡行占领地方。
译文: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