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是顶级谋士吗(陈宫在三国众多谋士当中,他处于一个什么水平)_吕布_兖州_谋士

本文目录

  • 陈宫在三国众多谋士当中,他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 以陈宫的智谋水平,他在三国一众谋士能排名第几
  • 陈宫作为顶级的谋士,他辅佐吕布图的是什么
  • 陈宫是顶级谋士吗
  • 陈宫智谋在三国排第几
  • 三国谋臣陈宫能力怎么样
  • 《三国演义》陈宫是顶级谋士吗
  • 陈宫算一流谋士吗

陈宫在三国众多谋士当中,他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三国演义》的浪漫主义有其浪漫主义的因素。它神话了孔明,强化了刘备阵营中的人物,所以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在《三国演义》的历史上,郭嘉、周瑜、司马懿应该排在孔明之前。郭嘉是一个纯粹的战略家,他控制军队的能力很一般。周瑜、司马懿在控兵能力方面都比孔明强。

陈宫也是一个各方面的参谋。虽然他不如郭嘉、荀彧、庞统、法正、陈余,但比鲁肃略胜一筹。因此,陈宫在《三国志》的谋士中处于上层。陈宫以诸葛亮的智慧,可以说是评价极高,但陈宫虽然是一个很好的战术参谋,但缺乏战略眼光,属于自己的路子越走越窄,如果把他与荀彧或郭嘉相比,就综合能力而言,他可能是,二是比如果一指战术能力,那应该是大于荀彧的后勤而小于郭嘉。

作为一个苏氏,马谡是一个天生的战略人才。诸葛亮甚至很欣赏马谡的战略成就。我经常和他跪下来长谈他和马谡只是两个相反的人才,一个擅长战术,一个擅长战略,都是天才,但他们面对的对手太强,这两个人的水平应该差不多,如果是组合,一定很强陈宫的脑子是最好的,是最棒的。陈宫在《三国演义》中帮助吕布一个曹操集团,这是什么想法。曹操自己都是高手,何况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刘晔、满宠、毛玠等。吕布的队伍中只有陈宫、张辽和高顺。吕布不是个好孩子,也不听话,陈宫单枪匹马难啊,要一个人到一个队,你说陈宫是不是个高手。

确实有点可惜,因为陈宫真是一个大谋臣,在曹操去攻打陶谦时,陈宫献计吕布,让吕布宫许昌,结果使得曹操立刻全军回营。 可见,陈宫能够让曹操也畏惧三分。

以陈宫的智谋水平,他在三国一众谋士能排名第几

陈宫在三国谋士中应该可以排个前十。

一、陈宫叛曹。

陈宫原本是最高跟随曹操那一批的谋士,深受曹操喜爱。当时兖州刘岱被杀,陈宫游说兖州各地官员让他们支持曹操担任兖州牧,后又说服鲍信,最后帮助曹操夺得兖州。陈宫这个人比较侠义,为人刚烈,曹操来到兖州后,就杀了一些诽谤他的士大夫,其中就包括边让。这边让也算名士,陈宫看曹操杀士人名人,就对曹操不满了。

陈宫认为曹操残暴不尊重士人,要知道当时士人在当时那个时代地位是很高的。曹操去征徐州陶谦时,吕布路过兖州,这个时候陈宫就联合吕布想反叛曹操,陈宫还说服了张邈与自己一起反叛。陈宫和吕布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兖州,陈宫之后就成为了吕布的首席谋士。曹操听闻兖州被夺之后,立马回去攻打兖州,双方僵持不下。

二、陈宫为吕布出谋划策。

曹操后来得到郭嘉的建议,终于夺得了兖州。吕布兵败后,陈宫就跟着吕布来到了徐州。当时刘备在小沛迎战袁术,而陈宫让吕布趁机夺下徐州。吕布夺取徐州后,袁术因为忌惮吕布,就让人送礼给吕布,然后自己继续刘备。当时陈宫就劝吕布不可收礼,还要和刘备一起对抗袁术,吕布和刘备的关系是唇亡齿寒。但吕布不听,选择做和事佬。

后袁术称帝,就想和吕布和亲,吕布起初答应,还将女儿送出城了,陈宫劝吕布不可将女儿嫁给袁术,袁术当时自立为皇,已经属于篡汉了。假如吕布与他和亲,那么吕布就是帮凶啊。吕布听闻后,赶紧追回自己的女儿。后来曹操挥师进攻徐州,吕布多次不听陈宫劝言最后大败,陈宫因为忠义不愿投靠曹操而死,曹操最后答应他照顾好他的家人。陈宫的谋略是没的说,可惜死的太早了,只能排个前十。

陈宫作为顶级的谋士,他辅佐吕布图的是什么

陈宫早期辅助曹操,通过自身谋略,为曹操夺取兖州,算得上曹操创业元老,假如他能一直跟随曹操,以他身份完全有可能成为曹操创业元老,可陈宫这家伙眼光不足,先放弃曹操,又放弃刘备,出乎意料选择吕布,他之所以选择有勇无谋吕布,其根本原因在于陈宫是个野心家,他想找个心智和眼光不足枭雄,这样才能完成自身理想。

备思想缜密,胸怀大志,是一位乱世枭雄,想要轻易掌控刘备十分容易,因此,陈宫若想完成自己的抱负只能选择容易掌控吕布。但从这件事情能看出,陈宫需要找个头脑简单,又有一定人来协助自己理想,这样才能实现自己梦想,吕布便是最佳人选。

陈宫和曹操相聚源于原兖州刺史刘岱在同黄巾军作战中战死,陈宫推荐曹操成为兖州刺史带领他们抵抗黄巾军,从这件事能看出,陈宫在兖州一带颇有影响力。曹操则依靠这次机会,让自己逐步在乱世中站稳脚步,从而为曹魏政权打下一定基础。

曹操本就是一位枭雄,和普通人有很大区别,他在兖州站稳脚跟,并未重用陈宫为首士族,反而引入荀彧、程昱等人,不再理会士族,时常对他们进行打压或者残杀,这让陈宫为首兖州士族认为引狼入室,为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只能选择新力量驱逐曹操。

陈宫认为想要压制曹操,必须寻找一股强大军事力量,吕布三国第一名将,拥有极强军事力量,完全有希望压制曹操。再加上吕布有勇无谋,有勇无谋,没有治理州县经验,这样十分容易掌控,能确保自己利益不受损,经过一番深思后,决定抛弃曹操同吕布合作,从而一举击溃曹操,让兖州依旧掌控在自己手上。

这时候,吕布没有固定地盘,只能四处流浪,陈宫为首兖州派提出合作意愿,同意联合陈宫为首兖州派一起抗击曹操。曹操力量猝不及防,接连损失多座城池,数次击溃曹操,曹操依靠谋略和战术顺利击溃吕布、陈宫,迫使吕布陈宫两人投奔刘备。

196年,吕布部将郝萌发动兵变,给吕布沉重打击。吕布稳定下来,联合高顺、曹性两人斩杀郝萌。事情结束后,吕布从曹性口中得知,郝萌被袁术蛊惑造反,陈宫也参与到这次叛乱,吕布因陈宫是手下大将,并未对其追求。从这件事情能看出,陈宫对吕布并不满意,打算通过政变手段,搞下吕布让自己顺势掌控吕布势力。

吕布之所以不处置陈宫,根本原因在于陈宫是自己头号智囊,一旦失去陈宫,自己力量很有可能受损,为此他只能不追究陈宫责任,继续和陈宫保持合作关系,从而完成自己政治企图,陈宫之所以继续辅助吕布,根本原因在于他需要吕布力量,让自己有足够力量击溃曹操,从而继续掌控兖州,陈宫只能选择头脑简单吕布,抛弃一代枭雄曹操。

陈宫之所以不辅助刘备,根本原因在于刘备名望、地位均不如吕布,若选择客居徐州刘备,反而不符合自己根本利益,他认为选择吕布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他不可能辅助或者刘备,在他认知中刘备压根没法施行自己抱负。刘备在陶谦死后,成功入住徐州,成为徐州掌权者。反观陈宫、吕布两人败于曹操之手,让自己失去兖州这块地盘,为能给自己找个安生地,他们想到了刘备,双方合计一番便去徐州投靠刘备。

陈宫、吕布两人投靠刘备后,陈宫本有机会辅助刘备,可这家伙有一定小心思,并不打算做个打工者,反而希望自己还能成为一番霸主,打算寻找机会让自己成为徐州掌权者。后来,陈宫、吕布两人趁刘备和袁术交战机会,吕布袭击下邳,俘获刘备妻子,让自己成为徐州掌权人。以吕布谋略压根不太可能夺取徐州,其背后主谋必然是陈宫,陈宫这个不安分的主操作下,刘备失去徐州这块地盘,投奔曹操。

从中能看出,陈宫不太可能辅助任何人,在他内心只有利益至上,只要谁能满足他的利益,他就辅助谁,可一旦自己利益受损,有可能立马翻脸不认人,从而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可以说,这样一个人他内心只有利益,不可能辅助任何人。

陈宫是顶级谋士吗

陈宫是顶级谋士,可以从以下两件事证明其谋略超人:

1、辅佐曹操

陈宫在曹操任东郡太守时出仕之,初平三年(192年),曾通过外交手段,为曹操收取兖州(当时的兖州因刺史刘岱跟青州黄巾军作战时战死而处于无主状态)。并且,陈宫争取到了济北相鲍信的支持,让曹操得以担任兖州刺史讨平盘据兖州一带的青州黄巾军。

2、叛曹迎吕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领兵征伐陶谦时留守东郡守备,但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引领吕布进入兖州为主,一时之间兖州数郡郡守皆响应起事,仅余鄄城、范城、东阿三座县城尚属曹操领地。

扩展资料: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陈宫初登场于第四回。

经历“捉放曹”一事后,陈宫往投陶谦,担任东郡从事。第十回曹操以报父仇之名兴兵攻打徐州,陈宫往见曹操要求其罢兵,却遭到拒绝。陈宫游说不成,往投陈留太守张邈。二人结引吕布,起兵偷袭曹操根据地兖州,从此陈宫成为吕布谋士。陈宫表现足智多谋,慷慨重义,多番陷曹操于险境。

可惜吕布刚愎自用,多次不接纳陈宫的进言,又沉迷酒色,误信陈登父子,最后战败遭擒,陈宫亦于下邳城南门被曹操部将徐晃擒获。白门楼前,曹操劝降陈宫,陈宫不肯屈降,曹操忍痛下令斩首处决陈宫。

陈宫死后,曹操送陈宫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并以棺椁盛载其尸,葬于许都,小说中陈宫曾被刘晔评价为“陈宫多计”;荀攸评其“有谋而迟”。

陈宫智谋在三国排第几

陈宫智谋在三国排第8。陈宫计谋绝对可以排在前10,陈宫虽然只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谋士,可是他的胸襟和气度宛若一个将领。

三国陈宫解说

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

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但很多时候袁绍并不听从。

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三国谋臣陈宫能力怎么样

陈宫是三国前期绕不过去的人物,向来人们都把他当作智囊,甚至有人把他当作《三国演义》中顶级的谋士看待。其实无非是他出场比较早,先是义释曹操,后因吕伯奢事件与曹操割袍断义。仔细研究陈宫这人,实在是不堪其位。在大争之世操妇人之仁,做事反复,时而昏庸,时而明智,没有远见,最终还是害人害己。

吕布落魄,率兵来徐州投奔刘备,后来趁刘备讨伐袁术的空档,借口张飞欺负吕布老丈人曹豹,陈宫借口小沛非久居之地,建议吕布占领徐州。这一步的确是一步妙棋,从落魄的小军阀马上变身占据大郡的大军阀。吕布因为袁术空口许诺,如果吕布攻击刘备,袁术会提供军马粮饷等赞助。

但是后来袁术失信,陈宫建议吕布把刘备迎回来屯兵小沛,用作将来攻击袁术的准备。这一招却又十分的昏庸,你本来无路可去,是人家腾出偏房让你住,你趁主人出门,占据了人家的北屋,还假仁假义的把配方还给人家,还想指望原来的东家给你卖命,你咋想的那么美?难道吕布就没有一个大将能守小沛作先锋吗?不是的,张辽的实力就不小嘛!

袁术打算和吕布结亲,吕布的老婆都知道袁术想称帝,积极撺掇吕布答应这门婚事,陈宫不但不劝谏,还积极的促成这门婚事。袁术这样的人,一旦称帝必然会招致各路诸侯的讨伐,凭借袁术的实力,怎么可以抗的住?陈宫却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可谓不智。

刘备本来就是陈宫劝说吕布迎回来了,结果张飞因为和吕布的矛盾抢了吕布的500匹马,吕布就大兴问罪之师。刘备都答应归还所有马匹并且登门道歉了,又是陈宫建议刘备非池中之物,一定坚持让吕布消灭刘备。结果把刘备赶到了曹操那里,最终刘备引来曹操打败吕布。吕布到死还想让刘备求情,人家没答应还骂人家忘恩负义“君忘辕门射戟乎”。抢了别人的财产,在人家饿的快死的时候给了一碗饭,却还要人家记住这碗饭的恩德,什么玩意!

陈宫和吕布,这一对活宝在这样的乱世,却像过家家一样,毫无定见和远见,最终成为了过去式,被人拍在了沙滩上。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

《三国演义》陈宫是顶级谋士吗

《三国演义》陈宫是顶级谋士。作为顶级谋士的一个必须特质就是能够看人识人。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后,逃难过程中被抓落入陈宫手里。

陈宫只是简单地和曹操交谈后,便果断辞官和曹操一起亡命天涯。因为他能看出曹操是一个有着极大抱负的人,而这样的人在那个乱世中肯定会有一番作为,那么他的身边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跟着一位未来能成事的人,如果自己能力不够,到时候必然会淘汰,为什么还要冒险丢掉现在安稳的生活?

所以陈宫对自己的才华很有信心,他不仅能看清别人,还能给自己合理的定位。细数陈宫为吕布出的那些计策,每一条都体现出他的战略眼光和对形势的精准判断。在被曹操生擒时,曹操以家人威胁他,在那种关键时刻,仍然镇定自若,以言语去激曹操,最终保得家人周全。

可以说,陈宫是一位至死都在算计别人的顶级谋士,如此年纪却英年早逝,令人不胜唏嘘!

文学形象

在京剧剧目中,有传统著名剧目名为《捉放曹》,陈宫于剧中为要角。剧中陈宫是东汉末年中牟县县令,一次捕获行刺董卓未遂而出逃的曹操,慕其杀贼之勇气及救国之高义,于是决定放过曹操,并随其弃官私逃。二人逃到曹操父亲曹嵩故友吕伯奢家中,受到热情款待。

曹操却因疑心太重,误以为吕伯奢家人欲擒二人报官求赏,因此杀掉其家人。得知误会后二人连夜离开吕家,却路遇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不欲留患竟杀伯奢。陈宫不齿其所为,自觉误信曹操,但又不忍杀之,于是毅然离开曹操。此剧于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回亦有述及。

陈宫算一流谋士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乱世,天下纷争,群雄并起,一时多少豪杰,文如建安七子才载青史,武若吕赵关张勇猛盖世。大江东去的三国里还有这样一群人物,如璀璨群星烘托着皓月,以聪慧的头脑,三寸不烂之舌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施展平生抱负,他们的名字叫谋士。

三国时期不仅武将如云,谋士亦如雨,他们或许身体孱弱,手无缚鸡之力,却能一言决胜战场,影响天下大势。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荀彧有王佐之才;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才;鲁肃胸怀韬略,腹隐机谋;田丰和沮授才高命蹇。

有这样一个谋士,他性情刚直,足智多谋,濮阳一战,出谋划策,助吕布打败曹军,让曹操差点命陨濮阳之火。这个人就是陈宫,因为濮阳一战,有人将他视为如诸葛亮、郭嘉一类的一流谋士,感慨痛惜于陈宫的愚忠与识人不明,以致最后陪吕布殒命白门楼。但陈宫真的算得上是一流谋士吗?

陈宫,字公台,本是中牟县令。《三国演义》第五回,曹操因刺杀董卓失败,逃至中牟县时为陈宫所擒,一心寻找明主的陈宫感动于曹操思君报国、为国除害的抱负而挂印弃官,与曹操一起逃亡。后因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杀了吕伯奢,陈宫失望于曹操的诡诈艰险,弃曹操而去。之后在《三国演义》第十一回,陈宫大放异彩,趁曹操攻打徐州、兖州空虚之际,说服张邈趁机联合吕布共图兖州,以图霸业。从此陈宫折服于吕布的勇猛,效力于吕布麾下,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濮阳之战是他谋士生涯的巅峰。

但是凭着濮阳一战,陈宫真的能跻身于一流谋士的行列吗?有人将谋士分为五个境界——谋己、某人、谋兵、谋国、谋天下。谋己即让自己活下来,并且活的有价值;谋人即为他人出谋划策;谋兵即运筹于战场,谋千万人生命;谋国即为国谋,为国家利益谋划;谋天下即谋取天下,以天下为棋局,一谋一策影响天下大势。按照这个划分标准,陈宫达到了谋兵的境界(他虽然早早陪吕布殒命白门楼,但和田丰与沮授不同,不能说是不能谋己,那只是他生死无二志、不肯以身事曹的品质),离一流谋士的谋天下还远得很。

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一流谋士,必须具备远大的眼光和超人的洞察能力,即是识势与识人。识势者能认清天下大势,抓住时机谋取天下,如荀彧的“奉天子以从众望”,鲁肃的塌上策,诸葛亮的隆中对;识人者能认清明主,施展自己一身才华与智谋,君择臣,臣亦择君,所谓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事,如荀彧、郭嘉在发现袁绍色厉胆薄难成大事后,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如诸葛亮深居茅庐,感于刘备三顾茅庐之诚意而出山,最后谱成一段君臣佳话。
那在识势与识人上,陈宫表现如何呢?先看识势,弃曹操而去后,陈宫再次出现是在第十一回,曹操为报父仇袭取徐州时,陈宫说服张邈道:“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众,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今曹操征东,兖州空虚;而吕布乃当世勇士,若与之共取兖州,伯业可图也。”这里陈宫粗略分析了一下天下大势,并没有战略部署分析,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认定的主公是当世勇士吕布,而不是张邈,这一段话只是要说服张邈迎吕布共取曹操,自然没必要太细致的分析。张邈听从他的建议,果然除了甄城、东阿、范县三处,其余地盘皆被吕布袭破,让曹操差点无家可归,他这个酱油君也完成了为吕布做嫁衣裳的历史任务,然后落幕谢场,与三国众英雄相忘于江湖了,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入吕布麾下后,陈宫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特别是濮阳一战,陈宫的诈降计,打得从徐州赶回来的曹军大败,曹操更是差点命丧濮阳,之后吕布对陈宫几乎是言听计从,从陈宫的军事部署可以看出他的兵法还是很妙的。被曹操夺回兖州后,吕布和陈宫败走徐州,守兵小沛。在荀彧的“驱虎逐狼”之计下,吕布趁刘备被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的诏书讨伐袁术时,袭取了徐州。在第十五回中,吕布因袁术失信欲讨伐袁术,陈宫说道:“不可。术据寿阳,兵多粮广,不可轻敌。不如请玄德还屯小沛,使为我羽翼。他日玄德为先锋,那时先取袁术,后取袁绍,可纵横天下矣。”这一次的天下大势之说,陈宫为吕布军阀集团今后的战略做了详细的规划,但是啊但是,乱世中认错朋友固然很可怕,一不小心朋友就在背后插你一刀,比如吕布的贵人酱油君张邈引狼入室,比如在徐州时吕布大军被陈登耍的团团转,但认错敌人就更可怕了,陈宫对敌人的分析非常简单粗暴,完全是按照地盘大小和士兵多少来划分的,对其他势力的文臣武将以及主公能力等等,他一概不管。都说吕布任性,陈宫也挺任性的,一旁虎视眈眈的猛虎曹操他视而不见不管了,对于潜龙刘备他想得更美,要把人家当炮灰,这战略你们自己同意了,人家曹操和刘备被你轻视至此,他们能同意么?

之后对于袁术的联姻,陈宫双手赞成,还说“今公与袁公路结亲,诸侯保无有嫉妒者乎?”袁术是什么人,是个稍微有点见识都认为他是冢中枯骨的人,陈宫却将他当做当世英雄,还以为别人和他一样“慧眼识珠”。没多久袁术果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还好吕布之前被陈登劝住了,要不就是自己往众矢之的的靶子上送。这也看出陈宫目光短浅,更别说分析天下大势的长远目光了。

再说识人,陈宫可以说是第一个赏识曹操的谋士,但他看中的是曹操刺杀董卓的义而不是曹操的枭雄本质,然后却因为曹操杀吕伯奢的狠心不仁弃他而去。后来他看中吕布的勇猛,主动投入到吕布麾下。你陈宫嫌弃曹操不仁,还以为你是个品德高尚的汉子,但是吕布可是修炼了杀伤力极大的绝技——吕布认父的,这种不义之人又比曹操高尚到哪里去?也许陈宫识人的方式和识势的方式一样简单粗暴,就是看对方是否勇猛。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简直是龙傲天一样的人物,一出场就是要被群殴的,一般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陈宫对吕布满意得不得了,还未见吕布就心向往之,见过之后与吕布更是目见心成,缠缠绵绵走天涯。陈宫以为他找到了人生中的明主,并野心勃勃,要助吕布纵横天下。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吕布确实很勇猛,麾下大将也很多,但是对于纵横天下,他的性格缺陷也是致命的——他经不起失败,没有成为枭雄的坚韧精神,而且,他并没有称霸天下的勃勃野心,信念不坚定,且短视异常,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就更不必说了。所以在被曹操夺取徐州败走下邳后,他作为天下第一猛将,被这点失败彻底击毁了纵横天下的信心,锐气全无,将衰则军无战心,吕布不久后就迎来了失败,本以为以自己的勇猛做曹操的降将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他忘了自己的绝技“吕布认父”杀伤力太大,连曹操这种唯才是举的枭雄也没有信心自己能hold住。随着吕布的失败,陈宫也命赴黄泉了。谋士依主公而生,主公的志向决定他们能走到的高度,主动的枭雄品质决定着自己事业的成败,因为主公成功,谋士虽然不一定成功,但主公失败,谋士必定失败。陈宫在选择主公上就失败了,之后无论你智计卓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火车头不给力,火车也是行不远的。

对于其他人物的认识,陈宫更像是眼瞎了一样,完全以目前实力论英雄。曹操就不做评价了,毕竟可能是曹操的节操超出了陈宫的底线,于是陈宫就卯足了劲和曹操作对,曹操不开心他就开心了。对于刘备,他并没有太放在眼里,郭嘉和程昱欲杀刘备,陈宫也欲杀刘备,但郭嘉和程昱欲杀刘备是慧眼识英雄,唯恐放龙入海、纵虎归山,成万世之患,陈宫欲杀刘备却是一方面因为夺了刘备的徐州自己心虚,另一方面是想夺取刘备的小沛。对于袁术和袁绍,陈宫却把他们当做了当世英雄,视为吕布成就霸业的心腹大患。陈宫的识人不明可见一斑。

不过陈宫虽然没有远智,却很有近谋,为吕布的谋划以及军事部署,都体现了他的才能。而且吕布虽然不是一个成功的枭雄,但遇到吕布这样的主公,陈宫是不幸又是幸运的,千里马还需伯乐,在濮阳一战后,吕布对陈宫几乎是言听计从,这是对一个谋士的最大肯定。最后吕布守于下邳时,吕布没有听从陈宫的建议不是因为他不信任陈宫的计谋,而是自己心灰意懒破罐破摔了。想想田丰和沮授,想想三国后期被曹操杀了的那些谋臣,陈宫还是很幸运的。最后在白门楼慷慨赴死也是称得起硬汉的,且临终“吾闻一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的一番话,以天下大义确保了老母妻子的安全。陈宫虽然离一流谋士还差的很远,但智慧也是不凡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