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李纯景陵(日照金帜山:航拍唐宪宗李纯景陵)_蒲城县_遗址_陵墓

本文目录

  • 日照金帜山:航拍唐宪宗李纯景陵
  • 蒲城县沟南村:寻访唐景陵北门(玄武门)遗址
  • 中国的十八陵是什么
  • 元和二年是什么梗
  • 蒲城县五个陵墓分别是桥陵、景陵,光陵、太陵、惠陵各是谁的陵墓
  • 中兴之主唐宪宗:如何使大唐再延续了100多年
  • 蒲城五陵是哪几个陵

日照金帜山:航拍唐宪宗李纯景陵

2017年9月11日清晨,从白水县城出发,经过罕井镇之后,我和家人来到蒲城县的唐景陵。太阳刚刚升起,天空湛蓝如洗,我操作自己的大疆精灵3无人机,从神道中部升空,自南向北,航拍景陵——

景陵是唐宪宗李纯的陵墓,位于蒲城县城西北7公里的金帜山上,三合乡的义龙、赵家、景陵村附近。李纯是唐朝第十二位皇帝,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元和十五年(元821 )正月,暴崩于大明宫中和殿,终年四十三岁。第一次从空中俯瞰唐代帝王陵墓,眼前的画面令人心潮澎湃,曾经的盛世气象仿佛重现。

 

景陵依山为陵,坐北向南,四面均设有陵门。在南面的朱雀门外,有一条长约3279.米,宽约105米的神道。神道两侧的石刻,东西间距约60米,从南向北依次为望柱、翼马、鸵鸟、石马、石人、石狮等。气势雄伟,雕刻精美,反映出唐代“元和中兴”的盛况。

 

一条公路,从南向北,延伸至神道中部,又继续折向西侧。虽然公路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神道的完整性,但是它巧妙地绕开神道上的石刻,并且与远处的金帜山相互协调,不失为景陵的独特之处。


近年,蒲城县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将景陵神道上曾经倾倒的石刻扶正,并且对石刻的基础进行加固。经过细心地勘探,还发现了埋没于地下的1件华表和4件残石人,使得神道上的石刻更加完整。



蒲城县沟南村:寻访唐景陵北门(玄武门)遗址

唐景陵位于渭南市蒲城县西北13公里的金帜山上,为唐宪宗李纯的陵墓,主峰海拔大约872米。2021年8月15日下午,我和朋友前往唐景陵,绕到金帜山北麓的沟南村,寻访这里的北门(玄武门)遗址——



唐景陵北门遗址位于蒲城县桥陵镇沟南村东约200米处。2001年6月25日,作为“唐代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景陵北门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午1点半左右,我们离开唐景陵西门遗址,开始前往唐景陵北门遗址。沿着乡村的小路,跑了约半个小时,终于到达沟南村。按照当地村民的指点,退回到路边的岔口处,沿着土路登上山坡后,便看见唐景陵北门遗址。



北门遗址位于唐景陵北侧的山坡上,距离金帜山主峰约2公里,也被称为“玄武门”遗址。唐代,在玄武门内,驻扎禁卫军,守护帝王的安危。因此,唐代帝陵的玄武门级别较高,竖立的石刻数量也相对较多。

 

走近唐景陵北门遗址,迎面是两座东西相对的夯土阙台遗址,外观呈圆锥形,相距约100米。在夯土阙台之间,原本矗立着东西相对的六匹仗马,现在只剩下东侧的三匹和西侧的两匹。

 

由于长期取土,地面遭到破坏,北侧的三匹仗马周围被挖空,西侧的一匹仗马站在“孤岛”上。近年,文物保护部门对三匹仗马的下方进行加固,利用青砖包裹起来,才使文物脱离危险。




这里的仗马背部都安装着马鞍,所以也被称为“鞍马”。据说,唐代帝陵北门遗址的六匹马被誉为“六龙”,模仿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六骏”形象,引导帝王的灵魂,平安地进入天堂。

 

这些仗马均由一整块石灰岩雕刻而成,身体和底座连在一起,头部较长,面容温顺,四肢站立,尾巴下垂。西侧南边的仗马和东侧中间的仗马头部残缺,其他仗马保存基本完好,头部高度约150厘米,身体长度约190厘米。仗马之间距离相等,东西相距约45米,南北相距约30米。

 

这些仗马的鬃毛都经过裁剪,面饰当卢,佩戴络头,嘴巴衔镳,脖下系铃。东侧北边仗马的鞍部下方,残角处有一条明显的折线,好像被清风微微撩起一样。这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工匠有意为之?




在唐景陵北门遗址的最南端,蹲踞着两只东西相对的石狮子,坐南朝北,背靠帝陵,面朝北方,威风凛凛。两只石狮子均由一整块石灰岩雕刻而成,身体和底座连在一起,通体高度约为175厘米,胸部宽度约为85厘米。


两件石狮子东西相距约20米,前腿直立,后腿弯曲,昂首挺胸,目视前方。西侧的石狮为雄狮子,闭嘴龇牙,毛发卷曲;东侧的石狮为雌狮子,嘴巴张开,毛发舒展。目前,这两件石狮子保存完好,四肢健全,五官清晰。

 

据说,在唐景陵北门遗址的仗马北侧,曾经还有两对小石狮子,分别为一对蹲狮和一对行狮。其中,蹲狮高度约0.9米,胸部宽度约0.5米;行狮高度约0.8米,身体长度约1.2米,胸部宽度约0.4米。但是,我在唐景陵北门遗址周围根本没有看到这两对小石狮子……





中国的十八陵是什么

是: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即关中十八唐帝陵。

唐代帝陵依山为陵,气势雄伟,呈扇形环绕在京都长安周围,和长安城以及宫殿群一起构成全国等级最高、密度最大的唐代文物、文化遗址景区。

2014年,陕西省将开始建设汉唐帝陵群旅游专线。并计划将汉唐帝陵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9年5月,关中十八唐帝陵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关中十八唐帝陵,也称“关中十八陵”、“关中唐帝十八陵”、“唐十八陵”“大唐十八陵”,是指埋葬在陕西省关中地区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周边的唐朝十八位皇帝(若计女皇武则天在内则共十九位皇帝)的陵墓,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相关作品:

陕西关中渭北高原,自最西边的乾县到最东边的蒲城县,一字排列着大唐帝国的十八个帝王的陵寝,绵延数百公里,与秦岭遥遥相对,前瞻千里关中沃野,后枕山峰丘峦,又有沣河、渭河、泾河等缠绕中间,唐十八陵各个个可谓千古风水宝地。

唐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为当时的世界超级大国,从公元618年建立至公元907年灭亡,先后经历289年,共历21帝,其中除另外两为亡国皇帝昭宗和哀宗分别葬于山东和河南外,期于19位全部葬于陕西,其中武则天和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因此在关中大地上有18座唐帝王陵。号称唐十八陵。

唐十八陵自西向东分别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乾陵、唐僖宗李儇靖陵、唐肃宗李亨建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唐宣宗李忱贞陵、唐德宗李适崇陵、唐敬宗李湛庄陵、唐武宗李炎端陵、唐高祖李渊献陵、唐懿宗李凗简陵、唐代宗李豫元陵、唐文宗李昂章陵。

唐中宗李显定陵、唐顺宗李诵丰陵、唐睿宗李旦桥陵、唐宪宗李纯景陵、唐穆宗李恒光陵和唐玄宗李隆基的泰陵。如果从地理图上看,跨度为150多公里的唐十八陵继续朝南则为跨度比较小的西汉9帝陵,自北朝南形成一个巨大的扇面,颇为壮观,堪称世界陵墓史上的奇迹。

唐十八陵中,除献陵、庄陵、端陵和靖陵为平地起冢外,其余的都为开山为陵,建设有巨大的陵园,最大的陵园周长有40公里,面积为1500平方公里,开有四门,另在陵园内设有下宫,献殿等建筑,四周筑有城墙,并迁徙诸多百姓至陵园周围,世世代代为守陵人。

元和二年是什么梗

元和(806年- 820年),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元和二年就是公元807年。

唐宪宗李纯(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

贞元四年(788年),册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

尽废顺宗朝政,贬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为远方司马。以杜黄裳、皇甫镈、李吉甫等人执政,停献祥瑞,修订律令,整顿科举,减省官员,加强财政管理,以求治理。又听杜黄裳之议,以法度制裁藩镇,先平西川刘辟、江东李锜,使魏博田弘正归顺。

复平淮西强藩吴元济,大振威信,致使成德、横海、幽州等镇相继归附。至元和十四年(819),收复淄青十二州,代宗广德以来藩镇跋扈局面暂告段落,史称“元和中兴”。

晚年迷信方士求长生,服金丹,因躁怒,宦官往往获罪被杀,人人自危,终为宦官陈弘志等害死,于元和十五年(820年)崩于大明宫中和殿,享年四十三岁。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葬于景陵。

轶事典故

唐宪宗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任意宠幸女人,明确表示不立皇后。《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宪宗说,“帝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从宪宗开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也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这一时期史书上所称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的。

蒲城县五个陵墓分别是桥陵、景陵,光陵、太陵、惠陵各是谁的陵墓

桥陵(唐睿宗李旦)、景陵(唐宪宗李纯和孝明皇后郑氏),光陵(唐穆宗李恒)、泰陵(唐玄宗李隆基和元献皇后杨氏)、惠陵(李宪)。

1、桥陵

桥陵,又名桥冢,是唐睿宗李旦之陵墓,是唯一一座建于唐开元盛世的帝王陵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西南。

唐睿宗李旦唐朝第五代皇帝,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皇后的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

李旦曾两次登上皇帝宝座,但时间不长,无甚建树,因能洞察形式,选立有武功的三子李隆基为太子,并及时禅位,退居太上皇,防止了宫廷政变,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2、景陵

景陵是唐宪宗李纯和孝明皇后郑氏的合葬陵墓。李纯是唐朝第十二个皇帝,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元和十五年(公元821 年)春正月,暴崩于大明宫中和殿,终年四十三岁。

宪宗李纯在位期间,以裴度、李降为相,整顿江淮财赋,以增加财政收入。并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先后平定了刘辟、李锜、吴元济等藩镇叛乱,朝政始有复兴之势。

但其晚年,宠信奸臣皇甫鎛、程异,荒于政事。他在后官里多内劈,至死没有立皇后。晚年迷信炼丹术,企图长生不老,求取“长生药”。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宪宗因服用金丹中毒,身体不适,病危之际被宦官王守澄、陈弘志等人杀害,死年43岁,葬于景陵。

3,光陵

唐穆宗光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北13公里辛子坡村北的尧山之上,是唐穆宗的陵墓。

唐穆宗,李恒(795-824),是唐宪宗李纯的第三个儿子,继李纯为唐代第十三位皇帝,820-824年在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七月六日(795年7月26日),懿安皇后郭氏生于长安大明宫之别殿。

初名李宥。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封为建安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不久,遥领彰义军节度大使元和六年十二月,惠昭太子李宁死后,于次年(811)十月被册立为皇太子,并改名为李恒。

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宪宗李纯在寝殿暴卒。同年闰正月丙午(初三日,820年2月20日)宦官陈弘志、王守澄和中尉梁守谦等拥李恒即帝位于太极殿,时年26岁。第二年改年号为“长庆”。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孝德皇帝”。

4、泰陵

唐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元献皇后杨氏合葬墓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处五龙山余脉金粟山南,唐泰陵以山为陵,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绕陵筑墙,气势磅礴,典型的大唐皇陵风格。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5、惠陵

唐惠陵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李宪的墓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中国古代对太子(未来皇帝)的册立有 “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李宪身为长子本当被立为太子,但他后来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了有能力有才学的三弟李隆基(即唐玄宗)。

玄宗感他的恩德,在大哥去世之后,追谥他为“让皇帝”,并陪葬父亲睿宗的唐桥陵之旁,称墓为惠陵。老百姓则因他主动让位,感其诚而称他的墓为“让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桥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景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光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泰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惠陵

中兴之主唐宪宗:如何使大唐再延续了100多年

元和中兴是指唐朝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因而得名。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都当作效法的榜样。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宪宗最主要的功绩是改变了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元和元年(806年),宪宗刚刚即位,西川节度使刘辟就进行叛乱。宪宗派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等率军前往讨伐。刘辟屡战屡败,最后彻底溃败被俘,被送到长安斩首。元和九年(814年)九月,彰义(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自掌兵权。朝廷遣使吊祭,他拒而不纳,继又举兵叛乱,威胁东都。第二年正月,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淮西节度使驻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地处中原,战略地位重要。自李希烈以来,一直保持半独立状态,宪宗对其用兵,正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决心表现。对淮西用兵,震动很大。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感到威胁,就采用声言助官军讨吴元济,实际上支持吴元济的两面派手法,企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他首先派人暗中潜入河阴漕院(今河南荥阳北),杀伤十余人,烧钱帛三十余万缗匹,谷三万余斛,把江、淮一带集中在这里的租赋都烧毁了。接着,又派人到京师暗杀了力主对淮西用兵的宰相武元衡。不久,又派人潜入东都,打算在洛阳焚烧宫阙,杀掠市民,后因事泄未能得逞。李师道的恐怖手段,虽然也曾使一些人动摇,但宪宗始终坚持用兵。元和十二年(817年)七月,宪宗命自愿亲赴前线的裴度以宰相兼彰义节度使。裴度立即奔赴淮西,与随邓节度使李愬等,大举进攻吴元济。九月,李愬军首先攻破蔡州,大败淮西军。吴元济没有料到李愬军快速异常,毫无防备地束手就擒。持续三年的淮西叛乱宣告结束了。吴元济败死,李师道恐惧,初欲献地归顺朝廷,并以长子入侍为质,后又举兵叛唐。元和十三年(818年)七月,宪宗调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诸镇前往讨伐。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李师道内部矛盾激化,其都知兵马使刘悟杀李师道,淄、青、江州地复为唐有。元和十四年(819年)七月,宣武节度使韩弘入朝,并两次贡献大量绢帛、金银、马匹,要求留在京师。宪宗以韩弘守司徒,兼中书令,另以吏部尚书张弘靖充宣武节度使。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讨伐李师道有功,宪宗以其兼侍中。他为了向宪宗表示忠心,使其兄弟子侄皆到朝廷做官。以上情况,都说明宪宗在削弱藩镇势力,加强朝廷集权方面是有显著成绩的。

蒲城五陵是哪几个陵

  蒲城北部山脉自西而东有桥陵、景陵、光陵、泰陵和地处平原的惠陵,合称“唐五陵”。
  桥陵
  桥陵,又名桥冢,是唐睿宗李旦之陵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丰山。丰山海拔为761米,这里是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形成各自独立的山头。向南平野辽阔,与秦岭诸峰遥遥相对,山川壮丽,气象万千,丰山据记载叫金帜山,亦称金栗山和苏愚山。当地人们依其展翅欲飞的天然形势,称它为凤凰山。
  泰陵
  唐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处五龙山余脉金粟山南,唐泰陵以山为陵,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绕陵筑墙,气势磅礴,典型的大唐皇陵风格。陵区除唐玄宗主陵外,还附葬杨皇后和宦官高力士陪葬墓。经专家考证,泰陵建制仿唐长安城,规模宏大,虽经一千多年风雨,现在神道两侧三十四对石刻基本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泰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陵
  唐惠陵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李宪的墓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中国古代对太子(未来皇帝)的册立有 “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李宪身为长子本当被立为太子,但他后来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了有能力有才学的三弟李隆基(即唐玄宗)。玄宗感他的恩德,在大哥去世之后,追谥他为“让皇帝”,并陪葬父亲睿宗的唐桥陵之旁,称墓为惠陵。老百姓则因他主动让位,感其诚而称他的墓为“让冢”。
  景陵
  景陵是唐宪宗李纯墓。李纯是唐朝第十二个皇帝,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元和十五年(公元821 年)春正月,暴崩于大明宫中和殿,终年四十三岁。景陵位于蒲城县城西北7公里的金帜山(今三合乡义龙、赵家、景陵村附近)。金帜山(又称半山)属南山山系,山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诸峰罗列(最高峰海拔806米),形成拱卫之势,巍峨壮丽,阳光映照,犹如悬帜,故名金帜山。
  光陵
  光陵是唐穆宗李恒的墓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北13公里辛子坡村北的尧山之上,海拔1091米。光陵依山为陵,周围20公里。陵园南北二神门距离2900米,东西二神门距离2350米,陵园呈东西窄、南北长。现存西南角阙遗址,底径12米、高1.5米,位于皇边村北,南神门北20米为献殿遗址。范围东西300米、南北150米,遗址内有清代毕沅书的唐穆宗光陵石碑。玄宫在半山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