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论孩子(【转】纪伯伦--《论孩子》)_孩子_他们的_自己的

本文目录

  • 【转】纪伯伦--《论孩子》
  • 教育5:论孩子 纪伯伦
  • 论孩子On Children(Kahlil Gibran)
  •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谁说的
  •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家长都懂了这话的深意了吗
  • 读纪伯伦的诗《论孩子》有感

【转】纪伯伦--《论孩子》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图源:网络。

教育5:论孩子 纪伯伦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

(译注:冰心译)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儿女

经由你生 与你相伴

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

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

孩子有自己的见地

给他一个栖身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世界

你无从闯入 梦中寻访也将被拒

让自己变得像个孩子

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复制

昨天已经过去

生命向前奔涌

无法回头 川流不息

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

送往无际的未来

爱——是孩子的飞翔

也是你强健沉稳的姿态

论孩子On Children(Kahlil Gibran)

论孩子

On Children
Lyrics: Kahlil Gibran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译文参考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 关于作者 -

纪·哈·纪伯伦(Kahlil Gibran,جبران),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
抄一段小诗,纪伯伦的《论孩子》,安。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谁说的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纪伯伦说的。

《论孩子》是由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写。父母们常忽视了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培养独立人格。他们总喜欢干预子女的一切重大人生选择。

诗人从根本上否定了父母把孩子视为私有物、附属物的观念,本诗指出孩子是独立的,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父母只能给孩子以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灵魂的形成,这种思想仍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他在黎巴嫩接受了基础教育,曾到法国学习绘   画,1911年起长期定居美国。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先知》《泪与笑》《沙与沫》等。他的作品大多以“爱”与“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20世纪的布莱克。1908年—191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奥古斯特·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纪念馆收藏。

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

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家长都懂了这话的深意了吗

有一部题为《妈宝宝》的动画短片,讲的是有一位妈妈生下孩子以后,医生要给减掉系带,但是被妈妈阻止了。从此以后,这孩子虽然来到人世间,但是他和妈妈之间的那个系带永远在一起,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脐带,而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也是特别的细心。

小的时候,他就即便是跟她一块儿出去购物,也不让别的陌生人挨近他,长大以后,第一次和姑娘约会,结果被妈妈用脐带拽了回来。后来儿子也长大了,但是脐带还是系在妈妈和儿子之间,而儿子也完全习惯于跟妈妈这样的不离不弃,天天厮守在一起的生活方式。
妈妈变老了,儿子也从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到中年,到最后妈妈也完全变老了,儿子也非常的孝顺。过去是妈妈把儿子搂在怀里,现在妈妈老了,他也随时随地,哪怕是睡觉的时候也把老妈妈搂在怀里。

可是有一天晚上他睡着的时候,有一个幻影把已经老得缩成一团,犹如一个婴儿的妈妈抱走了。因为妈妈和儿子的脐带还连在一起,所以这个幻影就拿出剪刀,把他们的系带给剪断了。这一剪断儿子就醒了,醒来过后看到没有妈妈了,他一脸的茫然,不知道自己以后怎么生活了。
这个故事是一个超现实的构思,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但是这个故事却隐喻了在现实生活中却普遍的现象。孩子的成长,就是让他们最终独立,但是我们的家长总是觉得不放心,永远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私有品,并未赋予孩子人格的独立性。细细想来,在我们中国的儿媳和婆婆之间常常产生的各种矛盾,表面看起来是一些生活琐事引起,其实暗中就是母亲和儿媳之间在争夺着对儿子自私的爱,也就是说,哪怕儿子已经结婚了,已经独立成家立业了,但是我们的父母还是不放手,只要父母还在,在父母的心中,就总有长不大的孩子,就总要把孩子拽在自已的手里。

这个现象真的不是中国才有。刚才我们讲的《妈宝宝》的故事就是来自于俄罗斯的作品。接下来再给家长们推荐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论孩子》的一段话:

这段文字,纪伯伦告诉了我们家长三点:

第一,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冲着我们的家长而来的,是为他自己需要诞生,需要来到这个世界而来的。这就注定了他的独立性,而并不是属于父母的私有品。

第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只能够给他们爱,而不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志想法强加给孩子。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想。

第三,父母的爱是为了呵护孩子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灵魂他不是属于现在,不是属于当下,而是属于未来,是父母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这就是说,我们的父母们如果永远想呵护孩子的灵魂的话,家长的生命有限,你无法和孩子一块儿到达未来很远很远的明天。
你必须让孩子的灵魂和思想独立起来,必须让孩子成为一个真真实实的独立的自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的家长必须解决一个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正如纪伯伦所说:

读纪伯伦的诗《论孩子》有感

今天读了纪伯伦的《论孩子》有些感触。

1.读了英文诗的感触是,爱是那么的强大,它仿佛像太阳辐射出的光波源源不断的照在每个角落,只是稍有缝隙就可以钻进去,直抵心灵。以我浅薄的英语水平可以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和深刻的思想。也许就像一句话 Love is Love.

2.读了中文版的翻译,我觉得有的词翻译的不够准确和彻底,但我想了一下似乎用其他的词会显得过于生硬不准确,也想不到更好的词。

诗本身的思想是通俗而深刻的,知易行难,想要知行合一还需要更多时间来消化和勇气来实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