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暮年之恋
-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
- 读书的真谛本文以法国作家尤瑟纳尔的名言开篇有什么用意
- 名人名句:“世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 暮年之恋 尤瑟纳尔表达了什么
- 格林斯潘的名言
- 本文以法国作家尤瑟纳尔的名言开篇,有什么用意
- 形容感情的句子17条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作品赏析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暮年之恋
杨方东译
源氏是曾经震惊亚洲的最大的诱惑者。一到五十岁,他意识到自己的时日已所剩不多。他对自己的第二位夫人,即紫夫人,曾十分宠爱,虽然他也多次与别人私通。然而,她也已经先他一步,到那些在这艰难人世有过功德的人们都要去的天堂去了。源氏已不能确切地忆起她的音容笑貌,他常常为此而苦恼。他的第三位夫人,即西殿夫人,与一个年青的亲戚私通,就象他过去年青时与父王的一位少妃私通一样。同一幕剧在人生的舞台上又重演了,但他很清楚,这一次自己恐怕只能扮演老朽的角色了。他觉得与其如此,不如去作鬼魂。所以,他就分掉自己的财产,给侍从们发了养老的钱,准备到过去特意让人建在山中的一处僻静佛堂了却此生。离开城市的最后一天,他身后只跟着两三个忠诚的侍从,当然,如果他们还年青,也不会为了他而告别自己的青春。当时虽然是一大早,但仍有很多妇女把脸贴在窗上张望。她们高声地议论着,都说源氏仍然是个美男子,这使这位亲王觉得更应该赶快离开了。
他们走了三天,到了那座荒山野岭上的僻静佛堂。小屋建在一棵百年老槭树下,此时正值秋天,茅草的屋顶又盖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落叶。这里的生活是孤独的,比源氏年青时长期在外颠沛流离的生活还要简朴、艰难,而这位高雅的亲王则终于充分领略到,别无他求是一种最大的享受,不多日,冬天就来临了。山坡被白雪覆盖,象是棉衣的棉絮,浓雾遮住了太阳。从清晨到黄昏,源氏借着火盆暗弱的光亮诵经念佛。今后,他不会去读那些情诗了,但是在经书中,他却体会到了最哀婉动人的情诗所没有的一种韵味。没有多久,他发觉视力在减退,似乎是为那些病弱情人所流的泪水浸坏了他的眼睛。他可能已经意识到,对他来说,黑暗将在死亡之前到来。有时,一个冻得发僵的信使从国都来到这里,因劳累和冻疮而拐着一双脚,恭敬地向他呈上亲戚们或朋友们的书信,说他们很想在这个世界上再拜见一下他,因为死后能否见到他是靠不住的。然而,源氏担心这只能引起客人们的怜悯和尊敬。这是他最讨厌的两种感情,他宁愿被人们忘掉。所以他只是忧郁地摇摇头。这位素以能诗善书着称的亲王,只交给来人一页白纸。就把他打发走了。渐渐地,同国都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虽然亲王远离国都,但是过去曾由他指挥的各种节日庆典却照常年复一年地进行。源氏并不认为自己现在这种凄惨的孤独生活有什么不体面,只是他的眼疾日益严重,因为他不再为哭泣而感到难为情了。
有两三个过去的情人,曾请求同他一起过这种充满对往事回忆的孤独生活。其中最温柔的来信都是花散里夫人写来的:她出身并不很高贵,相貌亦非惊人。她曾忠心耿耿地为源氏的妻子们作了多年贴身伴娘,并且在十八年中始终爱着亲王,从未因忍受痛苦而不耐烦。 有时,亲王也夜访这位夫人,尽管这就象雨夜的星星一样难得,但却足以绐花散里夫人不幸的生活带来光明。她对自己的容貌才智和出身都不抱什么幻想,然而在他众多的情妇当中,她却是唯一对源氏抱有温柔的感激之情的一位,因为她觉得,他能爱上她,这本身就很不寻常了。
由于写去的信一直没有回音。她就租了一架很普通的马车,来到了孤独的亲王隐居的小屋。她胆怯地推开树枝编的栅栏门,面带谦卑的微笑,跪下来请亲王原谅她的到来。这时的源氏,当离他很近的时候,还能认出来人的面孔。一见到她,他心中升起一股苦涩的怒火,这个女人唤起了他对往事的伤心回忆。与其说是因为看到了她,倒不如说是因为她袖中散发出了他的亡妻们过去用的薰香的气味。她苦苦哀求他,至少把她当作侍女留在身边。他平生第一次这样无情地把她赶走了。不过,在伺候亲王的老随从中,有几个是她的朋友,他们时常给她通些消息。她也是平生第一次这样冷酷无情,远远地注视着源氏双目失明的进展,就象一个急于和情人相会的女人焦急不安地等待着夜幕的完全降临。
当得知他几乎完全失明以后,她就脱下在城里穿的衣服,换上村姑们穿的粗布短裙衫,头发也同她们的样子编了起来,背上一包村里集市上卖的那种布和陶器。装扮停当;她就坐车来到亲王隐居的地方,那里只有狍子和孔雀与他作伴。最后一段路,她改为步行,为的是让泥浆和疲劳帮她完成自己的角色。温柔的春雨落在松软的土地上,黄昏的最后一丝亮光也消失在雨中。这时,源氏身着地道的僧衣,正漫步在山间小路上。侍从们怕把他绊倒,已经把所有的石子从路上精心地捡了出去。他面无表情,由于失明和上了年纪,脸上失去了光泽;过去极为俊美的脸庞,现在就象是一面铅灰色的镜子。看到这副模样,花散里夫人根本不用装就哭了起来。
听到这女人的呜咽,源氏不禁一颤,他慢慢地向哭声走去。
他不安地问道:“这位女子,你是谁呀?”
“我是农夫庄平的女儿,我叫浮舟。”她学着村里人的口音说。“我与母亲一同去城里买布料和锅子,因为我下个月就要出嫁了。可我却在山中的小道上迷了路,我就哭了,因为怕有野猪和魔鬼,怕遇上坏男人和鬼魂。”
“你都湿透了,姑娘。”亲王把手放在她的肩头说道。
她的确已经淋得透湿。这双她非常熟悉的手的接触,使她浑身上下,从发梢直到脚尖都为之颤抖。然而源氏很可能以为她是冻得在发抖。
亲王又用动人的嗓音说道:“到我的小屋里来吧。虽然我火盆里的柴还没有灰烬多,但你总能暖和一下身子。”
她跟着他去了,并且尽量模仿村姑走路的憨样。两人跪在快要熄灭的火盆旁。源氏把手伸到火上烤着,然而花散里夫人却不把指头伸开,因为一个乡下姑娘的手指可没有这么纤细。
过了一会儿,源氏叹着气说:“我是个瞎子。姑娘,你不必害羞,把衣服脱下来烤烤火吧。”
她顺从地脱下了农妇的裙衫。火光映红了她那象是白色琥珀雕成的苗条身躯。突然, 源氏低声说:“姑娘,我欺骗了你,我还没有完全失明,透过一层薄雾,我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你,也可能这雾只是你的美貌发出的光晕。让我把手放在你的胳膊上吧,你的胳膊还在发抖呢。”这样,花散里夫人又作了源氏的情妇,她过去曾谦恭地爱了他十八年之久。她也没有忘记装出处女初恋的羞怯和泪眼。她仍然葆有惊人的青春活力,而亲王的眼神又很不济,根本看不见她头上在银色月光映照下,就象白玉雕成一般。过了好一会儿,花散里夫人离开了床铺,也坐到了门坎上。她叹了口气,说道:“夜色多美呵,而且我也没有困意。请允许我唱一支心里的歌吧。”
不等他回答,她就唱起了一首抒情歌。亲王一直非常喜爱这支歌,因为他曾听最宠爰的紫夫人唱过多次。听到歌声,源氏局促不安起来,他慢慢挨近了这位陌生的夫人。
“你从哪来?你知道我年青时喜欢的歌,你简直就是弹奏往昔曲调的琴,让我来拨动你的琴弦吧。”
他用手轻轻抚弄着她的头发。过了一会儿,他问道:“唉!这位大和国的夫人,难道你的丈夫不是比我更年青英俊吗?”
“我丈夫没有你英俊,看上去也不比你年青。”花散里夫人只是这样简单地回答了一句。
就这样,靠乔装打扮,花散里夫人又成了源氏的情妇,其实她过去就是属于他的。第二天一早,她帮他煮了一锅热粥,亲王对她说:“夫人,你既能干又体贴人,我相信,就连在爱情上非常走运的源氏亲王也没有比你更温柔的情人。”
她摇摇头说:“我从没有听说过源氏亲王。”
“怎么!”他痛苦地嚷道:“他这么快就被人忘了吗?”
结果,他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她明白这一回自己又失策了。不过,源氏并没有说起要赶她走,看来,能听到她的绸裙在草地上的窸窣声,他感到很高兴。
秋天到了,山上的树木变成了无数身穿紫红和金色服装的仙女,不过只要寒冷的天气一来临,这些仙女就一定会死去。花散里夫人向源氏描述着这一片片灰褐、金褐和紫褐的颜色,而且特别留意只是偶尔才提起这些颜色,并且每次都避免显出是她告诉他的。她经常编些匠心独具的花环,做些虽然简单但很精美的饭菜,把动人而又伤感的古老曲调填上新词,来让源氏高兴。过去,他偶宿她的住处时,她就施展过这些魅力,那时她是源氏的第五妾,只不过他当时还有别的女人分心,所以未曾留意罢了。
晚秋时节,沼泽里升起阵阵热气。昆虫在恶浊的空气中迅速地繁殖。吸一口气,就象是在毒泉里喝了一口臭水。源氏病倒在垫有枯叶的铺上,他知道白己再也起不来了。他很虚弱,而且病魔缠身,只得让这位夫人低三下四地侍奉自己,他因此而感到很羞愧。在整个一生中,他对每件事都要既找出其最独特之处,又要找出其最感人之处。目前,他们的爱情是甜蜜的,但他现在体会到的只有另一种感情,一种由全新的然而又是悲惨的厮守所产生的感情。
一天早晨,夫人正在给他按摩腿,他撑着坐起来。摸索着抓住她的手说:“夫人,你正在照料一个快要死的人。然而我却欺骗了你。我就是源氏亲王。”
夫人道:“我来到你身边时,只是一个无知的外郡女人,并不知道源氏亲王是谁。现在我知道了,他是世上最英俊、最令人渴望的男人,不过,既使你不是源氏亲王,我也会爱你的。”
源氏对她的话报以微笑。可以说,失明以后,他的眼神就靠嘴的动作来表达了。
“我就要死了。”他艰难地说。“我并不抱怨同花朵,昆虫和星星生活在一起的命运。在这个一切都象是梦幻的世界上,人们是会后悔长生不老的。我也不抱怨世上的东西、生物和感情会消失,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的美好之处正在于此。使我感到痛苦的是,它们都是绝无仅有的。过去,我曾坚信,在我生命的每一时刻都会获得一种不会重复的新发现,这曾是我最大的乐趣。现在,我感到非常羞愧,就象一个有特权的入独自出席了一个只举行一次的豪华庆典。世上的万物啊,你们的见证人只有一个正在死去的瞎子……。其他女人将象鲜花一样开放,象我爱过的女人一样会微笑,但又和她们的微笑不同,而且曾使我销魂的美人痣,在她们脸上也会挪一个地方,其他人也会象我们一样,为爱情而心碎,而流泪,只不过流的不再是我们的眼泪。一双双因为兴奋而发潮的手还会相握在盛开的樱花树下,不过落下的花雨也不再是我们那时的花雨,因为即使是为了同一种好事,巳落下的花也不会再落一次。啊!我觉得自己象个被洪水卷止的人,渴望至少能找到一小块仍然干燥的土地。存放几封发黄的信札和几把褪了色的扇子……。我总在怀念你,我的第一位妻子,蓝夫人,直到你死后,我才相信了你对我的爱,可是我死以后,对你的怀念会变成什么呢?还有你,牵牛花舍夫人,你死在我的怀中,因为你嫉妒的对手一心只想独享我的爰情,我对你负疚的怀念又会变成什么呢?还有你们,漂亮的继母和年青的妻子,我总想起你们的心计,是你们先后让我懂得了,合谋私通和被妻子欺骗,要遭受什么样的痛苦。还有你园中蝉夫人,我时常想起你的机敏,你因为羞耻而避开了我,使我只能从你的小弟弟身上得到安慰,因为他稚气的脸上露着女人羞怯的微笑。还有你,可爱的长夜夫人,你是那么温柔,你曾同意只在我的家里和心上占第三位。还有农夫庄平的女儿,我对你允满了田园诗般的回忆,你只是爱我的过去。还有怀,亲爱的下代,你正在给我搡脚,特别是你,我充满了美妙的回忆,当然,你还没有成为我的回忆。我真应该早些遇见你,不过,一只果子保存到深秋也是有道理的……对你们所有人的回忆,在我死后,会变成什么呢?”
他非常悲伤,又把头躺到了硬邦邦的枕头上。花散里夫人俯下身来,用颤抖的声音低声说:“难道在你的心府里就没有另一个没有提到名字的女人吗?莫非她不温柔?她不是叫花散里夫人吗?你想想看呀……”
但是,源氏亲王脸上已经露出了只有死人才有的安详神态。所有痛苦都结束了,也就从他脸上抹去了一切厌烦和悲痛的痕迹,并且似乎使他相信自己还是十八岁的小伙子。花散里夫人扑倒在地上,不顾一切地哭喊了起来,咸涩的泪水象一场暴雨,冲刷着她的双颊,一把把扯掉的头发,象一团团青丝飘落下来。是啊。唯一被源氏遗忘的,正是她的名字啊!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安妮·埃尔诺。2022年10月6日,瑞典学院将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奖评语是“以表彰她以勇气和医学般的精确,挖掘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
该作家1940年9月1日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大区滨海塞纳省利勒博纳市。代表作有《悠悠岁月》《空衣橱》《位置》《一个女人》《单纯的激情》《耻辱》《事件》《占领》等。自传体小说 《位置》和《一个女人》分别创造了五十万和四十五万册的销量,引起了法国文学界的关注。
安妮·埃尔诺所获荣誉:
1、《一个男人的位置》获得1984年法国勒诺多文学奖。
2、《悠悠岁月》获得2008年法国杜拉斯文学奖。
3、长篇小说《悠悠岁月》获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2009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
4、2017年,全部作品被授予“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奖”。
5、2021年,获得伍尔特欧洲文学奖。
6、2021年11月,获得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安妮·埃尔诺
读书的真谛本文以法国作家尤瑟纳尔的名言开篇有什么用意
读书的真谛本文以法国作家尤瑟纳尔的名言开篇的用意为。
1、能引领我们从愚昧走向文明。
2、书是智慧的源泉,能以智慧之水滋润千秋万我在读书的时候,感觉是一种享受。
名人名句:“世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首先我们知道,真理是有条件性的,这里也是如此。
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具有自尊心的人,能够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对工作有强烈责任心;在学习方面,能够发扬自觉、勤奋、刻苦的精神。
以上是自尊心在辞海里的解释,我不能说这是错的,不过我认为这是片面的,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有这种行为的人显然这种人的价值观是比较为世人所接受的,然而若果是价值观偏激,不“正常”的人呢?
打个比方,清官不受贿,大多会有这样一种思想:我是一个清白正直的人,我不应该受贿。清白正直就是自尊,而若不是这样想的呢:有钱有权,才是个有用的人,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个有用的人,也是自尊心,对价值观不同的人,显然自尊的表现是不同的。
对比喻中两种人而言,自尊都是其行为的动力,然行为一对一错,但问题是作出行为的人都不会认为自己有做错的地方。
所以我认为自尊心肮脏就肮脏在它某些时候会让人作出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而且不会在事后作出修复的行为,因为他认为自己没错,甚至认为自己若作出修复的行为就是没面子----没自尊。这种例子其实挺多的,就譬如现下闹得挺凶的富二代权二代之类的,LZ可以自己想一下。
当然,我对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不熟悉,也没看过她的书籍,以上的观点不过是我的观点而已,和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思考也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暮年之恋 尤瑟纳尔表达了什么
暮年之恋尤瑟纳尔表达了女性地位的意义。20世纪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短篇小说暮年之恋,是她少有的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这一文本呈现着两种女性的状态一种是服从男权社会的传统女性,另一种则是脱离男权的新女性,这种双重存在背后的原因则是女权运动东方主义的影响以及尤瑟纳尔对原作品的主动还原。
尤瑟纳尔简介
尤瑟纳尔不断挑战自己作为作家的能力她的文学风格多变,但她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对古代文明和历史变迁的丰富知识以及尝试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1980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是法兰西学院300多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法国历史上第一位绿袍加身的女性不朽者1986年。
尤瑟纳尔坚信历史是一所获得自由的学堂是对人类进行哲理思考的跳板,因此她特别青睐历史她的虚构作品漫游于古代文艺复兴时期以及20世纪初的广大空间,若用现代的文论言语表达尤瑟纳尔的全部作品都是互文性的杰作,充满着今与古此与彼我与他灵与肉具体与抽象的对话。
格林斯潘的名言
1、找一个善于理财的伴侣。——艾伦·格林斯潘
2、要有规律而系统地投资。——艾伦·格林斯潘
3、每月用来付分期付款的钱不能超过收入的50%。——艾伦·格林斯潘
4、假如在3年内要使用这笔钱,就不要把它投向证券市场。——艾伦·格林斯潘
5、如果你觉得听懂了我说的话,那你一定是误解了我的意思。——艾伦·格林斯潘
6、人性本身导致了跌市的恐慌和升市的贪婪。反应过度的恐慌,正是人性使然。——艾伦·格林斯潘
7、我犯了一个过错,假设那些自利的银行等机构,有意愿也有能力保护其投资者,银行的资产以及银行的生存。——艾伦·格林斯潘
8、当然,风险承受能力因人而异,但判断今天市场的价格走向同一世纪前或更早年代相比,我看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评估财产的方式,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方式影响我们的经济,其规则与我们先辈所经历的如出一辙。——艾伦·格林斯潘
9、美国这次经历了金融危机,其实我觉得对美国及对中国都是好事情,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能把出轨的经济拉回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是不是会变得更加保守,而放弃追求金融创新呢?我觉得不对,任何创新都会冒险、付出高昂代价的。美国经济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每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代又一代为美国经济向前走的推动者。——艾伦·格林斯潘
10、这里要注意一点在概念上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我们生活在一种新经济当中,而且涉及人类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的先辈曾经经历的热情和恐惧,在每个方面都一点一滴地体现在积极参与美国经济的这代人身上。人们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都会对其行动的后果进行预测。如果未来很难预测,前景未卜,人们就会停止不前,有所不为,并放弃原先的承诺。——艾伦·格林斯潘
本文以法国作家尤瑟纳尔的名言开篇,有什么用意
读书之乐,乐在意趣。
我们真正的出生地是那个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用智慧的眼睛关注自身的地方。
对我们来说,我的第一故乡就是我们的书籍。借此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形容感情的句子17条
常用形容感情的句子17条
成熟的爱几乎每一方面都值得称许,它的原理就是,敏锐地觉察到每个人的优点和缺陷。成熟的爱充满自我节制,不会将事物理想化,能够摆脱嫉妒、受虐狂或痴迷的困扰。成熟的爱是一种有性关系的友谊,相处和睦,令人愉悦,彼此回应。 ——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下面是关于形容感情的句子17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海誓山盟,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而是最温暖的陪伴。当时光荏苒了岁月,当人生褪去铅华,当繁华落尽,陪在我身边的你,才是最懂我的那个人。走过人生的千山万水,尘世烟火中,我最幸福的便是你的那句:我懂你!
2、多谢你能来,慰我山中寂寞,陪我看山看月,过神仙生活,匆匆离别便经年,梦里总是相忆,人道应该忘了,我如何忘得。 ——胡适《多谢》
3、世间的遇见,是劫是缘都是命中注定。无论爱或不爱,多少人,依旧不悔那一场曾经执着的风花雪月;无论念或不念,多少人,始终愿将最安好的心留给一份回忆,莫失莫忘。
4、我从来不曾用谎言做调料,去炮制真事,以使自己便于消化。我几乎已经做到,不再相信空话。……很久以来,我就知道,一盎司的愚蠢,比一斗的智慧还沉。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苦炼》
5、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大山,总想翻过这座山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但其实,爬到山顶上,发现那边还是山,更高,更远: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翻一座座的山,想让自己走得更远。
6、人的心要像伞,撑得开,收得起。
7、相遇,总是在不经意间。没有约定,也没有守候。在这桃红时节,在这柳绿时分,一笑成歌,浅语嫣然。所谓五百年的回眸,所谓一千年的等待,亦不过如此。只轻轻许下一句:你不来,我不去;你不走,我不老。相遇,终究一笑。
8、爱也难,恨也难,知心话儿说不完,想想这些年,爱你真艰难,爱也难,恨也难,心中苦水如黄连,泪水已流尽,独自坐花园,爱也难,恨也难,浮想联翩心不甘,苍天不援手,再想也枉然,爱也难,恨也难,夜空深深星暗淡,你苦我更苦,泪水湿衣衫。
9、爱就是穿越不幸,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然私人的行动。 ——白慕申《安徒生的小美人鱼》
10、爱到深处是心疼,才明白,甜言蜜语只是青春里的烟花,美丽地绽放后寂静地凋零。爱不是停留在嘴上,而是呵护在心里,爱一个人,会心疼她的所有,若非真爱,便只为自己的需求。
11、彼此都有意而不说出来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因为这个时候两人都在尽情地享受媚眼,尽情地享受目光相对时的火热心理,尽情地享受手指相碰时的惊心动魄。一旦说出来,味道会淡许多。
12、我避开无事时热络的友情,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地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幸福。
13、秋天,落叶,枯木,细白日光,候鸟,很高很高的天空,淡云,麦田,金色,秋天,秋天。
14、不要把女人视作你随意的一件衣服,穿旧了可以换新的。世界上没有绝对新的衣服,何况真正适合的衣服穿起来才最舒适。
15、没有你,心绪好迷乱,没有你,生活好孤单,没有你,思念在我心里纠缠,没有你,心碎常与我相伴,没有你,快乐都与我无关,亲爱的,我真的不能没有你!
16、或许,哪天不再梦见你,我也就真放开了……事情说开以后,这几天不再生气,不再恨你,所以梦也是甜的,所以总后悔分开,所以总想着和好……忍一忍就好了,感情慢慢就会变淡的,一定会找到比你更好的人的……
17、年少时,都有种莫名的勇敢。从不惧怕时空的分离会疏远感情~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作品赏析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兰西学院三百多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她在生前已经赢得不朽者的地位,而她的作品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入选著名的“七星文库”,她也因此而跻身经典作家之列。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她 84岁高龄才去世。在她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在私下销毁自己的部分资料。她其实是一个不喜欢被别人写入传记作品的人。但是本书作者历经曲折,奔走于大西洋两岸,终于写完了本书。
尤瑟纳尔真正称得上是不世出的作家。然而正如让·勃洛特在《尤瑟纳尔论》中所说:“她作品中最缺少的东西似乎显而易见:没有作者。”这一点贯穿了尤瑟纳尔全部小说创作。甚至连这个表示性别的“她”,我们都难以察觉。与她的同时代人尤其是同为女性的作家比较一下,也许更能显示区别:波伏瓦或杜拉斯是喧嚣的,尤瑟纳尔则是缄默的;她们站在聚光灯下,而她置身黑暗之中。
尤瑟纳尔的写作过程,可以被形容为一场与人物或历史合谋针对作家自己的战争。为此,每部作品都花费很长时间,经过反复修改才告完成。她说:“我之所以选择用第一人称去写这部《哈德良回忆录》,就是为了让自己尽可能地摆脱任何中间人,哪怕是我自己。”至于摆脱“中间人”之后,第一人称的主人公对其选定的倾诉对象说什么,怎么说,那是另外一码事。相比之下,《哈德良回忆录》中哈德良坦诚自信,《阿列克西或徒劳之战解说》中阿列克西欲说还休,《一弹解千愁》中的埃里克则满口“流露真情的谎言”;因为这是些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语境。
尤瑟纳尔所写通常被称为“历史小说”,这一名目说明存在着一个面对过去亦即位于历史之外的点;作家藉此立足,由此出发,描述那些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事件与人物;此时他所担当的正是前述“中间人”的角色。尤瑟纳尔则取消了这一立足点或出发点,或者说把它移到历史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她写的是“历史的现实小说”。她说,《苦炼》写到后三分之二,“我觉得自己才有些远离了再现十六世纪的生活,而更加接近了十六世纪的生活。”
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理论而在于实践。一切都是具体的,微妙的。当尤瑟纳尔说:“通过《安娜姐姐》,我平生第一次领受小说家的最大特权,即完全进入人物角色,或者由他们牵制。在那几周时间里,我生活起居与交际虽然一如既往,却又一直活跃在这二人的躯体和心灵中,忽而由安娜化为米格尔,忽而由米格尔化为安娜……”意味着小说中那对贵族姐弟,因此得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逻辑去活,去爱,去死;尽管惊世骇俗,却又真实可信。尤瑟纳尔笔下的人物多有非同寻常之举;唯其合情,所以合理。尤瑟纳尔与众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她对人物体验得更深;当这种体验深切到“摆脱任何中间人,哪怕是我自己”的程度,也就成为她所特有的方法了。
尤瑟纳尔的《苦炼》、《安娜姐姐》和《默默无闻的人》等,都用第三人称写成。这时是历史而不是某位“现代叙述人”在讲述泽农等人的事情,所以才能那么沉着冷静,不动声色。而在《哈德良回忆录》、《阿列克西》和《一弹解千愁》中,主人公无不置身于终结之处去叙述既往事件,叙述者也很接近于我们称为“历史”的那个角色。笼统地讲作家消除自己与哈德良之间的距离还不够,关键要看她与什么时候的哈德良消除距离——不是进行中的他,是已完成的他;尤瑟纳尔是与“隐隐约约地看见我死亡的影子”的哈德良融为一体,重温的生命历程。她所写的,对历史来说是现实的,对人物来说是历史的。无论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尤瑟纳尔小说的叙述主体几乎是相同的。对此可以借用《〈默默无闻的人〉跋》中有关主人公纳塔纳埃尔的话来形容:“对周围世界悄悄陈述自己的看法,而停顿迟疑的情况极少见,并不像口吃的人竭力向人表达一点儿思想那样。”
尤瑟纳尔的小说,以形式论都是精美之作;然而她的种种努力,不过是使形式哪怕在细微之处也不至于成为内容的障碍而已。其致力于让作品中“没有作者”,目的也在于此。作为一位作家,尤瑟纳尔胸襟甚高。勃洛特说:“尤瑟纳尔……通过重新理解和体验一个皇帝对其宠儿的感受来介入时代和爱情,通过哈德良或哲人泽农对人类的尽责来和智慧、仁慈、纯朴、正义感相结合。她正是通过它们来表现她面对世界现状的不安。”虽然从根本上讲,尤瑟纳尔并不针对一时一地写作,她所面对的是整个人类历史,从中寻找或创造与自己在思想与心灵上对称的角色。尤瑟纳尔与她笔下的哈德良、泽农等人息息相通,承受同一命运,享有同一精神世界;此种契合,超越古今而长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