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松是胡蝶和谁生的(电影明星胡蝶的儿女叫什么名字)_胡蝶_自己的_戴笠

本文目录

  • 电影明星胡蝶的儿女叫什么名字
  • 戴笠和胡蝶 胡友松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子吗
  • 影星胡蝶之女:儿时被养母欺,青年时嫁古稀将军,晚年却住进寺庙,为何
  •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的女儿胡有松的父亲是谁
  • 胡友松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子吗

电影明星胡蝶的儿女叫什么名字

胡友松,胡蝶的女儿。
胡友松,著名爱国人士、原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之妻胡友松(1939年—2008年11月25日),原名若梅,其生母为著名影星胡蝶。
百科介绍:望采纳~

戴笠和胡蝶 胡友松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子吗

关于胡友松与胡蝶之间的关系,以及胡友松的亲生父亲的真实身份等问题,我后来在胡友松两本传记书籍--《忘年之交》和《我与李宗仁极不寻常的最后三年》中,找寻答案。
胡友松是1939年在上海出生的,母亲就是人人都知道的胡蝶,而父亲是谁?胡友松从小就不知道。
作为胡蝶公认的女儿,胡友松出生的这段时间和历史,在所有的有关胡蝶的书籍中,没有一丝记载。后来我在查阅胡蝶电影作品全记录时,意外发现,胡蝶从1925年开始拍第一部电影,到1941年这段时间,每年都有主演的电影作品问世,1939年恰恰是一个空白。我们可以把这段时间推算成她是在生育女儿胡友松。
那么,当时已是万人瞩目的影后胡蝶是怎样让自己的私生女的父亲隐姓埋名了呢?
在《我与李宗仁极不寻常的最后三年》一书中,胡友松是这样叙述的:后来社会上流传我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这简直是无稽之谈。稍微有些时间概念和普通常识的人只要一算就知道了,因为胡蝶是1945年到了重庆以后和戴笠认识的,到了第二年才和他同居,这个时候的我已经长到八岁了。 其实,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胡蝶和丈夫潘有声逃到香港。而胡友松却是在此后的两年在上海出生。
胡蝶把女儿送人应该也是迫于无奈,至于父亲是谁也许真的只有胡蝶知道了,但这个秘密也已经尘封,无从考证。

影星胡蝶之女:儿时被养母欺,青年时嫁古稀将军,晚年却住进寺庙,为何

2008年,是个风雨飘摇的年份。这一年,先是南方经历了大雪冰冻,紧接着拉萨的事件震惊全国,不到2个月史无前例的汶川大地震接踵而至,举国悲痛。

这一年注定是不安稳的一年。

而也正是在这一年,大时代下一小人物——胡友松,病情加剧,躺在金山寺的床上,永久地告别了这繁杂而又精彩的世间。

胡友松是谁?

2008年的胡友松,是一个身染重病、不久于世的寡居老人。1995年的胡友松,是广济寺皈依佛门的妙惠居士。1966年的胡友松,是古稀老人李宗仁的新婚妻子。1939年的胡友松,是著名影星胡蝶的新生女儿。

作为民国第一美女胡蝶的女儿,尤其是“私生女“这一身份,更是加剧了她的身世之谜。

由于胡蝶曾经与戴笠有过一段情,许多人猜测戴笠便是胡友松的生父,但胡蝶对此极力否认。到最后,她的生父是谁仍无从得知。

作为著名爱国人士、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的最后一位夫人,风华正茂的年纪却选择了古稀老人做丈夫,由于巨大的年龄差,她曾遭受过诸多非议。

很多人认为胡友松是贪图李宗仁的家产和名声才嫁给他的,但胡友松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她从不是贪恋富贵虚名之人。

有着这样鲜明色彩的两个标签,开局便是王炸的一手牌,为何最终她却变成了寂寂无名之辈?

命运总是曲折离奇

如果不是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胡友松的一生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上海沦陷。两年后,胡友松降生在这边苦难的大地上,母亲为她取名“胡若梅“,寓意不言自明。

一无所知的儿童看不到世间的疾苦,她所看到的,是五颜六色的衣服,是光怪陆离的交际场,是十里洋场的大上海。

虽然没有父亲,母亲也无法时常陪伴,但有各色各样的人来来往往,倒也从不觉得孤单。

如果日子停留在她年少的一方记忆里,该是多么梦幻而幸福的一生啊。但命运在它既定的轨道里残忍向前,对谁都不留情。

她的生活从6岁开始急转而下。人生的第一个弯道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患上湿疹的她不得不在医生的建议下被送到北方养病。从此,她成了沈文芝的养女。

彼时,谁也没有想到,那便是她和母亲的最后一次分别。再见,便是再也不见。

寄人篱下的生活一言难尽。

养母不仅对她不好,还花钱如流水,连母亲留下的最后一笔财产也很快被挥霍殆尽。

拮据的生活只是个开始。复杂的身世才她今后将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中学时,同学纷纷入团,但是她说不清自己的出身,政治问题无小事,终究只能成为遗憾。

最可悲的是,最灿烂的年纪里遇到的爱情都无疾而终。

这也许正是后来她选择李宗仁的原因之一。世俗的爱情根本不靠谱,不如找一位有胸襟、不拘小节的人共度余生。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到底是经历过无数生死考验的人,就算已经年入古稀、身体大不如前,但气魄依然在,也知道心疼人。

所以即便被人非议、即便明白以后会面临怎样的艰难,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

婚后甜蜜的生活就像一股暖流滑过她冰凉又单薄的身躯。这个需要她照顾的老人,是她的丈夫,却同时也像父亲般在照顾着她。

面对他的细心和体贴,从未体会过家庭温暖的胡友松早已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她暗暗发誓,要好好照顾他,死心塌地对待他。可是,命运再次捉弄了她。

两年多的岁月,在将近七十年的时间里像个笑话。那颗生命里的光刚刚划过便匆忙消逝,整个世界再次暗淡下来。

30岁的胡友松,成了寡妇。此后,再未婚嫁。

生活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

但这远远不是结束。丈夫逝世后,她的厄运接踵而至。

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环境再次动荡起来。胡友松因特殊的政治身份被赶出李公馆,后来又被送到劳改场。

在那些接受劳动改造的日子里,她是否会埋怨带给她永不停歇的痛苦的原生家庭呢?

当她选择自己独自一人,宁愿靠着微薄的工资过清贫的生活,也要把丈夫的遗产全部上交国库的时候,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她从不是抱怨生活之人,吃苦受累全然不怕。又怎会怪罪带给她生命的父母。

除了遗产,李宗仁生前收藏的16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也全部捐赠给了中国历史档案馆。

1996年,胡友松再次把收藏多年的李宗仁的60多件遗物捐赠给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

即便是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她也从未动过这些东西的念头。

和李宗仁虽然只生活了不到三年时间,但是李先生爱国、为民的精神却已经彻底融入血液之中,流淌在活着的胡友松身上。

工作时如此,退休后也不停歇。节衣缩食,不断地把微薄的退休金捐献给希望小学;在抗洪救灾义卖活动中,把自己的卖画所得全部捐给灾区人民。诸如此类的事,从无间断。

1969年之后的胡友松,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因为入不了团而黯然神伤的小姑娘了。

所以在劳改场中的胡友松才会说出“我早已经把这里的农场当成自己的家,我愿意终身当一个快乐的农民“这样的话。

所以她改名“王曦“。曦,早晨的阳光。

在充满阴霾的日子里,她不再寄希望于任何人。她就是自己的希望之光。

所以56岁的胡友松,抛却尘世的烦扰,转身入了佛门。

至此,距离她离开上海,刚好50年。

人世间摇摇晃晃五十载,经历过大悲,也体会过大喜,汹涌的日子最终都趋于平淡。

这时的她,早已没有任何牵挂,于是开始潜心佛学、学习书画,岁月无比静好,内心从未如此安宁。

痴迷佛学的日子里,她才学会了真正的放下。扑朔迷离的身世,未能再见的母亲,寄人篱下的童年,遭人非议的婚姻,艰难孤单的中年时光......统统都在离她远去。

轻飘飘地来,静悄悄地走

直至2008年2月,她被诊断出了直肠癌。

经过近九个月的治疗,病情没有改善反倒开始恶化。也许是感知到了什么,她拒绝了后续的所有治疗,选择住进海岛金山寺,在佛门内度过余下的日子。

11月25日,是无比平常的一天。在跌宕起伏的2008年,格外地不起眼。

病了九个月,来到金山寺一周的胡友松,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永远地闭上了那双被李宗仁夸为“仿佛充满了星星的明眸“。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小时里,她在做什么呢?听佛讲经,沉醉于佛法的世界,宁静安然地离开?还是回忆起这飘零的一生,带着无法弥补的遗憾?

她曾说过“我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整天快快活活的“,这是她看破红尘后的自解。

但是她也说过“我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丈夫和孩子“,这样的执念真的被彻底抛下了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2008年11月25日下午6时,胡友松在山东德州庆云县海岛金山寺去世,终年69岁。一生简朴,没有后人。」

就像她的到来一样,她的离开也是那样安静、平淡。在一个曲折离奇的年份,选一个毫不起眼的日子,和这个世界擦身而过。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胡友松的一生,便是最好的注解。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的女儿胡有松的父亲是谁

胡友松,原名叫若梅,这个名字是她的母亲胡蝶早年给她起的。
随母亲姓的若梅从来就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她也曾多次问过自己的母亲,而母亲的每次回答都是“不知道”。
6岁时,小若梅因患湿疹(俗名黄疱疹)看医生,
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建议胡蝶最好将若梅送到北方去生活一段时间。
恰好军阀张宗昌暴毙济南火车站,他的姨太太沈文芝逃到南京当家庭教师,
胡蝶便委托沈文芝将若梅带到了北方。
在小若梅的记忆里,沈文芝这位养母对她特凶,常常无缘无故地冲着她大发脾气,
拿她出气,有时还不给饭小若梅吃。

胡友松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子吗

胡友松,北京市知名画家,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名誉馆长。1966年7月26日,时年27岁的胡友松于与75岁的李宗仁在北京正式结婚。胡友松原名若梅,是我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之女。
1939年,胡友松出生在上海。那时她叫胡若梅,是母亲胡蝶为她起的名字,意思是希望女儿如梅花般美丽坚强。由于是私生女,若梅从小就不知道父亲是谁,也不曾问过。母亲只是跟她说过:“谁要问你,你就说有妈妈,不要提爸爸。”
6岁时,小若梅因患湿疹(俗名黄疱疹)看医生,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建议胡蝶最好将若梅送到北方去生活一段时间。此时,恰好军阀张宗昌暴毙济南火车站,他的姨太太沈文芝逃到南京当家庭教师,胡蝶便委托沈文芝将若梅带到了北方。在小若梅的记忆里,沈文芝这位养母对她特凶,常常无缘无故地冲着她大发脾气,拿她出气,有时还不给饭小若梅吃。 1951年,已移居香港的胡蝶得知女儿的艰难处境后,便来到北京,准备将若梅接到香港,但沈文芝一口拒绝,无奈之下,胡蝶留下了一只装满金银首饰的手提箱给沈文芝,并嘱咐她用这些东西换来的钱供若梅生活、上大学。然而,沈文芝很快将这满满一箱的财物挥霍掉了,到若梅中学毕业时,箱子已是空无一物了。
以戴笠故居的文档资料记录,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与电影明星胡蝶是一见钟情,二人结盟百年之好《二人有历史照相》,资料记录传闻1938--1943正是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与电影明星胡蝶共度的5年光阴.
胡友松出生于1939年,从时间上看应该是戴笠和胡蝶之女。但至今没有资料记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