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白话文全文及译文(《道德经》一到二十三章的译文)_大道_道德经_天下

本文目录

  • 《道德经》一到二十三章的译文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原文及翻译
  • 道德经全文释义
  •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2)
  • 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一到二十三章的译文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
    
  大道空然而充盈无比,虽然无物而宗主万物,由此可知道它的奥妙所在:生养了万物又总是清静无心志,无私所以久存,不与物争所以完善没有缺弊;总是隐而无形而不求功名,所以它的大功永远不失去;因为大道的生作方法就是让万物自己自在发展而成,所以不会为万物厌弃.。
  大道对于万物,生成,畜养。生成了也不会占有,畜养了也不会居功自恃,成长了也不予以宰制。并非是大道有心有德,它是混沌无物的存在,它的德正是无心无德反而成就的善性,因此谓之“玄德”。
  所以,大道的美来自它的无物之物;圣人效法大道也就是要无心而心,无为而为了。否则,努力使身体与神志合一,就能够做到二者不离了吗?专心吐纳柔和气机,就能够复如婴儿般生机充盈了吗?刻意停止思虑,就能够内心无杂了吗?一心想着要爱民治国,这样能做到无为而治吗?花花世界,生动纷纭,五官开合不断刺激着欲望,能够做到守柔居雌与物无争吗?心思明亮知识丰富,又怎么能够达到没有知识的智慧呢?
  只有闭塞欲望,舍弃执著,就能够自然地即使心神驰扬而不脱形骸,即使气机跃动而不损充盈,即使思虑过往而心无疵碍,观照一切自然。无心仁爱而能天下自治,置身名利声色而能超然物外,守一虚道抛弃知识而能通达万物。这就是内心有所追求于道,反而与道相左;抛弃追求于道的累赘,然后才能与大道相合。
  道是无物之物,德是不德之德,圣人是无求于作为圣人才成为圣人。正因为没有智慧,反而是最高的智慧。
  
  1。通行本“天门开合,能无雌乎”句中“无”乃“为”字讹谬。后文对此有解,“知其雄,守其雌”。帛书本也是“天门开合,能为雌乎”,可以作为参照。
  2。圣人是老子心目中得道者与天下首领身份合一的理想形象。无形的大道对待万物(包括人)的品性称之为“玄德”,人效法大道所达到的品性称之为“(上)德”。
  道和德的概念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在诸子百家中已经普遍宣扬,但是各家有各家的阐释。老子认为所有的普遍性规律都是无物之物(称之为“大道”)生化推动整个宇宙的永恒属性,一切都蕴涵着大道,一切都在大道无形的规制中自在生息发展。诸子百家各种含义的德其内容全部是大道玄德的侧面,各种含义的道都是从不同侧面对无物之物的大道的理解称谓。实际也是如此:各种含义的德,其出发点无不例外是尊重维护个体的自由发展,从而人群体的和谐;各种含义的“道”,其内涵无不例外是天地宇宙共同的不可抗拒主宰或者规制;而“有德”又无不是“有道”的精神体现。
  因此老子的大道与玄德是从全宇宙角度然后统一贯穿到人的哲理和宇宙观念,有唯一和至高无上的意味.。所以,大道关乎一切层次的和谐安定长久繁荣:从个人肉体精神,到立身处世,到治国安邦,到人与物,人类与自然界,都不可抗拒于大道。
  本章正是以圣人的角度,从精神与肉体合一,气机平和充盈,内心纯净,治国无为,物欲超脱,立身处世,六个角度阐述得道的境界要求。而做到这种境界的途径就在于,把无为的理念推广到个人所涉及的一切层次:肉体,精神,外物,社会他人,国家,宇宙,甚至自我意识本身。让一切自由自在地依从于大道赋予万物自身的天然属性和本性。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一
    
  观察于具体的事物,则可以从中认识大道的轨径。天,地,物,人,莫不是从道生出,与道相融,因此无不蕴涵着道的性质。道的规制在于切合在一切物的天性中,因此万物都没有能够脱离开道的约束的,而且万物生来如此从不觉得被约束着,万物是自己自在发展而和谐安静的。因此,隐晦的大道总是难以很明显的察知到。
  变化运动,还是静态构成,无不是阴阳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转化。而所有的对立之中,有和无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因为这是一切物产生和存在的初始,是大道之所以奥妙的实质所在。
  混沌的道是有和无的合一,而具体的物全部是有和无的显现相成。具体万物无不是以有限的形体而存在,因此同时也处在有限形体之余的无中。存在的是有限实体,却因有限之余与其它物体显示着自身的性状;有限实体的用处,却来自实体所形成的虚空形状;大道真实存在所具有的规制,却在于它的毫无性状。
  所以,锅和鼎在实体上有区别,却都可以用来烹煮;刀和枪在实体上有区别,却都是兵器;窑洞和房屋不同,却都能够居住。这是在于不同的实体有共同的虚空。锅裂了,刀折了,屋漏了,在实体上没有减少,但是与周围虚空变化了,用处也不存在了。
  因此知道:实体如同花朵,虚空才是果实所在;阳性的事物是粗糙的表象,阴性的一面才是精华的内核。所以,圣人看重的是的功用而不是实体,取的是果实而不是花朵,深入到本质而不是表面。所以,圣人崇尚对外无为无争,重视内心淳朴虚静。
  大道之所以成就了自身,就在于它的彻底无形无质。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二
    
  身外之物拥有多了则有害,抛弃多余的东西反而充足。
  稀缺的物资,不过是满足用途;可口的滋味,不过是吃饱肚子;华丽的服饰,不过是遮蔽身体。够生活之用就够了,过多贪求反而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招来灾祸。
  所以说,五颜六色不如素淡,丝竹音声不如清静,打猎杀生则损伤内心安宁,这是贪欲对生命的累赘。
  所以,圣人但求功用之实,而不是功用之外的虚华;但求满足生命所需,而不是贪婪于多余。以身外之物作为粗糙,以善生守道作为精华。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就是说不要舍弃内实而求取那空壳啊!
  
  “为腹不为目”句中乃是比喻表达,“腹”则“内实”,“目”则“虚表”。不可以作肤浅理解.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三
    
  谋求于自身则忧患,置之于度外则大福。
  万物都秉持着大道而生息,不过是自在清静。荣耀恩宠是从上而脱离平静,耻辱失落是从下而脱离平静。因此说,宠辱的得失,都是对内心的惊损。所以有道者不求取身外过分之物,也就不会招致耻辱;不执著于自身,也就没有得失忧患。这就叫心无谓于得失,身也就无关于福祸。这反而是最大的得,最大的福。
  视荣辱为身外之物,无我无私而后才能够大公;把整个天下视为己我,胸怀万民,一切为了天下。否则,怕是只会损天下之公而肥一己之私,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贵大患若身”实际即“贵‘大患若身’”。
  含义则为:最大的忧患莫过于看重自身得失,务必重视这一点!
  对此,有类似表达可照应理解:“不自生,故能长生”“外其身而身存”“容乃公,公乃王……道乃久”。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大概系老子作概括性论断而提出或语出它处,所以不免较为简涩.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四
 
  
  大道无可感官捉摸,永远以毫无性状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
  没有形象,没有声音,没有质体。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叫做混沌的存在。
  万物都是生自大道。正因为道的物态虚无,因此万物无不顺从于大道却不觉得被约束。所以万物生就于大道也就从来不厌弃大道,永远以自在的方式生息着,这就是天性。因为无物,所以道不会更改变化,不会有所思虑作为,遍及一切地存在着。只有道才能够通往最大的成功。
  因此,古今天下都统贯在一个大道之下。过去初始的时候,没有人为没有王治,万物依恃于大道而自在生息,天下安泰;而今王侯统治天下机诈四起,天下与大道背离,所以才混乱。大道是无法挣脱的,一切暂时背离最终还是被迫返回大道或者消亡。所以,乱与治,是与非,循环纷扰,人民的生存也就不得安宁了。
  只有归从远古以来的大道,去对待现在的存在,辅佐万物自然生息而不敢扰乱,才能够回复到以往那样的天下长久平泰。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五
   
  大道因为无物所以奥妙,有道的人因为韬晦所以德性完善。
  善于道者微妙玄通,至为平常却至为深广:行动啊,小心得好像冬天履薄冰过河,谨慎得好像进入陌生地方畏惧四周,那是他持守大道的谦下无争;仪态啊,端严得好像作客,从容得好像冰块悄然融化,那是他内心的宁静超脱;胸怀啊,敦厚得好像木材未经雕琢,博大得好像宏阔的山谷,那是他品德的无私无欲;心性啊,混沌的好像浑水,昏昧的好像愚傻,那是他与道相合无情无智。
  谁能让浑浊永久啊?静下来慢慢就会澄清。谁能让安静永久啊?动起来慢慢就会生发。天地万物,生发永远不停息,运动永远不休止。转化啊转化,一切有限的形体事物在这无尽的生发运动之中,没有哪个可以得以永久长存。人人都追求盈满啊,而盈满总是最短暂,总是走向亏损的转折点。因此,保守大道的人不求盈满,所以不会亏损;不求创新,所以不会蔽旧。安然于不得已,远离那些过分和多余,善守天道所以不会无枉的“动晋之死地”。
  然而现在的人们却舍弃安全走向危险,舍弃长久选择瞬间,为什么啊?所以不如持守大道。
  
  1。帛书“微妙玄达,深不可识”本文暂依通行本“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通”“达”繁体字形近,容易讹谬,而“通”字更切合“洞晓大道”“深不可识”的意境。
  2。通行本“古之善为士者”今订为“古之善为道者”。
  依据是,首先文意主要目的是突出“道”的境界,其次帛书本作“古之善为道者”,再次下文承接有“保此道者”,后文也有“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说。
  另,金文“道”与“士”有几种写法极其相似,故而可能讹谬。
  3。通行本“涣兮,其若冰将释”今订为“涣兮,其若凌释”。
  依据是,“将”字含义突兀,不符合侧重状态表达的文意;其次,古人竖行而书写,很可能有把“冰将”与“凌”讹谬的可能,而“凌”字使用较古,本文依据帛书本“涣兮,其若凌释”。
  4。帛书本有“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其中“而”字或后脱失“不”字,或为“不”字讹谬。
  后文对此有照应“洼则盈,蔽则新”,意思即“不盈而守洼,不新而守蔽”。所以本文中当为“蔽而不新成”。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六
   绝弃妄欲,笃守清静。认识大道则会重视长久重视安宁。
  大道存在于天下,总是无形无质无声无为,以任其自在生息发展的方式生作万物。茂盛的植物生长畜养,都依赖于深入地下的根,即使枝叶有所毁坏,有根在就不会枯亡。不脱离于根,叫做安静;安静生息,叫做葆养生命;葆养生命不会衰亡,叫做恒常。这是生命的天性。
  知道什么是恒常,也就知道了什么是重要的,就不会失去自己的根本,就会重视谋求长久,这才是真正的明白。
  不知道什么是恒常,则会轻举妄动,思考和行动根据自己而不是大局,看中一时而不是长久,躁动而脱离根本,所以是凶险。
  因此,知晓恒常,就能够不泥于自我,不拘于外物,虚怀若谷而后容纳一切大公无私。容纳一切大公无私,才能够治理天下。这样的人治理天下则会顺天无为。顺天无为,也就是让一切归顺于大道的畜养,而道是永恒不变的。
  只有持守大道的圣人才能够让天下永远清静,功行终身不会衰败。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七
    
  最好的统治者啊,以道治理天下,百姓只是知道他的存在而已。其次的统治者,以仁爱治理天下,百姓都亲近他赞誉他。其次以礼律纲纪治理天下,百姓敬畏而远离他。再其次使用武力暴力,民不聊生了就要诅咒他推翻他,这就叫做天下最大的怨恨。统治者不得信任于百姓,不能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百姓怎么会服从呢?
  得到大道的长久,失去大道的败亡。失去大道,然后仁,然后法,然后武,治理方法越繁琐越不济。回归啊回归,谁才是天下的主人啊?
  那么谨慎啊,最好的统治者极少发号施令,因此百姓才察觉不到他的存在。天下大治百姓安乐,他们都说:我们不过是自己生活的这样而已呀。
  所以,天下是百姓的天下。
  
  通行本“太上,下不知有之”今依据帛书本订为“太上,下知有之”。原因是,通书对于最好的统治者(“太上”)的描述,并没有否定其不可知,而是“功成不居”“名遂身退”,而且有必要假托治理者之名,施行大道于天下,维持大德于世间。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八 十九
    
  有为是不会有真正的成就的。
  有和无相生,难和易相成,相反的事物总是一起的;为了得到正面而生出负面,怎么算是完善?彰显仁义就把大道废弃了,明晓智慧就教会了世人伪诈,举荐孝廉必然意味着百姓亲情丧乱,标榜忠贤说明国家政治昏暗,把纷扰搅动起来,又怎么能够阻止负面的必然出现?
  所以,以大道治理国家的人,以无为来行事,用不言来教化。这就是让天下百姓顺着天性自在生息。所以,从直接目标上要绝礼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不扰乱民心天性;从根本因素上要保持百姓的天然素朴,自己也弃绝私心欲望。
  无为的社会,无所谓仁义还是不仁义,无所谓真还是伪,无所谓孝悌还是不孝悌,无所谓忠良与奸诈。反而一切都大顺大治。
  这就叫在没有发生之前处理,在没有混乱之前治理。这就是超脱了对立和纠纷。
  
  1。通行本“绝圣弃智”今依据帛书订为“绝礼弃智”。
  逻辑上讲,首先,圣人本身韬晦,维护大道敛藏大德,而非不祸乱天下,是修行所在,而不是绝弃目标。
  其次,后文有注解“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由此,“礼”“智”才是绝弃目标。
  古金文字体“圣”与“礼”形近,故而易讹谬。
  2。帛书本作“大伪出,有智慧”,似乎“大道废,有仁义;大伪出,有智慧;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排布工整,象征“世衰”。今则按通行本订作“智慧出,有大伪”。
  二者从描述社会现象并存上实际一致。然而《道德经》主张“绝礼弃智”“不以智治国”,故而叙说逻辑上应以“智慧出,有大伪”为佳。
  况且,社会现象上“智慧”不但较“大伪”明显,而且“智慧出”是“大道废”的重要标志,是“大伪”的始源。
  再如后文“人多智,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等都体现了“智慧”生“大伪”的逻辑。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
  
  
  以绝弃欲望作为欲望,以放弃学习作为学习。用道来治国,不用文治不用武功反而太平;用德来立身,没有智巧没有技能反而自在。
  唯喏与呵令,同样是说话口气,一个卑下一个高贵;美丽与丑陋,同样是视觉感受,一个怡悦一个反感。难道高贵美丽就是真正价值所在吗?人心啊人心,那些名利才色别人都追求的我也不甘落后,那些贫贱愚丑别人都讨厌的我也畏而远之。社会由此远离了淳朴啊。风气颓废啊,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因此,以道来观看,尊卑美丑,都不过是虚华啊,其中的差别有什么意义呢?圣人不堕进这样的纷扰,不追随这样的风气,不用聪明机诈修养,不用技能本事获取。总是淡泊超脱啊,自由自在没有烦恼。
  像是婴儿啊!人人都嗜好欲望,圣人唯独淳朴;人人都嗜好财富,圣人唯独知足。又像是傻子啊!昏昏的,不用是非来明辨;闷闷的,不用得失来计较。胸怀宽广得像大海一样浩淼,神志超脱得像风一样飘逸。
  世人无不处在圣人和傻子之间,有谁知道终生苦恼的缘由呢?无不夹杂在熙熙攘攘中追名逐利,有谁明白清静淡泊的真谛呢?世人都在竭力学习,圣人唯独笨拙。
  圣人唯独不同于天下,珍重的是向大道求取最纯真的德,就像婴儿只懂得向母亲求取食物一样。
  
  1。“绝学无‘忧’”与“绝学无‘尤’”,当以“绝学,无忧”为佳。不仅是文字原因。重要的是结合段落含义。
  首先,“绝学,无忧”应该属于如下位置:
  绝礼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父不足,故另有所嘱:现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唯之与呵,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咳;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这是因为,“现素抱朴,少私寡欲”与“绝学无忧”不仅词语词性结构不一致,而且,“绝学”的内涵包括了“绝礼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所以不应该属于“另有所嘱”的内容,而是承接“绝礼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及“现素抱朴,少私寡欲”,深一步描述由此行道的个人情操境界。
  其次,“绝学,无忧”,“学”的着眼点应该是“个人”立场,“绝学”意思是“个人抛弃对知识技能礼仪等追求(而修习于大道)”。这正好符合“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的针对内容。
  “无忧”则体现在“我独泊兮”“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
  抛弃世俗追求,修习于大道,从而超脱淡泊自在。所以说,“绝学,无忧”。
  2。通行本“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中,“阿(阿谀)”字乃“呵(呵斥)”字讹谬,“善”字乃“美”字讹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不善已”表明当时反义词文字运用,“美”的反义词是“恶(丑陋)”,而“善(好的;贤能的)”的反义词在《道德经》里一概为“不善”。亦如帛书“美与恶”。
  3。按通行本“如登春台(如同登上春日览胜之台)”原文更类似“如春登台”,结构类似“若冬涉川”。今取其文字骈美,仍订按通行本,但意思无二。特此说明。
  4。通行本“婴儿之未孩”按帛书(乙)订作“婴儿之未咳”意即“婴儿还不懂发出笑声的‘赤子’状态”。
  按: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说文》
  “赤子”则是老子认可的完好状态,如后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5。通行本“乘乘兮(意志豪迈洒脱状)”依据帛书订正为“儽儽兮(同‘累累兮’,意志疲惫消散状)”,更符合于“若无所归”含义。因为修道的人内心在于淳朴无为,而不在于外露风发。
  6。“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像婴儿一样)”是比喻表达,比喻“珍重持道蓄德,看重安分守本,宝贵于淳朴天性”。不可以肤浅理解。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一
    
  能够认识到大道的至高无上,最真实不虚,无欲无为让一切彻底顺从于大道啊,这就是最广大幽深的“德”。
  名利声色,能够得到的东西却是虚华;大道无形无质,无可捉摸却是最大的真实。惚惚恍恍啊,没有形象的真实形象;恍恍惚惚啊,没有形体的真实形体。宇宙间无止的生发运动啊,那是道的精气;一切万物都依顺它才发展啊,那是道的信宜。
  无形啊,它是天地的初始;实存啊,它是万物的生母。道是唯一永恒的最高主宰:生就了万物而不占有,作为至大而不恃功,成长了万物而不宰制,大道如此对待万物的品性,就是宇宙间幽隐的“玄德”。
  从古到今,人们都言说着“道”这个字,大道的名称从来不曾磨灭,作为“治理百姓者”的因循依据。真正的“治理百姓者”,就是“有道者”啊!
  
  通行本“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父”中“阅”字订正为“顺”,依据在于,句子意思是:自古及今,大道的名字从没有磨灭,“有道”“无道”,用以作为治理的因循。
  因此,“阅(观察,检校)”字订正为“顺(因循)”字。二者当属于古体字形相近而讹谬。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二
   
  以曲为全,是无私无争的度量;以枉为正,是谦下无争的雌柔。以洼为满,是无所执著的心境;以蔽为新,是珍重朴素的操守。以少为得,是知足知止的明智;以多为惑,是外物对生命的累赘。之所以能够纠正天下人的过错啊,是因为圣人有一颗昏闷的心。
  所以,圣人持守混沌的大道,作为天下治理的法式。无为啊!不自我见解所以真正明白,是因为任民心为正确;不自我肯定能力所以昭示,是因为顺应了百姓的意愿天性。不自我夸耀治理成就而有功,是因为百姓自己自我生息而自然太平;不自我高标矜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成为官长,那是以百姓为尊贵而自己隐退谦下。之所以能够让天下安静太平啊,畜养百姓任随其自由自在生息,是因为圣人符合了大道的混沌。
  圣人持守大道,不正是修养了自己的内心而后畜养百姓治理天下吗?不正是端正了自身而后端正百姓清静天下吗?
  
  1。通行本“枉则直”订为“枉则正”。依据是,首先“枉”的本义是“不端正”,而“直”的反义词为“屈”,如“大直若屈”。其次,“直”“正”语音相近,且古文书写字体轮廓类似,容易造成讹谬。
  2。帛书“执一为天下牧”,而通行本“抱一为天下式”。今则订为“执一为天下式”。
  首先,“执”与“抱”古金文字体形近,易讹谬。然而,比较可知:“执”字多用于“对人对外而执……”场合,如“执大象,天下往”,“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抱”字则侧重“对己对内而抱……”场合,如“载营魄抱一”“现素抱朴”等。本章论述与人不争,故而适宜用“执一”。“一”“内抱为和”而“外执为德”。
  其次,且不说《道德经》中除此再无以“牧”字表达“治理”之义,实际“牧”“式”古金文字体形近,容易讹谬。帛书文中“为天下牧”显然以“牧”为名词。古“牧”字确有“治理”之动词义,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治理(百姓)”,适用不同的级别;也确有“治理者”之名词义,然而其适用级别为较低的“州牧”,而不足以匹配“天下”。倒是后文有“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复归于无极”可切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无极”“莫知其极”境界。
  然而,本章在于承接上一章“众父”话题,继续论述“治理天下”。此处修道圣人的“不争”应属于“治理天下的原则”这个层面。
  对此后文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故天下乐推而不厌。非以其不争耶?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照应。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三
   
  抱守大道在于没有欲望,使用大道在于无所作为。只有对百姓不加号令,才是回归大道,畜养苍生于任其自在生息,自得安泰。
  妄为的注定失败,把持的注定失去,就好比是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即使以天地如此之大尚且不能持久作为,更何况是人呢?都不如保持清静而不躁动,这才是大道赋予天地万物的常正状态。
  所以,依据大道而行事的,在于与道一致。得到大道也就处在与大道一致的状态中,那么大道也会保养他;失去大道也就处在与大道脱离的状态中,那么大道也会抛弃他。
  那暴风骤雨之所以早早消亡,不正是因为不合乎大道吗!
  顺着它就会昌盛,逆着它就会灭亡。大道的规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违背。
  
  通行本“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今依据帛书订为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得,失者同于失。同于得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含义是“脱离于常正状态难以长久”,帛书本正切合此意。
  其次,老子理论中“道”是单独的存在,而“德”“失”都是概念词,作为动词主语难以成立。
  该句白话翻译为:
  所以,依据道来行事者在于与道相一致(照应:玄同):‘得道者’一致于‘与道相得’,‘失道者’一致于‘与道相失’;‘与道相得’则道也会使其有莫大获得,‘与道相失’则道也会使其有莫大失去(照应: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原文及翻译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言行不离道之规律能够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永久的人才是长寿的。

道德经全文释义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2)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有一种物质混然而成),

  先天地生(先于天地产生)。

  寂兮廖兮(寂静啊无形啊),

  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而永恒不变),

  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而不会殆尽),

  可以为天下母(可以认为它是天下万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

  字之曰“道”(就送它一个字叫“道”),

  强为之名曰“大”(勉强为它起了一个名叫“大”)。

  大曰逝(它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过去和未来),

  逝曰远(遥不可及的过去和未来也可以说是无比深远),

  远曰反(知道它的深远是因为能了解它周而复始的缘故)。

  故道大(所以说道是伟大的)、

  天大(天是伟大的)、

  地大(地是伟大的)、

  人亦大(人也是伟大的),

  域中有四大(宇宙中有四个伟大),

  而人居其一焉(而人也占居其中之一)。

  人法地(人尊循于地的法则),

  地法天(地尊循于天的法则),

  天法道(天尊循于道的法则),

  道法自然(道尊循于自然的法则)。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稳重是飘然的根基),

  静为躁君(宁静是狂躁的主宰)。

  是以圣人(所以圣人),

  终日行不离辎重(终日行进而不离载重车辆)。

  虽有荣观(虽有豪华生活),

  燕处超然(却能超然物外)。

  奈何万乘之主(无奈有一些拥有万辆马车的国主),

  而以身轻天下(只知满足自身欲望而轻天下社稷)。

  轻则失本(因轻浮而失去道德跟本),

  躁则失君(因狂躁而失去主宰地位)。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于行动不会留下痕迹),

  善言无瑕谪(善于言谈不会留下话柄),

  善数不用筹策(善于算术不用筹码工具),

  善闭无关楗则不可开(善于关闭无需门闩顶杠也无法打开),

  善结无绳约则不可解(善于捆绑不用绳索制约也无法解脱)。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常善救人(常常善于拯救世人),

  故无弃人(所以没有人被遗弃);

  常善救物(常常善于拯救万物),

  故无弃物(所以没有物被遗弃)。

  是谓袭明(这是传承大道之明)。

  故善人者(所以善于拯救世人的人),

  不善人之师(是不善于此道者的老师);

  不善人者(不善于此道者的人),

  善人之资(是善于此道者的资源)。

  不贵其师(不尊重这样的老师),

  不爱其资(不爱惜这样的资源),

  虽智大迷(虽有智慧却身在迷中)。

  是谓要妙(这是善人之道的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知道阳刚的雄健),

  守其雌(却甘愿安守雌柔),

  为天下溪(好比天下的溪流)。

  为天下溪(成为天下的溪流),

  常德不离(自然之德陪伴左右),

  复归于婴儿(这样就能回复婴儿般的纯真自然)。

  知其白(知道光明在那里),

  守其黑(却安于暗昧之处),

  为天下式(这是天下人的榜样)。

  为天下式(成为天下人的榜样),

  常德不忒(自然之德不会失却),

  复归于无极(这样就能回复到最初的无极状态)。

  知其荣(知道荣耀的珍贵),

  守其辱(却能守得住谦卑),

  为天下谷(就像天下的虚谷一样)。

  为天下谷(天下的虚谷容纳万物),

  常德乃足(自然之德才能富足),

  复归于朴(这样就能回复到返朴归真的境界)。

  朴散则为器(这种品质的人到哪里都是成大器者),

  圣人用之(圣人如果用他),

  则为官长(会让他做领导),

  故大制不割(所以美好的制度不会割舍他的)。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将征服天下定为人生的目标),

  吾见其不得已(我预见他不可能获得成功)。

  天下神器(世界是神圣的),

  不可为也(不可能让人为所欲为)。

  为者败之(为所欲为者必败),

  执者失之(执迷不悟者必失)。

  故物或行或随(万物有独行的也有群随的),

  或嘘或吹(有热血的也有冷血的),

  或强或羸(有强大的也有羸弱的),

  或载或隳(有天上飞的也有水中游的)。

  是以圣人去甚(所以圣人去除一切极端的念想),

  去奢(去除一切不切实际的奢望),

  去泰(去除一切过度的要求)。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以道辅佐人的主观意识),

  不以兵强天下(不以武力强行征服天下),

  其事好还(这样的结果有好报应)。

  师之所处(因为军队驻扎之处),

  荆棘生焉(田地荒芜杂草丛生)。

  大军之后(大的战役结束之后),

  必有凶年(必定带来凶灾之年)。

  善者果而己(善于把握结果者会适可而止),

  不敢以取强(不敢用武力去强硬获取胜利)。

  果而勿矜(达到目的不要自夸自大),

  果而勿伐(达到目的不要盲目自负),

  果而勿骄(达到目的不要骄傲自满),

  果而不得已(达到目的要认为这是不得已的),

  果而勿强(达到目的不要肆意逞强)。

  物壮则老(事物发展到壮盛则是衰老的开始),

  是谓不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不道早已(不遵从这个规律难免会过早衰亡)。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最好的军队),

  不祥之器(是国家预防不测的机器)。

  物或恶之(有人或是厌恶这种说法),

  故有道者不处(所以有道者会超越凡人的境界)。

  君子居则贵左(君子平时会强化士兵战斗的意志),

  用兵则贵右(而在战争时却会强调冷静)。

  兵者(军队),

  不祥之器(是国家预防不测的机器),

  非君子之器(不是君子一个人的机器),

  不得已而用之(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被迫使用)。

  銛袭为上(依仗锋利的兵器偷袭为上),

  胜而不美(即使是赢得胜利也不光彩)。

  而美之者(而喜欢用这种战术赢得胜利的人),

  是乐杀人(往往是乐于杀人的刽子手)。

  夫乐杀人者(一个乐于杀人的刽子手),

  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是不可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志向的)。

  吉事尚左(喜报可以鼓舞士气),

  凶事尚右(厄报可以冷静思考)。

  偏将军居左(偏将军的使用应当侧重勇猛),

  上将军居右(上将军的使用应当侧重冷静),

  言以丧礼处之(战斗的动员令要站在视死如归的高度)。

  杀人之众(面对阵亡的众多将士),

  以悲哀泣之(要以悲哀的心情来缅怀他们)。

  战胜(取得战争的胜利之后),

  以丧礼处之(要以办丧事的礼节来庆祝胜利)。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大道常在无有之间)。

  朴虽小(淳朴的本源虽然微小),

  天下不敢臣(天下却没有力量能臣服它)。

  侯王若能守之(统治者若能坚持这个真理),

  万物将自宾(天下万物必将自然归顺他)。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地之气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不可能顺从于谁的命令),

  而自均(而它自己确能分布均匀)。

  始制有名(万物开始时就有了秩序和名分),

  名亦既有(名分既然以有),

  夫亦将知之(就应该知道它的自然规律),

  知之所以不殆(知道它的自然规律所以不会有危险)。

  譬道之在天下(譬如道在天下的自然规律),

  犹川谷之与江海(好象溪流之水汇集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知道别人的优缺点是智慧),

  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是贤明)。

  胜人者有力(能战胜别人的人有一定的实力),

  自胜者强(能战胜自己的人坚强无比)。

  知足者富(知道什么是满足的人富裕),

  强行者有志(克服困境勇敢前行的人有志气)。

  不失其所者久(不迷失自己前进方向的人能够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形体消失而精神永存的人才叫长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大道广泛的能量啊),

  其可左右万物(可以左右万物)。

  恃之以生而不辞(但它恃侯万物之生却不宣扬),

  功成不名有(功成名就之后不图虚名),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护荫万物而不思主宰)。

  常无欲(常用无欲的方法获得智慧),

  可名于小(就可以小有名气);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万物归顺之后而不思主宰),

  可名为大(就可以获得大成功)。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

  故能成其大(因此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拥有符合大道自然之象的地方),

  天下往(是天下人向往的地方)。

  往而不害(在她那里不会遭到自然的伤害),

  安平泰(是因为她具备了安详、平和、舒泰的条件)。

  乐与饵(快乐的民风与诱人的环境),

  过客止(可以留住匆匆过客的脚步)。

  道之出口(这些优点如果用语言来表达),

  淡乎其无味(那就平淡无味了)。

  视之不足见(因为你看到的不是她的全部),

  听之不足闻(听到的也不是她的全部),

  用之不可既(但享受起来却受益无穷)。

  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将欲马上收敛的),

  必固张之(必是原有张之过度的);

  将欲弱之(将欲逐渐削弱的),

  必固强之(必是原有强制过头的);

  将欲废之(将欲立即废除的),

  必固兴之(必是原有兴奋超前的);

  将欲夺之(将欲重新夺取的),

  必固与之(必是原有被迫给予的)。

  是谓微明(这是微妙简明的道理),

  柔弱胜刚强(柔弱胜过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鱼儿离不开水),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镇国之宝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道的常识),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境界造就无所不为的功绩)。

  侯王若能守之(统治者若能遵守这个规律),

  万物将自化(万物将自然归化)。

  化而欲作(在归化的过程中难免欲望发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这时可以用我的“无名之朴”去除杂念)。

  镇之以“无名之朴”(用我的“无名之朴”去除杂念),

  夫亦将不欲(他们就会克服欲望),

  无欲以静(没有欲望就可以静下心来),

  天下将自定(这样天下将自然安定)。 ;

道德经全文

全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白话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

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