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律回春晖渐只能用于一月吗
-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怎么运用
- 律回春晖渐 万象始更新中的更字怎么读
-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什么意思
- 万象始更新前一句是什么
- 律回春辉渐万象始更新出自哪首古诗
- “律回春晖渐”这句话出至哪里,“律”是什么意思
-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下一句
律回春晖渐只能用于一月吗
一般都是的。
用于回春的月份都可以。春辉本义指春日的阳光、风光,在这里可以引申翻译为春回大地,更新指旧的去了,新的来到,在这里可以引申翻译为焕发出新的光彩。律指自然节律,包括季节和气候,律回指的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所以用在一月多,也就是正月。古代以十二律吕与月份相对,律回表示新周期的开始,所以这里指的是一月,渐指渐渐、慢慢。伴随着自然节律,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万物生辉,所有的事物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怎么运用
这句话只属于新春贺词,经常出现在对联或者新年贺词中,并不是真正的古诗句子。
律指自然节律,包括季节和气候,律回指的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也就是正月。古代以十二律吕与月份相对,律回表示新周期的开始,所以这里指的是一月;渐指渐渐、慢慢。
春辉本义指春日的阳光、风光,在这里可以引申翻译为春回大地;更新指旧的去了,新的来到,在这里可以引申翻译为焕发出新的光彩。
春季
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牙生长。
从节气意义上讲,我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
律回春晖渐 万象始更新中的更字怎么读
文字:
律回春晖渐 ,万象始更新
读音:
lǜ huí chūn huī jiàn ,wàn xiàng shǐ gèng xīn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什么意思
伴随着自然节律,大地回春,万物生辉,所有的事物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这句出自南宋张栻的《春日偶成》。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春日偶成》译文
晴空云淡,和风轻拂,又正是中午丽日高悬。沿着繁花翠柳的小径漫步,正走到前头的河边。旁人哪会理解我此时心中感受到的欢乐,还以为我在偷闲学那热衷于寻花问柳的少年呢。
《春日偶成》背景
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万象始更新前一句是什么
万象始更新前一句是律回春晖渐。这句是吉祥春联对子,民间常引为新春贺喜之词。意思是,正月初春天气渐暖,万物才吐气象更新。原典故出自《春日偶成》。春晖:春天的阳光。
诗词原文及注释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称“律回”。
(2)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3)参差:长短不齐。这句中形容水波起伏荡漾。
律回春辉渐万象始更新出自哪首古诗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这句出自南宋的张栻《春日偶成》一诗中。意思是伴随着自然节律,大地回春,万物生辉,所有的事物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
原诗是这样的: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扩展资料:
《立春偶成》是南宋初期文学家张栻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节令诗。作者描写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表现出对欣欣向荣之景的渴望。首句写立春时刻冰雪消融,次句以拟人手法写树木感觉到春天的气息。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诗人仿佛看到眼前处处春风明媚,碧波荡漾。这首诗语句活泼,富有动感。
作者简介:
张拭(公元1133年一1180年),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宋高宗时宰相张浚之子。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县)人,后迁居衡阳。南宋学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持了八年的岳麓书院。宋孝宗时曾任吏部侍郎,官终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著作有《南轩集》。
创作背景
诗人是四川人,立春之时,北方仍是冰天雪地,南方已是冰霜稀少,草木发青,略见春意了,风也暖了,水也绿了。这首诗是诗人在立春日无限兴奋喜悦时所作。
文学赏析
这首诗的前二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写立春节气到来时的景象:冰霜渐渐融化,暖气渐渐回生,冬眠的小动物蠢蠢欲动,花草树木都感觉到了春的信息,万物仿佛从沉睡中睁开了朦胧的眼睛,看着时令的更新,考虑着迎接新春的到来。“冰霜少”,透露出立春以后天气逐渐暖和。“草木知”,透露出冬眠的蛰虫将要苏醒,草木将要萌发抽芽。以拟人笔法写草木发绿,以代替具体的描写,最先告知了春天到来的消息。
后两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写诗人的悠然遐想:诗人不再有残冬寒冷瑟缩的感觉,走出室外,满目清新,似乎看见了萋萋芳草,灼灼红桃,碧烟轻浮,莺歌燕舞,鹅鸭戏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致。回到眼前,只见宽广的湖面上,东风轻拂,波纹粼粼,水天一色,远帆点点。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注意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融情人景,十分形象。“生意满”,让读者从中隐现看到茸茸芳草,碧烟轻浮,千红孕苞,鹅鸭戏于晴江,好鸟翔于佳木,春意盎然,处处生机勃勃的景致。一个“满”字,使全诗增色不少,读来如沐春风,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人从立春这个节日“阴极阳生”的特点,命意也不过说“一阳复始,万象更新”。“春到人间草木知”,以拟人化的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颇含韵外之致,与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句“东风吹水绿参差”,亦是状物准确生动的好句。以绿波荡漾,把视野引入水天相接的境界,以景结,余味无穷,使人默默地意会到,诗人所热情歌颂的是:只要有积极的因素,便会有积极的反应。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所见所感,语言朴质清新,以景句结尾,意味无穷。感情丰富,比喻形象,给读者以生机盎然的感觉。诗人捕捉大地回春景象,眼光敏锐,诗语生动,表达的是一种欣喜的心情。在写法上,对仗工整,用词传神,而又不露斧凿痕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立春偶成
“律回春晖渐”这句话出至哪里,“律”是什么意思
出自南宋张栻《春日偶成》一诗中。“律”指春夏六个月。
一、出处:
南宋•张栻《春日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二、春夏六个月属阳,称为“律”。秋冬六个月归阴,称为“吕”。古人以音乐上的十二音律来比拟一年的十二个月。
黄帝命“伶伦”(古乐官名,世掌乐官)断竹为筒(后人多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扩展材料:
创作背景
诗人是四川人,立春之时,北方仍是冰天雪地,南方已是冰霜稀少,草木发青,略见春意了,风也暖了,水也绿了。这首诗是诗人在立春日无限兴奋喜悦时所作。
名家点评
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翟德耀:张栻的这首诗,可算作上乘之作。诗人以平静的心态出之,认为冬去春来,四时更替,是自然规律;立春节气一到,放眼望去,便有春意融融的感受,表达的是一种欣喜的心情。在写法上,对仗工整,用词传神,而又不露斧凿痕迹。“满”字,把春意写尽,也进而折射出了诗人欣慰的心态。“春到人间草木知”,堪称千古名句。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下一句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这句出自南宋的张栻《春日偶成》一诗中。意思是伴随着自然节律,大地回春,万物生辉,所有的事物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
原诗是这样的: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扩展资料
张栻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一世祖张九皋,是唐朝宰相张九龄之弟,曾任唐岭南节度使,由韶州曲江(今属广东)迁长安。传至八世祖张璘,任国子祭酒,随唐僖宗入蜀,由长安徙成都。十世祖张文矩,封沂国公,即为张栻高祖,早逝,夫人杨氏携子由成都徙绵竹,张家遂为绵竹人。
曾祖张弦,封冀国公,至和元年(1054)知雷州。祖张咸,封雍国公,任宣德郎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父张浚。传至张栻为十四代。
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张栻出生于四川阆中。时张浚在绍兴元年(1131年)率吴玠、吴璘大败金军于和尚原之后,于第二年(1132年)奏迎太夫人即张浚母由绵竹家乡来阆中军中奉养,其妻也随太夫人前往,绍兴三年(1133年)张栻即降生于阆中。
绍兴七年(1137年)张浚落职,以朝奉大夫秘书少监分司西京永州居住,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张栻六岁,随父至永州(今湖南零陵)居住。
张栻在答友人陈平甫的信中自述说:“我从小跟着父亲来南方,辗转三十多年,因此虽然是蜀人但没有与蜀地的人相处过”(《南轩文集》卷二十六)。张栻从小在家庭受到张浚亲自教授孔子儒家忠孝仁义的教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