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战队不用打仗吗(解放军部队打仗时身后有执法队么)_督战_士兵_军队

本文目录

  • 解放军部队打仗时身后有执法队么
  • 现在部队有督战队吗
  • 在战争时期,打仗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有督战部队
  • 战争期间,是否真的有督战队的存在,这样一来不是浪费兵力吗
  • 二战战场上打仗时是不是真的有督战部队
  • 打仗的时候如何保证督战队不打黑枪
  • 八路军打仗时有督战队吗
  • 督战队在军队最后面,专杀逃兵,那军队溃败了会不会反杀督战队呢
  • 自卫反击战时解放军有督战队吗
  • 古代蒙古人是怎么打仗的,居然有“督战队”和“地道战”

解放军部队打仗时身后有执法队么

肯定有执法队了,也就是督战队。自古就有,你以为做做细想工作就能上去拼命了?!

现在部队有督战队吗

当然没有,现在的监督任务主要是管理纪律和部队作风,都是由军区、部队的督察队完成的。战时肯定会有督战性质的部队,应该还是叫督察吧。国外的都是MP,宪兵,相当于部队里的警察,法国的宪兵性质比较特殊,典型的和常见于军事题材影片里的就是美国MP了,钢盔上写着、袖套戴着MP字样的就是宪兵。而且美国战事颇多,所以他们的部队组织结构就很战争化且完善,可以参考一下。

在战争时期,打仗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有督战部队

督战队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在二战时期的苏俄、法西斯德国甚至中国战场上,每一场大型战役都有督战队的身影出现在自己部队的身后。督战队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参战部队官兵发生临阵脱逃,违抗战场命令,或者哗变投降等行为。简单地说,督战队就是一支由士兵组成的特殊现场监督单位,在战场上监督士兵,以防止逃逸,消极怠战等行为,以军法强化战场军队纪律,若发现逃兵等现象,督战队有权利对逃亡士兵就地执行枪决。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在十月革命时期就有设立了督战队,并在后来的俄国内战中也曾出现。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队也有督战队,在中国军队中,无论是国民党正规军还是其他作战部队,都出现过因士兵临阵逃脱而被处决的事例。甚至有个别军官因作战意志动摇而被执行战场纪律。

另外苏联方面除了跟先前十月革命与俄国内战一样在军中设立督战队外,并将督战队的指挥权授权给内务人民委员会,充当苏共中央的眼线。

后来苏联军中的督战队则转型为双长制底下的军中政治委员,以符合“党指挥枪”的治军纲领。

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的武装党卫队和督导官(类似政治委员)也曾强迫准备投降的士兵和平民继续战斗。一旦发现意志动摇或裹足不前的参战人员,就会马上就地正法,以维护战场纪律。

战争期间,是否真的有督战队的存在,这样一来不是浪费兵力吗

如果在战争中溃散的军队敢于攻击督战队的话,这些军队也就不会在战场上溃散了。督战队指的是在作战的时候监督士兵冲锋的人员,当部队中出现部分士兵临阵脱逃的时候,督战队就会立刻杀一儆百,以警告其他想要逃跑的士兵。而当士兵出现大规模溃逃的时候,督战队也会及时制止溃散,通过枪杀部分军官的方式来震慑住其他的士兵。

因为督战队的行为过于残暴,容易引起士兵的反感,所以督战队并不是军队中的常设单位,大部分正规军队都没有督战队的编制,只有极少数的军阀部队中设置有专门的督战队。在北伐战争期间,吴佩孚就曾经组织了督战队。当吴佩孚的军队被北伐军击溃的时候,吴佩孚带领督战队斩首了多名叛逃的军官,却仍然没能阻止溃兵的叛逃。

虽然吴佩孚的督战队非常的残暴,但是吴佩孚的溃兵并没有敢于集体反抗督战队,反而一溜烟的疯狂逃命。其实战场上督战队的人数并不多,甚至还达不到溃兵人数的1/10。而溃兵之所以不敢反抗督战队,主要有两个关键原因。第1个原因是溃散的士兵都是一帮没有骨气的人,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临阵脱逃的士兵,肯定是一帮怕死的胆小鬼,这些人连抵抗敌人的勇气都没有,更何况是反抗他们平常最害怕的督战队。

第2个原因是溃兵大多都是单独作战,无法同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督战队相抗衡。在战斗失败后,很少会出现整建制逃亡的部队,大部分溃兵都是被打散的部队,他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根本无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虽然溃退的士兵看似人数众多,但是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溃兵只是一盘散沙而已。

当然在历史上也发生过溃兵集体反抗督战队的情况,在南京保卫战后期,唐生智下达了全面撤退的命令,守卫下关渡口的36师督战队不允许溃兵渡河。因为溃兵都是整建制的撤退,在面对督战队的时候仍然有很强的战斗力。于是溃兵和督战队爆发了激战,最终溃兵抢夺走了部分船只渡河,督战队也因此损失惨重。当然这种情况在战场上还是少数,大部分情况下溃兵都非常害怕督战队,绝对不敢轻易反抗督战队。

二战战场上打仗时是不是真的有督战部队

有,苏联人发明的。苏德战场,双方都有督战队。督战队人数小于十分之一,士气越低,督战队所占比例越多,由射击水平很高的人组成。前线部队士兵与督战队一般态度对立。

打仗的时候如何保证督战队不打黑枪

题主的这个问题很有新意,民国一些军阀部队在作战的时候,经常在后面设置督战队。因为督战队有权杀死临阵逃脱的士兵,当士兵冲锋作战的时候,后面总是会有几十条枪对着自己的脑袋。如果某一个士兵得罪了督战队的一位成员,那么这名士兵就有可能会被公报私仇,遭到督战队的无辜射杀。

虽然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出现,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非常小。毕竟督战队也不是能够随意射杀士兵,一旦督战队滥杀无辜激起士兵们的群起反抗,那么凭借着督战队的几十号人,根本不是数以万计愤怒士兵的对手。在北伐战争时期,吴佩孚为了强迫手下士兵作战,亲自带人组成了督战队。由于北伐军的战斗力强悍,吴佩孚的军队一触即溃。为了挽回败局,吴佩孚让督战队用机枪扫射逃跑的士兵,将十几个军官的头砍下来挂在桥头,逼迫士兵前进作战。

然而吴佩孚的做法没能换来胜利,反而激起了士兵们的激烈反抗。溃兵们联合起来攻击督战队,督战队和士兵打成一团,双方都死伤惨重。从吴佩孚战败的教训不难看出,督战队主要的用途是震慑士兵前进,如果督战队滥杀无辜,不仅无法起到震慑士兵的作用,反而可能引起士兵的反抗,最后给督战队带来灭顶之灾。

试想一下,一群士兵都在勇敢冲锋,督战队突然开枪打死一两个士兵,那么剩下的士兵肯定会认为督战队滥杀无辜,担心督战队下一发子弹打到自己。而且每一名士兵都有军官负责,打死一名没有逃跑的士兵,肯定会引发军官的不满。督战队的战斗力并不强,只是军队里面的监察机构,一旦督战队激怒了士兵和军官,那么督战队不仅无法起到督战的作用,还可能会被愤怒的士兵消灭。

八路军打仗时有督战队吗

有政委和纠察队,前者类似于督战和参谋的双重角色,后者是宪兵类角色。另外大部分指挥官都是党员,党性就是督战队。
解放军有纠察队,平时管军容风纪,战时管战场纪律。
宪兵,英文military policeman(军事警察),起源于法国,与装甲兵、航空兵一样,也是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军队的正规常设兵种。主要负责维持军队纪律,保障军队命令的执行,组织军事法庭。是名副其实的军队中的警察。
宪兵在西方的军事结构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军队内部的刑事事件以外,宪兵也处理由军队管理的其他事件。在一些侵略战争期间,宪兵也充当镇压当地人民反抗的急先锋,中国在国民党时期曾经有过宪兵,但现在尚无此类组织,现在军中的刑事案件由军事检察院派人进行调查和处理。
我国在民国时期也编有数个营的常备宪兵部队。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因为宪兵在沙俄时期经常执行枪决任务,因此名胜狼藉,所以取消了宪兵这一兵种。所以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也都不设置宪兵。
有些国家的宪兵还编有特种部队,通常拥有与部队相同的装备,但其火力要大于一般警察。其标志为陆军:MP 海军:NP 空军:AFP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世界上几乎所有有军队国家都组建了宪兵部队。我国台湾省就拥有3个宪兵营和一个机械化宪兵营。此外,解放军驻港(澳)部队也编制有宪兵。

督战队在军队最后面,专杀逃兵,那军队溃败了会不会反杀督战队呢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龙思屹

在战场上难免会出现不利局面导致士气低沉,引起大量士兵逃亡。为了控制这种局面,军队里往往会设置一种特殊的部队——督战队。督战队的职责,就是在军队溃散的时候阻击逃兵,以正军心,遏制大规模逃亡事件的发生。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率领50万大军伐魏。魏文侯大惊,派吴起前去应战。吴起带领5万士兵与秦军交战于阴晋。

吴起给参加战争的士兵们许下诺言,答应给他们重赏。同时若战死沙场者,朝廷帮他们赡养家人。因此,魏军的士气高涨。

光是提振军心还不足以战胜秦国,为了避免军队溃散,吴起还在后方组织了督战队,下令对逃兵格杀勿论。在威逼利诱下,魏军只能拼死冲锋。秦军被魏军不要命的模样镇住了,全面溃散,最终铩羽而归。

在惨烈的凡尔登战役中,法军遭受到了德军猛烈的炮击,伤亡惨重,军队内部反战情绪高涨,大量士兵想要逃离战场。

法国将领贝当临危受命,在视察过战场以后,划出了一条线,组织了一批军官驻扎在这条线上。他命令士兵必须守住阵地,如果胆敢撤过这条线,直接枪毙。

大批法国士兵想要往后撤,结果发现迎接自己的依然是黑压压的枪口,只不过不是德军的,而是自己人的。许多逃亡的法国士兵死在了督战队手上,威慑到了其他的法国士兵。最终法国人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守住了凡尔登。

魏军在阴晋之战的胜利和法军在凡尔登战役的胜利,督战队都立下了大功。

但督战队也不能百分百起到阻截逃兵的作用,偶尔也会出现督战队控制不住局面,被逃兵反杀的状况。

公元383年,不可一世的氐人领袖秦王符坚一统北方后,决定南下攻打东晋。

秦军和晋军在肥水的两岸相持不下,你也攻不了我,我也打不下你。为了打破僵局,晋军大将谢玄给苻坚的弟弟苻融写了一封信,希望秦军后退几里,方便让晋军渡河作战。

苻融告诉苻坚后,苻坚不厚道地笑了。他企图在东晋军队渡河途中发动偷袭,于是欣然答应。这个傻子给爷整乐了,竟然希望我们给他让出空间,方便让他攻打我们,看我不弄死他。等打过肥水,东南就唾手可得。那时我就能君临天下,名留青史喽。

殊不知,这个时候,战局悄悄发生了变化。

苻坚如约吹响了后退的号角声,东晋军队在谢玄的带领下开始有条不紊地渡河。

忽然间,手下的将领朱序在军队后退之时大呼:

“秦军败了!败了!”

并带领自己的士兵从后方偷袭秦军。

后方秦军果真以为自己已经战败,遭到东晋军队的双面夹击,于是军心大乱,开始成群结队的逃亡。

逃亡的秦军异常混乱,互相推搡,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

前去督战的苻融刚想命令督战队阻击逃兵,就被一伙蜂拥而上的逃兵挤倒在地,被踩死在乱军之中。

此战后,秦军元气大伤,再也没能力打下东南了。苻坚也被打自闭了,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伤害,留下了心理阴影,不久后便郁郁而终。

即使派出了督战队,秦军还是在肥水之战中彻彻底底地败了。

督战队作为士兵监督单位,的确有打破僵局和整顿军心的作用。他们在后方,有效地威慑了想要逃走的士兵,能够在军队刚开始出现溃散的苗头之时实施控制,稳定住局面。

但他们也不是万能的,能够万无一失地阻击逃兵,以保证士兵不出现成群溃散。但是,一旦战争出现一边倒的局势,督战队也很难控制住局面了。

督战队只是用来监督的,人数肯定不及一线部队。在只有少部分士兵开始逃窜时,尚能进行阻截。但是,如果士兵成群结队的逃亡,整个前线彻底崩溃,那他们也拦不住。毕竟一线部队人数众多,一人吐一把口水都能淹死督战队,更别说一窝蜂地向督战队发起冲击。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督战队过于残忍。士兵们才从敌人手中死里逃生,就又要面对自己人的枪口,丧生在自己人枪口之下。他们是战争的产物,而战争,是吃人的猛兽。

许多的生命,在战争中消逝,许多的家庭,在战争中破碎。逝去的人,他们的容貌,已经不再变老。活着的人,只能对着照片缅怀他们。今天,我们应该反思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珍惜和平。

“在现代战争中你会像一条狗一样毫无价值的死去。”——E·M·海明威

论督战队在凡尔登战役的重要性——历史人物事件

《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第十四》

自卫反击战时解放军有督战队吗

没有督战队。但有纠察队,其实和督战队的性质差不多。
督战队是士兵监督单位。在战场上监督士兵,以防止逃逸,若出现逃兵现象,有权利对逃亡士兵就地处置(枪决)。
在十月革命、北伐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 朝鲜战争中都有出现督战队。

古代蒙古人是怎么打仗的,居然有“督战队”和“地道战”

蒙古族作为中国历史上骁勇善战的民族,曾经的蒙古铁骑曾经踏平了中亚,几乎征服了半个地球,但是作战打仗不是指凭借着一身蛮力就可以获胜,而是讲究战略方法,一旦方法对了就先胜利了一半,那么,历史上这么善战的蒙古民族究竟是怎么作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其中最好玩的就是“地道战”了,蒙古的士兵们会事先从城外挖地道挖到城内,一般应对于那些乃以攻克城门的城池,在对方军队还不知情的情况下,蒙古的军队就进到了城内,试想一下,还在对着城门严防死守的敌国军队,突然看到大批的蒙古士兵出现在自己的城内,可能都吓懵了,战斗力就会骤降,这是蒙古军队最为高明一套作战方法,但是比较费力气,毕竟还要提前挖地道呢。

还有“督战队”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作战方式,蒙古军队会把他们的俘虏还有俘虏的老人啊或者小孩,甚至女人也会骑马上战场,有时候还会用到稻草人呢。但是可不是真的菜指望他们能够上场杀敌,而是为了营造一种气势,就是让对方感受到我军的人数众多,先从心理上给对方一定的压力,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最好了。

从这两种作战方式中我们可以就看出,其实蒙古人并不是我们惯性思维中的只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只会骑马射箭的野蛮人,他们中也有非常有智慧的人,可以制定出这么巧妙地作战方式,可见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蒙古能打败那么多的国家,是有他的理由在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