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致志是寓言故事吗(什么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_专心致志_高斯_孟子

本文目录

  • 什么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
  • 寓言故事的成语:专心致志
  • 专心致志是不是寓言成语
  • 孟子寓言故事有哪些
  • 专心致志是不是出自寓言故事

什么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

高斯,1777年4月出生在德国。他是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高斯从小就勤奋好学,很早就显示出超人的数学才能。据说有一次,他的父亲正在 计算帐目,小高斯静静地站在旁边看,当他的父亲自以为算得正确时,小高斯却认真 地说:“爸爸,您算错了,应该是……”经检查,果真是高斯的答案正确。 高斯7岁那年,父亲送他到附近的学校读书。在学校里,高斯是他们班最小的学生,但他是 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高斯学习既刻苦、又勤奋。白天在学校里,除上课时专心听讲之外,他还尽量利用课外时间 钻研数学,阅读了很多大数学的著作;晚上,为了节省灯油,父亲要求小高斯天一黑就上床 睡觉,但高斯太喜欢读书了,他把一个大萝卜挖去了心,塞进一块油脂,插上一根灯芯,做了一盏小油灯。他一个人躲在顶楼上,在微弱的灯光下,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直到深夜才睡。 在上学期间,高斯还写了许多“数学日记”,记录了他在解题时的新发现和巧妙的解法等。有了 这些坚实的知识基础,高斯在17岁时就了现了好几个数学定理,成了很有名的小数学家。 1795年,高斯18岁,来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攻读数学。第二年,他成功地解决了当时自希腊数学 家欧几里得以来两千多年一直悬而未决的数学一大难题,轰动了整个数学界。 有人曾问高斯:“你为什么在科学上能有那么多的发现?”高斯回答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专心 和持久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也会作出同样的发现。”由此看来,“专心致志,持久以恒”是高斯成功 的秘诀。 据说,由于高斯研究数学过于专心,曾惹了不少“笑话”。一次高斯的妻子病了,而这时高斯正坦埋头 钻研一个数学问题,有人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夫人的病越来越重了。高斯好像没有听到,仍继续工作。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告诉他,夫人的病更厉害了,高斯说:“我马上就去!你先去吧!”说完,他仍 旧坐在那里,思考他的数学问题。人们见他还没有来,就派了一个胆大的人去通知高斯:“夫人快不行了, 如果您不马上去就怕很难见到她生前的最后一面了!”而高斯却慢腾腾地说:“叫她等一下”。 高斯研究数学问题,总是持之以恒。他最反对做事半途而废。高斯在对一些重要的定理进行证明时,总 是经出多种解决、证明的办法,并从中发现最简法和最美妙的证明。他曾说“任何存在疑问的证明都不 能算作数学的真正证明。” 高斯一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钻研数学,为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的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专心致志”的成语解释:

【成语】:专心致志

【拼音】:zhuān xīn zhì zhì

【简拼】:zxzz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示例】:不由我不~搞这一套。 叶圣陶《招魂》

【近义词】: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一心一意

【反义词】: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是不是寓言成语

是历史成语,不是寓言成语
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致;不能写作“至”。
聚精会神
专心一致
一心一意
专心一意
全神贯注
心不在焉
心猿意马
魂不守舍
漫不经心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联合式。

孟子寓言故事有哪些

【1】专心致志
孟子寓言故事三则
  从前,有一个名叫弈秋的人,是全国最善下棋的高手。
  有两个学生,一起跟弈秋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老师教他下棋的时候,他心里却想着:现在天空中大概正有鸿雁飞来,我拉满弓搭上箭把它射下来,美餐一顿多好啊……
  结果,虽然这两个学生在一起学习,又是同一个名师传授。然而,一个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有学到什么本事。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不一样吗?不是呀!
  寓意:学习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否则,就会浪费光阴,一事无成。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 子《孟子·告子上》
  【2】小偷改错
  有一个人养成了偷偷摸摸的习惯,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
  有人规劝他说:“正正经经地做人,要懂得是非好坏。偷东西可不是好人的行为啊!“
  这人听了,表示要改正自己的错误,说:“既然如此,就让我慢慢地改正吧。我先少偷一些,由每天偷一只改作每月偷一只,到明年再停止偷吧!“
  既然已经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赶快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来年呢?
  寓意:发现了错误,要坚决地及时地改正;有错慢慢改,实际是自我原谅。以这种态度是改正不了错误的。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 轲《孟子·滕文公下》
  【3】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
  作者简介:孟 子(约公元前390-前305),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为齐宣王客卿。他死后,门徒把他的著述为《孟子》。《孟子》和论语一样,是问答语录体,但篇幅略长。书中引用的寓言故事,精粹深刻,风趣幽默,标志着中国寓言的成熟。

专心致志是不是出自寓言故事

专心致志”出自寓言故事《弈秋》

《弈秋》

作者:孟子及弟子 (先秦)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