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丑妻近地家中宝“的下句是什么
- 怎样不带脏字的怼人
- 我是你的漏网之鱼下一句
- 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下一句
- 为什么连双11都开始内卷
- 别人说你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怎么怼
-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下一句
- 下列成语与指哪些人 漏网之鱼 一丘之貉 初生牛犊 不舞之鹤 瓮中捉鳖 惊弓之鸟 丧家之犬 人中之龙
- 漏网之鱼上一句是什么来着
- 有关的中国的对联资料告诉我
“丑妻近地家中宝“的下句是什么
“丑妻近地家中宝”的下句是“骆驼单走罗锅桥”,这是一句俗语。
一、释义
1、丑妻近地家中宝
古人认为“女子在德在才而不在姿色”,这里的丑妻指的是,虽然相貌不是很好看,但确是温柔贤淑,照顾家庭,不惹是生非。所以称丑妻为宝,代表人物为诸葛亮。农家认为耕作的农田离自己家近的话,就可以省去不少的功夫。不仅是路途是不用花费多少的时间,就连去播种庄稼,除草管理都是非常的方便。如果离得远浇水、施肥都需要不少体力。
2、骆驼单走罗锅桥
骆驼本身就是驼背的,就是罗锅的形象,而罗锅桥的样子也是罗锅,谁都不笑谁,其实是种自嘲的说法。
扩展资料:
俗语: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带方言性质。如谚语、俚语、惯用语和口头常用成语等。
例句:
1、过千层网也有漏网之鱼
2、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3、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怎样不带脏字的怼人
50句怼人不带脏话,却字字见血的骂人技巧:
1、虽然你傻,但是你在做自己,应该为自己感到开心。
2、我打了狂犬病疫苗,还需要怕你吗?
3、如果不能说脏话,我和你将无话可说。
4、我很喜欢俗的东西,你很俗,但我不喜欢你。
5、人类进化的时候,你躲起来了吗。
6、我想打你,怕玷污我的手。
7、你的知识还不如你的耳屎多。
8、有病找医生,我不是兽医。
10、你用什么牌子的垃圾袋,这么能装。
11、你打扮成这样,对想报复谁?对世界有什么不满吗?
12、巴黎圣母院被烧了,你岂不是没家了?
13、你不能骂别人脑子进水,前提是他得有大脑。
14、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15、你不讨厌,可是毫无用处。
16、有的人丑得像冤案。
17、不是骂人丑,就能掩饰你的丑。
18、你家没通网吗,这都还不知道。
19、工地需要你,你这么会抬杠。
20、你一定很喜欢吃鱼,这么会挑刺。
21、你厨艺一定很好,这么会添油加醋。
22、你家住海边吗,管这么宽。
23、把你的眼屎擦干净,看清楚再说。
24、你去做演员吧,挺会演的。
25、我只想骂人,你不是人,不想骂你。
26、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27、梦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
28、出卖自己灵魂不可耻,可耻的是卖不了好价钱。
29、你别说话,怕污染空气。
30、有些人不能说话,一说话暴露智商,你是例外不说话都一脸蠢相。
31、当你因为自己又穷又胖的时候千万被绝望,至少你还有自知之明,你的判断是对的。
32、我百度找不到你,搜狗找得到。
33、素质教育漏网之鱼。
34、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觉得自己行了。
35、你长得很提神。
36、真羡慕你脸上的皮肤,保养得这么厚。
37、你是一条酸菜鱼,又酸又菜又多余。
38、书读得那么多有什么用,嫁个好人家才对。我怕不读书找到你这样的对象。
39、反正都是要打工,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反正都是要死的,活着有什么用。
40、你让我恶心,这么你怀孕了?
41、虽然你没他高,但你比他胖呀!
42、你单身这么多年,一定存了很多钱吧。
43、你知道长寿的秘诀吗,因为管我的人都死了。
44、胖可以改变,丑就没办法了。
45、贱人就是较“轻”,讽刺瘦子。
46、女生体重不过百,不是矮就是没胸。
47、被人说矮,你这是“狗眼看人低”。
48、你年轻时候,头发挺多的吧。
49、她不喜欢你,绝对不是因为你穷。
我是你的漏网之鱼下一句
最佳回答:佳句赏析“前世恩怨 今世孽缘 我是你的漏网之鱼 你是我错过的渔夫。
2018年6月9日句子欣赏评论: “前世恩怨 今世孽缘 我是你的漏网之鱼 你是我错过的渔夫” 原作者:木叶零泥
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下一句
下一句是晚睡协会常任理事,素质教育漏网之鱼网络意思是:没素质。
这是两个成语:素质教育和漏网之鱼。
1、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2、漏网之鱼是指逃脱渔网的鱼。
所以素质教育漏网之鱼在网络上被网友调侃为没素质。
解决素质教育漏网之鱼的方法:
一、提高校长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校长和教师素质的要求将更高。校长和教师既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又要在教育手段、方法上有创新和突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说得好:“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校长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主导、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教育工作和教师行为。
所以,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对人民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公正廉洁的品质、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要按教育规律办事,领导广大教师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改进教学方法。
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素质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广大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和师生观。
为什么连双11都开始内卷
视频请看下面链接:
为什么连双11都开始内卷?
在座的各位,都参加李佳琪和薇娅的百亿项目了吗?
每年这双11呀,不仅是一场购物的狂欢,更是段子手们的盛会。
比如,薇机四伏,琦虎难下
华罗庚传人、双11 PTSD、后悔人、尾款人、凑单人。
但似乎也有越来越多的“清醒人”,在这场购物狂欢中冷静下来,对双11说不。
他们为什么选择“逃离”这场购物狂欢?
在教育内卷、职场内卷后,为什么双11,也开始内卷?
关于双11,一切都得从2009年5月的,那场淘宝商城 营销策划会 讲起。
为了推广这个新平台,他们决定在秋季举办一场类似美国感恩节大促销的活动。
至于最终定在11月,仅仅是因为10月有国庆、12月有圣诞,只能寄希望于在两大传统购物热潮的夹缝中,抢到一些流量。
于是,在2009年11月11日,在那个当时还是指代“光棍节”的日子里,淘宝商城挂出“让消费者每年好好玩一次”的标语,开启了狂欢的序幕。
不过,因为当时影响范围和促销力度有限,第一届双11的最终成交额只定格在了5200万,仅27家品牌方参与,但这也已经是远超预期的效果了。
而且 仅1年后,双11的销售额就翻了18倍!突破9.32亿 ;
两年后,突破33亿;三年后,突破132亿 ,几乎是一年一个量级的突破。
就此,双11开始成为商家促销、购物狂欢的代名词,而作为发起者,淘宝商城自然一炮而红,闻到商机的一众电商更是踩着B2C的风口,赚得盆满钵盈。
也几乎就是在双11诞生的同期,薇娅放弃了做歌手的梦想,离开 娱乐 圈,与丈夫在西安开起了服装店;17岁的李佳琦,还在读高中;罗永浩创办的牛博网停止运营,首次创业宣告失败。
而这场由淘宝网发起的购物狂欢,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哪怕是在2015年双11当天,卖出1000万的薇娅,也不会想象到短短的几年后,仅双11预售日当天,直播间交易额就能接近100 亿 ;
2015年大学毕业,顺利当上欧莱雅专柜美容顾问、屡获销售冠军的李佳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能在国内家喻户晓,成为双11的“最大赢家”。
而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更不会想到,有一天居然能靠着双11和直播带货,成功翻身。
当然,这场改变了很多人命运的狂欢,也改变了杭州市民马老师的命运。
2012年,CCTV举办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请到了杭州市民马老师和新晋中国首富王健林。
在论坛上,马老师语出惊人,10年后,电商将取代传统门店。
王健林听了觉得不爽,立刻还击,“如果电商10年后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给我一个亿。”
不过这场“一亿赌局”,在1年后,随着王健林不讲武德地说,不过是“玩笑”而不了了之。
当然,马老师也不差这一个小目标,因为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众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开始发生转变。再加上物流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电商喜提流量红利,终于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网络购物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双11持续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销售记录。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电商发展势头迅猛,但其实直到2019年,电商在零售市场中的比例,也就是20出头,离当年那个“一亿赌约”的50%还是很远的,王老板的格局小了。
然而,这种情况,却在202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错,疫情来了。实体门店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都不过分。
不仅要面临高昂的租金,而且几乎没有收入,能挺住的基本已经伤筋动骨,而更多的是,超过60%的个体都没能挺过2020年的那个寒冬。
虽然有些实体还算比较灵活,迅速转向线上自救,但与已经拥有完善体系的电商相比,他们毫无竞争优势。
所以,当实体门店挂掉后,接过这块“巨大市场蛋糕”的,正是电商。
而从疫情开始,普通人的消费习惯彻底发生转变,开始习惯和依赖线上购物,而这也正是疫情后,实体店继续凋落,电商继续狂飙猛进的根本原因。
在零售转移到线上的 历史 大潮下,电商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
就从参与平台来说,最开始发起的淘宝商城、京东,属于是资历较深的双11“老玩家”。
而从2015年开始,拼多多也开始加入这场电商大战,化身双11“氪金玩家”。
两年后,短视频平台快手和抖音也相继加入,用直播带货,成功变身“搅局者”,打破固有电商市场格局,一路披荆斩棘。
双11电商大战愈演愈烈,内卷也就“虽迟但到”。
除了价格战、层出不群的套路、以及无所不用其极的导流,从去年开始,内卷战线拉长,平台们已经把双11的战火烧到了10月,有些平台将预售提前到10月20日晚8点,甚至在10月15日就提前抢跑。
当然,内卷下,少不了乱象,以次充好、价格造假、还有前不久被点名批评的“二选一”,比比皆是。保命要紧,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说了双11怎么卷,我们再来说说双11为什么卷。
其实,双11更像是整个电商的缩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迅猛增长了近10年后,整个电商市场的增速开始放缓,今年7-9月,网上商品和服务当月零售额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而且还有另一个恐怖的数据,我国移动购物App月活用户数已经逼近11亿,渗透率达到惊人的92%。
可以说已经触及天花板,难以再有井喷式的爆发。
而且,作为双11“搅局者”的直播电商,正在加速分食存量蛋糕。
有人调侃,不带货的主播不是好网红,主播卖东西几乎天天都是双11。
无论是担心年轻人把持不住,自己现身带货的潘大爷;
还是给“家人们”喝糖水燕窝的“良心主播”辛巴;
直播间每天都在上演着,主播和供货方“拉扯”、“为观众争福利的”好戏,无形中分走了双11的流量。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提现在的 造节常态化 。
除了双11外,京东打造了“京东618购物节”,快手搞了“快手616品质购物节”,抖音也推出了“抖音818新潮好物节”。
这还不算完,520、开学季、双12、年货节。
在肉眼可见的电商天花板下,各平台纷纷开辟新道路,一年一度?怎么够,得一月一度!内卷也就日趋加重。
说到这儿,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现在平台商家们,会造出各种各样的节日了吧。
你以为是自己在过节,但实际上是资本想让你过节。节日越多,营销的机会也就越多。
商家们宣传过节就要有仪式感,就要买买买。
情人节,不送礼物、不买花,那还是情人节吗?
女生节(男生节),不送礼物、不买花,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就算是立秋,难道你不准备给我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
圣诞派对、万圣鬼屋,越来越多的洋节日被开发,这可真不是文化的锅,都是资本的套路。
不排除,在众多促销中,能买到相对便宜的商品,但消费主义陷阱,也是这么来的。
Emmm,文章看到这里,如果有需要,可以发给自己的另一半哦。
有多少人想过,为什么双11付尾款,总是在半夜?
错开网购高峰?让你有充足时间考虑?
怎么可能?
其实这个时间的选择,也暗藏玄机。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人在半夜的情绪波动最大,是最容易冲动消费的。
数据显示,这个时间段付款的成交率是最高的。
至于睡醒之后会不会后悔,那就要看是你的退货手速快,还是商家发货速度快了。
其实就像尾款暗藏的“套路”一样,双11中的各种“骚操作”饱受诟病,越来越多的“清醒人”开始冷眼旁观双11。
首先是,活动变得极其复杂,本该是小学的加减乘除就能计算的优惠,搞成了大部分人看不懂的样子。
有网友形象地总结了双11优惠方式:
“把优惠券藏在大兴安岭一颗400年古树后方300英尺的刘姓土拨鼠家的车库里,2小时找到土拨鼠一家并在车库前合影留念,即可得5元优惠券。”
“满减优惠叠加翻倍前250名折扣完再分享3人即可领取。”
明明每个字都能看懂,但放在一起就是不知道该干啥?
许多素质教育“漏网之鱼”高喊:我只想省点钱而已,实现这点朴素的愿望咋就这么难?
除了优惠计算,从去年开始,双11也拉长了战线。
每天睁眼就是领币、拉人助力,还有做不完的任务。
最后能不能优惠还不知道,时间、精神双消耗,无比折磨。
这还不说,那些价格明降暗升的,勤勤恳恳做了任务,辛辛苦苦算了优惠,结果发现双11居然比平时还贵。
其实说了这么多,倒也不是劝大家不网购,毕竟在这个消费时代完全抵制买买买,不太现实。
但让人难过的是,双11似乎变了味道。
在双11诞生之初,那句“让消费者每年好好玩一次”的标语,现在来看,似乎被玩的是消费者。
其实,双11本可以是,商家平台获利、消费者享惠的共赢局面。希望双11能少些套路,多些真诚。
双11的赢家,不应该只有“李佳琦和薇娅们”。
好了本篇文章就到这里,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理性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别人说你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怎么怼
这是说你没文化了,那你就说,子非鱼焉知鱼乐,网子里有网子里的骄傲,网子外的也有网子外的自由快活啊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下一句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下一句是你这个败类。(多用于朋友之间开玩笑。)
网络流行语,指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简称九漏鱼。也就是指没有完成小学和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多用来比喻文化程度较低的艺人。
网民对现实社会和互联网上的热点具有敏锐的嗅觉, 反之这些热点也会催生出一些新的网络用语,如“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该句出于网络上的一首诗词。
而“我爸是李刚”则是一则社会新闻引发的强大反弹,类似的还有“元芳,你怎么看”、“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等, 随着这些句子的走红,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关于网络用语: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下列成语与指哪些人 漏网之鱼 一丘之貉 初生牛犊 不舞之鹤 瓮中捉鳖 惊弓之鸟 丧家之犬 人中之龙
漏网之鱼:比喻侥幸逃脱的敌人或罪犯。
一丘之貉: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专指坏人)。
初生牛犊:刚生出来的小牛。俗语:‘初生之犊不畏虎。’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青年 人。
不舞之鹤:不会起舞的仙鹤,,后以“不舞之鹤”讥笑无能之人,或自谦无能。
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无法逃脱的人。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丧家之犬:比喻失去靠山,到处乱窜,无处投奔的人。也说丧家之狗。
人中之龙:比喻出类拔萃的人物。
河东狮子:比喻善嫉妒又厉害的妇人。
漏网之鱼上一句是什么来着
漏网之鱼是一个汉语成语,没有上一句。拼音是lòuwǎngzhīyú,意思是逃脱鱼网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出自《史记·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近义词:丧家之犬、亡命之徒、漏网游鱼、行险侥幸、守株待兔、虎口余生。
反义词:网中之鱼、瓮中之鳖、一网打尽。
用法:作宾语;用于罪犯。
造句:虽然警方展开大力扫荡,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没被抓到。
有关的中国的对联资料告诉我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文学释义】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所谓楹联,就是挂在或贴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门框上的上下相对的联语,因此,楹联也叫对联。这种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互相对仗,而且具有一定内涵的独立文体。就是说,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内容要有意义,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楹联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桃符。桃符是我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画着或刻有避邪图形或字迹的两块桃木板。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当年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桃符的习俗。
那么为什么桃木能避灾驱邪呢?根据我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记载,远古时代有座山是个鬼的世界,叫鬼域。在这个鬼域门口,有棵大桃树,树冠能覆盖三千里,在树上生活着一只金鸡,负责每天的报晓。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春联是怎样产生的】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上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一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联成为一个广泛的概念,出现了很多附属的品类。根据使用的场所,可分为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几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的,就是我们常见的春联;“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就是春联的横披;“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的单幅文字,如在过年时在庭院里贴上“抬头见喜”、“出入平安”、“恭喜发财”之类的文字;“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单扇门或影壁上,春节时大家喜欢倒贴的“福”字,就属于这种“斗斤”。
【我国百姓的春联情结】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我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那么为什么我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到我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因此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他们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欣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他们的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同时我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穿新衣,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写春联的要求】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类的现象。在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 ’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字呢?”这个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挽联”的事,而“挽联”也属于对联的一种,这就说明无论春联还是其他的对联,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一位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宾主之间联句对答。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地说:“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前几年我曾到北方去,带去一个上联,竟然没有人对得上来。”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你出了什么句子,竟让对方对不出来?”他的友人就顺口念出了上联: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是他们觉得不屑于回答,才表示不会对的!”这位友人不解地问:“那么,下联应该怎么对呢?”纪晓岚脱口而出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这位友人听了,不仅寻得了下联,还十分佩服纪晓岚的才智超群。这副“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的对联就做到了平仄相调,达到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第四,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致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合掌”的毛病。
第五,选好对联的横披。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挽联、寿联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就是一副对联的内容的升华,是对联的主题,更是点睛之笔。横披在写作手法上,常见的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披是“吉星高照”,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属于点睛之笔;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如,“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的横批是“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横披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属正式写法。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下呼应。
【应该如何选择春联?】
春联具有广泛性,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过春节时贴春联。不仅如此,就是连一些饭店、美发厅、宾馆、杂货店等一些商家、企业也都贴春联。这就涉及如何选择春联的问题。
首先,春联要突出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
无论是居民住户还是单位贴春联,都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这种审美追求,有的是从祖国的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着眼的。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等。这样的春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有的春联是表达了自家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如,“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种家庭春联是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祈福和祝愿,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遂心,吉祥如意。
其次,贴春联最好体现出个性。
既然贴春联是要寄托某种祈望和祝福,那么,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份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因此贴春联应符合自身的特点。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这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这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一枝粉笔,连绵化雨滋桃李;三尺讲台,摇曳春风抚栋梁。”这是教师家庭贴的春联。这种体现各自特点的春联,更突出了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忠诚的敬业精神。当然,那些从国家的宏观出发,赞颂国家繁荣昌盛,表达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予以热情讴歌的春联,无论是家庭,还是单位都可以贴,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说的体现个性主要是强调不要将春联贴串行。就是说,作为工人家庭,如果贴一副“费劲养猪,三口人家甜日过;种田流汗,九秋果实旺年来”的春联,就会惹人笑话。
第三,春联的张贴。
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的规矩,春联要竖贴。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上下联不可贴反。譬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就不可贴成“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因果关系,因为“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才使得“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如果贴反了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也让人读着别扭。再从平仄看,从春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这副春联的上联尾字“艳”是四声,即平声。下联尾字“辉”是一声,即仄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但也有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我们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
另外,春联的尺寸大小要与自家的门户相协调。居民家的门户贴15到20厘米宽的春联最好,而商家铺房店面要根据门户的宽窄,贴20到30厘米左右的春联最好,这样能显得协调、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机关大门,如果贴春联的话,其春联的宽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为宜。
例如:
梨花院落融融夜,
柳絮池塘淡淡风。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爆竹声声辞旧岁,
红梅朵朵迎新春
对联的分类、规范与创作方法
对联的分类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例如: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达,对联的科目将会更多,更为齐全和完善。
对联的规范与创作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窃国大盗袁世凯,在攫得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做起了他的皇帝梦,但还没有等到袍笏登场,就一命呜呼了。他死后有人送了他一副挽联,联曰: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从字面上看,这副联并没有什么恶意,但仔细一读,上联为五字,下联为六字,这副挽联对不起来呀!有一个执事者看出了其中端倪,他暗暗对丧主说:这副挽联用意不善,是说我们袁公对不起人民啊!
这则小故事说明了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三、汉语四声与对联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一般说来,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仄声字尾音短促,或者无尾音。近代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首先肯定了释真空对于古汉语四声的分析是正确的。半农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补充,他说:“平声平去,曲折最少,习称为平衡调。上去两声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应为非平衡调。入声最短,称促调。”半农先生的论述,简单而明了。张世禄先生更为简要地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两大类,平声是长音步所在,仄声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长与短的区别。笔者还认为,古汉语四声,除了有长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读音高低也是大相径庭的,如以:“东董冻笃”为例,从平声起,音阶逐渐升高,至去声达到顶峰,亦即第三声读音最高。入声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简捷。简言之: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上列散论,只是一般方法,读者可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行验证。
为了练习辨别四声的本领,古人列举了如下三十二个字,作为平仄基本知识锻炼的文字,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字的平仄,那么其他字的平仄,就可触类旁通,一读即知了。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按次序分别为: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字的平仄分别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字分别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1)“看”作平声:日用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四、对联的词组结构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摇红;
涤翠。
(单组,二字结构)
谦受益;
满招损。
(单组,三字结构)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单组,四字结构)
栀放同心结;
莲开并蒂花。
(单组,五字结构)
丛桂一枝香满;
昆山片玉连城。
(复组,六字结构)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复组,七字结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复组,八字结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复组,九字结构)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复组,十字结构)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复组,十一字结构)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复组,十二字结构)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五、对联的起句规则
对联的起句有仄起和平起两种规则,与律诗相同,对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的称为仄起,第二字为“平”声即为平起。如:
五言联仄起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
仄起式上联第二字用仄声,下联第二字用平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