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刘邦的《鸿鹄志》你了解吗
- 读《资治通鉴》之《鸿鹄歌》
- 楚歌这种民歌有什么特点
- 楚歌的意思
- 鸿鹄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 汉代的俗乐有哪三中形式
- 《鸿鹄歌》诗词鉴赏
- 哪位高手能帮帮我项羽垓下被围的时候听到汉兵唱着楚歌,请问这“楚歌”的歌词是什么急!
- 刘邦一生有二首诗是什么
- 鸿鹄歌翻译
刘邦的《鸿鹄志》你了解吗
最早用“鸿鹄”的是先秦《管子》引用逸诗“鸿鹄将将。”又作“鸿鹄锵锵”。
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有《鸿鹄》篇。《汉书》曰:“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汉十二年,上从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视曰:‘我欲易之。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矣。’戚夫人泣涕,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云安所施。’”
这个故事有点伤感。刘邦喜欢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本来是想废除太子,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如意,但是,吕氏早有防范,采用留侯张良之计,重用秦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这四位避秦乱隐于商山的长者,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高祖刘邦也曾征召,他们不出来,这次却出来站在吕后一边了。成语“羽翼已成”的典故就出在这里。
汉高祖十二年(195),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想换立太子。在张良的授计下,太子刘盈(实际操盘手应该是吕后)于一次宴会中请来“商山四皓”站台,刘邦一看,换立之事已不可能。于是,他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唱的就是这首《鸿鹄》。
从《大风歌》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到《鸿鹄》的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一代开国皇帝刘邦尚且如此,遑论别人?人啊,都有衰老的一天,平时还是悠着一点吧!
曾经红极一时的戚夫人惨遭吕后毒手,下场非常悲惨。
吕后先毒死其子赵王刘如意,后斩断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睛,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厕中,称作“人彘”(zhì)。意人猪,把人变成猪。
政治斗争(宫廷争斗)的残酷就是这样的。
再来看看魏晋时“鸿鹄”入诗的情况——
阮籍《咏怀》开篇即云:“鸿鹄相随飞,随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何晏《言志诗》亦云:“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
曹植《鰕䱇篇》云:“鰕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南北朝的两位诗人,写燕雀时都拿鸿鹄对比。可见陈胜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对后世还是有影响的。
沈趍《咏雀诗》云:“且欣大厦成,焉须鸿鹄志。”
萧毂《野田黄雀行》云:“不知鸿鹄志,非是凤皇群。”
唐诗中“鸿鹄”的使用就很频繁了,让我们随便举一些例子——
王昌龄:“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李白:“鸿鹄复矫翼,凤凰忆故池。”
杜甫:“惊风吹(一作飘)鸿鹄,不得相追随。”又云:“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孟浩然:“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鹡鸰。”
皎然:“冥冥鸿鹄姿,数尺看苍旻。”
高适:“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宋明两代诗人,也喜欢以“鸿鹄”入诗——
李处权:“夫君丘壑姿,鸿鹄杳鶱举。”
周孚:“深惭鸿鹄姿,肯作荆鸡伴。”
张家珍:“南国有佳士,翩翩鸿鹄姿。”
钱起:“惜无鸿鹄翅,安得凌苍昊。”
最后以宋代邓林的诗句作为结尾吧,14个字的诗句,7个字全部用“鸟”偏旁,7个字全部用“鱼”偏旁——
“鸿鹄鹍鹏雕鹗鹘,鳟鲂鲦鲤鰋鲿鲨。”
不过,这样的诗句,还是不写进领导的报告为好,否则,又可能出现什么差错,涌现新的“某某门”也未可知了
读《资治通鉴》之《鸿鹄歌》
鸿鹄歌
汉 · 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四皓言讫,去,不顾。当是时,高祖目送之,为慷慨悲歌一曲,戚夫人楚舞翩然随之,数阕,乃罢,五内如沸,不能具述,怆然之怀,岂可言哉?
终不易太子。察其因,果柅于四叟之言,本于留侯之力乎?
《史记》《通鉴》于此事皆有记,录如下,其用意、笔触读后当尽察之。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馀人何益。”吕泽彊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於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皆不肯为尽力,其无功必矣。臣闻‘母爱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待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彊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彊。’”於是吕泽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於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彊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原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彊卧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史记·留侯世家》
定陶戚姬有宠于上,生赵王如意。上以太子仁弱,谓如意类己;虽封为赵王,常留之长安。上之关东,戚姬常从,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吕后年长,常留守,益疏。上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大臣争之,皆莫能得。
时赵王年十岁,上忧万岁之后不全也;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者。上曰:“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昌,其人也。”上乃以昌相赵,而以尧代昌为御史大夫……上从破黥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张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淡,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时大臣固争者多;上知群臣心皆不附赵王,乃止不立。
——《资治通鉴·汉纪四》
高祖刚猛伉厉,非畏缙绅讥议者也。但以大臣皆不肯从,恐身后赵王不能独立,故不为耳。若决意欲废太子,立如意,不顾义理,以留侯之久故亲信,犹云“非口舌所能争”,岂山林四叟片言遽能柅其事哉!借使四叟实能柅其事,不过污高祖数寸之刃耳,何至悲歌云“羽翮已成,缯缴安施”乎!若四叟实能制高祖使不敢废太子,是留侯为太子立党以制其父也;留侯岂为此哉!此特辩士欲夸大四叟之事,故云然;亦犹苏秦约六国从,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鲁仲连折新垣衍,秦将闻之却军五十里耳。凡此之类,皆非事实。司马迁好奇,多爱而采之,今皆不取。
楚歌这种民歌有什么特点
楚歌,中国古代楚地的土风歌谣。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秦末汉初最为盛行。楚歌在汉代十分流行。自战国以来,南迄江淮,北至鲁南,东到大海的广大地区均属于楚国版图。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楚歌随着以楚为基地并以楚为旗号的起义大军而在全国扩大着它的影响。刘邦、项羽的军事主力基本上都来自于楚地,他们所歌所咏多为“楚歌“。其中,项羽的绝命之作《垓下歌》和刘邦的还乡之作《大风歌》均为楚歌的代表作。作为荆楚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沔阳民歌是楚歌遗风的典型代表之一。据考证:在远古的周代,它属于《周南》,被列为十五国风之首,是雅乐与燕乐的主体。其歌词具有楚辞清雅、新奇的特质,音乐具有“楚乐”“八音”的特征,饱含汉水流域水泽之国的地域特色。 据新修《沔阳志》载,沔阳民歌内容大致可分为八种,即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革命历史民谣、新民歌等。“这些民歌大都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表达了他们悲喜的情绪和憎爱的情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陈林英说。沔阳民歌形式以七音、五音为主,间杂三音、四音,以至八音,长短参差,错落有致,大都采用比较的手法,意境高远,意味深长,富于哲理,语言优美,清新自然,声情并茂,有着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沔阳民歌经过不断锤炼,逐步形成了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的高腔、打锣腔,此外还有专用于表现悲痛情绪的反调唱腔,如悲腔、圻水败韵、还魂腔等,传统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人声众合”。
楚歌的意思
楚歌的意思是古代的楚地汉族民歌。
楚歌,古代的楚地汉族民歌。带有鲜明的楚地文化色彩,秦末汉初最为盛行。楚歌在汉代十分流行。项羽的绝命之作《垓下歌》和刘邦的还乡之作《大风歌》均为楚歌的代表作。
歌谣简介
放眼两汉,楚歌不歇。刘邦除了《大风歌》还有《鸿鹄歌》;汉武帝创作《秋风辞》外还作了《瓠子之歌》;汉昭帝吟出《黄鹄歌》;唐山夫人留下《房中祠乐》;李陵写下《别歌》……
就楚歌的文字内容来看,其特点是多用楚声“兮”字,在句式上横仿楚辞,以七言、四言为主。它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在汉代文学史上作用巨大。这一显著的楚声特点屈原曾经使用,是荆楚方言,楚国生于湖北,春秋主要两湖,战国扩至当时半壁江山,楚声延续了荆楚方言特点,多带兮字。
刘邦作《鸿鹄歌》时,对戚夫人言:“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可见楚歌常有楚舞相伴。由此可见,楚歌的流传,不仅推动了汉代音乐、文学的发展,而且对舞蹈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
发展历史
楚歌在形式上有别于《诗经》的四言体,而多在隔句末尾缀以“思”或“兮”字,很有规律,在形式上显示出一定特色。后为屈原所吸收,发展成为参差错落的骚体诗。先秦时期的楚歌,散见于《诗经》的“周南”、“召南”及部分古籍中。
至秦汉时期,楚声短歌进入宫廷,登上庙堂,颇受封建帝王的喜爱。如项羽有《垓下歌》、汉高帝刘邦《为戚夫人歌》、《大风歌》,汉武帝刘彻有《秋风辞》、《瓠子歌》等。其中以刘邦的《大风歌》最出名,文帝、景帝年代曾奉作宗庙颂歌。
鸿鹄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注释」
⑴鸿鹄:天鹅。《管子·戒》:“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⑵举:振翅高飞。
⑶翮:“鬲”本指空足陶器,引申指“空心”。“翮”的本意是“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诗中指羽毛。《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
⑷就:成,丰满。
⑸矰:“曾”意为“重复利用的”、“二手的”。“矰”的本义是“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的箭”。
(6)缴:“敫”意为“从一点扩散到广阔空间”。“矰缴”在诗指“猎取飞鸟的射具”。
「翻译」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
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
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
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赏析」
《鸿鹄歌》是西汉汉高祖刘邦的乐府体诗。在诗中,刘邦采用暗喻手法,表明自己对换立太子一事的无能为力。刘邦欲废太子刘盈,却发现太子羽毛丰满起来,犹如高飞的鸿鹄一样,于是消除改立次子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对宠爱的戚夫人击筑而歌的歌词。
据《史记·留侯世家》、《史记·吕太后本纪》、《汉书·张良传》记载,汉高祖称帝后,封结发妻子吕雉为皇后,立吕雉所生之子刘盈为太子。后来,定陶女子戚夫人娇柔迷人,能歌善舞,深受刘邦宠爱,生下赵王刘如意。刘邦晚年常为社稷忧虑。因他宠爱戚夫人,于是有意废掉吕后(皇后吕雉)之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妃子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刘邦认为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不类我”;而刘如意聪明过人,才学出众,“如意类我”。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刘邦想突然宣布废掉太子刘盈,改立次子刘如意为太子。因为这是废嫡立庶,所以遭到大臣们反对。其中有两个人反对最为强烈。一个是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师)叔孙通,一个是张良。有一天,叔孙通突然进宫,引经据典,向刘邦诉说废太子的祸患,如果不听劝告,他就以死相逼,当面自刎。刘邦没办法,只能暂时答应不废太子。其时,张良,也极力反对废太子。所以废太子的事一直僵持着。
后来,吕后请张良谋划,请来了当时唯一不听刘邦召唤的,刘邦请他们出山为官辅佐自己却请不动的,号为“商山四皓”的四位德高望重、闻名遐迩的老人【即东园公唐秉(一说姓庾)、夏黄公崔广(又称黄石公)、绮里季吴实、甪(音lu)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70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来他们隐居于商山,号为“商山四皓”,又称“南山四皓”。后人又用“商山四皓”来泛指有名望的隐士。】当太子的老师。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平定英布叛乱后的刘邦病情加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急于换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中,太子与请来的“商山四皓”相随。“商山四皓”年皆八十有余,眉皓发白,衣冠楚楚,相貌甚伟。刘邦见之大惊,忙问是谁。当知道是“商山四皓”后,他很奇怪地问道:“我请你们请不动,今天怎么跟从了我的儿子呢?”“商山四皓”说:“陛下瞧不起我们士人,又喜欢说粗话骂人,我们义不受辱,所以感到恐惧而隐居之。今听说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惜士人,天下士人都愿意为他去死,所以我们就出山了。”刘邦无语。
当太子与“商山四皓”退出宴席时,刘邦目光灼灼,目送他们远去。他想,太子有这么一个“辅佐集团”,要废掉他,着实很难。于是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急忙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的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吕后将来就是你的主子。”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哭泣不止。刘邦想到自己已无回天之力,心如刀绞,看着悲恸欲绝的戚夫人说:“为我兹舞,吾为若楚歌。”即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唱楚歌,即遂唱这首《鸿鹄歌》。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榻去,罢酒。(《史记·留侯世家》)
这首诗歌因首句为“鸿鹄高飞”,故名。诗中的鸿鹄(hóng hú),是古人对天鹅的称呼,又名鸿、鹄、白鸿鹤、黄鹄等,因其飞得高,跋涉千里,所以被人们常用来比喻有远大志向或有伟大抱负的人。如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在起义前说过的“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远大志向的。“鸿鹄”,《史记》作“鸿雁” 。
这首诗的前两联,刘邦巧用“比”的写作方法,将太子刘盈比作羽翼丰满的鸿鹄。
首联: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用天空的天鹅比喻太子刘盈。意思是:天鹅呀,高高的在天上飞,一飞就是几千里。
颔联:羽翮已就,横绝四海。说的还是刘盈。意思是:它羽毛丰满了,可以任意在天空中飞翔,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后两联则是说刘邦自己无能为力,面对戚夫人的’哭泣,表达出自己爱莫能助、无可奈何的心情。
颈联:横绝四海,当可奈何?意思是“他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尾联: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意思是说,我虽然有弓又有箭,可是用不上,哪还能干什么呢?这里的矰缴指的是用来射飞鸟的带丝绳的短箭。尚:还。安:疑问词,怎么。尚安所施:还能干什么?
由此可见,这首歌是唱给戚夫人听的。唱这首歌时,刘邦的心情与霸王别姬时差不多,即无可奈何,陷于绝境。可是,刘邦在这里一没有提当年勇,二没有将责任推卸,而是实话实说,直来直去,这完全显露了刘邦独特的性格,表露了刘邦当时的想法:太子刘盈已长大成人,翅膀硬了,虽然我有心想换太子,却无能为力,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那只能这样罢了。
同年四月,刘邦驾崩于长乐宫。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当上皇太后的吕雉开始独揽大权。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如意却遭到吕后极其疯狂的报复和残酷的迫害。刘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囚于永巷,令舂米。戚夫人怀念其子赵王如意作《永巷歌》【又名《舂歌》、《戚夫人歌》,歌见《汉书·外戚传》),并唱之。吕后闻之大怒,戚夫人遂遭“人彘”(被砍了手脚,挖眼熏耳,扔到茅房(厕所)里,称为“人彘”,供人观赏)之祸。看到戚夫人被吕后残忍地迫害为“人彘”的惨相,世人愤慨不已,谓之灭绝人性,惨无人寰;吕雉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也愤怒地大骂:“此非人所为!”但这是后话,在此仅为一提。
《鸿鹄歌》是一首情真意切,忧心忡忡,情意绵绵的诗歌。在写作方法上,与《大风歌》稍有区别,《大风歌》直抒胸意,《鸿鹄歌》隐隐不言。《鸿鹄歌》头两联先声夺人,后两联霸道阴沉。全诗虽然没有一句说到废太子的事,但戚夫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因为在这里,作者巧用了“比”的手法。什么叫比?“比”,是楚辞遗风。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人采用“比”的手法写的诗,令读者读起来会觉得含蓄委婉,余味深长。以刘邦的性格,采用这种“比”的手法写出这首诗,可见刘邦当时的难言之隐,既极富深情,又充分表现了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所采取的行为决断。
《鸿鹄歌》与《大风歌》不同,还表现在创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方面。《大风歌》是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凯旋而归故里,宴请乡亲,慷慨起舞而歌的,发出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深思的是猛士(可引申为辅佐帝王的文武大臣)问题。而《鸿鹄歌》则是他的皇帝宝座坐稳以后,考虑立储(确立皇位继承人)问题时,发现欲废除的太子刘盈已长大成人,像高飞的鸿鹄,并有高士辅佐,而发自内心“虽有矰缴,尚安所施”的感叹,显露了他选用皇位继承人的决断。
《鸿鹄歌》与《大风歌》相比,虽略显逊色,但它仍不失为一首言情述怀的优秀作品。它深刻反映了刘邦在立储问题上的矛盾、痛苦的心情,有广泛的影响,据说曹操《短歌行》的创作就受到了它的启迪。
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这首诗歌有多种版本,解释稍显错乱。有的版本把“当可奈何”记为“又可奈何”。有人认为,原诗一、三、五、七句后都有“兮”字,加上“兮”字更合楚歌之体。有人认为,这首诗不带“兮”字更好,更显得遒劲之力,更合乎诗中体现出的力道。若联系史实去读,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刘邦一生遗留下来的《大风歌》与《鸿鹄歌》这两首诗歌,都是刘邦的即兴之作,决非命题赋诗,更非他人代笔,因此有人认为,这比曹植的《七步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刘邦凭借《大风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一笔,又使《鸿鹄歌》与之相互辉映,在中国文学史上留有一席之地。南宋刘勰评价说:“《大风歌》、《鸿鹄》之歌,亦天纵之英作也。”(《文心雕龙·时序篇》)这对于那些认为刘邦没有文化的人来说,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汉代的俗乐有哪三中形式
汉代是俗乐兴盛的时代,来自民间的楚歌楚舞在汉代上层统治者中广泛流行。楚歌是一种感情色彩极为浓郁、具有抒情性的民间曲调,整个两汉 楚声 不歇。刘邦有《大风歌》、《鸿鹄歌》、武帝作《秋风辞》、《瓠子之歌》、昭帝的《黄鹄歌》、刘邦之子赵幽王刘友的绝命歌、唐山夫人所作的《房中祠乐》、戚夫人所歌的《出塞》、《入塞》、《望归》、燕刺王刘旦的绝命歌、华容夫人的应和歌、李陵的《别歌》、东汉末年弘农王被董卓所逼与妻唐姬绝别时所唱和的悲歌,都是楚歌。楚舞往往和楚歌相伴,刘邦的戚夫人 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西京杂记》);汉成帝时赵飞燕 体轻腰弱 ,能作掌上舞,可见其轻盈。华容夫人、唐姬的舞蹈恐怕也是楚舞。从史籍的描述看,楚舞具有轻柔、飘逸、舒缓的特点。如《长袖舞》、《折腰舞》、《巾舞》等,其翘飏长袖、长巾和折转舞腰的特点正好体现了飘逸、轻柔的楚舞特色。少数民族賨人(板循蛮)的民间舞即《巴渝舞》的传入给轻柔、曼缓的楚舞增添了惊险性、热烈感。民间乐舞的兴盛也使庄重场合下宫廷乐舞的内容发生了改观。如楚歌《大风歌》成为汉代庙堂祭祀乐,唐山夫人用楚声创造庙堂之乐,《巴渝舞》后来成为宫廷礼仪舞蹈,民间古老的农作舞成为朝廷祭祀后稷神的《灵星舞》,因此汉代庙堂祭祀之乐由于使用了新鲜活泼的民间俗乐竟不得列入雅乐,直到汉哀帝时才正式作为雅乐,这也说明此时的郊庙祭祀之乐的面貌又趋刻板僵化,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鸿鹄歌》诗词鉴赏
《鸿鹄歌》是汉高祖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羽翼丰满的鸿鹄一飞冲天、无所困厄的壮阔景象,表明作者对换立太子一事的无能为力,显露出他欣喜、无奈、痛苦、冷静一系列情感交织的复杂心态。全诗采用暗喻手法,通体运用四言,传达着作者难以直述的多重情怀。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鸿鹄歌》诗词鉴赏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鸿鹄歌》
两汉: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鸿鹄歌》译文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
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
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
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鸿鹄歌》注释
鸿鹄:天鹅。《管子·戒》:“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翮:“鬲”本指空足陶器,引申指“空心”。“翮”的本意是“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诗中指羽毛。
《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
矰:“曾”意为“重复利用的”、“二手的”。“矰”的本义是“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的箭”。缴:“敫”意为“从一点扩散到广阔空间”。“矰缴”在诗指“猎取飞鸟的射具”。
《鸿鹄歌》鉴赏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用天空的大雁比喻太子刘盈,确立刘盈为太子,是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时的事。刘邦后来发现,刘盈过于“仁弱”,担心他难以继承皇位。他很喜欢赵王刘如意,觉得刘如意很象他。但是,刘盈是“嫡出”,吕雉所生。刘如意是“庶出”,妃子戚夫人所生。废嫡立庶,是件大事;况且,吕雉又是他的元配,曾经患难与共,他一时委决不下,多次征求亲近大臣的`意见。但是,大臣中多数是刘邦的故交,和吕雉也有情面;而戚夫人,除了皇帝的恩宠以外,绝没有吕雉那样的“群众基础”。所以,包括留侯张良在内的一班老臣,都劝刘邦不要免去刘盈的太子地位。刘邦看到大臣们拥戴刘盈.认为他象鸿鹊,甚至“一举千里”,那是受了蒙骗。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说的还是刘盈,刘邦仍被假象蒙蔽着。吕稚知道刘邦的心思,暗暗心焦,她更知道“母以子贵”的道理,谁的儿子做皇帝,生母就是皇太后,无上尊贵,于是她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频繁的幕后活动,求助于大臣,甚至不惜屈尊下跪,求张良帮助。最后,她就按张良的主意,让刘盈去巴结当时的四大名士“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儿正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张良就让四个老头儿当太子的老师。“四皓”曾拒绝过刘邦的遨请,不肯出山做官,如今却同刘盈同车四游,使刘邦误以为刘盈有才能,孚众望。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刘邦面对戚夫人的哭泣,表达出自己爱莫能助、无可奈何的心情。刘邦病重以后,自知大限不远,曾又一次和大臣们提到接班人问题。大臣们除了陈说利害以外,都对刘盈极口称赞,使刘邦最终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当他把这一情况告知戚夫人时.戚夫人十分悲伤,泣不成声。刘邦宽慰她说:“为我兹舞,吾为若楚歌。”《鸿鹊歌》,就是这样一首忧心忡忡、情意绵绵的歌。
刘邦不无忧虑地死去,活着的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却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迫害,双双被狠毒的吕雉害死。得宠的戚夫人一门全让吕雉给收拾了,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砍了手脚,挖眼熏耳,扔到茅房里.看到戚夫人被吕雉变成“人彘”的惨相,连吕雉的亲生儿子刘盈都愤怒地大骂:“此非人所为!”
《鸿鹄歌》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是楚辞遗风,联系史实去读.不乏感人的艺术力量。
《鸿鹄歌》创作背景
据《汉书·外戚传》云,汉高祖刘邦因为嫌吕雉的儿子太子刘盈为人过于仁厚软弱,想废掉他而立其爱妾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但因吕雉为人刚毅,采用了张良的计策,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使得高祖的想法未能实现。因此高祖作此歌劝慰戚夫人,以说明无力更换太子的道理。
《鸿鹄歌》作者介绍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汉沛郡丰县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哪位高手能帮帮我项羽垓下被围的时候听到汉兵唱着楚歌,请问这“楚歌”的歌词是什么急!
史书 上的楚歌,是指 楚方言的曲调,也可理解为乡音,不是特指 一首歌曲
放眼两汉,楚歌不歇。刘邦除了《大风歌》还有《鸿鹄歌》;汉武帝创作《秋风辞》外还作了《瓠子之歌》;汉昭帝吟出《黄鹄歌》;唐山夫人留下《房中祠乐》;李陵写下《别歌》……
就楚歌的文字内容来看,其特点是多用楚声“兮”字,在句式上横仿楚辞,以七言、四言为主。它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在汉代文学史上作用巨大。这一显著的楚声特点屈原曾经使用,是荆楚方言,楚国生于湖北,春秋主要两湖,战国扩至当时半壁江山,楚声延续了荆楚方言特点,多带兮字。
刘邦一生有二首诗是什么
刘邦一生写过两首诗,一首诗家喻户晓的《大风歌》一首诗《鸿鹄歌》。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大风歌》是汉朝皇帝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此诗歌仅有三句,前二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发了作者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惆怅。全诗浑然一体、语言质朴、大气磅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别具一格。
主要作品
1、《大风歌》
《大风歌》是刘邦平英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
2、《鸿鹄歌》
《鸿鹄歌》为刘邦所作。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欲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遂成此文。
鸿鹄歌翻译
《鸿鹄①歌》(作者刘邦)原诗: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史记·留侯世家》)
《鸿鹄歌》注释:
①鸿 鹄,hóng hú 古代对天鹅的称呼,又名鹄、鸿、鹤、白鸿鹤、黄鹄、黄鹤等,因其飞的高,跋涉千里而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志向远大的人。
②翮(hé,何):鸟翅。
③矰缴zēng jiǎo :系有丝绳用以射鸟的短箭。矰, 古代射鸟用的一种栓着丝绳的箭。缴为系在短箭上的丝绳。
《鸿鹄歌》今译(四言):
天鹅高飞,振翅千里。羽翼已成,翱翔四海。翱翔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短箭,何处施用!
《鸿鹄歌》的创作背景:
当时的规矩,刘邦与大老婆吕雉生的儿子刘盈(后为汉惠帝),才是正牌的太子。刘邦这个人,以前苦时打时杀时,与吕雉关系是挺好的,可是现在老婆多了,就对戚夫人好上了,冷落了老吕。他想要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是对还是错,咱也别管人家的事了,只是听听热闹。刘邦暗中工作也没少做,可是人家老吕婆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人家是名正言顺的第一夫人嘛。吕雉就找到了张良,让张良主持公道。张良是啥人物?事到他那儿,第一他不能坏了规矩,得坚持原则,第二他要办的事一定得办稳妥,不能影响团结大局。
张良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为吕后的儿子找了四个老头儿。这四个老头儿正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张良就让四个老头儿当太子的老师。这么的这么的,那么的那么的之后。有这么一天,刘邦看见了太子是和四个老头在一块儿,当时就灭了火,就没电了,就心里凉了。他是知道这四位的底细的。
刘邦急忙召来戚夫人,指着四个老头儿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阙,戚夫人嘘唏流涕,上榻去,罢酒。(《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的诗与话,稍微翻译翻译就是:完了,完了,全完了,有这四个老头在帮吕后的儿子,咱们是完了。心爱的戚夫人呵,看来咱们两个的儿子是当不上太子了。而且,看得明明白白,人家吕老婆子将来就是心肝你的主子。人一没招时就唱歌,就跳舞。咱们啥也别说了,你呢?跳个舞,要跳老家楚地的,我呢,唱个歌。“天鹅呀,大雁呀,一飞就是几千里。羽毛丰满了呀,人家是随便飞来随便起。随便飞呀,随便起。真没有招来,也没处说理。我老刘虽有弓来又有缴,可也是用不上哇。心肝呀,心肝。这可不是我老刘不管你。”老刘唱完后,戚夫人抽抽泣泣哭得个满脸是泪。想一想,说啥也没用了,只得上床睡去。酒菜也弄得杯盘狼藉。果然,刘邦一死,得宠的戚夫人一门全让吕后给收拾了,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砍了手脚,挖眼熏耳,扔到茅房里,称为“人彘”。
写这首诗时,刘邦的处境与项羽的霸王别姬差不多,全是无可奈何陷于绝境。可是人家刘邦一没有提当年勇,二没有将责任推给老天爷,还是实话实说了,没办法就是没办法,直来直去。这诗正与刘邦的性格相合。诗中用了比喻的方法,将吕氏比作羽翼丰满的鸿鹄,承认吕氏的强大,并坦率地表达了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也是一首好诗。
此即历史上有名的鸿鹄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