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名言10句孔子(诚信的孔子名言)_孔子_君子_名言

本文目录

  • 诚信的孔子名言
  • 诚信的名言名句孔子
  • 孔子说的有关诚信的名言有哪些
  • 孔子诚实守信的名言
  • 孔子诚信的名言
  •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
  • 孔子关于诚信的名言
  • 孔子名言「诚信」

诚信的孔子名言

关于诚信的孔子名言

  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

  3)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

  4)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5)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孔子

  6)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7)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8)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

  9)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1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孔子

  1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12)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13)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14)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5)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16) 民无信不立。——孔子

  17)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孔子

  18)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孔子

  19)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20)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21)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22)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3)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2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5)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6)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8)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30)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3)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4)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5)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6)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7) 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

  3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0)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41)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42)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3)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44)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5)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6)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47) 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48)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9) 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50)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1)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52) 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

  53)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4)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55)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诚信的名言名句孔子

诚信的名言名句孔子如下: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放于利而行,多怨。

1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说的有关诚信的名言有哪些

1、君子贞而不谅。——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坚守正道,而不是不顾是非的去讲究信用。”

2、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要坚守信用,说道的事情,一定要能够做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果断。

3、言忠信,行笃敬。——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译文: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译文:我每天都用三件事情来检查自己。为别人做事情,是否忠诚?和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都学到了?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该怎么办。就像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孔子诚实守信的名言

孔子诚实守信的名言

  导语: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每个人的人生态度都不同,处世风格也不同。拿孔子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孔子诚实守信的名言,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孔子诚实守信的名言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4、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6、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诚实守信的名言

  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2、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3、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6、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释义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9、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

  10、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1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12、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

孔子诚信的名言

孔子关于诚信的名言精选

  导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关于诚信的’名言,欢迎阅读!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孔子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名言名句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论语译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至圣先师孔天子,对诚信的重要性的评价是多么高。下面是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希望你会喜欢!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1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4)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6)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9)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1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1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14)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5)民无信不立。——孔子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2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廲哉?人焉廲哉?”——《为政》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6)子曰:“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7)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8)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9)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1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1)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1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13)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14)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15)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3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4

  1.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5.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6.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8.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9.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5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5、不迁怒,不贰过。——孔子

  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

  9、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

  10、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孔子

  1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

  12、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13、过则勿惮改。——孔子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衰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15、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

  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

  1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

  18、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0、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

  2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2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

  24、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5、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孔子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2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29、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31、过犹不及。——孔子

  32、大德必得其寿。——孔子

  3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34、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

  35、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

  3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37、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

  3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3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40、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4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

  4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44、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

  4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

  46、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孔子

  47、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4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

  49、德不孤,必有邻。——孔子

  5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5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

  5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5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

  54、因材施教。——孔子

  5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孔子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5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

  60、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

孔子关于诚信的名言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民无信不立。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言必信,行必果。
5、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6、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7、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8、言必行,行必果。
更多关于孔子关于诚信的名言,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3e213161609509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孔子名言「诚信」

孔子名言「诚信」

  引导语: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名言诚信,希望大家喜欢。

  孔子名言【诚信】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2.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3.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5.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7.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8.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1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1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16.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7.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附录: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的祖上是 宋国的贵族, 先祖是 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周初 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 后裔, 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 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 商丘建立 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 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 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 大夫,曾为 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 河南省 商丘市 夏邑县),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 太宰 华督所杀。孔父嘉子 木金父,木金父生 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 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 鲁国的 陬邑(今 山东省 曲阜市)定居,其官职为 陬邑大夫。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