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从军行》的译文?从军行李白翻译及赏析 从军行李白原文及翻译介绍_李白_残兵_单于

本文目录

  • 李白 《从军行》的译文
  • 从军行李白翻译及赏析 从军行李白原文及翻译介绍
  • 李白从军行
  • 从军行李白翻译及赏析
  • 李白的从军行古诗
  • 从军行 李白
  • 李白从军行古诗全部
  • 《从军行》古诗是什么

李白 《从军行》的译文

从军行二首
• 其一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 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
• 其一
从军到过玉门关,逐虏上过金微山。笛声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环像明月一样圆。瀚海之上战鼓咚咚,杀气直冲云霄。愿斩敌阵单于之首,长驱直下铁门关,永息战尘。
• 其二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从军行李白翻译及赏析 从军行李白原文及翻译介绍

1、《从军行》唐 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2、翻译:

从军到过玉门关,逐虏上过金微山。笛声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环像明月一样圆。瀚海之上战鼓咚咚,杀气直冲云霄。愿斩敌阵单于之首,长驱直下铁门关,永息战尘。

3、赏析:

诗作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虽战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作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

李白从军行

从军行   
【唐】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 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
评赞: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从军行李白翻译及赏析

《从军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

第一首为五言律诗,写从军战士的作战经历和感想以及征战杀敌实现和平的愿望。第二首诗为七言绝句,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作品原文】

从军行二首⑴

  • 其一

从军玉门道⑵,逐虏金微山⑶。

笛奏梅花曲⑷,刀开明月环⑸。

鼓声鸣海上⑹,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⑺,长驱静铁关⑻。

  • 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⑼,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⑽,独领残兵千骑归。


【词句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

⑵玉门:即玉门关。

⑶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东汉窦宪曾遣耿夔等破北匈奴于此。《后汉书·窦宪传》:“宪以北虏微弱。遂欲灭之,明年,复遗右校尉耿夔、司马尚任、赵博等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

⑷梅花曲:即古乐府曲《梅花落》。萧士赟注《古今乐录》:“鼓角横吹五曲中有《梅花落》,乃胡笳曲也。”

⑸明月环:古代大刀刀柄头饰以回环,形似圆月。

⑹海:瀚海,大漠。

⑺单于:匈奴称其王为单于。

⑻铁关:即铁门关。《新唐书·地理志》:“自焉首西五十里过铁门关。”故址在今新疆焉耆西库尔勒附近。

⑼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⑽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翻译】

  • 其一

从军到过玉门关,逐虏上过金微山。笛声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环像明月一样圆。瀚海之上战鼓咚咚,杀气直冲云霄。愿斩敌阵单于之首,长驱直下铁门关,永息战尘。

  • 其二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创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赏析】

这组诗载于《全唐诗》卷十九“相和歌辞”。其中第一首又见于《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五,诗作述写了战士的作战经历、从军感想以及征战杀敌实现和平的愿望。《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此诗反映的就是军旅之事。

第二首诗则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选中敌军的一员悍将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作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虽战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作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像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像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名家点评】

高棅《批点唐诗正声》:起句壮逸,断处伤气。气象温厚。

《唐诗分类绳尺》:悲壮精健,不为儿女态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奋勇精悍,转败为功,赵将军一身都是胆,从军将士可多得否?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的从军行古诗

李白的《从军行》有两首,一首五言、一首七言。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也就是乐府收集的曲调,在这个曲调下通常写作关于征战、兵马的内容,所以称作“从军行”,到后来的诗人创作,开始以内容区分作品,关于边关、将士、战斗的作品,就都命名为“从军行”,而不拘于五言还是七言——因为曲子逐渐散佚,剩下的只是吟诵诗歌,就无所谓歌词长度是否和音乐匹配了。

从军行二首    李白

其一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这首五言书写的是边关战士斗志满满,表达出将士们希望在战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一首七言则重点描写了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被敌军合围之时,突击射杀地方将领,带领将士突围的英雄事迹。

这是一场败仗,但是虽败犹荣,志气不堕。因为“百战沙场”,这场战斗虽然惨烈,但不过是大大小小战斗中的一场罢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士气不倒,依旧无所畏惧。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出来,这逃出来的千骑并非士气低落,而是奋勇从血泊中杀出,以图后战的英雄。

敢于写败仗,那是因为经常取胜,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豪气。

这正是盛唐气象,无论是在诗里还是在战场。

从军行 李白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李白从军行古诗全部

从军行
李白 〔唐代〕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译文
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
边塞上吹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们在庆祝战争的胜利。
鼓声在大漠荒海上鸣起,士兵们的英勇豪气可以充斥在云间。
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级,直驱入铁关靖虏安边。
从军行·其二
李白 〔唐代〕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
《从军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
第一首为五言律诗,写从军战士的作战经历和感想以及征战杀敌实现和平的愿望。第二首诗为七言绝句,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从军行》古诗是什么

《从军行》是唐代李白所作,此诗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品原文 《从军行》 【唐】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本段 注释译文 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