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代笔来历(“捉刀”一词来历)_捉刀_汉武帝_使者

本文目录

  • “捉刀”一词来历
  • 手删了这个词的由来
  • 《七步诗》的来历是什么
  • 对捉刀进行解释

“捉刀”一词来历

古人把代人作文称为“捉刀”。其源出于三国时代的一则故事。
魏国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北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崔瑛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时,崔瑛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
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加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侧捉(握、提之意)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
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

手删了这个词的由来

 1. 断肠
  形容悲伤到极点多用断肠、肠断、肝肠寸断.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到蜀地去,船在三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跟着船走了数百里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了船上,气绝而死.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某知道此等情景后,内心十分不忍,命令把这个手下人革取不用.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2. 倒霉
  为什么说做事不顺利,或者遇到不吉利的情况,就叫“倒霉”呢?原来封建时代读书人要做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明朝时,考试录取很难,如果录取了,就在门前立旗杆一根;如果考不中,就把旗杆倒下拿走,称为“倒楣”.“楣”本是门上的横木,这里指高杆.“楣”与“霉”读音相近,江浙一带的人就把遇事运气不好、不吉利叫“倒楣”亦即“倒霉”了.
  3.碧血
  “碧血”和“丹心”常常连在一起,例如“甘洒碧血献丹心”,是对为国为民而死的称颂,“碧血”也就是为正义事业而流的鲜血了.
  为什么称“碧血”而不叫其他什么血呢?原来有个出典:春秋时有个叫苌(cháng)弘的人,在诸侯内乱中被放归蜀地,后被剖腹而死.当地人被他的正气所感动,用盒子藏起他的血,三年以后血化成碧玉,这才用“碧血”指称为正义而流的鲜血的.
  4.春晖
  春晖,指春天的阳光.为什么用春晖比喻慈母的爱子之情呢?
  原来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游子吟》的诗,写的是慈母一针针一线线辛苦缝纫,制成衣服,让儿子穿上远离家乡.明晨就要远行了,母亲深夜还在密密缝缀,唯恐衣服不结实,怕久久在外的儿子经不起穿着.儿女对母亲的心意只像寸草那样柔弱,而母亲的恩情却像春天的阳光那样温暖,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后来,人们就用“春晖”比喻母亲的恩情了.
  压 惊
  王韶是北宋神宗时的一位大臣,他有一个小儿子叫南陔(gāi),年纪很小,刚刚学会说话.
  有一年元宵节,京城里张灯结彩,举行灯会.王韶让家人带着南陔去观灯.南陔打扮了一番,头上戴着一顶珍珠镶嵌(xiāng qiàn)的帽子,坐在家人的肩上看灯去了.孩子打扮得漂亮,帽子又很奇特,所以南陔在街市上很引人注目.
  灯会非常热闹,观灯的人如潮水一般.在拥挤的人潮中,一不小心,南陔被人抢走了,等家人发觉时,早已不知孩子的去向.
  家人慌了,赶紧四处寻找,但找来找去毫无结果.无奈中只好向主人报告,甘愿接受重罚.没料到的是,王韶听说这件事后,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过多地指责家人.只是坦然地说:“若是别的孩子,就得赶紧再去找;至于南陔,他不一般,过些日子可能会自己回来的!”说罢,一挥手,让家人们都离去,好像事情没有发生一样.家人们对王韶的话非常吃惊,也不敢要求主人再派人去寻找,只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等着孩子自己回来.只有那个背着南陔去观灯的家人总是后悔莫及,责怪自己的粗心,整天愁眉苦脸,寝食难安.大约十天过后,一天,一顶皇宫中的轿子突然进了王韶的家门,南陔竟然坐着宫中的轿子回来了,全家人万分惊奇和高兴.
  王韶和夫人赶忙问孩子的情况,南陔讲述了事情的过程.原来,那天观灯时,有贼人看中了他那顶镶有珍珠的帽子,便暗暗跟随着他,趁人拥挤时,一把将他从家人肩上抢走.家人正看灯入迷,没有马上发觉.
  南陔年纪虽小,但很聪明.他知道贼人是想要他那顶贵重的帽子,所以很快就把帽子摘下来藏在怀中.这时,正巧有宫中的车辆从身旁经过,他便大声呼救,贼人一听,吓慌了,赶忙扔下他就逃跑.就这样,他被宫中的官员带回了宫中.
  第二天,神宗皇帝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很聪明,就把南陔找来,详细询问他的家庭和被抢的经过,这才知道是大臣王韶的孩子.
  皇帝见南陔伶俐可爱,非常喜欢,便让他留在宫中玩耍,过了十天,才派人把他送回,并且还送给他一些金钱和果品,作为压惊之用.
  “压惊”这个词就是这样产生的.“惊”是惊恐,“压惊”就是消除惊恐的意思.现在这词还常常使用,它指在人受惊之后,亲戚朋友等用酒食等来安慰受惊者.见于宋代岳珂《桯史》.
  捉 刀
  传说东汉末年,魏王曹操的手下有个武官叫崔琰(yǎn).他魁梧英俊,仪表堂堂,特别是那长长的胡须,飘飘洒洒,很有风度.有一年匈奴的使者到汉朝来朝拜,临回国时,请求当权的魏王曹操接见.曹操心想,我堂堂天朝应给人以美好的印象,作为魏王更应使外人敬畏佩服,于是心生一计,让英俊的崔琰假扮魏王,代替自己接见使者,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在曹操的精心安排下,隆重的接见仪式举行了.只见大殿上端坐着崔琰,他身穿王服,头戴王冠,俨然是威严的魏王.而曹操自己却手持大刀扮作侍卫,站在崔琰的身后.
  仪式很快结束了,曹操很想知道这次接见的效果,于是派人去接触匈奴的使者,探听他对魏王的印象.派去的人向使者探询说:“您见到了魏王,对我们魏王的印象如何呢?”
  使者毫不迟疑地回答说:“魏王眉清目秀,仪表非凡,令人佩服!不过,我看他身后那位侍立的捉刀人,虽身材不及魏王,可是神采奕奕(yìyì),倒很像是位英雄人物哩!”
  这个回答令曹操非常吃惊,也异常高兴.他没想到这位使臣竟有如此敏锐的眼力.
  从此,“捉刀”或“捉刀人”就有了一个代替别人做事的意义.“捉刀”本义是持刀、拿刀,后来引申指代替别人做事,再后来意思就更具体了,指代替别人写文章.如:捉刀代笔,捉刀弄笔等.见于《世说新语·容止》.
  姗 姗
  汉武帝的时候,有位妃子叫李夫人,她聪明伶俐,美丽动人,而且还能歌善舞,所以很受汉武帝的宠爱.
  有一天,李夫人病了,汉武帝要去看她.她却坚持不愿意见皇帝,原因是害怕自己的病容会给皇上留下不好的印象.后来,她的病越来越重,显然是难以好转了,汉武帝执意要去看望她.在这种情况下,她也只得同意.然而,当皇帝前来探望之时,她却将被子蒙住自己的头部,不肯让皇上见到自己那消瘦不堪的面容.没过多久,她就因病早逝了.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很想念她,常常为此而心绪不宁.看到这情形,有些大臣也很着急,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一位叫李少翁的方士来晋见汉武帝,他自称神通广大,法术高明,有一套招魂的方法,并愿为皇上招来李夫人的魂魄.汉武帝一听,非常高兴,就请他尽快试一试.
  这位李方士在宫廷中布置了一番,在宫中挂起薄薄的纱帐,燃上香烛,摆上酒肉等祭品.他让皇帝坐在另一纱帐之中,悄悄地观看.
  没过多久,汉武帝仿佛看见了,从远处缓缓地走来一位美女,很像李夫人的姿态.可是由于离得较远,看得并不真切.汉武帝见美女走来,便赶忙站了起来,远远地观望着.可是,很快,美人就消失了.
  汉武帝平日就思念李夫人,今日看见她的身影就更伤感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一首短诗:“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也!”这诗的意思是:是(李夫人)呢?还是不是呢?我站着望去,偏偏怎么慢腾腾的,来得这样晚啊!诗句虽不多,却寄托了汉武帝深深的思念之情.
  “姗姗”后来就成了一个词.它原本形容女人行走时那缓慢从容的样子.现在不一定专指女人了.凡是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都可以用姗姗来形容,如姗姗而来.
  它还可以与“来迟”两字组成成语“姗姗来迟”,形容那慢腾腾的、来得晚的情况.它比直接说迟到委婉一些,也幽默一些.如:大家都在开会,只有小李姗姗来迟.见于《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七步诗》的来历是什么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就想方设法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扩展资料:

《七步诗》原文

两汉: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

对捉刀进行解释

语出《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