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云南昆明李心草案一审宣判:被告人被判处一年六个月?女大学生李心草之死,到底揭露了什么_李心_昆明市_原判

本文目录

  • 如何看待云南昆明李心草案一审宣判:被告人被判处一年六个月
  • 女大学生李心草之死,到底揭露了什么
  • 昆明女大学生李心草一案,李心草致死的死因是什么
  • 李心草溺亡案维持原判,李心草溺亡前发生了什么
  • 李心草案宣判结果
  • 昆明市中院维持李心草溺亡案原判,该案件中有哪些值得关注信息
  • 李心草溺亡案为何维持原判
  • 云南昆明李心草案一审开庭的审判结果是什么
  • 李心草溺亡案维持原判,该案件被驳回的原因是什么
  • 李心草溺亡案终审维持原判,死者母亲对此结果是何态度

如何看待云南昆明李心草案一审宣判:被告人被判处一年六个月

云南昆明李心草案一审宣判一年六个月,公正合理! 

2020年9月21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罗秉乾过失致人死亡罪、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陈美莲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被告人罗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令罗秉乾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陈美莲经济损失人民币63257元。

多数网友对这个结果都是不满意的,但是这是法律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在讨论这个案件之前,大家必须明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虽然在曝光的监控视频中,被告人罗秉乾有过对被害人李心草实施过疑似猥亵的行为(因为也可以解释为为了醒酒的行为),或者能够推测这次聚会的险恶用心——被告人罗秉乾就是为了对被害人李心草实施性侵,但是这些都是怀疑,并没有证据加以支持。

呈现在法官面前的案件事实是,被害人李心草喝醉了酒,被告人罗秉乾实施了压在其身上/抚摸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远远不能构成强制猥亵罪。法院之所以认为被告人罗秉乾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因为被告人罗秉乾对受害人李心草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救助措施,而且为避免麻烦及承担救助费用,未采纳报警、送医的合理建议,采用打耳光的粗暴方式为李心草醒酒,致使李心草情绪更加不稳,最终造成李心草翻越江边护栏坠江溺亡的危害后果。

就法院的逻辑来看,被告人罗秉乾与任某燊、李心草、李某某昊一起聚会,同行的任某燊、李某某昊为何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仅仅是因为被告人罗秉乾采取了打耳光的粗暴方式为李心草醒酒,而同行的任某燊、李某某昊没有采取措施吗,这在逻辑上说不过去。

对于这样的案件,法院一般只会支持侵权责任,很少会判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该案本来就存在大量的争议点,所以检方采取了认罪认罚制度,将这些争议点一笔带过。一年六个月是被告人罗秉乾能够承担的最大责任了,甚至超过了应该承担的责任。法治社会有利有弊,在享受法治社会的利益时必将需要承担法治社会所带来的弊端。

案件:

2020年9月21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罗秉乾过失致人死亡罪、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陈美莲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被告人罗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令罗秉乾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陈美莲经济损失人民币63257元。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罗秉乾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应依法惩处。鉴于罗秉乾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对醉酒的被害人李心草实施了一定的照管、帮助行为,犯罪情节较轻。罗秉乾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罗秉乾自愿认罪认罚,并签署具结书,可以依法从宽处罚。公诉机关所提量刑建议适当,法院予以采纳。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诉请中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经济损失予以支持。法院综合考虑罗秉乾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及认罪悔罪态度,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女大学生李心草之死,到底揭露了什么

9月9日,昆明理工大学大二学生李心草的生命,永远停在了18岁。10月12日,微博名为“李心草妈妈”的网友发帖称,她是李心草的母亲陈美莲,女儿系昆明理工大学大二的学生19岁。9月9日凌晨,她收到警方消息称,女儿在盘龙江醉酒溺水,9月11日,女儿的遗体被打捞上岸。

可当她去当地派出所找到女儿溺水前在酒吧的监控录像,却看到女儿疑被两男一女控制虐待。从李心草母亲公开在网上的视频来看,李心草在椅子上不仅疑似遭到一男子的猥亵,还被抽耳光。而同行的另一名女子,非但没有制止施暴男子的行为,还分别拥抱了在场的两名男子。当天晚上,传来李心草溺亡的消息。

由于不相信好端端的女儿“醉酒自杀”,李心草母亲反复与当地派出所交涉,但一个月来,事情并无实质进展。无奈之下,其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以期制造舆论,“讨回公道”。

李心草母亲 的求助动作,很快等来办案机关的回应。12日下午,昆明市盘龙公安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盘龙公安高度重视,正在对此情况展开核实,将及时对外公布核查结果。

昆明市盘龙公安分局发布情况通报。一个青春正好的女大学生莫名“溺亡”,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根据李心草母亲发布的网帖显示,在李心草9个月大的时候,其父在一次矿难中遇难,多年来,母女二人相依为命。李心草成绩优异,是母亲“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如今,作为这个家庭精神支柱的李心草不幸死去,可想而知,这对其母的打击有多大。

从抚慰一个母亲的伤痛,给一个不幸家庭以公正来看,李心草之死,需要一个真相。但此事显然并不仅仅限于一个女大学生、一个具体家庭的正义,其更大的一端在于,在法治社会,一条生命不能不明不白地死去,正如有评论指出的,“人命不是草芥,哪怕小草也有尊严,有获得善待的权利”。办案机关以真相回应李心草之死的疑团,关乎法治社会的尊严与公义。

如前述指出,在溺亡之前,李心草 与“闺蜜任某”以及两名男子在一起,但其中一名男子压伏在李心草身上,疑似做出亲昵举动;随后,一名男子还先后两次掌掴李心草,另外两人对此行为没有阻止;此时,李心草疑似处于醉酒状态。而陈美莲根据监控视频指出,在李心草离开房间不一会儿,就听到“大街上有人喊,完了,完了,落水了!”

那么,李心草的溺亡,跟此前的疑似被虐待、猥亵行为有没有关系?李心草与酒吧里这两男一女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否正是前面的疑似施暴行为导致了她的死亡?而此前当地警方又是依据什么得出李心草和别人“相约跳江”这个结论的?显然,这些疑团都需要一一解答。

这些疑问并非无关紧要,它们不仅关涉事件的前因后果,有助于警方进行调查,使真相早日水落石出,还涉及事件的定性与后续的法律责任划分,需要严肃对待。

另外,根据李心草母亲在网帖中所述,当她看到女儿被疑似施暴的监控视频后,质疑过警方为何不将这些内容告知,但接待民警解释称,“抱歉,视频是跳跃着看的,没有看到这一细节”,那么,如果这个细节属实,办案民警是否涉嫌失职渎职?另外,案件发生一个月,在李心草母亲发现多重疑点并与办案警方反复交涉的情况下,当地都没有立案,这其中有何缘由,是否有隐情,或许也需要一个解释。

好在,当地警方已成立工作组对此案进行核查,这意味着对事件的调查进入实质性程序,真相或许更近了。相信随着案件快速导入调查程序,更详细的办案进展会有详细披露,公众的猜疑也会少些。在此,我们也期待李心草之死的疑团尽早解开,给一个苦难的母亲以抚慰,也让正义被阳光照得到。

昆明女大学生李心草一案,李心草致死的死因是什么

据警方通报,李心草被犯罪嫌疑人约去喝酒,醉酒后,犯罪嫌疑人身体贴近,殴打,李心草翻越护栏致使溺水身亡。

李心草溺亡案维持原判,李心草溺亡前发生了什么

“李心草溺亡案”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这个案子又有了最新进展,李心草妈妈陈美莲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称已经接到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李心草溺亡案”驳回其上诉,维持原判。对于这个裁定,李心草妈妈陈美莲表示不服,将会继续为女儿讨回一个说法。

李心草溺亡案事件缘由

去年9月8日的时候,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的大二女生李心草在晚上的时候和自己室友任某某,以及另外两名男子罗秉乾、李某某昊一起外出,其中辗转了三个酒吧消费,李心草喝醉之后坠入盘龙江溺亡。

观看视频发现疑点

2019年9月15日,李心草的亲属来到事发地点观看当时的视频,却没想在视频中发现罗某乾压在醉酒的李心草身上,而且还打了李心草耳光,看了这些视频之后,李心草家属怀疑李心草溺亡事情并不简单,生前遭到了罗某乾的猥琐。2019年10月12日,李心草母亲陈美莲就通过微博的方式向外界求助,希望可以查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还女儿一个公道,这件事情也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二审维持原判

在经过专案组的调查取证之后,这件事情最终的一审最终下来,被告人罗秉乾因过失致人死亡罪获刑一年六个月,并赔偿原告人陈美莲经济损失63257元。不过对于这个判决结果,陈美莲并不满意,表示将会上诉,如今这件事情已经二审判决,还是维持原判。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我觉得量刑太轻了,毕竟在李心草生前,罗秉乾有殴打和猥琐李心草的行为,而且赔付太少,这可不是简单的一条人命,是父母辛辛苦苦养大女儿,也会父母一辈子的精神支撑,这可是毁掉了一个家庭。

李心草案宣判结果

李心草坠江死亡案今天上午在云南昆明依法公开宣判,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被告人罗秉干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令罗秉干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陈美莲经济损失人民币63257元。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19年9月8日,被告人罗秉干与任某_、李心草、李某某昊聚会。罗秉干在案发当晚多次提议在不同地点连续饮酒。
在李心草出现走路摇晃、坐立不稳、情绪不安等一般醉酒状况后,罗秉干对李心草进行了劝慰和安抚,尽到了一定的照管、帮助义务。李心草在醉酒状态后期的一个多小时内,异常状况不断加剧,陆续出现胡言乱语、乱砸乱打、往自己头上泼水、以头撞桌、用啤酒瓶盖割腕、跨越江边护栏等举动,辨别和控制能力明显下降。
罗秉干只是采取劝说等一般安抚行为,认为这样即可避免危害后果发生,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救助措施,而且为避免麻烦及承担救助费用,未采纳报警、送医的合理建议,采用打耳光的粗暴方式为李心草醒酒,致使李心草情绪更加不稳,最终造成李心草翻越江边护栏坠江溺亡的危害后果。另查明,因被害人李心草死亡造成其亲属丧葬费、交通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罗秉干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应依法惩处。鉴于罗秉干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对醉酒的被害人李心草实施了一定的照管、帮助行为,犯罪情节较轻。罗秉干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罗秉干自愿认罪认罚,并签署具结书,可以依法从宽处罚。公诉机关所提量刑建议适当,法院予以采纳。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诉请中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经济损失予以支持。法院综合考虑罗秉干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及认罪悔罪态度,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李心草案宣判,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母演昌介绍,经过检验,排除了机械性损伤致死,排除了自身疾病死亡,没有发现李心草生前被性侵的痕迹,也没有检见常见的毒药物。经过公安机关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手段的侦查认为,李心草是醉酒后自主落水死亡。
如今一审判已经开庭,盘龙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罗某邀约饮酒,在她醉酒后出现严重危及自身安全的异常行为时,并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
有效的看护和救助措施,也没有尽到应负的注意义务,反而实施俯身贴近,掌握理李心草不当行为,导致她的情绪行为失控,跳入江中溺亡,产生严重的后果。
对于此案在9月21日宣判,应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昆明市中院维持李心草溺亡案原判,该案件中有哪些值得关注信息

2019年9月8日,昆明理工大学大二女生李心草,在室友任某某的邀约下与罗秉乾、李某某昊一同在外吃晚饭,后来一行人去了三个酒吧消费。在9月9日的凌晨2点左右,李心草冲出酒吧跳入盘龙江溺水而亡。李心草死亡后,其家属于9月15日,到事发地观看酒吧内的监控视频,视频中罗秉乾压在醉酒的李心草身上,并且不顾李心草的挣扎,后来他们一行人还把李心草控制住扇其耳光。于是李心草家属怀疑李心草生前曾遭猥亵才跳水自杀。但是后来经过警方盘问,李心草室友及这两名男子都声称扇其耳光是为了帮她醒酒。于是2019年10月12日,李心草的母亲在多方查证下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便将女儿的遭遇通过微博向外界发布,希望查出真相。因此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昆明警方才成立工作组核查该案件,但是该案件调查了一年才有了结果。在2020年9月21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依法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罗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且赔偿李心草的母亲陈美莲63257元,但是却驳回了任某某和李某某昊承担赔偿责任的请求。因此今年李心草的母亲又重新提起上诉,却被驳回,法院坚持原判。在这起事件中,很多事情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该案件被群众知晓时,就有很多网友深扒出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李心草的室友任某某,其父亲是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的一名执法人员,据说家里很有背景,而罗秉乾则是昆明市的一名公务员。但是该案件爆出后,任某某和李某某昊最后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而视频中出现过的罗秉乾证据十足被判处有期徒刑,所以值得深究。并且至今该案件当时到底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也无从知晓,是否就像新闻上报道的一样,李心草是醉酒才出的意外,但是对于监控视频上的所有事情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真正的解说。

李心草溺亡案为何维持原判

根据李心草母亲陈美莲发布在微博上的《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显示,因为陈美莲及其诉讼代理人的上诉理由和代理意见,法院不予采纳,原判定罪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对附带民事部分所作判决亦无不当。审判程序合法。所以该院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此前,9月21日上午,云南“李心草溺亡案”在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被告人罗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令罗秉乾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陈美莲经济损失人民币63257元。

扩展资料:

李心草溺亡案的案件经过:

2019年9月8日,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物联网专业的大二女生李心草,跟室友任某某和男子罗秉乾、李某某昊一同晚餐后辗转3个酒吧消费。9日凌晨2时许,醉酒状态的李心草冲出酒吧坠入盘龙江溺亡。

当年9月15日,李心草的亲属到事发的桃源街热度酒吧观看监控视频时发现,与李心草一同饮酒的男子罗秉乾压在醉酒的李心草身上,监控视频中还有罗秉乾打李心草耳光的镜头,家属怀疑李心草生前遭猥亵。

2019年10月12日,李心草的母亲陈美莲将女儿的遭遇通过微博向外界发布,希望查出真相,迅速引发了网友对该案的关注和质疑。当日,昆明警方成立工作组核查该案。10月14日,昆明警方提级成立专案组,对李心草的死亡立案侦查,对盘龙分局前期工作开展倒查。

2020年8月12日,盘龙区检察院对外通报称,当天盘龙区检察院依法对罗秉乾涉嫌过失致人死亡案向昆明市盘龙区法院提起公诉。

云南昆明李心草案一审开庭的审判结果是什么

云南李心草一案最终的判决结果是,被告人李秉乾被判处一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对于这一判决结果,网上自然有非常多的人表示不理解。大部分人认为,李心草的溺亡和朋友李秉乾之前在酒吧对李心草的一系列行为有这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李秉乾的直接刺激才让李心草最终跳河自杀。

其实要了解这件事情,还是要从案发当时的视频监控来找答案。根据网上警方发出来的视频监控画面可以知道,事发当天在酒吧中参与此事的总共有四个人,分别是李心草本人,李心草的闺蜜和闺蜜的两个男性朋友。当时,李心草由于饮酒过量而处于醉酒状态,直接躺倒在酒吧的椅子上面,而其闺蜜的男性朋友李秉乾看到李心草醉倒,竟然直接骑到了李心草的身上,并且对李心草扇了好几个耳光。另外根据视频显示,可能李秉乾对当时神志不清的李心草还有猥亵的动作。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李心草在酒醉状态下离开了酒吧,紧接着第二天就穿出了他在河中溺亡的消息。因此,现如今网友普遍认为李心草之所以会溺亡,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由于在醉酒状态下失足掉进河中,第二种是李心草被李秉乾侮辱并猥亵,最终选择自杀。当然 不管是什么原因,李心草的死和李秉乾是有直接联系的。

然而,法院对于李秉乾的判决罪名是没有在李心草醉酒的情况下对她进行照顾,反而任由她自行离开。然而,对于李秉乾在酒吧中对李心草的所作所为,却从来没有提及,法院也没有将其作为定罪的证据。因此,这个直接导致李心草死亡的李秉乾,仅仅被法院判决了一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

李心草溺亡案维持原判,该案件被驳回的原因是什么

此前发生的李心草溺亡案中,昆明盘龙区人民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犯罪嫌疑人有期徒刑一年零6个月,并赔偿原告李心草的母亲60000多元,判决结果出来后,李心草的母亲当即表示要上诉。上诉法院为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结果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那么法院为什么会维持原判呢?昆明中级人民法院主认为:原告的上诉理由和代理意见,法院不予采纳,在原判中的定罪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对附带民事部分所作判决亦无不当。审判程序合法。该院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一.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

我们知道,高中三年的学习任务是很重的。学生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为了考得一个好大学,他们身上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所以当他们高中毕业顺利考上大学后,再也没有家人的管束,再加上大学生活的比较自由,也就在学习上放松了自己。

二.大学生活学习较自由,交朋友应该慎重。

大学生活的学习是比较自由的,而大学生在刚上大学后,对自己的学业会比较放松,再加上大学的生活比较宽松,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可能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甚至会结交一些社会朋友,这对他们的学业和成长都是不利的。

三.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社会经验不足。

大学生活相对来言,还是比较封闭的,而大学生因为还未正式走入社会,这造成他们的社会经验普通不多,也可能因此受骗。

李心草案确实让人惋惜,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就这样不在了,这也让她的家人受到致命的打击。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如此。

李心草溺亡案终审维持原判,死者母亲对此结果是何态度

李心草溺亡案死者母亲陈美莲在网上发表言论,称其收到了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裁定,她的上诉被驳回,维持原判。此话题立即在网上又一次引发热议,李心草母亲表示她对此结果并不满意,决定再次提起上诉。对此网友众所纷纭,有支持李心草母亲上诉的,有说法院这样判合情合理的。那么,为什么李心草母亲不服判决结果,决定上诉?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对案件调查内容存疑

由判决书可以看出,对案件经过的陈述中表明死者与被告三人是一起喝酒,李心草醉酒后才出现的哭闹、大叫直至最后坠江的异常行为。而李心草母亲根据视频画面认定罗秉乾三人是蓄意侮辱、殴打自己的女儿,造成女儿坠江的元凶,并不是如判决书上所写的女儿只是因为醉酒才坠江。

二、自己的诉求未达成

此次终审维持原判,也就是判处被告罗秉乾以致人过失死亡罪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向原告赔偿死亡赔偿金六万余元的判决结果,使得李心草母亲的诉求未达成。李心草母亲在上诉中提出要求被告人罗秉乾赔偿各项费用共计144万余元,希望能严惩罗秉乾三人,并要求罗秉乾等人赔礼道歉。显然根据判决结果这些诉求都没有得到实现。

三、一个母亲的自我救赎

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李心草母亲不服判决的态度,一个正处在最美好花季的女儿就这样离开了,这是一个母亲一辈子都难以接受的事情。因为一直对案件存在疑惑,李心草母亲始终觉得女儿是被逼迫喝酒、被侮辱和殴打才悲愤坠江,因此为女儿讨回公道才成为她一次次不服判决要上诉的理由。

各位如果对李心草案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参与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