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是干什么的(万达商业为什么选择从港股退市 回归a股是大势所趋)_健力宝_市场_公司

本文目录

  • 万达商业为什么选择从港股退市 回归a股是大势所趋
  • 公司的经营层指的是什么
  • 高分求此次次贷金融危机中浙江民营企业的相关案例
  • 基金上说的4000点是什么意思
  • 股市“三板”指什么
  • 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的跌宕人生,民族饮料第一品牌从辉煌到没落
  • 在股市上有个第三板是怎么回事,怎样炒请求行家高手详尽地介绍一下好吗谢谢!
  • 成功人生六大基础

万达商业为什么选择从港股退市 回归a股是大势所趋

3月30日,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宣称控股股东正在考虑全面私有化。内地舆论普遍认为,导致万达商业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是其股价过低。海外投资者为什么就看不上万达商业呢?
  这是一场失败的闪婚。一位美女和意中人相恋多年未果后,转投第三者的怀抱。然而结婚仅15个月之后,这位美女又声称要离婚和初恋情人再续前缘。
  没错,我们说的就是要从港交所退市的万达商业。3月30日,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宣称控股股东正在考虑全面私有化。内地舆论普遍认为,导致万达商业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是其股价过低,港交所和海外投资者也因此受到了普遍的指责:我们万达商业多漂亮的美女啊,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怎么就不受你们待见呢?你们眼睛瞎了么?
  他们的眼睛没有瞎。只不过,内地和海外是两种市场,遵循的是两套不同的审美标准,内地投资者眼中的绝世美女,在海外投资者看来可能只是庸脂俗粉。
  傲慢
  万达商业私有化的消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从2013年起就开始担任万达商业独立董事,今年年初才刚刚因为任期届满而离任。就是这样一位对万达商业知根知底业内专家,也对其私有化完全没有预料到,他称之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从万达的表态和业界的分析来看,股价被严重低估是其退市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商业地产中的王者,万达商业目前的股价是其管理团队及实际控制人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所不能接受的。
  在3月30日万达商业发布私有化公告的当天,其每股股价只有38.8港元,远远低于其48港元的每股发行价和47.6港元的每股净资产。即使在私有化公告发布之后的第二天,万达商业大涨18.43%,报收45.95元/股,但仍在发行价之下,折合市盈率仅4.62倍,而万达集团旗下在A股上市的万达院线,同期市盈率高达79.52倍。好吧,万达院线的行业毕竟不同,可比性不强,那我们就来和A股上的同行业上市公司比——A股上市的万科、绿地的市盈率可也分别高达16.7倍和33.7倍,万达哪里比不上万科、绿地?
  “从万达股东角度出发,无论是万达的大股东和小股东,无论是从感情和理性上恐怕都难以接受。”刘纪鹏在撰文中这样说。
  确实难以接受。要知道万达商业目前已经超越了美国西蒙集团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每股收益高达6.62元。在内地,我万达商业无论到哪个城市都是当地政府的座上客,当初也是港交所敲锣打鼓把我迎过来的,怎么现在就看不上我了?为什么?凭什么?不说了,掀桌子,不玩了!
  偏见
  海外投资者为什么就看不上万达商业呢?
  “因为海外对房地产认可的模式每一样都与万达商业背道而驰。”对香港资本市场非常熟悉的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海外投资者最认可的是类似喜达屋这种高度依靠运营而不依靠资产来产生价值的模式,甚至是戴德梁行、仲量行这样基本不持有任何资产,仅仅依靠管理和运营来赚钱的模式。显然,万达商业的运营模式和上述这两种模式相去甚远。
  万达商业的模式相对而言是一种“重资产”的模式,其一直以来都是以一种‘以售养租’的模式在维持,即以出售物业产生的巨大现金流为支撑,尽可能地维持“只租不售”的物业。
  根据王健林年初所作的万达集团2015年工作报告,万达商业2015年的收入为1904.5亿元,其中地产业务合同收入1640.8亿元,租赁收入只有144亿元,也就是说销售收入占到了八成以上,而租赁收入占比还不到一成,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重资产模式。
  在这种总资产模式之下,万达商业的盈利在海外投资者的眼中就显得很可疑,因为万达商业的利润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资产的价值重估。在内地投资者看来这不算是什么,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路向上,几乎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下跌,所以开发商捏在手里的土地和房子都是金疙瘩,当然是越来越值钱。
  但是,海外的投资者并不这样看。在他们看来,资产的增值可能会在市场下跌的时候顷刻间消失。香港投资者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SARS期间,香港的物业估值相对于1997年下跌60%,而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企业物业估值普遍下跌30%-85%不等,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导致企业一年巨亏过百亿元。
  万达商业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尝试实施轻资产战略,即万达广场的设计、建造、招商、营运、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由万达商业负责,但投资全部由合作者承担,资产归合作投资者,万达与投资方从净租金收益中分成。为了配合这种战略转型转型,王健林已经将2016年的地产销售收入目标进行了大幅下调,从2015年的1640.8亿元下调到1000亿元左右,可谓壮士断腕。
  然而,这种决绝依然没有获得海外投资者的认可,万达商业的股价也依然萎靡。花旗银行、美银美林、野村证券等多家研究机构在此之后相继下调万达商业的目标价位。其中,美银美林研报称,万达商业轻资产模式的转型过程将十分颠簸。
  黄立冲表示,在目前中国内地三四线城市的购物中心需求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再加上万达商业轻资产战略未见实效,海外投资者是不会给予其高估值的,现在香港市场只愿意给这样的企业3-8倍的市盈率,大部分在3-5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万达商业的价值并没有被低估。
  变数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万达商业此时选择私有化退市,倒也不无好处。而其最大的好处,是使万达商业在A股的发行定价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2015年9月,万达商业向证监会提交了公开发行申请,计划发行不超过2.5亿新股。没有H股低股价的拖累,万达商业A股IPO定价肯定会更高,上市以后的上涨空间肯定也会更大。可以预见,万达商业在A股的融资额会大增,IPO之后王健林将会稳稳当当地坐住中国首富的宝座,马云们此后恐怕只能干瞪眼了。
  在A股的上市排队中,万达商业的位置相对靠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万达商业既然敢在目前抛出港股退市的消息,显然是在A股上市上有突破。不过,如果万达商业在港交所退市成功,那么其在A股的上市申请书可能要重新修改,重新提交,按照正常的程序,这可能需要长达几年的时间。
  但现在说这个可能为时过早,因为万达商业能否顺利在港交所退市还是一个未知数。按照港交所的规定,上市公司退市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满足一系列的条件,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就是要召开全体股东大会并获得75%以上股东的支持。
  股东大会可能会成为万达商业退市的一道坎,因为按照每股48港元现金的要约收购价,万达商业的投资者,至少是从一开始就投资万达商业的投资者,肯定是不赚钱的,再考虑到时间成本,可能大部分都是亏钱的。如果按照原定的万达商业A+H股的模式,一方面A股的股价会受到H股的拖累,但从另一方面看,H股的股价肯定会受到A股股价的刺激而上涨。也就是说,如果万达商业不从港交所退市,等其在A股上市之后,其H股股价肯定会大幅上涨而使得投资者获益。因此,不愿意万达商业退市的股东肯定大有人在。

公司的经营层指的是什么

1、公司(总体)战略选择

公司层面的战略选择包括成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收缩型战略。成长战略是以扩张经营范围规模为导向的战略,包括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密集型成长战略。

稳定型战略是以巩固经营范围或规模为导向的战略,包括暂停战略、无变战略和维持利润战略;收缩型战略是.以缩小经营范围或规模为导向的战略,包括扭转战略、剥离战略和清算战略。

2、业务单位战略选择

业务单位层面的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三个基本类型。在上述战略中进行选择的标准包括:该战略是否适宜企业环境,是否符合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看是否实际可行。

扩展资料:

现代科技下,协同软件对企业管理的帮助体现在三个方面:

1、搭起战略和执行之间的桥梁:以超强的执行力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快速实现;

2、实现管理从艺术到科学的进化:以科学的管理体系而非个人能力来驾驭大型组织;

3、让管理变得简单而有效:以简单制胜和中层制胜的思想来解决管理上的根本问题。

对国内外众多业绩优秀企业的调研分析认为,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内部组织设置和管理杠杆运用方面都具有卓越的特色,他们的执行力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

现代科技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公方式,通过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了工具化,以事务和项目为中心,帮助组织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体系,有效的协作执行体系,精准的决策支撑体系,来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和办公能力,建立协调统一、反应敏捷的高水平执行团队。


高分求此次次贷金融危机中浙江民营企业的相关案例

  先是冰雪灾害、特大地震、通货膨胀,引起原材料价格猛涨;后是金融风暴引起市场萎缩,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整体滑坡。我国实体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上汽通用五菱却是早作准备,主动应对,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深入挖潜。2008年过去,该公司依然在国内微车市场上继续领跑:销售突破65万辆,超额完成了62万辆的目标,市场占有率接近50%,在国内微车领域市场连续3年占据第一。该公司不仅不裁员,还给员工加薪,同时还增发了3个月的工资。
  在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上汽通用五菱依旧保持这么快的发展势头,关键在于重视市场研究,对市场变动早有准备。该公司狠抓管理,靠严格管理降低成本,把科学管理落实到各个流程环节中,提高工作效率,消除浪费,持续保持低成本运行。与此同时,该公司认识到,人是公司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提出让全员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去。近年来,员工提出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等合理化建议达7.1837万条,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人数由原来的1000多人到现在的6000多人,合理化建议实施率达95%,合理化建议累计为该公司节约成本达1.8亿元。为了进一步激励员工,该公司从2008年7月起给员工加薪;同时还在2008年10月,发放两个月的固定工资慰问金;12月,在全面完成年度产销任务后,给员工增发一个月的岗位工资。
  面对不利形势,上汽通用五菱公司还十分重视内外挖掘,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的整条产业链同甘共苦,共同应对严峻困难。面对原材料价格大起大落、市场需求严重下滑等严重冲击,该公司通过柔性安排生产,加快对供应商付款流程,拿出几亿元对供应商进行价格补贴等,与供应商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下游经销商方面,对经销网络进行精耕细作和对经销商队伍系统培训,经销商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08年整个销售体系依然运作良好,增产、增销、增收。
  为了应对更为严峻的2009年,该公司及早决策,制定措施,为“车市寒冬”仍有作为作充分准备。目前,该公司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在已经很高的本地配套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供应商到本地设厂配套,同时严格控制零部件质量,提升产品质量;继续与供应商结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使合作方无论在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方面,都与该公司保持同步;扩大销售渠道和网络建设,继续深化县乡级网络的拓展,加强与全国近千家经销商的紧密合作。
  昨天,浙江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员小高一到单位,就感觉怪怪的,台阶上所有租赁的花木被搬走了,办公室大门全都敞开,一片凌乱,电脑等值钱的东西被搬抢一空。
  富丽堂皇的总裁办公室,散落着好几本房产证,栋栋价值都在数百万元。桌旁一个巨大的鱼缸里几尾价值上万的龙鱼被捞走了,只剩下一些小热带鱼非常寂寥地游动着……
  一切都非常突然。
  这家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顷刻间轰然倾塌,董事长夫妇突然失踪,债主纷纷上门。
  集团旗下的印染厂在这个国庆长假期间还在加班加点,10月6日工人突然接到通知:把手中的活都停下来;7日晚上,总公司各个办公室电脑等物被哄抢一空。
  据可靠消息,江龙控股欠银行贷款达12亿,民间借贷至少8亿。而江龙的银行贷款还牵涉到当地不少龙头企业的相互担保。
  传奇起家
  江龙控股的起家颇具传奇,董事长夫妇来自江苏,2000年来到绍兴县,董事长陶寿龙当时只是绍兴县某工厂的一个外贸业务员,但是敏于思考,对资金的运作很有想法。
  妻子严琪也就是后来江龙控股的总裁,行事泼辣,在贸易开拓上颇有一手。尤其是在中东地区,从事纺织贸易的客商几乎都知道有位头发长过腰际的中国女人做生意和喝酒都很厉害。
  两人几乎在三四年间神奇地建起了江龙,并于2006年9月在新加坡上市,股票名为“中国印染”。
  江龙控股的办公大楼外垂着一面红色的旗帜,上面金黄色的龙形图案气势恢弘,很远处都能看到。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家集纺织、印染、服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纺织企业,拥有总资产22亿元,员工4000多人,2007年销售额为20亿元。
  出问题的还是资金链
  江龙一直以来的作为还是很具思路的。
  去年开始了“坯布超市”等一系列比较前瞻的做法,还投入2亿元进口11条先进的特宽幅生产线,这一生产线一旦全部投产,江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纺特宽幅印花生产基地。
  这也是江龙预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最大亮点。
  公司融资部相关人士说,正是预备上市,公司把所有资金孤注一掷,抽调了各子公司的流动资金,对正常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还有就是去年年底银根紧缩,银行收回了1个多亿的贷款。
  然而,可怕的是,江龙在资金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求助民间借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高层均出面联系民间借贷。
  昨天纷纷上门的债主说,去年是3分利,今年六七月份都开出了7分利。以6分利计算,利息就相当于本金的70%左右。
  记者昨天在总裁办公室发现了一份今年7月22日绍兴企业家座谈会上江龙的发言稿,在谈到近况时,就反复强调了资金紧张。
  政府曾试图拉一把
  江龙的情况,当地政府也曾试图拉一把。
  记者拿到了一份盖有浙江省绍兴县柯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章的“政策说明函”的复印件,落款日期为9月18日,上面有这样的内容:为帮助江龙集团走出资金困境,顺利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将对江龙集团予以政策扶持。
  首先,江龙集团(包括下属企业)为“瘦身健体”而剥离部分非主业资产时,对双方均实行资产交易税费、生产经营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政策扶持。
  其次,在增加现金流2亿~3亿的基础上,同意江龙将南方科技位于柯北的工业用地改为商住用地,并享受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扶持政策。
  这项政策一度让江龙和借钱给它的人都似乎看到了希望。
  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陶寿龙夫妇在10月3日把手机留给秘书之后神秘失踪。
  目前可以证实的是,江龙欠银行贷款为12亿,而这些贷款全部由当地规模相近的企业提供担保。这些企业全部都是当地龙头。
  江龙出事,这些担保巨资的企业也即刻陷入困境。
  昨天,政府工作小组正式进驻江龙,集中给职工发放工资。但他们并不愿意透露江龙将何去何从。金融人士分析,如果清算破产,江龙估计是资不抵债的,银行就有可能立即对担保企业启动诉讼程序,而担保企业也往往有借贷在身,这样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不破产的话,那就只能重组。无论哪一种方法,对绍兴县纺织产业来说都是一记重创。
  目前,最让人头痛的是,江龙的总欠款一共多少,当地版本不一,说欠供货商的钱就至少2个亿,民间借贷更难统计,有消息说,当地一家企业兄弟俩借给江龙的钱(含利息)加起来就近亿元。
  昨天晚上,给江龙提供民间借贷的人汇聚在一个小饭馆里,这些人中有纺织企业的老总,有外贸公司的老总,有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还有一些是能筹到巨额民间资金的“代表人”,他们坐下来就是要对一对江龙民间借贷的总数,还要商讨追讨的办法。(来源:都市快报)

基金上说的4000点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基金?打个比方就是几个人(比如你和我)一起出钱想投资,可我们对这方面不懂,于是找到我们的朋友张军,他对这方面很在行。于是你出60元,我出40元,一共100元交给张军请他帮忙投资。这100元钱就可以算是一个基金,将来不管赚了钱或是赔了钱,你和我都要按投资的比例承担,和张军没关系,谁让我们当初相信他的投资水平找到他呢。在现实生活中,张军就代表了基金公司,而你和我就成了“基民”。
可以买的。

股市“三板”指什么

  三板市场
  转的(时间早了点将就看)
  三板市场的来历
  作为一个另类市场,三板一直不为主流投资者关注。三板市场的正式名称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其启动的初衷是为了妥善解决原NET、STAQ系统的“历史遗留”问题。NET、STAQ系统是分别于1992年7月和1993年4月开始运行的法人股交易系统,由于在交易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个人违反两系统规定进入市场,造成两系统流通的法人股实际上已经个人化。1999年,两系统停止交易。从既要规范市场又要妥善考虑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监管部门一直在寻找一个“多赢多效”的解决途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应运而生。
  2001年4月20日,“PT水仙”成为中国十年股市第一家退市的股票,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退市机制。股票退市所带来的风险,如果百分之百由投资者承担,显然缺乏公平。退市不是破产,三板市场解决了退市股票的“出口”问题,承担了完善中国退市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历史任务。
  三板股票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STAQ、NET系统中转移过来的股票公司;另一部分是从沪深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退市的公司。目前三板转让股份只能在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大鹏证券、闽发证券、辽宁证券6个券商的300多家营业部内进行交易。在三板市场进行股份转让的共有9家公司10只股票,现有投资者9.5万人。不久,还将有深中浩等5家退市公司加入到三板市场中来。目前在三板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价格与最低时相比已有多达两倍以上的涨幅,随着主板退市公司不断加盟三板市场,投资者队伍也将同步扩大,三板市场双向扩容在即。种种迹象表明,三板市场的功能定位正在悄然变化。
  在中国证券市场成熟化进程日益深入的当前,三板市场无疑已被赋予了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与退市公司再孵化的双重功能。
  三板市场的交易方式
  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发布《关于改进代办股份转让工作的通知》,将退市公司列入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至此,退市公司上“三板”条件进一步明确。
  《通知》规定,退市公司股份进行代办转让需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公司依法完成退市手续,向主办券商正式提出代办股份转让申请。主办券商与退市公司签订代办股份转让协议;二是公司股东在主办券商营业机构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三是符合《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代办股份转让是独立于证券交易所之外的一个系统,投资者在进行股份委托转让前,需要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
  从交易方式看,其实三板市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的柜台交易。因为已签订互相委托代理协议的6家代办券商,只是执行了开户与隔离投资者的职能,三板市场的所有技术支持仍由交易所实现,这与主板并无区别,并将成为三板市场规模扩增的重要保障。
  股份转让以集合竞价的方式配对撮合,现股份转让价格不设指数,股份转让价格行5%的涨跌幅限制。股份实行分类转让,股东权益为正值或净利润为正值的,股份每周转让五次;二者均为负值的,股份每周转让三次;未与主办券商签订委托代办股份转让协议,或不履行基本信息披露义务的,股份每周转让一次。
  可能成交价格预揭示是指在最终撮合成交前若干既定的时间点,对每一时间点前输入的所有买卖委托按照集合竞价规则虚拟撮合所形成的价格分时点进行揭示的制度。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行的可能成交价格预揭示制度是在现行集合竞价规则的基础上,分别于转让日的10:30、11:30、14:00揭示一次可能的成交价格,最后一个小时即14:00后每十分钟揭示一次可能的成交价格,最后十分钟即14:50后每分钟揭示一次可能的成交价格。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可能成交价格预揭示与主板市场行情揭示有两点不同:一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预揭示的价格是虚拟成交价,而主板市场行情揭示的价格是真实的成交价;二是可能成交价格预揭示只揭示既定时点可能的成交价格,不揭示成交量,而主板市场行情既揭示成交价又揭示成交量。
  投资者可从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上识别股份转让的次数。每周一、二、三、四、五各转让一次,每周转让五次的股票,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5“;每周一、三、五各转让一次,每周转让三次的股票,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3“;仅于每周星期五转让一次的股票,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1“。
  三板市场可能孕育暴富机会
  事实上,三板的套利空间并不小,2003年,三板行情跌宕起伏,年内股价最大振幅均在45%以上;今年4至5月期间,在主板市场萎靡不振的形势下,三板市场却反其道而行之,部分交易品种强势飘红。华凯从4月19日最低1.17元,上涨到目前的1.50元,涨幅达28%。
  三板市场活跃的内因在于市场对转让公司重组举措下的主板上市预期,同时此预期又与转让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形成矛盾,进而加剧了价格的波动。出于保牌目的的资产重组一旦失败,仍然可以在公司退出主板以后实施,重组方可以获得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时带来的资本利得。这对机构投资者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因此不排除刻意让某些公司连续亏损后退市,再在三板市场中运作资产重组的可能性,三板市场因此有可能演绎出暴富机会。
  近期三板市场的涨升与中小企业板块的股票即将在深圳面市有较大关联。市场人士认为,我国在酝酿了4年之后终于推出中小企业板块,反映了监管部门对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决心;特别是中小企业板还将建立退市公司股票有序快捷地转移至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交易的机制,这一信息自然刺激了三板市场的重新活跃。
  尤其是,近期的大扩容则有望改善这种参与者稀少的状况。一个直接的因素就是,大量退市公司登陆三板,势必将其原有的数万持股人同时带入。即使多数持股人在失望之余选择卖出并不再买入,也总会有部分投资者会留在三板。同时,随着交易品种的增加,投资者可选择余地的增大,三板也会吸引一批新的投资人。随着退市公司“平移”三板市场的速度加快,三板市场将因此迎来扩容高潮而扩容将引来活水,大量退市公司的进入将使三板市场的活跃度和关注度大大增加。
  三板市场两方面的流动性:其一表现为撮合交易次数增加导致的股份流动性增强,进而提高市场参与积极性,体现的是活跃市场的效应。而主板退市公司“进”与原三板挂牌公司“出”的价值流动性增强,实质是强化三板市场的孵化功能,其中蕴含了转让股份价值突变的巨大投资机遇。
  还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9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人关于退市公司重组后股份可全流通的提法引起市场普遍关注。众所皆知,尽管退市不等于破产,但退市公司连续亏损均在3年以上,严重资不抵债,企业基本上丧失了持续经营能力,因此政策推动的重组将是退市公司重获新生的重要途径。该举措短期虽会使市场产生扩盘预期而低调盘桓,但长远对提升三板市场的整体价值必将体现积极作用。
  后续“三板”政策有望接踵出台
  事实上,三板的市场建设一直在积极推进之中。2001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为解决原NET、STAQ系统挂牌公司股份流通问题建立了俗称三板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2001年12月10日,第一家退市公司水仙在三板挂牌。
  2003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对三板的券商进行了一次大扩容,12家证券公司被新批准从事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这使主办券商从原来的6家一下子激增至18家。
  2004年3月,紧随平移机制推出之后,中国证券业协会宣布调整代办股份转让停复牌规则,自3月22日起,股份转让公司除披露董事会有关“股份置换决议公告”和“股份终止代办转让公告”须暂停股份转让外,披露其他临时报告,股份都不作暂停转处理。
  三板市场由于不存在连续竞价交易,原先公告停牌期均为1天,大大影响了股份转让的流通性。取消非重大事件的停牌,自然有助于加强三板交易的连续性。
  此次三板调整停复牌规则,业内人士将其理解为对三板扩容政策的有力补充。在大扩容来临之后,三板市场的机会也将随之加大。
  “三板”市场今年还将迎来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措施。如证券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证券业协会将为推动“三板”市场规范发展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修订《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试点办法》和《股份转让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研究制定挂牌公司转板操作细则、主办券商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考核制度、 股权置换公司代办转让系统挂牌标准、主办券商财务顾问工作指引等制度和规则;继续研究和推进退市公司规范重组和流通股东网上投票表决试点工作,改善代办股份转让板块成份,增设转让方式;从我国现阶段实际出发,借鉴海外柜台市场的成功经验,研究我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发展方向等。
  一些乐观的观点认为,扩容后的三板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的OTC市场,进而逐步吸纳一些小型高成长公司、高科技公司,逐渐淡化其“垃圾板”色彩。
  未来三板市场的发展前景
  经济学家关于三板市场的建立,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以刘纪鹏为代表的观点比较鲜明,刘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发展三板市场和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是资本市场大势所趋。
  按照刘纪鹏的设想,这个市场上需要容纳六种因素:1.定向募集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搞了6000家定向募集公司,这些公司募集完成了,但一直没有流动性,没有监管,有的消亡了,有的存在,没有上市的机会,股份的转让需要一个场所;2.地方场外交易市场的摘牌企业。1998年关闭场外交易柜台遗留下的574家企业,这些企业处于艰难的境地,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3.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是决定这些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给风险投资一个退出渠道;4.深沪两所上市公司中的退市企业;申请上市公司进入辅导期的公司。需要提供一个场所,发挥摇篮、孵化器作用,在低层次市场里监管辅导;5.STAQ、NET两系统的退市企业。“建立非主板市场的场外交易市场需要兼顾以上因素,而不是主板退市和两个系统摘牌企业的单一考虑。
  刘纪鹏强调,三板市场不具备IPO的功能,它应主要承担已成立股份公司存量股份的转让功能。他还主张,将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合并,在这个市场上再分层次,可建立一个条条的中央场外交易市场,把报价系统和柜台交易两个市场集于一身。同时还应培育区域性的场外交易柜台市场。
  众所皆知,退市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主板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不彻底、理性投资理念难成气候的重要原因。同时证券市场成熟化进程的深入又推动证券交易行为由交易所的场内交易向场外柜台交易、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辐射,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正在逐步实现。
  由此在以上两方面的共同推动下,我们对三板市场的功能理解是:短期内,三板市场旨在为主板上市公司退市提供出口,缓减因退市可能形成的社会振荡,进而给予相关上市公司重获新生的机会。长远来看,采用柜台交易方式的三板市场,如能与区域性的产权交易中心相衔接,使产权交易从使用价值的物权形态向价值形态的股权转让过渡,将最终推动多层次证券市场高级形式的出现,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也由此得到拓宽。
  实际上,按照专家们的设想,未来三板发展轮廓会是:两三年内,三板市场加快转板速度,大幅扩容;同时,从三板恢复到主板上市的“绿色通道”也可望得到发挥。专家认为,符合恢复上主板条件的退市公司,也应该是在三板交易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上市。进一步,今后在三板中,还可能诞生新板块,吸引高科技小盘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公司上市,其上市要求可能略低于中小企业板。最为乐观的观点认为,扩容的三板类似美国的OTC市场,将与主板、中小企业板形成互补。
  专家认为,如果这类设想实现,三板将真正成为投资者投资投机两相宜的交易场所。目前,投资者还只能拭目以待。因此,投资者要区别对待三板公司,在回避市场风险的同时,抓住市场机遇。一些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三板投资机会远远超过沪深主板。2003年,三板行情跌宕起伏,年内股价最大振幅均在45%以上,特别是低价小盘股成为三板投资者的主力投资品种。
  三板市场投资策略
  三板市场上市公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原NET、STAQ市场挂牌公司,共有9家, 原NET、STAQ系统的9家三板公司为了符合达到主板上市的要求,大多进行过较为彻底的资产重组,整体质量要好于主板退市的公司,但亏损面仍然较大,平均业绩水平远低于主板市场。
  另一类为从主板退下的公司,目前连同国嘉3在内共有5家公司8只股票。最先退到三板市场的水仙、中浩、粤金曼等3家公司2003年1-9月每股收益分别为-0.2267元、-0.17元、-0.567元,无一例外均告亏损,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556.63%、172.20%、407.45%,虽然几家公司从主板退市之前也几经重组的努力,无奈因重组成本过大而陷入失败。
  因此,目前三板转让公司分两个梯队,一个是公司股东权益为正值或净利润为正值,存在转主板上市可能的,共七只股票,每周交易五次,全部为原STAQ和NET系统挂牌交易的公司,其余为第二梯队,主要是从主板退市的公司,每周交易三次。
  2003年1-9月,9家公司中,大自然、建北、京中兴、广建、鹫峰等有转板意向的公司以及港岳共6家盈利,其余3家亏损,亏损面达到1/3。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为0.0375元、3.25%,分别为主板市场加权平均的23.44%、52.50%,其中业绩最好的建北每股收益也仅为0.2002元,净利润尚不足4000万元。此外,三板公司资产质量比之主板市场也有一定差距,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0.20%,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仅为1.15元。
  从主板平移过来的几家公司资产质量自不待言说,往往是连续亏损3年以上,净资产早已是负值。更为重要的是,公司自身缺乏扭转亏损局面的实力,而且其本身较差的资产质量也使得外界失去了重组的兴趣,因此,退到三板之后,这些公司仍是亏损局面。
  从接下来平移至三板的金田、国嘉两家公司来看,资产质量也丝毫不能乐观。退市前净资产分别为-99371.28万元、-49296.39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81.99

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的跌宕人生,民族饮料第一品牌从辉煌到没落

很多企业家都把自己创立的品牌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可以为之倾注毕生的心血,甚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健力宝,一个曾经的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它从无到有,一直到辉煌的顶峰,都与一个名叫李经纬的人息息相关。

1939年,李经纬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县,尚在娘胎时,其父便死于战乱,母亲无力抚养,把他送至孤儿院。他没上过一天学,擦过皮鞋,做过印刷工人,在戏院给有钱人扇过扇子。
李经纬唯一的兴趣就是打篮球,机缘巧合,打球时认识了一位领导,把他安排到三水县体委工作,做到体委副主任。后因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在1973年,被调到只有几口酒缸的作坊式的三水酒厂当厂长。

1983年,李经纬去广州出差,在街边买了一听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萌生了生产饮料的念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广东 体育 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欧阳孝研发出一种运动饮料,便找上门寻求合作。在欧阳孝的主持下,经过上百次生产试验,一种橙黄色的饮料被开发出来。

1984年,李经纬的营销天赋开始体现。他听说亚足联将在广州开会,就决定要把这款饮料带到这个会上,而这时饮料的品牌、包装、生产线还没定。李经纬苦思冥想出“健力宝”这个名字,含有 健康 活力的保健暗示,还朗朗上口。他请自己的哥哥写了健力宝三个字,找县里的广告公司设计出商标图形,J字头顶的点像一个球,是球类运动的象征。下半部由三条曲线并列组成,像三条跑道,是田径运动的象征。从整体来看,那个字的形状犹如一个体操或跳水运动员,整个商标体现了健力宝和 体育 运动的关系。

李经纬同时做出一个大胆举措,用易拉罐包装健力宝。当时消费者眼中,易拉罐无疑是高档饮料的代名词,国内尚无一家易拉罐生产企业。李经纬四处奔波,说动深圳百事可乐为他做一批代工。

1984年4月,紧急生产的200箱健力宝出现在亚足联的广州会议上,引起众人惊叹。
1984年6月,李经纬又大胆决定参加中国奥运代表团首选饮料评选。跟所有的参评饮料相比,它是惟一的罐装品,品牌形象与 体育 运动有关,而且口感色泽均无可挑剔,健力宝毫无争议地中选。
李经伟的魄力在这时突出展现,豪掷25万元赞助国家队,拿下了中国国家队指定饮料权,而当时三水酒厂全年纯利润不足5万元。

1984年,健力宝销售额345万元。1985年达到1650万元,1986年达到1.3亿元。在此后的15年里,健力宝一直是中国民族饮料的第一品牌。

1987年,全国第6届运动会在广州举办,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出资100万,李经纬把价码抬高到250万,外加赠送10万元饮料,最后健力宝如愿拿到指定饮料权,可口可乐得到了“可乐型”饮料的指定权。六运会比赛期间,可以在任何角落看到健力宝的踪影,健力宝实现了全中国老少皆知。

1988年,健力宝的销售额达到2.7亿。这一年,李经纬的忘年交朋友李宁,将来到他的身边。
当年的体操王子李宁,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意外失手从吊环摔下,中国失去这枚必得金牌。回国的李宁没有人迎接,只有始终欣赏李宁的李经纬,捧着一把鲜花在机场等着他。当时广西省邀请李宁担任体委副主任,多个国家聘请他担任教练,但李宁自己想创办一个体操学校。李经纬给出建议,“为什么不自己做出一个 体育 企业来?”

1990年,在李经纬的支持下,由新加坡康基实业公司与健力宝公司合资成立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健力宝出资1600万元,李宁任总经理,“李宁”牌运动服正式投产。

1991年,李经纬异想天开策划出一个“拉环有奖”的促销创意,只要拉环上有指定的中奖标志,可以得到5万元奖金。为了这个举措的实施,健力宝每年的投入从1991年的200万元,提升到1994年的800万元。这个活动在中国城乡获得意外的成功,甚至有的骗子制作假的健力宝拉环骗人。

1992年,中国足协与健力宝集团签订协议,正式组建中国健力宝少年足球队赴巴西学习,李铁、李金羽、李玮锋都是当年少年足球队队员。

1993年,健力宝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可上市企业名单,有下属极力劝说李经纬抓住这个机会进行股份改制。但李经纬觉得太麻烦,“我们又不缺钱,干嘛要上市”。李经纬性格的自负,以及他对股权不清的严重性认识的不足,为健力宝品牌和他自己的将来埋下了隐患。

1994年,在北京的另一家同样国企背景的联想公司,在柳传志的运作下,成功在香港上市。

同一年,李宁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位贵人,股份制改造专家刘纪鹏。这位专家为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诊断后,提醒李宁,“公司产权不清将对今后的发展带来致命的问题”。李宁曾担心如果脱离健力宝,会不会被人看成忘恩负义。出乎意料的是,李经纬完全同意。

1994年底,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从健力宝的母体上顺利脱身,集团投入的资金,李宁分三次用现金偿还。
李经纬对李宁,扶上马,送一程,把这个他欣赏的忘年交的朋友,送上了一条比他自己要顺畅得多的商业大道。

1994年前后,中国保健品和饮料市场进入剧烈的膨胀阶段,全国保健品企业从近百家迅速增至3000余家。在长达七八年的无底线的营销乱象中,健力宝没有采取三株、飞龙的任意夸大功效的方式。后期当全国保健品市场信用崩塌的时候,知名品牌只有两家幸存,一个是娃哈哈,一个是健力宝,可以说在险恶的市场大潮中躲过一劫。

1994年,健力宝营业额达18亿元,在饮料市场,举目四望,无人能及。但是企业的产权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水县是一个偏远而土地贫瘠的小县城,在相当多的年份里,健力宝上交的利税一直是三水地方财政的支柱,极盛之时占到八成。李经纬是三水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地方政府眼中的财神爷。官员对健力宝的支持也不遗余力,在企业用地及各项优惠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很多活动仪式上,县委书记、县长坐中间,旁边坐的就是李经纬,再下去才轮到政府其他官员。
国有体制的弊端也同样存在,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就业率,明确规定健力宝的员工必须45%的比例是三水人,各种裙带关系严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开始尝试国退民进,经营者被允许以各种方式购买企业资产。1996年,TCL的李东生与惠州市签订了放权经营协议,李东生团队每年确保国有资产增值10%,政府承诺经营层可以按一定比例购买增值部分的企业股权。三水附近顺德市北滘镇的美的集团,被整体出售给创办人何享健。

李经纬这时也开始着手健力宝香港上市的筹备工作。

1996年,投资10亿元的38层健力宝大厦在广州建成,公司总部迁到了广州。销售额突破50亿,健力宝被评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4项排名第一。健力宝被评为90年代中国公众心目中十大知名品牌之一。

但在三水政府看来,李经纬现在无异于叛离。据称,健力宝大厦建造没有通过三水政府批准,造价之高有转移资产的嫌疑。当总部搬到广州之后,是否意味着摇钱树要从土地上迁走,三水对李经纬开始产生怀疑。

1996年,李宁将服装公司迁到北京,更名为李宁运动服装公司,彻底告别健力宝。

这一年,李宁运动服装公司成为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赞助商。

1997年,健力宝销售额54亿元,健力宝品牌影响力达到顶峰。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也行将通过,此方案中,包括了经营层的股权分配。然而,三水市(升级县级市)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由,拒绝批准。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从此,双方矛盾公开化。

在这之后几年的时间里,李经纬始终没有放下身段,与市里缓和关系。相比柳传志、李东生、何享健等企业家,李经纬自负、独断的性格,不善于处理政府关系的弱点,造成了市里越来越不信任李经纬团队,这严重制约了他和健力宝品牌前进的脚步。
1998年开始,三水市加大对健力宝的资金掌控,公司开发新产品必须通过市里审批,然后划拨经费。每一个新的合作项目,都要审批,目的是防止转移资产。

1999年,市里大换届,一些与李经纬有交情的老领导退休,健力宝处境更为艰难。
同一年,健力宝提出公司内部员工持股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买下三水市所持有股份,合计4.5亿元,在3年内分期付清。市里断然拒绝,理由是“风险大,有用健力宝资金买健力宝之嫌”。
深圳一家咨询公司之后又提出一套新方案,李经纬团队持股75%,市里再给李经纬个人5%股权奖励,这个方案也被否决,理由依然是“担心经营层的钱来历不明”。

来自市场的挑战已经接踵而至。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在饮料市场内狂飙突进,老霸主健力宝开始显露颓势。

1998年以后,健力宝销售额逐年降低,到2001年降到31亿元,上交利税从以往的1亿元降到2000万元。
随着健力宝营收下滑,整个三水都陷入了困境,“公务员的工资都欠发,日子非常难过”。尽快将健力宝出手,已经是明摆着的现实。

2001年7月,市里召开健力宝转制工作联席会议,90%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但是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一次晚宴上,李经纬被通知出席,市长告诉他,健力宝将以3.8亿的价格卖给新加坡一家食品公司。在那份协议里,健力宝品牌价值的评估价是零,此后的所有协议、直至出售,其品牌估值都是零。
这对养育这个品牌的李经纬是无法接受的。他不明白为什么市里宁愿将健力宝“贱价”卖给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也不愿意卖给为之奋斗了一辈子、并且出价更高的他们。
他一方面带领公司全面抵制来审核查账的新加坡人,拒不交出商业资料;另一方面,国内媒体也被招揽而至,“健力宝被贱卖他国”的新闻一时间铺天盖地。舆论的重压下,这次交易就此告吹。

三水市开始想方设法寻找国内买家。李经纬找到当时最有可能的买家娃哈哈的宗庆后,劝说其高抬贵手。
2002年1月9日,李经纬以质询的口吻质问市长:“为什么不能让我们买回来”,市长随即表态:“要买可以,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双方商定,李经纬出资4.5亿,买走政府的全部股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年仅28岁的张海此时登场,李经纬和健力宝的命运就此改变。
张海14岁被报道为特异功能神童,16岁成为气功大师,25岁成为上市公司中国高科董事长,号称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张海承诺给三水市3.38亿,购买健力宝75%股份,由他控制的方正 科技 旗下的国有企业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出面,这样的收购方是市里最愿意接受的。

2002年1月14日,还在筹措资金的李经纬接到通知,健力宝已被浙江国投收购。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举办了一场仓促的签约仪式,仪式上,李经纬默默地坐在会场一角。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他全程含泪仰天,不发一语”,这张照片被迅速刊登在了国内所有 财经 媒体和新闻网站上,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签约仪式后的第9天,李经纬突发脑溢血,手术后再也没能摆脱病床和轮椅。李经纬住院期间,李宁常去探望,还担负起其住院后所有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2002年10月,病榻上的李经纬接到通知,因涉嫌贪污犯罪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检察院立案,李经纬被双规,原4位副总,3人相继被批捕,1人出逃国外。

健力宝品牌离开了最牵挂它的人,开始了被嫌弃、被搁置、被不断交易的蹉跎岁月,从此再没有享受过以往那受到万般呵护的时光。

张海接手健力宝以后,嫌弃健力宝品牌太“老土”,造出一个自认为 时尚 又新锐的“第五季”。以3100万元拿下了中央电视台世界杯广告标王,同时入主深圳足球俱乐部。张海后的健力宝在投资方面支出高达20亿元,仅银行借贷就高达10亿元以上。在多元化投资的同时,张海还控制成立了大量与健力宝有业务往来的周边公司,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将大量投资款项在这些公司之间的转移中“化公为私”。

2004年,健力宝董事会在张海缺席的情况下,免去了他的职务,改由祝维沙担任集团总裁。
2004年10月,台湾统一集团出价1亿美元收购健力宝,因经销商反对未果。
2004年11月,小护士化妆品创始人李志达计划接手,三水以小股东身份强力干涉,转让流产,健力宝暂时停产。
2004年12月,三水市出面主导公司工作,健力宝恢复生产。

2004年6月28日,李宁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2005年,健力宝分成集团公司和贸易公司两个实体,健力宝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统一集团租用健力宝品牌。

2007年,统一集团正式取得健力宝贸易公司99.9%股权,拥有健力宝的经营权。

同一年,佛山市中级法院以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两项罪名,判处张海有期徒刑十五年。

2009年,佛山市中级法院作出判决,原李经纬管理团队的3名副总裁分别被判14年和18年有期徒刑。

2011年8月,佛山市中级法院在广州一家医院公开审理了李经纬贪污一案。此时,李经纬72岁,中风瘫痪在床。最终,李经纬因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2013年4月22日,李经纬因病逝世,终年74岁。
包括李宁、李铁等在内的数百亲友及健力宝现任董事长和健力宝老员工参加了追悼会,国家 体育 总局领导、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政府部门的不少官员均以个人名义送上了花圈。

2016年,统一集团将健力宝贸易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健力宝集团,交易金额为9.5亿元人民币。为健力宝集团完成此次收购提供资金的,是中信资产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统一集团宣称从健力宝品牌出手获得了2.5倍的投资回报。

时隔11年,健力宝品牌的经营权终于又重新回归健力宝集团。

品牌从无到有,创始人自然是最疼爱它,甚至胜过自己的生命。但是作为创始人要考虑一点,一个人的智慧和生命总是有限的,为品牌培育一个基业长青的生长土壤,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为民族品牌赋予生命和活力的创始人, 历史 不会忘记!

在股市上有个第三板是怎么回事,怎样炒请求行家高手详尽地介绍一下好吗谢谢!

三板市场的来历
作为一个另类市场,三板一直不为主流投资者关注。三板市场的正式名称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其启动的初衷是为了妥善解决原NET、STAQ系统的“历史遗留”问题。NET、STAQ系统是分别于1992年7月和1993年4月开始运行的法人股交易系统,由于在交易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个人违反两系统规定进入市场,造成两系统流通的法人股实际上已经个人化。1999年,两系统停止交易。从既要规范市场又要妥善考虑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监管部门一直在寻找一个“多赢多效”的解决途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应运而生。
2001年4月20日,“PT水仙”成为中国十年股市第一家退市的股票,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退市机制。股票退市所带来的风险,如果百分之百由投资者承担,显然缺乏公平。退市不是破产,三板市场解决了退市股票的“出口”问题,承担了完善中国退市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历史任务。
三板股票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STAQ、NET系统中转移过来的股票公司;另一部分是从沪深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退市的公司。目前三板转让股份只能在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大鹏证券、闽发证券、辽宁证券6个券商的300多家营业部内进行交易。在三板市场进行股份转让的共有9家公司10只股票,现有投资者9.5万人。不久,还将有深中浩等5家退市公司加入到三板市场中来。目前在三板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价格与最低时相比已有多达两倍以上的涨幅,随着主板退市公司不断加盟三板市场,投资者队伍也将同步扩大,三板市场双向扩容在即。种种迹象表明,三板市场的功能定位正在悄然变化。
在中国证券市场成熟化进程日益深入的当前,三板市场无疑已被赋予了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与退市公司再孵化的双重功能。
三板市场的交易方式
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发布《关于改进代办股份转让工作的通知》,将退市公司列入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至此,退市公司上“三板”条件进一步明确。
《通知》规定,退市公司股份进行代办转让需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公司依法完成退市手续,向主办券商正式提出代办股份转让申请。主办券商与退市公司签订代办股份转让协议;二是公司股东在主办券商营业机构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三是符合《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代办股份转让是独立于证券交易所之外的一个系统,投资者在进行股份委托转让前,需要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
从交易方式看,其实三板市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的柜台交易。因为已签订互相委托代理协议的6家代办券商,只是执行了开户与隔离投资者的职能,三板市场的所有技术支持仍由交易所实现,这与主板并无区别,并将成为三板市场规模扩增的重要保障。
股份转让以集合竞价的方式配对撮合,现股份转让价格不设指数,股份转让价格行5%的涨跌幅限制。股份实行分类转让,股东权益为正值或净利润为正值的,股份每周转让五次;二者均为负值的,股份每周转让三次;未与主办券商签订委托代办股份转让协议,或不履行基本信息披露义务的,股份每周转让一次。
可能成交价格预揭示是指在最终撮合成交前若干既定的时间点,对每一时间点前输入的所有买卖委托按照集合竞价规则虚拟撮合所形成的价格分时点进行揭示的制度。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行的可能成交价格预揭示制度是在现行集合竞价规则的基础上,分别于转让日的10:30、11:30、14:00揭示一次可能的成交价格,最后一个小时即14:00后每十分钟揭示一次可能的成交价格,最后十分钟即14:50后每分钟揭示一次可能的成交价格。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可能成交价格预揭示与主板市场行情揭示有两点不同:一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预揭示的价格是虚拟成交价,而主板市场行情揭示的价格是真实的成交价;二是可能成交价格预揭示只揭示既定时点可能的成交价格,不揭示成交量,而主板市场行情既揭示成交价又揭示成交量。
投资者可从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上识别股份转让的次数。每周一、二、三、四、五各转让一次,每周转让五次的股票,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 “5“;每周一、三、五各转让一次,每周转让三次的股票,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3“;仅于每周星期五转让一次的股票,股票简称最后的一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1“。
三板市场可能孕育暴富机会
事实上,三板的套利空间并不小,2003年,三板行情跌宕起伏,年内股价最大振幅均在45%以上;今年4至5月期间,在主板市场萎靡不振的形势下,三板市场却反其道而行之,部分交易品种强势飘红。华凯从4月19日最低1.17元,上涨到目前的1.50元,涨幅达28%。
三板市场活跃的内因在于市场对转让公司重组举措下的主板上市预期,同时此预期又与转让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形成矛盾,进而加剧了价格的波动。出于保牌目的的资产重组一旦失败,仍然可以在公司退出主板以后实施,重组方可以获得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时带来的资本利得。这对机构投资者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因此不排除刻意让某些公司连续亏损后退市,再在三板市场中运作资产重组的可能性,三板市场因此有可能演绎出暴富机会。
近期三板市场的涨升与中小企业板块的股票即将在深圳面市有较大关联。市场人士认为,我国在酝酿了4年之后终于推出中小企业板块,反映了监管部门对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决心;特别是中小企业板还将建立退市公司股票有序快捷地转移至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交易的机制,这一信息自然刺激了三板市场的重新活跃。
尤其是,近期的大扩容则有望改善这种参与者稀少的状况。一个直接的因素就是,大量退市公司登陆三板,势必将其原有的数万持股人同时带入。即使多数持股人在失望之余选择卖出并不再买入,也总会有部分投资者会留在三板。同时,随着交易品种的增加,投资者可选择余地的增大,三板也会吸引一批新的投资人。随着退市公司“平移”三板市场的速度加快,三板市场将因此迎来扩容高潮而扩容将引来活水,大量退市公司的进入将使三板市场的活跃度和关注度大大增加。
三板市场两方面的流动性:其一表现为撮合交易次数增加导致的股份流动性增强,进而提高市场参与积极性,体现的是活跃市场的效应。而主板退市公司“进”与原三板挂牌公司“出”的价值流动性增强,实质是强化三板市场的孵化功能,其中蕴含了转让股份价值突变的巨大投资机遇。
还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9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人关于退市公司重组后股份可全流通的提法引起市场普遍关注。众所皆知,尽管退市不等于破产,但退市公司连续亏损均在3年以上,严重资不抵债,企业基本上丧失了持续经营能力,因此政策推动的重组将是退市公司重获新生的重要途径。该举措短期虽会使市场产生扩盘预期而低调盘桓,但长远对提升三板市场的整体价值必将体现积极作用。
后续“三板”政策有望接踵出台
事实上,三板的市场建设一直在积极推进之中。2001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为解决原NET、STAQ系统挂牌公司股份流通问题建立了俗称三板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2001年12月10日,第一家退市公司水仙在三板挂牌。
2003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对三板的券商进行了一次大扩容,12家证券公司被新批准从事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这使主办券商从原来的6家一下子激增至18家。
2004年3月,紧随平移机制推出之后,中国证券业协会宣布调整代办股份转让停复牌规则,自3月22日起,股份转让公司除披露董事会有关“股份置换决议公告”和“股份终止代办转让公告”须暂停股份转让外,披露其他临时报告,股份都不作暂停转处理。
三板市场由于不存在连续竞价交易,原先公告停牌期均为1天,大大影响了股份转让的流通性。取消非重大事件的停牌,自然有助于加强三板交易的连续性。
此次三板调整停复牌规则,业内人士将其理解为对三板扩容政策的有力补充。在大扩容来临之后,三板市场的机会也将随之加大。
“三板”市场今年还将迎来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措施。如证券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证券业协会将为推动“三板”市场规范发展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修订《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试点办法》和《股份转让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研究制定挂牌公司转板操作细则、主办券商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考核制度、股权置换公司代办转让系统挂牌标准、主办券商财务顾问工作指引等制度和规则;继续研究和推进退市公司规范重组和流通股东网上投票表决试点工作,改善代办股份转让板块成份,增设转让方式;从我国现阶段实际出发,借鉴海外柜台市场的成功经验,研究我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发展方向等。
一些乐观的观点认为,扩容后的三板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的OTC市场,进而逐步吸纳一些小型高成长公司、高科技公司,逐渐淡化其“垃圾板”色彩。
未来三板市场的发展前景
经济学家关于三板市场的建立,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以刘纪鹏为代表的观点比较鲜明,刘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发展三板市场和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是资本市场大势所趋。
按照刘纪鹏的设想,这个市场上需要容纳六种因素:1.定向募集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搞了6000家定向募集公司,这些公司募集完成了,但一直没有流动性,没有监管,有的消亡了,有的存在,没有上市的机会,股份的转让需要一个场所;2.地方场外交易市场的摘牌企业。1998年关闭场外交易柜台遗留下的574家企业,这些企业处于艰难的境地,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3.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是决定这些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给风险投资一个退出渠道;4. 深沪两所上市公司中的退市企业;申请上市公司进入辅导期的公司。需要提供一个场所,发挥摇篮、孵化器作用,在低层次市场里监管辅导;5.STAQ、NET 两系统的退市企业。“建立非主板市场的场外交易市场需要兼顾以上因素,而不是主板退市和两个系统摘牌企业的单一考虑。
刘纪鹏强调,三板市场不具备IPO的功能,它应主要承担已成立股份公司存量股份的转让功能。他还主张,将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合并,在这个市场上再分层次,可建立一个条条的中央场外交易市场,把报价系统和柜台交易两个市场集于一身。同时还应培育区域性的场外交易柜台市场。
众所皆知,退市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主板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不彻底、理性投资理念难成气候的重要原因。同时证券市场成熟化进程的深入又推动证券交易行为由交易所的场内交易向场外柜台交易、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辐射,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正在逐步实现。
由此在以上两方面的共同推动下,我们对三板市场的功能理解是:短期内,三板市场旨在为主板上市公司退市提供出口,缓减因退市可能形成的社会振荡,进而给予相关上市公司重获新生的机会。长远来看,采用柜台交易方式的三板市场,如能与区域性的产权交易中心相衔接,使产权交易从使用价值的物权形态向价值形态的股权转让过渡,将最终推动多层次证券市场高级形式的出现,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也由此得到拓宽。
实际上,按照专家们的设想,未来三板发展轮廓会是:两三年内,三板市场加快转板速度,大幅扩容;同时,从三板恢复到主板上市的“绿色通道”也可望得到发挥。专家认为,符合恢复上主板条件的退市公司,也应该是在三板交易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上市。进一步,今后在三板中,还可能诞生新板块,吸引高科技小盘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公司上市,其上市要求可能略低于中小企业板。最为乐观的观点认为,扩容的三板类似美国的OTC市场,将与主板、中小企业板形成互补。
专家认为,如果这类设想实现,三板将真正成为投资者投资投机两相宜的交易场所。目前,投资者还只能拭目以待。因此,投资者要区别对待三板公司,在回避市场风险的同时,抓住市场机遇。一些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三板投资机会远远超过沪深主板。2003年,三板行情跌宕起伏,年内股价最大振幅均在45%以上,特别是低价小盘股成为三板投资者的主力投资品种。
三板市场投资策略
三板市场上市公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原NET、STAQ市场挂牌公司,共有9家, 原NET、STAQ系统的9家三板公司为了符合达到主板上市的要求,大多进行过较为彻底的资产重组,整体质量要好于主板退市的公司,但亏损面仍然较大,平均业绩水平远低于主板市场。
另一类为从主板退下的公司,目前连同国嘉3在内共有5家公司8只股票。最先退到三板市场的水仙、中浩、粤金曼等3家公司2003年1-9月每股收益分别为-0.2267元、-0.17元、-0.567元,无一例外均告亏损,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556.63%、172.20%、407.45%,虽然几家公司从主板退市之前也几经重组的努力,无奈因重组成本过大而陷入失败。
因此,目前三板转让公司分两个梯队,一个是公司股东权益为正值或净利润为正值,存在转主板上市可能的,共七只股票,每周交易五次,全部为原STAQ和NET系统挂牌交易的公司,其余为第二梯队,主要是从主板退市的公司,每周交易三次。
2003年1-9月,9家公司中,大自然、建北、京中兴、广建、鹫峰等有转板意向的公司以及港岳共6家盈利,其余3家亏损,亏损面达到1/3。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为0.0375元、3.25%,分别为主板市场加权平均的23.44%、52.50%,其中业绩最好的建北每股收益也仅为 0.2002元,净利润尚不足4000万元。此外,三板公司资产质量比之主板市场也有一定差距,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0.20%,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仅为 1.15元。
从主板平移过来的几家公司资产质量自不待言说,往往是连续亏损3年以上,净资产早已是负值。更为重要的是,公司自身缺乏扭转亏损局面的实力,而且其本身较差的资产质量也使得外界失去了重组的兴趣,因此,退到三板之后,这些公司仍是亏损局面。
从接下来平移至三板的金田、国嘉两家公司来看,资产质量也丝毫不能乐观。退市前净资产分别为-99371.28万元、-49296.39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81.99

成功人生六大基础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一个良好的基础素质,是追求成功的快捷路径。以下是我分享的成功人生六大基础,一起来和我看看吧。

  成功人生六大基础篇(一)

  一、渊博的知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知识就是资源,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成功人生的基础。由于世界资本形态经过商业资本、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以后,进入知识资本时代了。在这个时代,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宰权。在知识经济时代,规定权力与财富分配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知识资本最终将导致“世界财富的一次大转移”,转移到知识资源掌握者手中。财富的含义,也正在从诸如黄金、货币或者土地之类的有形资产逐步转移到无形的知识上。即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会拥有更多的财富。由此也就决定了拥有知识的人,其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更容易。比如,拥有技术发明创造的人,只要将其产业化,很快就会功成名就,财富无限。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这样成功的,求伯君凭借WPS起家成功,王永民凭借王码输入方法成功,王选更凭借北大方正系统成功。而出身苦寒的湖南人文一波,在读完研究生以后取得了发明专利,然后出任北京桑德环境技术发展公司总经理,使其企业每年以20倍的速度增长,短短四年时间就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实力的环保企业集团。而余秋雨更靠渊博的知识成为现代文化大师,被誉为巴蜀鬼才的魏明伦一样也是凭借其渊博的知识成为著名文化人的。在我们策划界,王志刚靠策划地产出名,他在房地产方面的知识就非常渊博。而叶茂中则靠策划广告在业界出名,又在整合营销方面独出奇招,毫无疑问,他在广告与整合营销方面的知识就很广泛。

  二、超人的胆量,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这里的“有准备”虽然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其见识和胆略是最基本的素质。根据美国一家公司对世界上100位成功人士的调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素质,这就是胆识。当然,超人的胆识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熟悉的产业、触类旁通的思维等基础之上的。所谓见多识广也是这个道理。你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见识,才能有足够的胆量。在此基础上你的见解才会高明,你才有辨别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你也才有识别陷阱和机遇的水平。而有见识和胆略的人才可能抓住机遇,缺乏见识和胆略的人,即使机遇频频向他招手,他也会视而不见,就算看见了也不会抓住。而有胆识的人,当机遇不在时会寻找机遇,机遇到来时会发现机遇,发现机遇后就会抓住机遇。这就是渴望成功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成功人生的基本素质。超人的胆量也意味着要做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比如,第一个做中国富豪榜排名的胡润——就是一位从英国来到中国的青年,他1990年就来到中国,通过观察,开始做中国富豪排行榜,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会让他名利双收。应该说他也经历了三个过程:好奇——兴趣——专业。他也是靠做中国富豪榜起家的。而且连续搞了五年,成为了一个权威的品牌。

  三、独特的眼光,所谓独特的眼光,就是比一般人的眼光独到一点,特殊一些,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看见商机,在一般人发现不了的行业发现机会。按佛学的说法就是“慧眼”,也即是说要有智慧的眼光,才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走上创造财富的道路。比如,国腾集团的创始人何燕,早在1995年磁卡公用电话正在风行的时候,就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我国公用电话的弊端——磁卡电话必然要被淘汰,未来将是IC卡电话的天下,于是集合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从生产IC卡电话起家,很快就拓宽了市场,做到了这个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如果说拥有高新技术或者创造发明的知识分子容易成功的话,那么,拥有人文知识或者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一样能够获得成功。这也就看你有没有智慧的眼光,能不能够从智业的角度去发现成功的途径,去选择成材的职业,去找到创造财富的机遇。广义的智业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咨询、策划等所有提供智力成果与服务的部门和产业。能够在智业领域大显身手的有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企业策划业、人力资源培训业、市场调研业等。只要能够在这些专业领域发现一点商机,也就踏上了成功人生的创富之路。

  四、冒险的精神,大凡成功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没有风险的。应该说,风险越大,利润就越大。纵观现在不少的财富英雄,没有那一个是没有冒过风险的。只有透过风险抓住财富的人,才是成功的先行者。有位富翁说过,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商业利润。从某个角度讲,风险也就是机遇,凡是充满财富的商业机遇,都是隐藏在风险的阴影之中的。当然,冒险不是冒进,冒险是勇气的外在表现,而冒进则是纯粹的蛮干和瞎干。古时候,有个樵夫遇到一位哲人,就问他:先生,请你告诉我,什么是冒险,什么是冒进。哲人想了想,指着树木深处的一个洞说,假如那个洞里有黄金,你要到洞里去得到它,而这个洞又是一个狼洞,那么你就是在冒险;如果这个洞是一个虎洞,那么,你就是冒进。如果这个洞里没有黄金,只有干柴,那么即使是一个狗洞,你要进去得到它也算是冒进。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冒险是一种经过危险可以得到,并且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的行为;而冒进则是经过危险也根本不可能得到,或者虽然得到了但对自己意义不大的行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如,一个职员进入老板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要求增加薪水,就是一种冒险。结果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得到加薪,一种是要求被拒绝。但至少值得,因为“没有冒险,就没有加薪。”再如,有些人放弃稳定的工作,转做一份收入较低但有更加光明前景的职业,也是一种冒险。结果也是要么失败,要么成功。香港富豪霍英东总结他成功的秘诀就是:“能为人之不能为,敢为人之不敢为,即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也就是这样凭借着自己敢于冒险而不是冒进的精神,由一个渡轮的加煤工逐渐成为香港的超级富豪的。

  五、快捷的行动,目前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心动不如行动。”如果一个人

  老是羡慕别人如何发财了,如何成功了,而自己永远只是唉声叹气,或者羡慕而已,那么,也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巴斯德有句著名的哲言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与你一次次擦肩而过的,你却无缘一睹芳颜的时候,不要沮丧,不要老羞成怒,好好想想,你准备好了吗?”当然,准备好了的目的就在于快速地行动,捕捉商机贵在立即行动,创造财富也贵在快捷出击。如果经常坐而论道,久议不决,决而不做,也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虽然行动了不一定成功,但要想成功就必须快捷地行动。比如,早先投资股票生意的人,几乎人人都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而有些以为股票能够升值的人,却在别人将原始股票送上门来的时候,还想方设法地拒绝和推脱,后来看到别人赚了钱又后悔不迭。而每当股市发行新股票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老是说东道西,没有任何买卖的行动,一旦别人赚到了钱的时候,又老是埋怨自己没有下手。这样“只有心动没有行动”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抓住机会——什么是机会?机会就是立即去干你想干的事!只要你像街头巷尾那些为了生存而战斗的小摊小贩一样执着,只要你像那些万众一心的安利员工一样充满斗志,只要你像保险业务员那样百折不饶,不断地行动,行动,再行动,将你手里正在做的事,坚决地彻底地做到底,绝不言败,绝不放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成功的目标离你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六、创新的能力,这个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经营创新等等各个方面。只要具备了某一种创新能力,也就可以成为成功的人士了。比如某项新技术或者新产品的发明创造者,某项管理模式或者经营模式的创造者,就可能是这个领域比较成功的名人或者伟人。如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钱学森、杨振宁等著名的科学家;前几年流行的A管理模式的创造者刘光起,近年崛起的房地产经营商王石、破产专家曹思源、股份制企业专家刘纪鹏、经济学家魏杰、策划专家王志刚等,就是在某一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名人,自然也就是我们经常引以为例的楷模。而创新的能力,首先表现在观念的超前,要有超前的观念才能引导超前的行动;二是要敢为天下先,敢为人之先,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才能引领先机,获得成功。三是经营上要独辟蹊径,制造奇招,出奇制胜。要能够按常规说的那样,水路不通走旱路,另辟新径找出路。四是厌旧而喜新,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成功人生六大基础篇(二):成功人士成功的习惯

  第一个习惯:懂得做人

  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怎么让别人喜欢自己呢?好的企业领导者都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和善和宽容,对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

  典型案例:台湾著名企业家张忠谋在黑金横行的社会大环境下依然从来不走后门、不走政商关系,更拒绝钻法律漏洞,赢得企业界和民众的极大尊重,官员也因此从来不敢故意刁难他的企业。

  第二个习惯:善于决策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经营方案总是不止一个,决策就是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企业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情“,同时帮助各阶层的主管“把事情做正确“。

  典型案例:四川长虹总裁倪润峰1996年率先拿起价格武器将彩电大幅降价,从而确立国产彩电的主导地位,正是看准市场、果断决策的典型。

  第三个习惯:相信自己

  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都有很强的信心,他们既会在自己内心里相信自己,也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这种自信心。成功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

  典型案例:英特尔总裁葛洛夫认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坚持与自信成就了英特尔今天的伟业

  第四个习惯:明确目标

  什么是领导?什么是领导力?世界级企管大师班尼士下了个定义:“创造一个令下属追求的前景和目标,将它转化为大家的行为,并完成或达到所追求的前景和目标。“企业领导者们知道,要使员工能奉献于企业共同的远景,就必须使目标深植于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必须和每个员工信守的价值观相一致;否则,不可能激发这种热情。 典型案例:有“神奇教练“之称的米卢蒂诺维奇已经创造纪录,他所带的每支队伍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打进世界杯的决赛圈。

  第五个习惯:充满热忱

  热忱有时候比领导者的才能重要,若二者兼具,则天下无敌。产生持久的热忱方法之一是定出一个目标,努力工作达到这个目标,而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再定出另一个目标,再去努力达到。这样做可以提供兴奋和挑战,如此就可以帮助个人维持热忱而不坠。

  第六个习惯:顽强精神

  如果说有一种素质几乎为所有的成功企业领导者所拥有的话那就是顽强精神。所谓顽强,并不是达到愚蠢地步的顽固,它是一种下决心要取得结果的精神。在管理实践中,作为一个领导者,你手下的人都希望领导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只有你的竞争对手希望你放弃这种精神。

  第七个习惯:重视人才

  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企业领导者的美德在于挑选好的合作伙伴。充当伯乐,选一个适合的人,比选一个优秀的人来得重要。除了专业所必备的素质之外,他们找人要看3种东西:一是必须精力充沛。有精神、有气派,这样的人可以走长途,可以感染人,适应变动。二是要正直。考虑个人利益的同时,能够考虑到公司的利益。三是要有智慧和胆识,有进行思考的能力和魄力。

  典型案例:“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都是识人用人的经典例子。

  第八个习惯:充分授权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所以,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必须学会把权力授予适当的人。授权的真正手段是要能够给人以责任、赋予权力,并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报告反馈系统。

  典型案例:美国前总统里根是一个出名的放任主义者,他只关注最重要的事情,将其它事情交给手下得力的人去负责,自己因此可以经常去打球、度假,但并不妨碍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第九个习惯:激励团队

  组织起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一件非常艰难和重要的事情。激发起他们的热情,挖掘出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聪明与潜力,并将他们协调起来,是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一个企业领导人必须是一个能激发起员工动力的人。管理:主管魅力引导团队发展

  第十个习惯:终生学习

  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是创新能力,而创新来源于不断的学习,不学习不读书就没有新思想,也就不会有新策略和正确的决策。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终生学习的最佳写照。

  第十一个习惯:持续创新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是:如果你停步不前,你就会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这一点对于任何领导或公司都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满足于现状,你就丧失了创新能力,而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主要源泉。具有创新头脑的人是不怕变革的。

  典型案例:耐克不断改进自己的运动鞋,以适应人类行走和奔跑的需要;不断寻找为当时年轻人所接受的明星作为代言人,希望永远被认为是“酷“的代名词,没有持续创新,已有几十年历史的耐克就会被年轻一代抛弃。

  第十二个习惯:架构关系

  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习惯于架构关系。他们知道,关系已成为人际中个人成长、企业成事的重要条件与资源。关系就如同网络,构架起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为了企业的发展,任何一个领导者都缺少不了“关系管理“。

  典型案例:西方国家的大企业常常邀请其它大企业的管理者加入自己的董事会,不仅拓宽了眼界,而且在经营管理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助力。

  第十三个习惯:抓住机会

  每个人都被机会包围着,但是机会只是在它们被看见时才存在,而且机会只有在被寻找时才会被看见,关键在于你如何认识机会,利用机会,抓住机会和创造这些机会。

  第十四个习惯:有效沟通

  邻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者习惯用约70%的时间与他人沟通,剩下30%左右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他们通过广泛的沟通使员工成为一个公司事务的全面参与者。

  第十五个习惯:经营未来

  成功的企业领导人都懂得,未来是属于那些今天就已经为之做好准备的人。他们用20%的时间去处理眼前那些大量的紧要事情,这只是为了眼前的生计;而把80%的时间留给那些较少但很重要的事情,抓住重点,这是为了未来。

  第十六个习惯:赢得拥戴

  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梦想不管如何伟大,假如没有拥戴者的认同与支持,梦想仍然只是梦想。要赢得拥戴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认同我们的拥戴者,并找出他们共同的渴望是什么?假如说领导人需要具备什么特殊天赋的话,那就是感受他人目的的能力。

  第十七个习惯:勇于自制

  具有高度的自制力是一种最难得的美德。热忱是促使你采取行动的重要原动力,而自制力则是指引你行动方向的平衡轮。在管理活动实践中,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功。

  典型案例:深圳万科总裁王石1992年时针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低于40%的不做的暴利心态,提出万科“高于25%的利润不做“的口号,如今万科还健康地活着,当年众多追逐暴利的企业则大部分已死掉。

  第十八个习惯:培养领导

  最成功的领导者是那些把工作授权给别人去做的人,是把下属培养为领导者的人,是把领导者变为变革者的人。

  典型案例: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培养了两大少帅:杨元庆和郭为,使集团的事业后继有人、基业长青。

  第十九个习惯:注重家庭

  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者常把家庭比作登山的后援营地。他们在筹备后援营地(家庭)上所花的时间,绝不能少于实际登山(干事业)的时间,因为他们的生存、登山的高度,常常与后援营地是否牢固和存粮是否充足有关。这些企业领导者还懂得,全面的成功才算真正的成功,他们往往在干事业的同时,能够兼顾家庭,珍惜幸福的婚姻。

  第二十个习惯:经营健康

  许多立志要成功但最后壮志难酬的企业领导人,往往是因为不能战胜一个最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自己不健康的身体。美国管理界流行着一个观点:不会管理自己身体的人亦无资格管理他人,不会经营自己健康的人就不会经营自己的事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