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焦的名人有哪些?焦姓起源及简介 姓焦的名人有哪些_延寿_名人_河南

本文目录

  • 历史上姓焦的名人有哪些
  • 焦姓起源及简介 姓焦的名人有哪些
  • 百家姓有姓焦的吗
  • 历史上的焦姓名人有哪些
  • 求历史上的焦姓名人!!!(建国以后至今)感谢感谢~~
  • 焦姓历史名人(焦姓历史名人故事)
  • 姓焦的名人都有所
  • 姓焦的名人
  • 焦氏-姓焦的名人-焦姓起名字-焦姓的起源与家谱

历史上姓焦的名人有哪些

名导焦菊隐。此外,焦先是东汉末年的处士,生平饥不苟食,寒不苟衣,被皇甫谧称之为:“弃荣味,释衣裳,扩然以天地为栋宇,羲皇以来一人而已。”焦延寿是西汉经学家,通《易经》。南朝梁画家焦宝愿,明代学者焦竑,清代戏曲理论家焦循,人民的公仆焦裕禄等,都是焦氏中的名人

焦姓起源及简介 姓焦的名人有哪些

导读: 焦姓是怎么来的?焦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三十二位姓氏,在豫冀大地颇有影响。当今焦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92%,总人口大约有115万。那么,焦姓的起源是什么?历史上姓焦的名人有哪些呢?姓焦的明星有哪些?快点随我了焦下焦姓起源及简介吧。

焦姓起源及简介

汉族焦姓主要有二支:姜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姜姓。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故地在今河南陕县。不久周灭之,其族人因焦为氏。其国人东迁于焦城,故地在今河南中牟西。至东周受郑国之迫,南迁焦邑,故地在今安徽亳县,春秋时为陈地。又被迫北迁鲁焦城,故地在今山东嘉祥青山东,春秋中叶焦国灭,其地入鲁。其后子孙以国为氏。姜姓焦氏的历史有3000年。

第二支出自姬姓。虞、虢、焦、滑皆姬姓国也,后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一说,焦、谯原为同一姓,召康公奭辅佐周成王有功,其子孙封为谯侯,故地在今河南陕县,姜姓焦国古址,后为晋武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有谯、焦氏。姬姓焦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焦姓的组成比较复杂,外族血液大规模融入焦姓早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主要发生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南朝时甘肃和四川一带氏人已经形成了南安郡焦姓大族,随后在四川南部、云贵地区的南中夷四姓中有焦氏,称为叟族大姓。唐时吐蕃人,宋朝时宁夏地区的西夏党项族钟均有焦姓。清初满洲八旗姓觉佳氏,后改为汉姓焦。所以当今西北、西南和东北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中焦姓的分布与此焦姓与周边民族融合过程有关。

历史上焦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焦姓活动于河南山东地区,后向西向南迁移。到汉、晋时期,焦姓的血液已经多样化,与西南和西北的土著有密切关系,焦姓足迹已抵西南和西北。到唐、宋时,焦姓已经分布于南方各地。

宋朝时期,焦姓大约有5万朵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为焦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焦姓总人口的39%。全国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焦姓分布区。

明朝时期,焦姓大约有9万3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排在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江苏、山西,三省焦姓大约占焦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湖南等。陕西为焦姓第一大省,约占焦姓总人口的21%。宋元明时期,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移动,全国形成了以西北陕晋、东南江苏为中心的两块焦姓人口聚集地。

当代焦姓的分布

当代焦姓的人口已达115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92%,排在全国第一百三十二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焦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这也反映了西南叟人河西北氏人焦姓人群汉化的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内蒙古,三省区焦姓大约占焦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江西、甘肃、安徽,这五省的焦姓又集中了30%。河南居住了焦姓总人口的19%,为焦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国形成以河南为中心,向外散布的焦姓人口分布特征。

历史上姓焦的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焦姓历代名人49名,占总名人数的0.1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五十五位;焦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一十八位;焦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8%,排在并列第一百六十一位;焦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孱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9%,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八位。

焦姓历代被载入史册名人:西汉经学家焦延寿;唐朝与李白同称“饮中八仙”的焦遂;南朝宋朝诗中焦子章;明朝学者焦竑,画家焦白;清朝哲学家、数学家、戏曲路论家焦循,画家焦秉贞;清末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焦达峰;当代中共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戏剧家焦菊隐。

焦姓血型

焦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2.6%,A型占28.6%,B型占29.6%,AB型占9.2%。

焦姓的明星

焦恩俊

焦姣、焦婷、焦俊艳、焦媛、焦阳、焦瑞霞、焦月娥、焦恩俊、焦晃、焦菊隐、焦雄屏、焦刚、焦俊祥、焦诗赋等。

百家姓有姓焦的吗

焦伯:神农氏的后裔。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时,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南夷的大姓之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及王族外,还分封前代圣贤之后,经查访,他找到神农氏的嫡系后裔,就将其封于焦,建立焦国,因其为伯爵,故世称焦伯。春秋时,焦国被晋国所吞并,其后子孙即以故国为氏,称焦姓。他们尊焦伯为焦姓的得姓始祖焦(Jiāo)姓源出有四:   1、上古神农氏后裔,以国为姓。据《通志·氏族略》、《广韵》及《史记》所载,西周初周武王立国之后,封神农氏后代裔孙于焦,建立焦国(在后世的陕州东北百步之遥的焦城),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其后代以国为姓,遂为焦氏。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广韵》所载,周朝时,有王室同姓诸侯国焦国(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南二里之焦城),后被晋国所灭,原焦国王族之后遂以国名为姓。   3、系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春秋时许灵公(即姜宁,为春秋诸侯国许国君主:前581年─前547年)迁焦,其后以地名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   ① 据《通鉴》所载,南安焦姓出自氐人;(两晋、十六国时,氐人曾建立“仇 池”、“前秦”、“后凉”政权。)   ② 据《华阳国志》所载,南中夷四姓有焦,别为一派;   ③ 西夏人中有焦姓;   ④ 清满洲八旗姓党佳氏,后改为焦;今满、土家、蒙古、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⑤ 根据《华阳国志》上记载,古代南中夷(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少数民族中有焦姓,另为一派。焦氏名望  焦氏开始频繁活动是在两汉时期,此时的焦姓人物有不俗的表现,其中以焦先与焦延寿为代表。焦先是东汉末年的处士,生平饥不苟食,寒不苟衣,被皇甫谧称之为:“弃荣味,释衣裳,扩然以天地为栋宇,羲皇以来一人而已。”连著名学者蔡邕也曾经在写作中称赞他。焦延寿是西汉经学家,通《易经》。此外,南朝梁画家焦宝愿,明代学者焦竑,清代戏曲理论家焦循等,都是焦氏中的名人 迁徙分布   始建于西周初年的焦国,春秋时灭于晋,于是子孙纷纷出奔,或北渡黄河进入山西,或西徙陕西,或向东北方向的河北、山东播迁。先秦时期,焦姓人于史书不显,表现得较为沉寂。西汉时,见诸史册之焦姓除梁(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寿外,还有在《田延年传》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富人焦氏。东汉时,入载史册之焦姓有焦触、焦和、焦永,还有庐江(今属安徽省)人焦仲卿,曾任河东太守的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焦贶。这些资料表明,此际焦姓除继续繁衍于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长江以北之安徽,长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渐发展成为河北中山(今定州)、广平(今鸡泽东)以及陕西冯翊等地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有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人焦先,梁人焦宝愿,安定(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人焦嵩,南安(今甘肃省陇西)人焦遗、焦楷父子以及氐人改为焦姓的焦明、焦度父子。说明此际社会动荡造成焦姓南迁外,更多的焦姓经陕西避兵火于宁夏、甘肃一带。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胜。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以及五代十国虽造成焦姓人口锐减,但其繁衍播迁却是呈小规模、无序的播迁,原因是藩镇割据或各国分立,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还有战火不焚烧的净土。宋靖康之耻后,焦姓避居江东,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宋理宗时,有焦炳炎由安徽宣州迁居浙江嘉兴。宋末元初,焦姓又不得不播迁于更广泛的南方其他诸省。明初,山西焦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明清之际,焦姓人家大量出现于江南各地,同时人才辈出,声誉响亮,使得迄今为止焦姓在南方各地一直都是一个著名的姓氏。如今,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历史上的焦姓名人有哪些

焦先:亦名光,字孝然,汉末河东人,焦先在历史上记载颇多,他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有贤德名望的人,与当时名人韩康、梅福齐名。汉灵帝时,曾被封为文显公,为官多年,视荣禄为浮云,因而挂印,隐迹焦山。后汉灵帝曾三次下诏书请其出山为官,终因焦先淡薄名利地位,拒不为官,“三诏洞”因此而得名。焦先在镇江焦山隐居时,曾有“火烧草庐”、“雪压房塌”而不死的神奇故事,当地人都将他看做“仙人”,纷纷求他学艺,焦先受民人骚扰,不能清静,为次来到曲阿(今丹阳市)蒋墅归真观,潜心学道,修炼十年,服丹升天,享年170岁。焦先在归真观得道成仙的传说,史料记载极为详细生动。
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焦泓杰(曾用名焦国庆),字东风,号墨染斋主。1966年7月12日出生,汉族,祖籍山东省青州市。自幼爱好书法
焦兴涛:1984年至1988年四川美院附中毕业,1988年至1993年四川美院雕塑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
焦亚新,1956年生于安徽蚌埠,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从事美术创作三十余年,饱览甘南川北、天山草原。
焦长春 (1903.3—) 女,北京人。擅长书籍装帧设计。曾随王叔晖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
焦可群 (1930.9—) 陕西西安人。擅长中国画。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
焦俊华 (1932.9—)笔名焦墨。擅长透视学理论、中国画。1949年石家庄师范学校学习。
焦国辉 (1937.3—)原名焦金杯,山西临汾人。擅长中国画、水彩画、 美术教育。
焦志广 (1955—) 字野宜、号兰友人。 回族, 山东日照人。 擅长中国画、油画。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
焦小健 (1956.11—)安徽芜湖人。擅长油画。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6年考入该院研究生班。

求历史上的焦姓名人!!!(建国以后至今)感谢感谢~~

焦裕禄
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姓历史名人(焦姓历史名人故事)

1、焦姓历史名人。

2、焦姓历史名人故事。

3、焦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4、焦姓历史名人和现状。
1.焦延寿、焦先、焦嵩、焦度、焦世荣、焦继勋等。

2.焦延寿:名赣,字延寿,西汉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人。

3.初为布衣、贫贱,因好学得到梁王器重,遂供其资用以专心学习。

4.后为郡吏,察举任小黄县令,有治绩。

5.通《易》经,其说长于灾变。

6.京房是其弟子,对于灾异之说用之尤深。

7.焦先:字孝然,河东(治今山西夏县)人。

8.建安至魏齐王时期,隐居于大阳、河渚,构木为床,客作而食。

9.当时人或认为是狂痴,或认为是仙人。

10.焦嵩: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

11.初率众据雍州。

12.愍帝时,刘曜进攻长安,麹允向嵩求救。

13.长安城破,为乱兵所杀。

14.焦度:字文续,南安(今甘肃陇西)人,氐族。

15.南朝宋时南归,补北馆客。

16.孝武帝时,随青州刺史颜师伯出镇,屡立战功。

17.改授晋安王子勋夹毂队主。

18.随子勋谋反失败,逃为盗贼,后为朝廷招抚,授以夏口军主。

19.沈攸之反,他据城屡破沈军,以功封东昌县子。

20.齐国建立,迁淮陵太守。

21.永明元年卒,追赠梁、秦二州刺史。

22.焦世荣:南朝齐时人,焦度子。

23.齐武帝时为巴东王子响防门,子响谋反,他逃奔雍州,为齐武帝所嘉奖,迁为始兴王中兵参军。

24.焦继勋:字成绩,许州长社(今河南许昌)人。

25.后晋时,以功拜齐州防御使,徙襄阳防御使,迁保义军兵马留后。

26.后汉时,以功授保大军节度使。

27.后周时,拜彰武军节度使。

28.宋初,召为右金吾卫上将军,改右武卫上将军。

29.乾德中,为西京留守。

30.卒,赠太尉。

31.生平涉猎史传,颇晓治道,所至皆有善政。

姓焦的名人都有所

焦裕禄 焦大 焦恩俊 焦仲卿 焦立中焦竑(公元1540-1620年) 字弱侯,明代江宁人,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殿试第一,官翰林修撰,因性格耿直,贬为福宁州同知。后归家不出。家中藏书丰富,皆亲手校订,有《焦氏藏书目》二卷。着有《焦氏笔承》等。 焦仲卿 汉代《古乐府》诗中的人物,其妻刘氏,与他是对恩爱夫妻,但刘氏为焦母所不容,被逐出家门,投河而死,焦仲卿哀痛之极,亦自缢身亡。 焦延寿 字赣,汉代梁地人,官小黄县令,颇有政绩。专攻《易经》,自称得孟喜之传,曾传授给京房,于是汉代《易》遂有京氏之学。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时被封为三老。 焦先 字孝然,三国时魏国河东郡人,隐士,汉代末年曾在荒野河边结一草庐独居,见人不语,冬夏不穿衣,睡不铺席,满身污垢,数天吃一顿饭,相传活了一百多岁。 焦遂 唐代人,说话口吃,清醒时话不成句,醉酒时对答如流,四座皆惊,为“饮中八仙“之一。 其他焦氏名人: 大明状元谕德文端公-焦 竑 原北京市委书记、市长-焦若愚 中共兰考县委书记、革命烈士、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太子太师-焦 遗 宋神武大将军-焦守节 明代直臣-焦 馨 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焦达峰 宋右文殿修撰-焦炳炎 大清顾命大臣-焦祐瀛 清朝廉正名臣-焦云龙 导演艺术家-焦菊隐 大明忠臣-宣国公焦琏 台湾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 清朝通儒-焦循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焦安昌 大明忠臣-节愍公焦润生 国际空间站首位华裔指挥长-焦立中 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安庆市十大女杰、安庆市房屋置业担保公司董事长-焦玲 台湾著名演员-焦恩俊

姓焦的名人

1焦仲卿2 焦延寿 3焦先 4焦遗 5 焦度 6焦遂7宋神武大将军-焦守节
8焦赞
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焦达峰 宋右文殿修撰-焦炳炎 大清顾命大臣-焦佑瀛 清朝廉正名臣-焦云龙 导演艺术家-焦菊隐 大明忠臣-宣国公焦琏 台湾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 清朝通儒-焦循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焦安昌 焦玉山少将 焦斌少将 大明忠臣-节愍公 焦润生 国际空间站首位华裔指挥长- 焦立中 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安庆市十大女杰、安庆市房屋置业担保公司董事长-焦玲 台湾著名演员-焦恩俊 著名演员-焦晃

焦氏-姓焦的名人-焦姓起名字-焦姓的起源与家谱

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记载:焦氏望出中山郡。又《姓氏考略》记载:望出中山、广平、冯翊。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秦代为巨鹿郡的领地。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汉景帝后改为中山国。相当于河北省北部地区。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置郡。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冯翊郡:汉武帝时置挢蠓腭磾,相当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焦」源出

一、出自姬姓。一说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今陕州东北百步焦城是也。“焦国故址在今河南省陕县南部。二、为南方少数民族姓氏。据《华阳国志》云:南中夷四姓有焦氏,别为一派。

堂号

三诏堂:源出江苏省镇江市名山焦山处士焦光的家世,自东汉焦光结庐隐居此处,平生饥不苟食,寒不苟衣,故焦山便是以焦光为名的。在这里,可看到上游八九里,矗立江流转折处,江中心号称浮玉的名胜区焦山。东汉时,焦山大宅的姓焦主人,因汉灵帝三度下诏请去做官而拒绝,名传千古的.焦光后裔,就以“三诏堂”作为堂号。此外,焦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饮仙堂”、“中山堂”等。

迁徙分布

始建于西周初年的焦国,春秋时灭于晋,于是子孙纷纷出奔,或北渡黄河进入山西,或西徙陕西,或向东北方向的河北、山东播迁。先秦时期,焦姓人于史书不显,表现得较为沉寂。西汉时,见诸史册之焦姓除梁(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寿外,还有在《田延年传》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富人焦氏。东汉时,入载史册之焦姓有焦触、焦和、焦永,还有庐江(今属安徽省)人焦仲卿,曾任河东太守的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焦贶。这些资料表明,此际焦姓除继续繁衍于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长江以北之安徽,长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渐发展成为河北中山(今定州)、广平(今鸡泽东)以及陕西冯翊等地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有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人焦先,梁人焦宝愿,安定(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人焦嵩,南安(今甘肃省陇西)人焦遗、焦楷父子以及氐人改为焦姓的焦明、焦度父子。说明此际社会动荡造成焦姓南迁外,更多的焦姓经陕西避兵火于宁夏、甘肃一带。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胜。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以及五代十国虽造成焦姓人口锐减,但其繁衍播迁却是呈小规模、无序的播迁,原因是藩镇割据或各国分立,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还有战火不焚烧的净土。宋靖康之耻后,焦姓避居江东,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宋理宗时,有焦炳炎由安徽宣州迁居浙江嘉兴。宋末元初,焦姓又不得不播迁于更广泛的南方其他诸省。明初,山西焦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明清之际,焦姓人家大量出现于江南各地,同时人才辈出,声誉响亮,使得迄今为止焦姓在南方各地一直都是一个著名的姓氏。如今,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