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阅兵仪式:北宋与南宋时期阅兵的目的性不同_阅兵_皇帝_军士

引言

宋代宫廷的小规模阅兵活动盛行,小规模的宫廷阅兵活动一直长盛不衰,并且成为皇帝参加阅兵活动的主流。宋朝开国的两位皇帝,武将出身,对军队非常重视,再加上宋初的礼仪制度还不是特别完备,实行大阅次数较少,所以宋初两朝的小规模宫廷阅兵活动非常频繁。小规模阅兵现了皇帝与军士的直接互动,凸显了皇帝对军士选拔的重视,扭转了将领擅权的局面,有利于保证禁军的素质和战斗力。

宋代在中国礼制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其中阅兵礼仪,作为国家性礼仪制度,到宋代得到成熟完善,成为后世典范。通过这些典礼,昭示皇权的至高无上,让人们再次确认人

间社会的秩序,这也是原本检阅与训练为主要目的的“讲武礼”,逐步增加繁琐的仪式的主要原因。宋代基本上实行的是募兵制,不仅有禁军,还有厢军、弓箭手等等,承担的任务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作用,地方驻屯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宋代阅兵的功能

阅兵活动最原始的基本功能是检阅军队、整肃军纪、调整部队的战斗实力,集中于对军队训练成果的考察,仪式简单,注重实效。即使到了即将亡国的危机关头,皇帝也希望通过大阅兵来重整军容、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以保卫将倾的王朝。另一个基本功能是激励士气,彰显统治者重视武备、重视军事训练的态度,由皇帝亲自主持阅兵大典,给全国以典范作用,表示皇帝重视讲武练兵,以鼓励、督促全国的军事训练。

展开全文

宋神宗多次举行大小规模的阅兵活动,彰显国朝对军队建设的重视,接着就改革全国的军事训练方式,一扫前期颓废的军纪,对军事训练的加强、军队战斗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阅兵还有重要的礼仪性功能。阅兵典礼中繁缛的仪式,皇帝处于中心高处的讲武台,无处不是在彰显皇权圣神性。阅兵大典盛大的场面,引起群臣和广大老百姓的注意,借以宣告四方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南宋数位皇帝由于皇位继承上的特殊性,在即位后会选择举行大型阅兵仪式的方式来炫耀皇帝权力的唯一性和圣神性,强调自己帝位的合法性。所以,南宋的阅兵礼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持续时间上,都要比北宋时期更加繁盛。

二、宋代地方阅兵

阅兵往往是需要经费,需要一定的犒赏经费,诸如赏钱、路费等,这已是最低限度的费用。如果赏赐不到位,很难达到阅教效果。很多时候虽有阅兵规定,但实际参加的人数根本没那么多,地方军队缺额现象严重,将影响阅兵训练的效果,同时阅兵有犒赏经费,缺额反造成了将帅敛财的手段。地方军队训练不受朝廷重视,军需匮乏、军士毫无战斗力,又有严格的纪律和惩处,因而难免有军士为了逃避叛逃辽国的情况。

宋初统一战争频繁,宋太祖、太宗皇帝多次举行小规模的训练式阅兵活动,其时间、地点和仪式简单随意,注重军事实效功能。宋神宗在位期间多次进行经常性的阅武,国家武备振兴一时,但随着神宗的离世,变法失败,训练式的讲武练兵活动开始没落。南宋特殊的军政环境,使得南宋皇帝更喜欢举办具有政治宣传意义的大型阅兵典礼。

《文忠集》记载:“军校张员等作乱,杀福建转运副使毛奎、判官曾伃,执守臣。”

结语

宋初两朝皇帝频繁参与的小规模阅兵活动明显具有尚武风尚的遗留,皇帝与军士的直接互动,更是凸显了皇帝对军士选拔的重视,扭转了将兵擅权,内轻外重的局面。皇帝直接选拔的军士也是加强军队,特别是禁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保证了禁军的素质和战斗力,有利于提高军队对皇帝的忠诚度。宋代的士大夫虽然并不忽视武备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典范作用,他们认为皇帝在小规模的训练式讲武阅兵活动带来的示范作用并不一定比大阅礼仪少。

参考文献:

《文忠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