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是中国第几次大阅兵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有几个国家带来军队进行阅兵_阅兵_方队_总统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是中国第几次大阅兵了

建国后共阅兵14次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阅兵1950年10月1日,一周年阅兵1951年10月1日,二周年阅兵1952年10月1日,三周年阅兵1953年10月1日,四周年阅兵1954年10月1日,五周年阅兵1955年10月1日,六周年阅兵1956年10月1日,七周年阅兵1957年10月1日,八周年阅兵1958年10月1日,九周年阅兵1959年10月1日,十周年阅兵1984年10月1日,三十五周年阅兵1999年10月1日,五十周年阅兵2009年10月1日,六十周年阅兵201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如果仅仅是纪念抗日战争的阅兵也就2015年9月3日一次。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有几个国家带来军队进行阅兵

17个外军方队、代表队
1、阿富汗军队代表队
2、白俄罗斯军队方队
3、柬埔寨军队代表队

4、古巴革命武装力量方队
5、埃及武装力量方队
6、斐济军队代表队
7、哈萨克斯坦武装力量方队
8、吉尔吉斯斯坦军队方队
9、老挝人民军代表队
10、墨西哥武装力量方队
11、蒙古国武装力量方队
12、巴基斯坦武装力量方队
13、塞尔维亚武装力量方队
14、塔吉克斯坦武装力量方队
15、瓦努阿图机动部队代表队
16、委内瑞拉军队代表队
17、俄联邦武装力量方队

领导人

白俄罗斯 总统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
波黑 主席团轮值主席 德拉甘·乔维奇 
柬埔寨 国王 诺罗敦·西哈莫尼
捷克 总统 米洛什·泽曼
刚果民主共和国 总统 约瑟夫·卡比拉
埃及 总统 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哈萨克斯坦 总统 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
吉尔吉斯斯坦 总统 阿尔马兹别克·阿坦巴耶夫
老挝 国家主席 朱马里·赛雅颂
蒙古国 总统 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
缅甸 总统 吴登盛
巴基斯坦 总统 马姆努恩·侯赛因
韩国 总统 朴槿惠
俄罗斯 总统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塞尔维亚 总统 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
南非 总统 雅各布·祖马
苏丹 总统 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
塔吉克斯坦 总统 埃莫马利·拉赫蒙
东帝汶 总统 陶尔·马坦·鲁阿克
乌兹别克斯坦 总统 伊斯兰·阿卜杜加尼耶维奇·卡里莫夫
委内瑞拉 总统 尼古拉斯·马杜罗
越南 国家主席 张晋创
埃塞俄比亚 总理 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
瓦努阿图 总理 萨托·基尔曼
巴布亚新几内亚 总督 奥吉奥
阿根廷 总统代表、副总统兼参议长 阿马多·布杜
古巴 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迪亚斯·卡内尔
阿尔及利亚 总统代表、民族院议长 本·萨拉赫
波兰 众议长 基达瓦-布翁斯卡
朝鲜 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党中央书记 崔龙海
泰国 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巴威

政府高级别代表

澳大利亚 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罗纳尔森
巴西 总统代表、国防部长 瓦格纳
法国 政府代表、外长 洛朗·法比尤斯
匈牙利 政府代表、外长 西雅尔多
印度 政府代表、外交国务部部长 辛格
意大利 政府代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 真蒂洛尼
利比亚 政府代表、外长 达依里
马来西亚 政府特使、总理对华事务特使 黄家定
荷兰 政府特使、国务大臣 威灵克
突尼斯 国防部长 奥沙尼
新西兰 总理特使、前副总理 麦金农
新加坡 政府特使、前副总理 黄根成
英国 首相特使、前司法大臣 克拉克
印度尼西亚 总统特使、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长 布安
加拿大、德国、卢森堡、美国、欧盟将由其驻华使节作为政府代表出席。

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

联合国 秘书长 潘基文
世界卫生组织   总干事 陈冯富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干事 伊琳娜·博科娃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总干事 李勇
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 主席 彼得·莫雷尔
上海合作组织 秘书长 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梅津采夫
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机构 执委会主任 张新枫
独联体 执行秘书 谢尔盖·列别杰夫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秘书长 博尔久扎
亚信 秘书处执行主任 宫建伟

前政要

德国 前总理 施罗德
日本 前首相 村山富市
菲律宾 前总统、马尼拉市长 埃斯特拉达
圣马力诺 前执政官 泰伦齐
东帝汶 前总统 奥尔塔
英国 前首相 布莱尔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有什么特点和亮点

  一是阅兵主题上的变化——纪念抗战、铭记历史。9月3日举行的阅兵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是一种单向的纪念日阅兵,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两者主题有所不同。
  二是规模结构上的变化——注重特色,热衷国际性。这次阅兵50个方(梯)队由2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11个徒步方队、27个装备方队、10个空中梯队,另抽组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参阅总兵力超过1万人。
   三是武器装备上的变化——国产现役主战,展示最新成就。这次阅兵组织27个装备方队拟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84%是首次亮相的新装备,包括新型坦克、新型火炮、新型导弹、指挥信息系统和无人机等。
  其中,陆军已经装备了先进的第三代主战装备,在2009年国庆阅兵已经出场亮相的05式水陆坦克,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两栖战车。海军武器装备以舰载武器为主,目前世界唯一的中程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值得期待。
  四是空中编队上的变化——按作战体系编排,规模增加。今年抗战阅兵上,将有20多种型号近200架各型飞机接受检阅,规模创历次之最,参阅飞机囊括陆海空三军的现役各型飞机,空中作战要素历次最全。
  五是阅兵步骤上的变化——活动紧凑,以礼炮开场。抗战阅兵按照机动进入、列队、阅兵式、分列式、疏散回撤5个步骤组织实施,阅兵式和分列式时间大约70分钟左右。除纪念大会外,还将举行招待会和文艺晚会。
  六是现场环节上的变化——体现抗战元素和历史文化。这次抗战阅兵为烘托现场氛围,由2400多人组成的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合唱团担负纪念活动现场的奏唱任务,将现场奏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人民军队忠于党》等近30首反映抗战日期的经典歌曲和富有时代特征的乐曲,营造现场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庄严的仪式感。
  七是观礼嘉宾上的变化——多元的二战胜利阅兵阵容。截至目前,已有49个国家确认将应邀出席“9·3”纪念活动,其中包括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此外还有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