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工企业复产82毫米迫击炮弹:注意,是在其他国家生产的_乌克兰_迫击炮_炮弹

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Ukroboronprom)宣称,在北约的支持下,该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条新的生产线来生产苏式82毫米迫击炮弹,相比旧的型号,新生产的82毫米迫击炮弹能产生更多的致命破片,数量为旧型号的2-2.5倍。

这个新闻看起来并不起眼,毕竟,相比乌克兰已经重新生产的152毫米炮弹,82毫米迫击炮弹并不算什么,但这条新闻还透露了另一个信息,这些82毫米迫击炮弹并不是在乌克兰生产的,而是在其他国家生产的,至于在哪个国家生产的,则没有透露。

战争开始后,乌克兰的军工业就遭到了俄军的重点打击,不仅成为“远程精确打击”的重点目标,哈尔科夫等靠近前线地区的军工复合体还几乎被俄军炮火炸平,现在,乌克兰虽然依旧拥有不弱的军工研发能力,但大规模军工生产能力则已经失去,只能等待战后重建。

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中,大部分弹药都是符合北约标准,也就是说,乌克兰军队目标并不缺乏北约标准炮弹,但乌克兰军队却很缺乏苏式炮弹,即便是北约在全球范围内为乌克兰搜集、购买,也难以满足乌军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更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生产这些苏式弹药。

综合各方信息看,俄乌两军在这场战争中虽然都大量使用迫击炮,但大多是120毫米口径迫击炮,60毫米和82毫米口径迫击炮的数量相对较少,当然,主要原因与苏军不重视120毫米以下口径迫击炮有关,使得继承自苏军的俄乌两军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而实战早已表明,相比威力更大的120毫米口径迫击炮,60毫米和82毫米口径迫击炮尽管威力较小,但其机动灵活的特点依然很适合战争,事实上,苏军当年在阿富汗就吃够了这个苦头,在被游击队猛轰过后,不得不从仓库里重新翻出被封存的60毫米口径迫击炮。

展开全文

乌克兰生产的82毫米迫击炮弹,其主要用户之一就是“矢车菊”自动迫击炮,俄乌两军都装备有这种特色武器,不过,在“矢车菊”参加的诸多冲突中,其获得的评价并不高:

尽管射速更快,但“矢车菊”太重了,比120毫米迫击炮更重,而在单位时间内,“矢车菊”投射的弹药重量却比不上120毫米迫击炮;此外,在射击精度和射程等方面,“矢车菊”也比不上一般的82毫米迫击炮,这大概也是除了极少数国家外,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没有研发或装备类似自动迫击炮的原因。

现在,乌克兰已经在其他国家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了,那么,除了82毫米迫击炮弹,乌克兰是否还在国外生产了其他武器弹药?要知道,尽管美国政府一直拒绝向乌克兰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却也公开表示不反对乌克兰拥有远程武器,乌克兰是否也会在国外生产其自研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为战争长期化做准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