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风”2型导弹_导弹_雄风_台湾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雄风 导弹 导弹 雄风 台湾

“雄风”2型导弹是 台湾 “中科院”于1983年开始研制计划,设计方案是模仿美国"捕鲸叉"导弹系统方案,用目标指示 雷达 测量目标运动要素, 火控系统 据此计算诸元、装定并发射导弹,飞行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末段为红外和雷达主动复合制导模式。台湾中科院将该导弹命名为"雄风"2导弹系统,岸防型号为MGB-2A,舰射型号为MGB-2B,后出现的空射型号为MGB-2C。当时,台湾工业体系尚不能全部提供"雄风"2所需的配套装置,关键部件需要外购。

“雄风”2型导弹采用一台 法国 许可生产的Arbizon Ⅳ型 涡轮喷气发动机 ,据称推力比“ 捕鲸叉 ”导弹使用的发动机大百分之十左右,台湾“中科院”在"捕鲸叉"导弹进气道结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发动机进气口。“雄风”2导弹是第一种真正采用主动雷达与红外复合制导的导弹系统,红外导引头设于弹体前上方,直径约70毫米,与弹体中下方的外凸式进气口形成不对称设计外型。早期"雄风"2型的红外导引头为外购,后来由岛内坤仪公司生产,后续的“雄风”2型均改用台湾自制的导引头。台湾“中科院”的设计采用了类似美制"捕鲸叉"导弹的折叠式弹翼,导弹发射后弹翼自动展开。导弹装有助推 固体火箭发动机 ,工作3至5秒后自动脱离。

MGB-2A陆射型从9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替代各岸防反舰导弹发射阵地中原有的“雄风”1型导弹,采用较少见的三联装发射器发射。目前尚未见有车载机动型出现,各处岸基阵地部署的均为固定阵地型式,但是台湾拥有发达的公路网和很多适合改造的车型,如果要发展车载型“雄风”2导弹也并非难事。

“雄风”2空射型号MGB-2C最早装备AT-3攻击机,但是这种飞机的电子设备相对简陋。在引进了法国“幻影2000”和美国F-16战斗机后,台湾自行研制的IDF战斗机因机动性能不足退居二线,但是其机载系统性能不错,是携带"雄风"2导弹的理想平台。台湾已经完成了“金龙”53火控雷达系统与“雄风”2导弹的整合,IDF比AT-3攻击机能更好地执行反舰任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