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亭的书名?求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_合江_沱江_乌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合江亭 合江 沱江 乌龟

合江亭的书名

书 名: 合江亭
作 者:撒撒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1日
开本: 16开
定价: 25.00元 《合江亭》是一部爱情小说,其中的“等待和坚持”是主人公林点点的命脉,不知道在生活中如此坚持的女孩儿是否能够存活,但看到她在等待中煎熬、在坚持中挣扎时,我身体上某个地方的神经被触碰到并感动到了……
《合江亭》是一段完美主义的中国式爱情,一曲现代男女的古典情歌。两江相合,永不分离!伦敦·滑铁卢桥(蓝桥)——东京·东京塔——成都·合江亭,合江亭,中国爱情地标。 楔子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求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

红亭枕湘江, 蒸水会其左。

瞰临眇空阔, 绿净不可唾。

维昔经营初, 邦君实王佐【案:此亭,

故相齐公映所作。 】。

翦林迁神祠, 买地费家货。

梁栋宏可爱, 结构丽匪过。

伊人去轩腾, 兹宇遂颓挫。

老郎来何暮, 高唱久乃和【案:宇文郎中炫又增其制。

】。 树兰盈九畹,

栽竹逾万个。 长绠汲沧浪,

幽蹊下坎坷。 波涛夜俯听,

云树朝对卧。 初如遗宦情,

终乃最郡课。 人声诚无几,

事往悲岂奈【事往悲岂那】。 萧条绵岁时,

契阔继庸懦。 胜事谁复论,

丑声日已播。 中丞黜凶邪,

天子闵穷饿。 君侯至之初,

闾里自相贺【案:前刺史元澄无政, 廉使杨公中丞奏黜之,

朝廷遂用邹君。 】淹滞乐闲旷,

勤苦劝慵惰。 为馀扫尘阶,

命乐醉众座。 穷秋感平分,

新月怜半破。 愿书巖上石,

勿使泥尘涴。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好!

合江亭记文言文翻译

译文:


长江、沱江从岷江处分开.张若、李冰镇守蜀州,开始筑起土墙来遏制、堵塞大水,后来挖宽沟渠把水导出来,灌溉蜀郡、广州之土地,而蜀郡已富饶.现在成都二水,皆长江、沱江的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四川的东南,就是所说的二江双流.沱旧循南隍,与长江并流向东。 

唐人髙骈刚开始开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沟渠.渚者,合江旧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 

不久长官请求记下这件事,我认为蜀郡的土地已经成了官渠,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 

原文:

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①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

唐人髙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②,不为塘埭③以居水,故陂湖汉漾④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⑤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拓展资料:

作者吕大防

吕大防进士及第,调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永寿县没有井,人们要到很远的山谷去汲水,大防巡行近境,得到二泉,打算疏导而使之进入永寿县,因地势高低不平,众人怀疑没有成功的道理。吕大防采用《考工》中的水地置泉法来使之水平,不到十天,果然疏导为渠,百姓依赖,号称“吕公泉”。

吕大防迁任著作佐郎、知青城县。以前,祭田粟米用大斗收进而用公斗放出,获三倍之利,百姓虽然不满,但不敢上诉。吕大防开始均定放出纳进以平均其值,此事转传给宋仁宗,诏令立定法禁,命一路全输送租给官府,用概器给还。青城县外控汶川,与西夏相接。吕大防占据要地设置巡逻,秘密设防,禁止上山砍柴采摘,以严障碍屏蔽。韩绛镇守蜀州,称吕大防有佐辅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入朝暂代盐铁判官。

吕大防身高七尺,眉目秀发,声如洪钟。从小端肃稳重,没有嗜好,经过街市眼睛不斜视,闲居像接待宾客一样。每次朝会,威容仪表敬肃,神宗常常目送他。与大忠及弟弟大临同住,相与切磋论道考礼,弱冠婚姻丧祭全部本于古代,关中地区言《礼》学的当推吕氏。

大防曾为《乡约》说“:凡是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有善行就写在册上,有过失如违背乡约的也写上,三次犯过就实行惩罚,不改过的人绝迹。”

苏轼一次去拜访好友吕大防,恰逢吕大防午睡,苏轼就在客厅里等。但吕大防特能睡,苏轼一下子等了两个时辰,不禁大怒,决定要拿吕大防出出气。终于吕大防起床了,慢吞吞地接待苏东坡。苏轼说:“刚才趁你午睡,我在你客厅转了转,你客厅里的摆设虽然都很不错,但都不如一只有三对眼睛的乌龟。”

吕大防知道苏轼要调侃他,但不知会从哪调侃起,支吾着说:“哪里有三对眼睛的乌龟?”苏轼说:“唐中宗时,有大臣进献乌龟给他,唐中宗就问乌龟若有三对眼睛会有什么好处?大臣回答说,乌龟若有三对眼睛,自然就用三对眼睛睡觉,睡觉的时间自然就比普通乌龟多三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吕大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