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人巡查3万公里,隆昌下苦功治理小流域_隆昌_沱江_流域

20余人巡查3万公里,隆昌下苦功治理小流域

“今年2月,水治理专班在内荣农高区巡查时,发现一个学校对面存在污水直排问题,立刻联系了区管委会应急和生态管理局,要求他们整改。”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口中的专班全名为隆昌市水环境全流域治理工作专班。“3月‘回头看’时,问题已全面整改。”

隆昌河骡子滩河段。 任靖 摄

“这个由21人组成的专班坚持昼巡夜查,累计出动3000余人次,累计行程约3万公里。”在隆昌河畔,隆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肖峰多次提起这群人。“很多涉水问题都是靠群里的工作人员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在此前召开的中央媒体长江行(沱江流域)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谢媛丽也提到了这群人,“听说他们专门建了一个群,名字就叫‘污水不下河’。”

如此“兴师动众”,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隆昌市小流域污染问题。隆昌市位于沱江左岸,是典型的水资源贫乏地区,加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历史遗留问题,隆昌河流域水质自上世纪90年代有监测记录以来长期为地表水Ⅳ类、Ⅴ类。

在隆昌境内有龙市河、隆昌河和渔箭河三大河流,它们经九曲河汇入沱江。“这三条河流流经隆昌80%以上的农村区域,承担了沿线、生产生活用水和排污重任,所以九曲河断面的达标压力很大。”说到这,肖峰举了个例子,“比如家里的厨房、厕所都会产生污水,但是最终只会通过一个管道排出去,一个地方的污染控制不住,就会通过管道的排水体现出来。”

为此,隆昌市对市内流域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制定并印发了《2022年水环境全流域治理方案》,科学分析污染成因,从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企业污染和河库污染等4个重点领域实施系统治理,构建“1+4”全流域综合治理体系。

同时,隆昌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一方面,隆昌市坚持标本兼治、长远结合、统筹兼顾,调整拟定资金计划,优先解决影响最直接的问题,优先保障立长远的基础。2022年,隆昌投入涉及水环境治理的资金3.3亿元,接近前3年投入的总和,相当于地方可用财力的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0。

另一方面,隆昌成立了开头提到的水环境全流域治理工作专班,按照‘发现—移交—整改—回头看—考核问责’的全流程闭环处理机制,累计摸排管控风险点386个、发现问题474个,针对问题累计发出督办通知308份、通报13份,曝光典型问题119个。截至目前,已完成456个问题整改。

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各级领导干部,隆昌不留情面、严肃问责,先后聚焦场镇生活污水支管网建设、退养转产、移动超磁净化设备安装、养殖尾水管控等重点领域,分4个批次立案1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组织处理12人。

经过一年的努力,2022年九曲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今年1、2月稳定达到Ⅲ类以上。(任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