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话,俄方听进去了,盟友名单中,只有5个国家,中国不在列_盟友_中俄关系_两国

近日,俄罗斯外交部公布了一份战略盟友名单,只有5个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和塔吉克斯坦,均为欧亚经济联盟与集安组织成员国。俄副外长加卢津将上述国家称为“俄罗斯的战略和长期盟友”。

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多方关注。乌克兰媒体敏锐地指出,由俄罗斯外交部所公布的这份名单,“意外地没有中国”,但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两国靠近的趋势却益发明显。

乌克兰媒体的论调,恰好反映了西方当前的心态,他们密切关注中俄关系的动向,希望能够从中找出两国“结盟”的蛛丝马迹,借以对中国发起舆论攻势。另一方面,西方对于中俄结盟又存有“隐忧”,两个致力于多边主义的国家携手并进,必然会对西方主导的国际格局造成冲击。

针对中俄关系,在王毅主任到访莫斯科前,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给出如下评价:这是一种具有“多层面性”和“结盟”特性的关系。

那么综合俄外交部与佩斯科夫的表态,中俄关系仿佛呈现出一种“薛定谔式的结盟状态”。两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盟友关系,但俄方似乎又默认中俄关系具备“盟友性质”。

那么该如何看待这种似是而非的关系呢?盟友关系其实并不稀奇,美国向来自诩盟友遍布天下,并以此为傲,但却并不妨碍山姆大叔割盟友韭菜,吸盟友的血。故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才会戏谑地讽刺道,做美国的敌人很危险,但做美国盟友更致命。

展开全文

考虑到这一点,以中俄各自的体量与国际地位而言,结盟反而并不适合。再者,中国长期奉行不结盟政策,任何关于中俄结盟的假设或是推断,无非是基于恶意的造谣中伤,经不起丝毫推敲。

为此,中俄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定下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铁律。在此基础之上,中俄关系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

王毅主任与秦刚外长同俄方会晤之际,曾多次提出上述观点,并得到了俄方的赞许与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说,俄方并未将中国列入战略盟友名单,恰是对双边关系的尊重。

中俄两国对于这种特殊的关系存有默契。俄外长拉夫罗夫曾坦言,中俄未建立军事联盟,但双方关系高于传统军事联盟质量,没有限制、没有界限、没有禁忌,两国关系正处于建交以来最好状态。两国所签署的各项协议,并未将俄定义为“从属角色”,均符合彼此利益,且具备互惠互利的性质,

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评述中俄关系时指出,双方始终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中俄两国“不是盟友,但胜似盟友”。

中俄关系具备清晰的历史逻辑与强大的内生动力,致力于多边主义的发展,为全球治理贡献“大国担当”,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种具备模范性质的大国关系,使两国面对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时,持基本一致的看法与立场,不需要依赖盟友关系进行捆绑。

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中俄不结盟也是基于这一道理,两国作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完全可以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各自当家做主,而不必局限于小家子气的盟友关系当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