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100周年,“上海出品”电影《1921》全新讲述红色记忆_上海_电影_党史

5月1日党的生日当天清晨,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这一极具纪念意义的地方,一部讲述担当、理想和奋斗的电影开机了。

这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1921》,制作班底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电影人,包括导演黄建新、郑大圣等幕后工作人员,黄轩、倪妮、王仁君、刘昊然等50余位优秀青年演员都将参与到影片中去。

站在党的诞生地,回望99年前那个重要的转折点,齐心协力拍摄这部讲述传承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坚定理想,以及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中国电影人的光荣和使命。

融入党史新发现,主创足迹遍布各国

《1921》在今年党的生日之际开机,实际上早在四年前,影片就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电影创作选题规划,市委宣传部在当时就开始紧密围绕献礼建党百年开展重点创作,将《1921》列为了重点扶持项目献礼2022建党百年。

影片主创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坚持创新求真、严谨细致的态度,历经四年时间深耕剧本,数易其稿。

在四年多的剧本创作过程中,以余曦、赵宁宇、黄欣为代表的电影策划编剧团队走访了国外、欧洲多国的早期革命发源地,寻找历史痕迹。

周恩来和邓小平在国外巴黎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小旅馆、花神咖啡馆,中国共产党旅日代表在东京和鹿儿岛的革命活动场所等,都曾留下编剧团队的足迹。

在欧洲和国外的档案馆中,主创们还查找到许多珍贵的党史资料,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都将在影片中有所呈现。

同时,市委宣传部组织召集党史专家、上海史专家、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资深研究员等专业人士,与主创团队一同召开了多次剧本论证专题会议,听取意见,结合最新党史研究成果,反复打磨人物性格,挖掘历史细节,将党史研究新成果新发现融入电影中,力求让这段观众耳熟能详的史实在银幕上绽放新意。

展开全文

比如在以往以建党为主题的影视剧中,王会悟可能只有寥寥数个镜头,大家记住的也只有一个打伞站在船头的女子背影。但近年来,参加了一大筹备、会务和保卫等工作的王会悟,对会议全过程的参与及发挥的重要作用被发掘出来。

倪妮作为开机仪式上亮相的唯一一位女演员,极有可能饰演王会悟。尽管生活在不同时代,倪妮仍然十分认同和欣赏这个人物,“她有许多当代独立女性的形象特征,比如独立自主的思想,勇敢追爱,有责任有担当,生活和工作能兼顾得很好,是非常有魅力的女性。”

除此之外,影片也在拍摄取景上狠下功夫,主创团队勘景足迹遍布上海、全国乃至海外,特别是在上海实地测绘了30余处相关历史旧址,并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一比一实景搭建了当时中共一大会址建筑群,为还原最真实的场景保驾护航,在大银幕上再现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城市文化风貌。

青春主旋律+商业片元素,创新传承红色记忆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历史的长河中,上海出品了非常多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鸡毛信》《铁道游击队》等上海电影制片厂早期创作的战争剧情片,近几年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也有着“上海出品”的烙印,如《攀登者》《江湖儿女》《飞驰人生》等。

如今,曾执导《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并担任去年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总制片人的黄建新,作为《1921》的监制和导演,他为影片定的基调,不仅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献礼片,更是一部好看精彩的商业电影。

《1921》里有三条故事线平行叙事:欧洲反共势力对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的监视,国外警方对来沪国外共产党的追踪,以及国内来自五湖四海、背景迥异的代表汇聚上海参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样的交叉结构将大大提升影片的丰富性和精彩度,结合黄建新透露的将加入谍战和动作元素,相信努力创新的电影人将为观众带来一部令人惊喜的大片。

除了用商业外壳包装主旋律内核,《1921》的另一个重要关键词是青春。正如黄建新所言,99年前,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正处在风华正茂、青春无畏的年纪。

因此,这一次选择了包括黄轩、倪妮、王仁君、刘昊然等在内的50多位青年演员,年龄横跨80后、90后以及00后,剧组的选角标准就是“青春实力派”,更要神形兼备,为这部主旋律电影带来不一样的青春热血。

实际上,作为党的诞生地,从电影到戏剧,近年来上海红色经典文化作品频出,打响了“上海文化”品牌。《永不消逝的电波》《战上海》《一号机密》等“上海出品”的红色原创舞台作品,在全国范围内都收获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

同样,《1921》由上海出品,在上海开机、拍摄,讲述党在上海诞生的故事,相信在上海本地优秀人才以及全国电影人的齐心协力下,将以全新的方式在大银幕上讲述这段红色记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