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安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9700家,同比增长超过36%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计突破11000家,同比增长超过28%
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
2023年伊始,传来重磅利好消息!
陕西省两会上公布,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此次获批,意味着西安不仅在多城争取申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先机;同时也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西安发展再获加持,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多城竞创 “双中心”为啥成“香饽饽”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
其中,综合性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国家科技竞争的重要力量。定位为“科学中心”,侧重基础科学研究。通过汇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多种战略科技力量,吸引世界级科学家集体攻关,努力形成基础科学和原创能力的重大突破。
之前,国家只批复了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科学中心。
而科技创新中心,相比科学中心,则侧重于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营造创新氛围与环境,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发挥企业、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最大效应,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在西安“入列”之前,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仅有五个,分别是: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武汉和成渝。
由此可见,“双中心”必须是科技创新和基础科学研究“两手都要硬”的“王者”。坐拥“双中心”的城市,可以说是我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国家中心”。
这也是很多省市铆足了劲,想要拿下“双中心”的原因。
含金量极高的“双中心”,早已成为国内大城市眼中的“香饽饽”。此次,西安凭借着自身实力成为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全国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场实力与回报的双向奔赴。
在近日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级相关部门表示,2022年西安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高、科、技、研”四个重要科技创新指标持续攀升——
“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9700家,同比增长超过36%。
“科”,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计突破11000家,同比增长超过28%。
展开全文
“技”,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
“研”,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
创建“双中心”,西安有着自己的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科技创新实力更不容小觑。
“科创之城”靠硬实力“出圈”
“双中心”缘何花落西安?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西安获批创建“双中心”,源于这座“科创之城”鲜明的科创底色,是靠硬实力“出圈”。
我们一起来看看西安的这些厚实“家底”——
优势1 国家重要区域战略支撑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支点城市,西安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向西开放和贯通欧亚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发展的战略要地,承担着建设全国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使命。
同时,这座城市也承载了许多“国”字号工程,如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陕西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创建西安科学中心。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将西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建设“双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势2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群
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西安加速落地,形成了多个引领原始创新的战略科技支撑。
目前,建设及规划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4个,其中转化医学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正在建设,先进阿秒激光、电磁驱动聚变列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
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体系逐步优化,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若干家。整合全省航空航天科研资源组建的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将成为空天动力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落地国家超算(西安)中心,算力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优势3 科教资源研发优势突出
西安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拥有高等院校84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7所高校19个学科跻身“双一流”建设行列,27个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前10%,居全国前列。
集聚各类科研机构400余家,拥有中科院西安分院,航天四院、五院、六院,中国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一流高校与研究机构承担众多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中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计划、北斗导航等提供有力支撑。
优势4 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西安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5%,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自主创新与自由探索,“十三五”以来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0项左右。
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落实,在航空航天高性能制造、微纳制造等领域解决多项“卡脖子”难题:面向经济主战场,涌现中国首颗物联网核心芯片、全球首个无线通信安全国际标准等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低温超导线材、大飞机发动机高温合金等多个有色金属领域填补国内空白;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涌现世界首台功率30W蓝激光手术设备、重组人胶原蛋白生物制造技术等首创成果。
优势5 梯度创新人才储备丰富
西安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持续提升,拥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56.09万人,位居“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第五位。“两院”院士67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飞机设计制造、航空航天材料、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关键领域涌现出一批院士领军的创新团队,建成院士工作站90个、博士后创新基地47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达236人,中央重点联系专家达243人,省级人才计划入选专家达1705人;培养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近100万人。
优势6 创新发展环境活力高效
围绕科技资源统筹、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探索改革,西安12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6家单位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4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1家,存续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166家。
“一院一所”模式在全国推广,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完成改制公司35个、孵化西部超导等上市公司4家,西安光机所孵化光电子领域科技企业394家;西北工业大学通过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孵化了铂力特、华秦科技等57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形成了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代表的一批特色承载空间,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力支撑。
“双中心”获批
是期许也是挑战
新一轮的区域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创新的竞争。
“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在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仲伟周看来,获批建设“双中心”,西安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从分布区域看,全国“双中心”目前已形成东、西、南、北格局,而西安作为西北区域的唯一“上榜”城市,含金量极高,同时也承载着国家和陕西省沉甸甸的期望。
“双中心”的获批建设,无疑有利于发挥西安科教重镇的优势,联合西部各城市打造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后方,解决一批“卡脖子”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牵引西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国经济布局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加速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
“西安将成为中西部科技发展的‘火车头’。”作为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仲伟周曾在省两会上提出“尽快创建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建议”。他表示,建设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可充分挖掘、协调、整合利用在陕的科技创新资源,实现陕西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坚持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牵引,以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推动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政府创优,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融合,让创新成为驱动陕西乃至西部地区与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这是机遇、是期许,也是挑战。拿下“双中心”后,西安在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自身也将迎来很多“优先发展”的机会。
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西安将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融入高标准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西安实践中,构建“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体系(“顶天”就是要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立地”就是要培育规模强大的科技企业塔字型成长体系)。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布局,打造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从平台建设、未来产业布局、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人才聚。
随着“双中心”的获批,不沿边、不靠海的西安,在新的机遇下,正在一步步走向更大的发展格局。
更多西安市民也期待着在“顶层设计”的加持下,西安乃至陕西,争取更多的资源落地,加强区域间的联动协同,加速两大中心的建设,打造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点和创新驱动的战略大后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本组稿件由记者关颖采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