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为什么没独立,独立的外蒙古又趁乱捞了多少内蒙古的土地?_蒙古_丹巴_边界

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于1945年独立,成立了“蒙古国”。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边界线长达3193公里,占中蒙边界线长度(4710公里)的68%,而且边界两边是具有相同文化的跨界民族,如此漫长的边界线,既无天然大的河流山川,边界是如何划定,又有怎样的历史纠葛呢?

蒙古高原是诞生游牧民族的摇篮,但这里却并非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在今蒙古国南部东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以及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西部一带就是浩瀚的沙漠。

蒙古国与中国交界基本是戈壁沙漠

明军北征,蒙古高原分裂后短暂统一

在汉朝和唐朝的历史文献里,这片沙漠经常被冠之以“瀚海”,是蒙古的地理分界,到了明末清初,围绕着这片沙漠一共盘踞着三大蒙古势力,分别是“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蒙古”。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明朝建立之后,多次北征,直至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北元的主力在捕鱼儿海之战中被蓝玉歼灭。

展开全文

蓝玉将军像

从此以后北元实力大大的削弱,内部也开始陷入了混乱。其间元帝到处奔波流离,还经历了也先的企图篡位,一直到1506年,达延汗巴图蒙克重整旗鼓,才结束了蒙古的政治内乱。

明成祖皇帝朱棣五次御驾亲征,致使北方骑兵多年不敢犯边。在这段历史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漠南”、“漠北”这样的名词,而它们事实上也是内蒙和外蒙的前身。一般来说,征讨蒙古的中原军队都是出长城,先平漠南,而后穿沙漠,再击漠北。

明成祖北伐路线图

达延汗当时所在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境内,作为正统的成吉思汗后人,大蒙古可汗,他锐意改革,将诸位儿子进行了分封。其中格哷森札札赉尔获得封地之后挥师北方,获得了今天外蒙古的大部分,形成了喀尔喀部。

格哷森札札赉尔又分封各个儿子,形成了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三个部分。他们依然视达延汗直系后裔为领主。

达延汗五子分诸侯

女真崛起,清朝统一蒙古,内外蒙古雏形初成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带领的女真崛起,后金南下攻打大明,但在宁远城,努尔哈赤死于袁崇焕军队的炮伤,皇太极继位后继续攻打宁远城,仍然无法攻克。此时的皇太极决定转变战略思维,绕过宁远城去攻打明朝,但是如此蒙古便是一个阻碍,于是皇太极决定先征服蒙古。

清皇太极像

此时黄金家族的掌舵人为林丹汗,这也是蒙古帝国法理上的最后一位大汗。努尔哈赤势如破竹,很快将林丹汗的军队击溃,漠南也就顺势被后金收入囊中,皇太极继帝位后,蒙古各部后拥立皇太极为蒙古可汗。

后金征服内蒙古

于是内外蒙古的分别在明末清初便开始形成。靠近汗部,在呼和浩特周围的各部,也就是当初拥立皇太极兼任蒙古可汗的各部被称作“内扎萨克”,也是清朝认为地位最高的蒙古人,而且他们最为忠诚可信,地理位置也接近中原,容易控制。内扎萨克蒙古各部历来都有和清朝皇室通婚的传统(但只有清世祖的母亲是蒙古人)。

内蒙古之外的,分布于戈壁沙漠以北,新疆,青海的蒙古被称作外扎萨克蒙古,其中包括喀尔喀部。1688年,葛尔丹击败喀尔喀部,在外蒙古站稳了脚跟,喀尔喀部最终归顺清朝。

喀尔喀部归顺清朝

在康雍乾三代清帝的征伐下,1760年,准噶尔汗国灭国。由于他们归顺较迟,距离又远地位也较低,便是后来内外蒙古的雏形。大约在清朝末年已经形成了与现在相似的内外蒙古的概念。

满清取消蒙古固有的部落制度,改为盟旗制度,限制迁移,以便予控制,对蒙古人实行愚民政策,阻止他们接受汉民族文化,且依靠喇嘛教和满蒙通婚,实现了对蒙古的强有力控制。

清朝疆域图

苏俄策划和扶植外蒙古分裂势力,外蒙古独立,蒙古分裂

清末民初,1911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在俄国的支持下继位为蒙古可汗,首都设立于库伦。此后攻下了不属于喀尔喀部的科布多,形成了蒙古国大致的版图。

哲布尊丹巴因为被视为成吉思汗转世,社会影响力号召力极大。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政府和俄罗斯谈判,逼迫哲布尊丹巴取消独立,但仍然视其为蒙古地方最高统治者。

八世哲布尊丹巴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联建立,苏维埃俄国在1919年7月25日发表对蒙古声明,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要求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19年11月7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决定出兵外蒙,派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库伦,挟持“内阁理”巴德玛·多尔济,软禁哲布尊丹巴活佛,北京政府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部在外蒙古驻防。

北洋进军蒙古路线图

1921年,苏俄红军趁我国内乱驻防士兵回撤之机入侵蒙古,哲布尊丹巴重新执政,直至1924年去世。此时的外蒙古已经成为苏联的傀儡,开始了苏联化的道路。大力摧残蒙古文化,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停止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世,逼僧人还俗,废除旧蒙文,使用西里尔文。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用实名制投票来威胁选民,导致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内蒙古则是另一种情况。由于离中原较近,便于控制,北洋政府就采用“改土归流”的老办法,将内蒙古改变成绥远,察哈尔、热河三个特别区,筹备建省。

虽然此时内蒙也有独立的声音,但是实力较小,地理位置也不利,也就没成气候后内蒙也出现声音欲与外蒙合并,但苏联囿于《雅尔塔协定》而被反对。

此后中共派出了乌兰夫参与内蒙古相关事务的处理,后来于1947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蒙古2011年发行,纪念蒙古获得世界公认独立主权国家加入联合国50周年1961-2011系列邮票之一

外蒙古多次蚕食内蒙古领土,中蒙重定边界

中蒙划界问题的关键其实是如何确定实际控制线的问题,在雅尔塔协定中美苏达成“蒙古(蒙古国)维持现状”的密约,这里的维持现状也就包括维持“蒙古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地域现状”的内涵。

实际上,协议签订前,外蒙不断蚕食本属于内蒙古的边界,1915年当地局势缓和,科布多并入外蒙,而中国内地处在军阀混战时,蒙古不断侵夺我内蒙边缘地区(或者说内蒙大量牧民自愿并入外蒙),达里岗爱突出部20年代中即被蒙古夺占,所以蒙古和内地的“实际控制线”已经和地图上标注省界完全不同。

美国地图内外蒙古边界

1945年美国出版的中国地图,边界基本上是按照“实际控制线”确定的。在其后国民政府和苏联的谈判中,协议签订:“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

1962年新中国和蒙古勘界,也是按照国民政府同意的实际控制原则定界,所勘定的边界走向和1945年美版地图、1948年俄版地图上的边界基本一致。

双方规定了两国全部边界线的走向;双方同意,凡以河流为界的地段,以干流的河道中心线为界,凡以道路为界的地段,道路为双方共有,由双方共同管理和使用。

中蒙边界共有678个界碑,这些界碑中心的连线才是真正的边界,而铁丝网则是与真正的边界平行、向中国境内后退、一道绵延不绝的人工建筑物。

中蒙边界铁丝网

纵观整个蒙古的独立,就是沙皇俄国及苏联活跃策划与策动,尽管蒙古是咱们的血亲近邻,但与我国的联系一向欠好,对国人也不甚友好,相信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向心力也会越来越大,中蒙友谊也会越来越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