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怪圈?2天收990万,影评人爱得要死,观众沉沉欲睡却不买单_科幻_詹姆斯_观众

美国的天才独立导演詹姆斯·格雷被誉为“只为影评人拍电影”的导演。

从《迷失Z城》到《星际探索》,一个个得奖无数,票房却一再遇冷。

《星际探索》是20世纪福克斯斥资1亿美元打造的重磅影片,入围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奖 ,全球票房1.2亿美元,在中国上映两天仅收了990万票房。

《迷失Z城》获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全球票房1926万美元,因为在国内删减了37分钟,票房也不理想。

我们再来看看《迷失Z城》和《星际探索》两部电影的评分。

在烂番茄上,专业评分和观众评分也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也就是说,

詹姆斯·格雷的电影,受到了影评人的认可,观众却并不买单,这是什么“怪圈”呢?

展开全文

01,慢科幻,缺少节奏感

在26年前,詹姆斯·格雷就凭借着处女作《小奥德萨》获得了威尼斯的银狮奖,而后,他开创自己独特的电影创新之路已经二十多年了。

而《星际迷城》又和姊妹篇《迷失Z城》非常相似,两部电影都是关于儿子生活在父辈阴影下的故事。

电影讲述了在外来世界,地球上出现了神秘现象,有一种失控的反物质正在威胁着整个太阳系,在生死攸关之时,天才航天工程师罗伊(布拉德·皮特 饰)被派飞到太空,去解开拯救人类的秘密。

从地球到月球,从火星到海王星,这一场穿越了整个太阳系的冒险之旅开始了。

故事险象环生,爆炸、陨石、月球飙车枪战、神秘生物等考验等成为了电影的看点,在父子重逢的过程中,也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部电影虽然在中国一刀未剪,推迟了76天上映,然而

,这部电影还是保持着詹姆斯一贯的文艺感,缺少必要的科幻动作节奏,语言镜头,台词等都略显舒缓。

很多的观众觉得看起来较为沉闷,所以导致了很多观众都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02,类型杂糅

对于观众来说(尤其是中国观众)在看惯了好莱坞爆米花式电影的轰炸,对于科幻的概念自有自己的品味和感受。

很多的观众会觉得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就是“硬核科幻”,如果适当的加入文艺元素或者是剧情元素,就显得不伦不类。

其实,詹姆斯·格雷曾经针对这个问题谈到过自己的看法,他说:

“我不会考虑到类型,但是或许我错了,观众会那样想。”

有观众们觉得,10分钟的电影非要讲成124分钟,剧情拖拖拉拉,甚至是“打着科幻的幌子来阐述父子亲情的事情”。

这样的审美偏差,造成了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不喜欢,也是导致电影票房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北美,《星际探索》败给了同期电影《唐顿庄园》;

在中国,败给了同期的巨石《勇敢者游戏2》;

03,离散的

家族叙事

熟悉詹姆斯·格雷的朋友都知道,他的电影偏重于家庭观念为主题。

不管在什么类型的电影背后,都少不了一个“家”字,这也和自己的经历有关。

他出生在一个纽约的俄罗斯犹太移民家庭。他的祖父在二战的时候被杀害,全家不得不移民美国,而他的父母怕他在美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为他取名为“格雷”这个英国化的名字。

他少年时期生活的贫穷,让他对犹太人的生活非常熟悉,也对“家”充满了眷恋。

在他的电影中,《小奥德萨》讲述家庭破碎的悲剧,《家族情仇》家族企业的发展,《我们拥有夜晚》则讲述了一个警察世家,《纽约爱情故事》讲述的也是族裔背景和人们价值观对于男女主角命运的影响。

所以,在他的科幻片中,也是少不了阐述“家”这个主题,通过科幻的视角来讲述父子情深。

而这样的叙事方式历来是不被中国观众所接受的,我国观众喜欢看硬核的科幻片,亲情,友情这些内核都是服务于科幻的,而不是喧宾夺主,成为科幻片的主旨。

今年惨败的《上海堡垒》就是因为“披着科幻外壳的爱情戏”而备受诟病,当然,这两部电影丝毫没有可比之处,也不属于同一类型。

所以说,即使是天才导演的作品,在中国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