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党建+河长制”呵护“浙水之源”_水口_河道_水鱼

“浙源素有‘浙水之源’之称,浙源水是饶河支流,全乡河流近50公里。”日前,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实施“党建+河长制”冬季护河行动,该乡党委书记王飞说,“开展河道治理、河床清淤等工作,既是践行河长制的有力之举,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应有之义。”

走进浙源乡虹关村,但见古樟如盖、粉墙黛瓦、山环水绕、曲径通幽,一幅“虹关山居图”成了江西省(婺源)影视创作基地和古宅民宿集群地,是众多美术院校的写生基地。“河流是虹关村的命脉,通过开展冬季护河行动,达到了‘河面无杂物,河岸变整洁,水系更流畅’的预期效果。”王飞介绍说,“我们发动党员志愿者争当‘河小青’,对河道淤泥、杂草、垃圾等进行打捞清理,实施河道‘美容’工程,随手一拍都是一道美丽风景。”

虹关村“清河记”是浙源乡“党建+河长制”呵护“浙水之源”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浙源乡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由乡、村党组织负责人为河长,在辖区河流开展常态化巡逻、监测和管护工作,将之纳入党建工作述职重要内容,推动了水环境持续改善,打造了“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发展了察关水口、虹关水口、凤山水口等一批“零门票”水生态旅游点。其中,浙源乡沱口村“月牙湾”因山水景致迷人,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是婺源春季摄影打卡地和全域旅游网红点。

“一河清水除了兴旅游,也能促养殖。”多年来,借助优质水资源,浙源乡发展冷水鱼养殖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带动300多户村民发家致富,成了远近知名的“冷水鱼之乡”。同时,促进了传统豆腐手工制作业发展兴盛,“浙源豆腐”成了知名土特产,市场供不应求。

“践行河长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美了河道,也富了百姓。”王飞说,通过实施“党建+河长制”行动,不仅保障了河道防洪、排涝、供水等功能,也促进了水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全乡百姓的护河意识更强了,“爱河、管河、治河”深入人心,发展了护河志愿者队伍百余人。

据了解,为呵护“浙水之源”,浙源乡先后加固河堤河磅900多米、修复受损水渠30余处、建设石碣10个、整改问题39处,呈现出了“水净、堤固、岸美”的山水画卷。下一步,该乡按照河长制的各项工作部署,促进“巡河、管河、护河”落地见效,确保“浙水之源”惠民利民,实现河长制工作常态化和长效化。(吕富来俞雪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