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推进教学数字化,省教育厅3问答详解_数字化_教学_高校

问题1:

后疫情时代高校如何推进教学数字化?

答:历经三年抗疫,广大教师学生已经普遍接受了线上教育教学方式。面向后疫情时代,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比如学生线上的实际学习成效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如何监督、网络和平台服务质量是否有保证、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等。

打造信息全链条体系。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校,在80年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信息材料—信息器件—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五位一体”的大信息特色。我们主动服务国家信息化战略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赋能传统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华为等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实践了覆盖资源-平台-技术-评价信息全链条体系、南邮特色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转型路径。

推进软硬件同步建设。我们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完成一批智慧研讨教室和网络互动教室,校区互联网带宽速率提升了300%,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我们依托学校传统信息学科特色优势,开发上线课程资源80余门,为全国近200所高校的300余万名学生提供服务。我们还依托教师科研成果,开发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课程,学生在远程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操作,校内实验室中的真实系统会按照学生的配置数据自动连接,并由真实仪器测量完成后将实验数据反馈给学生。

注重数字化教学两端。我们持续加强教师数字化教学培训工作,依托各类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有组织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实施全体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持续能力提升;同时,我们还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开发了学生学习状态监督反馈系统,为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和评价学习结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我们要不断把教育数字化推向深入,持续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推进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培养学生数字能力为基础的新型能力,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创新教育评价,为高校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南邮智慧。

(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 郭宇锋)

问题二:

此次发布的《意见》配发了《江苏高校数字化教学基本规范》,能否介绍一下《规范》的作用与意义?

答:《江苏高校数字化教学基本规范》是我省首次研制的、专门为数字化教学制定的规范和要求。《意见》是行动纲领,《规范》是行为准则。

首先,规范是“规”,框画了教学数字化的基本要素与要求。教学数字化不仅是数字技术的教学应用,还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系统性的创新与变革。《规范》明确了数字化教学5大板块、10个维度和39条具体要求,为数字化教学设置了准确的网格和坐标。

《规范》要求高校要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设施、资源、平台等技术与条件,建成安全、稳定、可靠、可扩展的数字化教学环境;要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全过程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能。教师要不断提升数字化教学素养,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深化教学改革;并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规范是“范”,提供了数字化教学的实施路径与策略。教学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是智能时代的教学由“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人工”向“智能”的结构性嬗变。《规范》为如何规范高效地开展数字化教学提供了指南和策略。比如要求高校要建立校院(系)两级数字化教学管理负责人制度,要设有数字化教育教学专家团队,建立专业化支撑队伍,并设立数字化教学专项经费等。

展开全文

第三,规范不是束缚,我们既要遵守达标,又能超越发展。考虑到全省高校实际条件和发展不平衡,《规范》中的一些指标与要求是保底线的。比如要求高校教学、科研、实训等场景70%能够满足录播、教学互动、远程教学、在线测评等教学需要;平台资源年使用率在70%以上;教师所教授的课程60%以上配有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资源年更新率保持在30%以上;每位教师至少参与建设一门在线开放课程,专业化支撑队伍每年接受1次以上相关培训和教育等等。高校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不断努力和超越,有效促进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一春

问题三

江苏在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学数字化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答:江苏作为高等教育大省,一直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本次出台的《意见》是教育数字化在高校教学领域的细化落实,将加速推进江苏高校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接下来我们将在四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推进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一体化建设。构建高速率、大容量、高效率的高校教学骨干网络,推进多网融合的校园基础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推进绿色、便捷、集约的教育教学大数据中心和多云模式建设。积极利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拓展教学服务新场景。

二是持续发挥教育大平台作用。充分发挥省高等教育智慧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等大平台作用,融会贯通全社会乃至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智慧校园”,使“无边界高等教育”成为现实。推进建设高校48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和20个省级虚拟教研室,将最新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教研活动中,积极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打造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新范式。

三是推动教育教学体系向职后延伸。启动江苏高等继续教育“一平台两系统”建设工程,“一平台”支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集成共享等功能,搭载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学教务管理“两系统”,汇聚全省高校万门优质课程资源,实现数据交换、学分互认和信息共享。探索形成以高等教育为主要支撑、职前职后贯通、覆盖社会全体人群的“高能级”终身教育体系,全方位育人、全链条贯通、全时空服务。

四是进一步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有力支撑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学科体系,提升高校数字人才培养能力,持续加强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网络安全等数字经济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数字化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适切度,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 郭新宇

来源:高教处

编辑:黄心、王筱

审核: 谢雨辰

点亮“在看”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