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矿雷锋故事】让希望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的”暖心田“志愿者们_希望_小屋_爱心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有一群身处困境的儿童,他们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小屋里,白天被阴暗的光线笼罩,夜晚受潮湿的空气侵扰。

他叫李宝(化名),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妈妈打工时不幸被砸伤造成高位截瘫,现在只能在家做一些手工活补贴家用,78岁的爷爷身体长年有病也无法下地干活,哥哥李祥患有“脑血管畸形”让原本困难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因为家中只有一间杂乱的卧室,所以李宝儿只能和妈妈哥哥挤着睡,学习桌也是家里的置物桌。

“孩子一直想要个学习桌,我也想让孩子学习的条件好点,可真的是力不从心……”妈妈白雪英说。

吊顶设计、墙面粉刷、电路维护、添置床、书桌、在崭新的学习桌上放一个大大的书架,可以摆放收纳书本和学习资料……志愿者们通过各方面的“改造”,为他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舒适明亮的小房间——“希望小屋”。

展开全文

“希望小屋”建成后,田陈煤矿“暖心田”志愿者徐丹、李辉对李宝儿进行长期稳定的结对帮扶,每个周末他们都会为他带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与他聊天互动,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鼓励成长,让孩子感受到“希望小屋”带来的幸福和别样温暖。并随时调整帮扶计划,尽快改善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助力家庭增强生活信心,争取早日走出困境。

目前山东全省 8 至14 岁的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少年儿童有十万人,他们都处在类似的困境中,有的连一个写字的书桌都没有,不得不趴在破乱的床上写作业;有的女孩子处于青春期也不得不与异性长辈同居一室。爱心从来不是用金钱衡量的,1元钱与1万元在奉献爱心层面并无本质区别。爱心不分大小,都直抵心灵,而最幸福的莫过于“你给的,正好是他们需要的”。

“希望小屋”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重要寄语精神“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是“希望工程”的重要延伸和转型升级的突破方向。加入到“希望小屋”的建设队伍中来是我们青年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国企应有的担当。我们田陈煤矿已启动“10元关爱行动”,我们的门口也有爱心捐款箱,希望咱们身边的每一位团员青年、青年工作者、团干部、爱心职工都能够捐赠10元钱,用于小屋建设,把爱心传递到每一位需要的孩子身边。

或许我们能力有限,但涓涓细流汇聚浩瀚,每一份爱心都将化为强大力量。希望你们加入我们,将希望传递给祖国的希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