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金融科技公司与集团进行品牌隔离,契合了监管要求,更有利于金融科技公司和集团各自的发展,隔离彼此之间的风险,因而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普遍选择。
《国际金融报》记者2月14日早间独家获悉,去“金融”标签,加“科技”外衣后,360数科去“360”,更名为奇富科技。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举旨在“去360化”。
记者梳理发现,不论是阿里分拆出来的蚂蚁集团启动品牌隔离,还是小米整合组建的小米金融更名天星数科,还是苏宁金融更名星图金融,近年来越来越多在整改的平台型金融科技公司与集团品牌隔离。
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平台型金融科技公司与集团进行品牌隔离,一方面契合了监管要求,品牌切割能够让某些利益链脱钩;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金融科技公司和集团各自的发展,因而逐步成为行业趋势。
360数科再更名去“360”
2月14日晚间,360数科官宣公司品牌更名为奇富科技,表示将全面聚焦金融科技战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据悉,奇富科技前身为360集团旗下的360金融,2018年6月正式独立运营,并于同年12月赴美上市,在2022年11月赴港二次上市。
奇富科技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应称:“虽然公司的名字源自360,但双方在业务定位上截然不同,且相互独立。360主打数字安全,更名为奇富科技后则深耕金融科技服务市场,可以更加突出公司自主发展金融科技战略的决心。”
“此次品牌更名反映了我们抢占数字技术制高点、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改造的决心。”奇富科技CEO吴海生表示,当前正处于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从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到现在火爆全球的ChatGPT,每一次技术发展的浪潮无不让人兴奋,公司将致力于将这些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为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更高效的科技服务和解决方案。
2020年8月8日,360金融正式对外公布品牌升级,启用“360数科”为新品牌。彼时,360数科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如今业务中越来越多的比例也由技术服务贡献,此次更名反映了这种趋势,也更好地代表了360数科在市场上的长期战略定位。从这点出发,360数科的定位从未改变,此次更名只是在业务与技术水平的积累上,实现了名副其实的升级。”
再次更名有何深意?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记者,与集团360品牌脱钩,此举应该是360数科(奇富科技)整改的一部分。据其在港股上市提交的材料,整改已经于2022年基本完成。
金融行业资深研究者于百程对记者表示,此次360数科更名奇富科技,最重要的变化是去掉了360标签,显示了自主发展的决心;第二个变化是数科到科技,科技的范畴更大一些,预示着未来与新技术结合会更加紧密,金融科技服务内容会更加丰富;此外,此次更名并未涉及股权和投票权等实质变化,因此和整改的关系应该不大。当然,品牌中去掉360标签,更加契合目前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形势下对于关联公司之间独立性的要求。
与集团品牌隔离渐成趋势
除360数科更名去“360”之外,记者梳理发现,近些年,在整改的平台型金融科技公司与集团品牌隔离渐成趋势。具体来看,蚂蚁集团从阿里巴巴分拆出来,经历了“金服”变“科技”的更名,并在2021年启动花呗、借呗品牌隔离工作。
小米集团在2018年将金融业务整合组建小米金融,在2019年9月小米金融更名为小米数科,随后在2020年10月小米数科再次更名为天星数科。苏宁金融也在2021年11月1日正式更名为上海星图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李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企业整改的核心是把金融业务与实体产业相隔离,把金融业务与数据平台(信息科技)服务相隔离,因为金融中介服务(吸存放贷、理财、保险等)的特殊性,必须与实体产业相隔离,特别是需要与具有一定垄断性的依靠平台的产业相隔离。因此,任何具有金融属性的业务必须与平台型产业彻底分离,要注意整改的核心应该是业务的分离,而不仅仅是更换名字。
盘和林指出,在整改的平台型金融科技公司与集团品牌隔离一定会成为趋势,一方面是监管要求,因为平台会借助自身优势来给旗下金融机构赋能,品牌切割能够让这些利益链脱钩;另一方面是公司自身的要求,当前金融机构监管较为严格,平台企业担心这些金融机构未来犯错波及平台。
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车宁对记者表示,平台型金融科技公司与集团进行品牌隔离是相关企业自主的战略决策,因其契合了监管要求,反映了整改后的实际运营情况,且能更有利于金融科技公司和集团各自的发展,因而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普遍选择,进而形成了行业趋势。
车宁指出,金融科技公司与集团主体业务的经营、风控和监管逻辑不同,品牌隔离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隔离彼此之间的风险;另一方面,独立的品牌契合近年来平台系金融科技公司股东、业务等的调整,独立品牌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更方便独立探索业务场景,在集团之外探寻更多元、更持续的增长点。
来源:国际金融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