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依据吗_自己的_都是_柴火

对于很多农村的小孩子来说,他们一般都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带大的。因为自己的父母一般需要外出打工,所以对于自己的照顾自然就很少了。

因为爷爷奶奶生活的年代受到很多旧思想的影响,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也自然会存在很多根深蒂固的思想。这些在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时候就可以体现出来。

在现代社会来说,如果有人向我们借东西,只要是自己能力范围里面的东西,我们一般都会借给别人。但是在一些不是很了解的人面前,我们就会纠结自己要不要借给他,甚至还会思考如果不借给他别人会不会对我们有什么不好的印象。

其实在我们纠结的时候,很多的俗话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很多的农村小孩都懂的这些俗话,是因为爷爷奶奶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教给他们了。农村有句俗话叫“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这是什么意思呢?

借米不借柴

站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说可能很难理解这句话,因为现在我们做饭一般都不用柴火,用的都是煤气灶或者是电磁炉。但是如果我们站在过去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就很容易说得通了。

展开全文

过去人们的主食就是小米和玉米,而且大多数人家都是靠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耕作的。也就是说,如果这片土地有收成,家里人就有得吃。如果这片土地没有了收成,家里人就都要饿肚子。

加上过去的人还要交赋税,赋税一般也是以粮食作物的方式上交。所以很多人家就会出现没粮食吃,或者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这就需要跟别人人家借米了。所以过去的人家要是家里还有剩余的粮食,一般也会借出去救济别人。

我们都知道,过去的人是烧柴火来做饭的,那为什么不能借柴火呢?首先是因为柴火相对于米来说是比较容易获取的。它不需要长时间的耕作,只要稍微在山里捡一捡,基本上都可以捡到,所以一般人家的家里都可以做到。

另外柴火有红红火火的意思,如果把自己家的柴火送给了别人,那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家将不会有很好的前途。所以柴火是不可以借给别人的。这预示着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借衣不借鞋

过去的社会,经济不发达,家里使用的东西也基本上是手工制作的。从日常生活中的椅子桌子和床,到身上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劳动人民自己动手获得的。

过去很多人过的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不要说什么华丽的服装了,能穿得暖就已经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了。所以过去的人也会经常借别人家的衣服来穿,特别是在结婚等重要场合的时候。

那么就有人纳闷了,鞋子也算是衣物,为什么不能借来借去呢?这是由于过去人们生活方式的原因。过去的人们基本上都是需要下地干活的,所以天地就是衣食父母,他们跟大自然有着很亲密的接触。

对于需要下地干活的人来说,最直接跟大地接触的就是自己的脚和鞋子了。所以他们会认为鞋子是自己的根,把自己的根借出去,就意味着不会有收成,没有子孙后代了。

此外,在一些地区,鞋子跟方言里面的孩子同音。所以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别人也就是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了别人。这对于当时需要劳动力的社会来说可谓是一大损失了。所以人们也不会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别人,心里面总会感到不舒服。

其实这些俗语在现代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应用的。俗语一般都是会因为谐音而所产生的一些忌讳。在现代,就像我们不喜欢在送礼的时候送杯子一类的东西,因为有“悲剧”的意思。这跟俗语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的地方。

俗语一般来说也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是对生活的一些期待和寄托,都是劳动人民的精神财富。在科技没有很发达的社会,这些俗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到人民渡过生活,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人民基于一定的生活经验所创造出来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在逐渐学习新的知识和接受新的事物。但是对于一些传统文化,人们也在逐渐开始淡忘。俗语其实也算是见证了我们社会发展的变迁,所以我们也要多多了解和学习俗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