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易九道”李刚之琴道|古琴之音,天地正声_古琴_天地_琴音

琴道|琴者,心也,琴者·道也,道家对古琴美学思想影响深远。《老子》崇尚自然为美,推崇“淡兮其无味”的音乐风格,倡导自然、无为、体现道之精神的“大音希声”。

青山不墨千秋画

一封情书一古琴

古琴之音

淳和淡雅,清亮绵远

听者入神,奏者雅心

听琴人心得以澄心明净,弹琴者更尤甚

古琴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人推崇的琴棋书画,琴,是放在第一位的。

《诗经》曾歌咏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红楼梦》中林黛玉说过:鼓琴,需要焚香、净手,在僻静之处。琴,受到特别的推崇。

展开全文

在现代,由于西方乐器带来的冲击和古琴自身象征的传文化思想的式微,古琴在我们的生活逐渐淡出。

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耳朵借给古琴,缓缓走进,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将我们拉近。几个琴音掉落,仿佛天地在说话,潜入心底,将心澄洗,清幽幽的,不小心听见自己的呼吸。

琴音并不霸道,它似水,温柔地包容,留有不间断的空白,空白里听得见蝉鸣、流水、清风、人语,不小心听见了音乐的呼吸。

中国古代的文化,常以“礼乐”并称,为“礼乐文化”。“礼”是人生行为的外在规范,“乐”则是人类心灵内在的和乐。

阮籍《乐论》也表达了一种观念:“乐者,使人精神平和,哀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谓之乐也。今则流涕感动,嘘唏伤气,寒暑不适,庶扬不遂,虽出丝竹,宜谓之哀,奈何挽仰叹息,以此称乐乎﹖”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来谈孔门的“乐教”,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要去恢复礼乐大典之类的。不过就今日社会流行的许多音乐来看,或狂躁、或哀怨、或奇诡……的确无益于人心的和平、人生的修养,正应了古代所说的礼崩“乐坏”。

乐教之乐,乃是和乐性情、提升修养之乐,而非一般娱耳快意的满足感官享乐的音乐。

几千年来,从孔子以下的历代中国文人,作为对自我的“乐教”,莫不以七弦琴为选,而不是古筝、琵琶、二胡等类。

因此,七弦琴在中国文化中也被称为“文人琴”,乃“孔子之琴”。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等。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就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

古琴有三种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

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在古琴音乐三音交错、变幻无方、悠悠不己之中,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

宋代《琴史》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晋时稽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现在的大多音乐是具有“侵犯性”的,它们会攻克我们的记忆与情感,旋律节奏代入感极强,教人不能忘。

古琴却恰恰相反,它更像是一种背景乐,旋律感节奏感似乎隐藏了起来,它永远留有呼吸口,允许万物进进或出出。

古琴的留白,并非是散乱的,它是不断给音乐做减法,简化到看得见心的明净。它似有一根细线,虽然大珠小珠落玉盘,却总会带你我去很远的地方。

《易经》曰:“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画和书明显是有形的,它们不会变,棋相对于书画,那就无形多了,有千年无同局的说法。而琴为音乐,而音乐最为抽象。

一段旋律,不同人有不同解读,没有对错之分。琴声也会随心情而有变化,一个音声就能蕴含万千意味,难以捉摸。

抽象能力是人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才有“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样的说法,说明具有高度抽象思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在悠久绚烂的华夏文明里,古琴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内涵,任何艺术都难以企及。

古琴体现的超凡脱俗依旧是文人雅士孜孜追寻的无上境界。

古琴,就是如此安静却不会被人忽视的存在。即便是在某些古装电影里,也多为山高水长之地,有着仙风道骨的老者从容抚琴,清雅的琴声萦绕于山水间,营造出一种清幽淡远的神仙境界。

品茗听曲,这种心境,这种氛围,会把你和演奏者一起带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现代道家学派“易九道”代表人物“李刚说:“古人认为琴是一种能与天地感通的神器,习练古琴可以从天地之间获得神秘的力量,达到所谓“中和”的状态。如此看来,琴是一种能使人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神器”。琴者天地之正音,得其材可以合天地之正器;得其人可以合天地之正道,得其律可以合天地之正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