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一生经历对平常人来说可谓传奇,其一生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并全身心致力于中国正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12年8月初,南怀瑾先生曾对其秘书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留了,下决心要走了。”
南怀瑾
一、 厚积薄发--少年经历
南怀瑾先生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的一个富裕家庭中。
家里家学渊源,从小南怀瑾的父母就对南怀瑾先生寄予厚望望子成龙,但是可惜的是南怀瑾先生好像并不是一块读书的材料,虽然在学堂里努力学习但是总是跟不上先生教学的进度。
最终在13岁那年,南怀瑾先生不得不毕业了,
因为当时学习不好,毕业考试时他的各科成绩都不甚理想,最终只是拿到学堂颁发的肄业证书,不算是真正的毕了业。
展开全文
在当时那个年代,读书不好那就只能另谋出路了。
彼时,南怀瑾的父亲南正裕先生就跟家里商量准备送南怀瑾去学习木雕技术以用于安家立业,赖以谋生。
但是此时的南怀瑾正是少年气盛之时,正好也赶上当时的时局混乱,那是决决不肯听从其父母安排的。
为父母的都是拿孩子没有办法的,家里也无法,便想方设法地替他请来了名师
叶公恕
教导其学习。
自此,南怀瑾便开始跟随叶老学习。
不知为什么,南怀瑾上学的时候虽然学习不好,但在跟随叶老学习后却效果显著,也是在叶公的教导下,
南怀瑾打下了雄厚的国学基础,为以后从光辉璀璨的未来人生铺垫了基石。
四年后,此时的南怀瑾已经成长为一个社会有为青年,因为当时的风俗原因,南怀瑾遵从家里的安排已经与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育有了长子
南舜铨
也是在这一年已经完成父母愿望,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南怀瑾决定辞别恩师叶公恕先生,前往浙江国术馆习武,去追求自己一直以来的武侠梦。
经过不懈努力,南怀瑾最终在浙江国术馆获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人生的路没有一条路是白白走过的,
这次的习武经历为南怀瑾以后的精彩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20岁的南怀瑾身怀报国热血只身入川援助抗日。
在当年就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中央军校,毕业后就进入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任教,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日贡献着力量。
在抗日战争期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南怀瑾结识了当时四川的
袁焕仙
居士。
两人即使年龄悬殊,但却相谈甚欢,一番深入交流后,南怀瑾被袁居士所折服,随即成为了袁焕仙居士的得意门生。
此后,在师傅袁焕仙的带领下,南怀瑾先后拜访了当时包含
虚云老和尚
在内的80余位德高望重之辈。
也是因为在与这些人的交流学习之中,南怀瑾获益良多,能力及见识得到了迅速地提升。
并先后完成了
《楞严大义今释》
等作,在当时的四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集众家之长,此时南怀瑾的“屠龙术”已初现端倪,但是却苦无用武之地。
二、 人生转折—前往台湾
新中国成立后,南怀瑾没有选择留在大陆,而选择退居台湾继续生活。
在台湾时南怀瑾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进行讲学,继续在宝岛台湾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虽然在各个大学任职教书,但是南怀瑾的经济条件却并不是很好,在饥寒交迫之下,南怀瑾出版了
《禅海蠡测》
一书。
但是此时的国学并不兴盛,最终此书的市场反应平平。
此后不久,因为经济原因南怀瑾举家迁到台北,并租住在终日喧嚣的菜市场附近。
但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南怀瑾却始终手不坠书,经常是这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在看,双脚还不停地推着脚下的摇篮。
后来南怀瑾相继出版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本力作,但在书店却被堆放在角落里,少有人购买。
后来南怀瑾经旁人介绍认识了当时上海大佬
杜月笙
手下干将之一的
杨管北
杜月笙
在刚刚认识之时,对于杨管北来说,见多了江湖骗子,所以对旁人介绍的南怀瑾是看不上的,毕竟此时的南怀瑾在台湾名声不显。
杨管北在当时就曾说过:
"在六年前,我不仅不悟,他的话我不仅不信他,而且觉得他在变戏法。"
但是南怀瑾毕竟是有着真材实料的,其对中国文化以及佛教的研究有着非同一般的见解,与弄虚作假的的江湖游士大不不同。
也正是在杨管北这样的大佬这,南怀瑾的"屠龙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在与杨管北相处的六年里,南怀瑾展现出了自己非同一般的能力和本领,花了整整六年时间彻底地折服了杨管北。
在最后的几年里,杨管北对南怀瑾信之弥坚,曾称:"第四年上才比较有点信;第五年才信,第六年才真信,我没有随便信。"
从此,这位江湖大佬对小他十余岁的南怀瑾彻底信服,并执弟子礼,成为了南怀瑾最初和最重要的"供养者"。
没过几年,此时的南怀瑾又一次地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彼时,因为当时身份地位的提升,南怀瑾的经济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南怀瑾带领一家老小举家南迁。
此时南怀瑾辛苦积累的名声终于引起了他人生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
张其昀
的注意。
他邀请南怀瑾担任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并兼礼学院院长,南怀瑾欣然同意。
南怀瑾为传承其师袁焕仙的衣钵,在台北辅仁大学新开设了《易经》课程,慕名前来听课的学生比比皆是,在这其中很多人成为以后的各方名人。
南怀瑾借此声名更大。此时的南怀瑾终于彻底摆脱了江湖游士的固定形象,交友的层次大大提高,“屠龙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没过几年,台湾当时的领导人蒋介石亲自主持并发起了规模宏大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南怀瑾借着这次机会,除了讲擅长的"佛学禅宗密宗仪轨故事",还对诸子百家的古籍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也是在这一期间,南怀瑾先生对其所学进行了融会贯通,杂糅了佛、道、儒、释等诸子百家讲义,融会贯通,彻底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1985年至1988年,南怀瑾定居于华盛顿,在海外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其一生都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愧一声大师称呼。
三、 兜兜转转—老年经历
1988年,南怀瑾从异国他乡归来,到香港定居,此时的南怀瑾已经将一身所学融会贯通,堪称为一代国学大师。
时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的董朝才前来造访,邀请南怀瑾先生主持建造
金温铁路
,其欣然同意。
在两岸和谈中南怀瑾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为两岸和谈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南普陀寺禅堂落成,寺庙的妙湛长老邀请南怀瑾到厦门南普陀寺主持"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禅学讲座。
在南普陀寺这7天的禅修中,南怀瑾亲自讲解禅修要义,并亲身指导全体学员进行禅修,将毕生修学经验与心得倾囊相授,南环瑾先生的"南禅七日"视频至今扔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随后,金温铁路建成通车,在通车之前,南怀瑾将股权转让给了浙江省和铁道部,此时的他已经对人生看透,对于金钱已经不甚在意,境界进一步提升。
此后的南怀瑾一直在中国境外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并创立“太湖大学堂”,以便于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012年9月19日,多家新闻媒体向公众传出南怀瑾患有肺炎的病危消息。
于9月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
四、 终章--安然辞世
2012年8月的时候,南怀瑾曾对其生前秘书马宏达兼得意门生说过:“我不留了,下决心要走了。”
南怀瑾先生在其老年时曾说过:“我这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可见在其眼中,他纵观自己这一生所做皆为碌碌无为,其个人认为他只是在这匆匆人生旅程中的一个过客。
在他最后一次生日之中,许多往年的老朋友、学生不远万里地来为其庆祝生日,当然这也是南怀瑾先生的最后一个生日。
彼时的南怀瑾先生对此自然是欣喜的,但他的脸上却始终挂着挥之不去的愁容满面。
面对昔日里被他经常批评的老朋友,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说:
“往后就没人再批评你了……”
这样的一番话,在此时此刻再念及当时情景,想来必然是携带着南怀瑾先生对其一生的人生感悟,而有感发出。
也必然是在该知天命的年纪,在看透了生死之间的大恐怖之后,对自己人生所做的总结,对往日老朋友的一声殷切嘱托。
在生日宴会之后,又有人来看望他,两人谈话之时,南怀瑾先生为之讲述了一首苏轼写给苏辙的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
而这首诗描述的便是感慨伤春悲秋,感叹人生匆匆而过了无痕,到了最后累了,也就该走了。
而那人听到这首诗却并不明白,南怀瑾先生什么意思,就向先生询问什么意思。
对于此,南怀瑾先生却只是说过段时间你就明白了。
肺炎不是不治之症,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会有治愈的可能。
然而南怀瑾先生却是不愿挣扎,从其去世之前的几个月林林总总的迹象也可以看出,南怀瑾先生可能已经看破了生死,只求从容离去,笑对人生。
五、 最终的牵挂
南怀瑾先生这一生到了最后,对人生的生死已经彻底看透。
佛家所说的:“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其中的绝大部分,南怀瑾先生已经放下,可以说已经臻至圆满,用武功的说法来说就是,武功已臻至化境。
但是他对他自己的弟子门生们却放心不下,因为这些弟子中间暂时没有那种能传承其衣钵的门人弟子。
其难过于没有教导好这些门人弟子,亦难过于今后再无机会与这些常伴与左右的弟子相处,无法教导其向善、无法为之领路,无法为其遮风挡雨。
小结:
不过相比较之下,南怀瑾先生对这些生死之间的恐怖却是看得开的,其对于生死已经看淡,唯一的不舍之处便在于人之常情。
即使是这样他所含有感情的也只是不舍,而毫无恐惧之心。
对于生死之大恐怖,其已经看开看透,毫无惧怕、畏惧之心,其实回首看来,南怀瑾先生的逝与其说是因病逝世,不如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不留了,下决心要走了。”
生死有时,与其恐惧逃避,不如享受当下的生活。
风清、云淡,云卷、云舒。
南怀瑾已经仙逝,但关于他的传说,一直没有消失。
这位带着神奇色彩的“半仙人”,留给世人太多的秘密和未知。
不论南怀瑾的下决心走了是何意思,但他那份豁达值得所有人学习。
于坎坷,秉持豁达与无畏之心,相信必然有一番别样风景。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活着的时候享受生活,面临死亡的时候别太恐惧。
可能话很大,但,试着放下心中羁绊,或许会更加轻松。
只是无论如何,太湖大学堂的那把竹藤椅上,再也不见南怀瑾先生,他的音容笑貌,只存于他人回忆之中。
95年的修行路,留给世人的,是一场如烟似雾的梦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