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艺术,在大地上写下“美丽中国纪事”_中国_美丽_艺术

“美丽中国”实践案例之一、桂林阳朔一老糖厂改造成酒店后的外景。

香港旺角,经过艺术家团队设计后的全新排档面貌。

展开全文

安徽绩溪县家朋乡尚村,建筑师就地取材,用六把巨大的“竹伞”撑起乡堂拱顶。

将书法艺术、信息技术和汉字应用高度融合的“中华精品字库工程”也出现在展厅。

本次展览还包括来自社会各界给“美丽中国”的“方案”,把想象和希望的“行李箱”带到未来。

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尚村,建筑师用六把巨大的“竹伞”撑起乡堂拱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关闭的老糖厂被改造为集自然、建筑、工业、历史之美的艺术主题酒店;在香港旺角,艺术家团队设计出全新排档装置,既保留摊主生计,又排除了老式排档的安全隐患;在青海省玉树市甘宁村,帕卓巴游牧人合作社的手工艺人用羊毛、牛绒制作出挎包、灯罩、帽子、靠垫等环保家居用品……

当艺术家走向田间地头,走向社区、乡村,艺术也随之冲出象牙塔,不再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社会而艺术,为民生而艺术。

2月28日至3月27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是继去年“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的第二次大展,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展”。

展览从调研的300多个实践案例中遴选出近百个具有社会性、艺术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典型案例,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新时代进程中全国各地正在发生着的美丽中国建设。同时,展览初步搭建了“美丽中国线上档案交互系统”,观众可以通过“地域”选择找寻家乡案例,也可以根据板块内容、实践属性筛选特定案例,后期系统也将结合展研空间孪生、档案地图谱系、方案跟踪研究等各功能持续延展迭代。

此外,展览编织起实践者的“行动网络”,征集到社会各界对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百余个“未来设想”,形成了美丽中国跨界创新的“智联网”。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美丽中国研究院院长高世名在展览序言中表示,在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中,艺术已经超出了感物兴怀、涵养人心的内涵,成为文化自信、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艺术教育也正成为一种扎根中国大地、推动社会更新的“有为之学”。

“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牵动着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乎生态保护、社会发展与民生福祉。高世名说:“在艺术维度上,‘美丽中国’建设之关键是要在新时代城乡建设中再造一种中国人的风景;从社会维度讲,‘美丽中国’建设之核心是乡土体系的修复和生活世界的再造。”

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

2021年,中国美院成立美丽中国研究院,倡导“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在跨界贯通中打开生活艺术的新可能,在落地实行中激发文化生产的新方式,从文创、文旅、文教、文娱四个方面,形成艺术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新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人文艺术的新能量。

2023年,中国美院美丽中国研究院经过两年时间,对近十年来“美丽中国”建设的300多个全国性艺术实践开展了调研行动,进行取样、访谈、编码、研读、阐释,建立起了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该文献库旨在以微观视角探讨100种“美丽中国”的建设经验,讲述100个“星星之火”式的动人故事。

本次“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中展出了近百个实践案例,有开创“全球合伙人”乡建模式的“两山理论”发源地的安吉余村,有覆盖28个城市的联动万余名小艺术家共同参与的“iSTART儿童艺术节”,也有改变了乡建中“政府干、村民看”现象的“留坝两个100项目”;有政府与学者合作建立新乡村美学的“松阳实践”;有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守护三江源的“帕卓巴游牧人合作社”,也有赋能新疆本土传统地毯手工艺的“高台当代艺术中心”;还有连线埃塞俄比亚将“一带一路”两端的社区连接在一起的“杨梅竹斜街胡同花草堂”等案例。

“近20年,艺术乡建又开始蓬勃起来。像左靖的‘碧山计划’,已经做得非常深刻。陆陆续续有很多艺术界的人还是很希望能够对民生有帮助,他们做了很多‘微改造’,但没什么影响力。我们现在选择的案例是有影响力和持续度的。”谈及展览中案例的选择,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汪莎说。

这些正在发生着的一个又一个实践,铺陈着十几年来美丽中国的“纪事”。真实地反映如何以文化艺术创造激活地方社会的创新能量,形成自为、共创的发展机制。这些致力于真切地体察当地,真正地改变生活,坚持真诚的美学,直面现实的症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谱写成了一曲“大地之歌”。

跟随展览,穿越实践者的“田野”

展览分“生态”、“乡村”、“社区”、“数字”及“未来设想”五个主题板块,并推出“从乡土学院到美丽中国”特别单元,展品涵盖文献资料、影像视频、装置等。

展厅空间营造出象征调查旅程的“车厢”与“站台”意向,圆环的参展路线,如同一辆在行进中的列车,带领着观众从一个田野奔向另一个田野,对在地实践进行田野调查。一个个车厢以及一个个抽屉,承载的是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一页页田野工作笔记提炼出众多实践的行动策略。历史的列车串联时空,带我们目睹现代化掀起的巨变,穿越实践者的“田野”,也同时将当下与未来,此方与彼方互相联通。

“这些实践大多不再局限于追求‘艺术之新’,也对所谓的‘国际前沿’不再趋之若鹜,而是由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危机和本土的迫切需求共同催生。这些实践中,艺术只是众多要素之一,实践本身不能再和传统‘作品’画等号。”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博物馆副馆长张春艳表示。

在展览中,“社区”是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板块。实践者们以创新的方式寻找重新联结社区关系的独特切入点,试图开创多元立体的公共空间模式。

一些案例中,艺术实践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仿佛从环境中生长出来,却又让人有清新夺目之感。譬如,在亟待保护的尚村,建筑师运用竹构筑技术,将年久失修的高家老宅激活并加以利用,变废为宝,用六把巨大的“竹伞”撑起拱顶覆盖的空间。竹篷保留了老屋部分外墙与室内、天井的台基地面,利用坍塌废弃场地里的建筑材料和杂物,将自然材料与现代防腐加固技术相结合,发挥当地石匠、泥瓦匠的传统手艺特长,结合专业团队的竹构方案,使得竹篷完全融入村落肌理,并最终成为村民集会活动的中心,也变成了展示村庄历史文化的重要空间。

在另一个案例中,被时代抛弃的老厂房因艺术而重获新生。桂林阳朔曾经有家红极一时的糖厂,创建于1969年。那时的糖是计划供应的紧俏货,孩子们的最爱,产妇们的补品,阳朔人常常以糖厂为傲。慢慢地,糖厂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于1998年黯然关闭。但它的故事没有因此而结束。糖舍酒店还原了老建筑的原始面貌,修旧如旧。酒店回字形砖墙和竹构溶洞的设计,融入桂北特色。团队还在原来运输甘蔗桁架区域新建泳池,以历史工业遗址的残缺,反衬泳池与漓江浑然天成的美丽。

“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社区,有在地的社区,也有数字游民的社区,有大的城市社群,也有一个小区里的建设,也有乡村的社区建设。”张春艳告诉南都记者。

她提到,社区改造的一大方向,就是关注民居的精神需要。比如常德老西门棚户区的改造,艺术家去二三线小县城的回迁社区调研,发现有个老奶奶始终不愿意拆迁。因为回迁房其实打乱了原有的居民关系,老奶奶说,这个地方拆了的话,她所有认识的东西就都不见了。“艺术家听了很感动,他觉得艺术要为大家留下的是生命的温度,不光是把卫生间改造得干净漂亮一点。所以他动了很多脑筋,怎么样把长久的记忆留下来。要把人的生活记忆留下来,要把生活的烟火气留下来,而不是说我们的城市越建越高级,但是越来越冰冷。” 

果然,在常德老西门棚户区城市更新的案例中,建筑师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气息和街区里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同时为延续常德的建筑文脉特征,将传统特色建筑窨子屋以“窨子屋博物馆”和精品酒店的方式进行传承,并留下剃头匠、配钥匙匠人、修鞋师傅、打牌九等生活场景,保留了街区的活力和烟火气,创造性地解决了1600户棚户区居民的原拆原建。

“就像一位哲学家所说,社区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细胞。只有把每个社区做活了,整个国家的活力才会焕发出来。”张春艳说。

面向社会发展的“未来设想”

本次展览以中华世纪坛为枢纽,邀请每个人向未来的美丽中国“方案”,借助“纪事”行动的网络,把想象和希望的“行李箱”带到更远处,共同编织不断生长的“智联体”。

在世纪大厅,过去几十年来的“美丽中国建设大事记”勾勒社会的进程,而行李箱中则装载了由实践者和公众共同贡献的“未来设想”。“美丽中国”的未来,不是一个人的未来,是一群热爱这片土地、在不同的领域孜孜努力的可爱的人们所共同建构的未来。主办方邀请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企业家、农民、工人、学生等不同群体,共同为未来“美丽中国”献计献策。在多样化的社会语境下,这些“未来设想”为“美丽中国”未来而作,带来了很多精彩的想法。有的方案科学严谨,如吴及(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的“医疗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致力于解决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张俊波(Unity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打造互相兼容的、开放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旨在提高创作新内容效率。

有的方案则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情:随着未来中国老龄化问题愈加严峻,社会焦点逐渐转变为人文关怀,林存真(北京冬奥会设计总监)提出了“肌力计划——智能肌肉训练外骨骼”,希冀为社会生活减负;汤彬的“共建认知症友好社区”有利于帮助认知障碍人士,而任钢(二十年家庭影像创作者)提出的“家庭影像创作实践”则成为连接起现代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

方案中当然也不乏奇思妙想,如文那(神仙画家)提出编撰“创造属于中国的新的神仙系统”并结合不同的创作手段如壁画、雕塑、文学等方式加以多方向呈现;张海涛(策展人)方案“倡建未来艺术学与高端科技危害设计的监督及应对机构——以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太空领域为重”以避免和应对各种人为力量带来的灾难。

不少“未来设想”是学者与普通群众携手提出的,如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携手菜市场摊主,提出打造生长的“菜市场美术馆”重新连接起当地社区不同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创造可以持续参与的社区公共空间。这些面向社会发展的近百个“未来设想”将是一个精彩的思想链条,串联起一个或多个“智联体”,携手畅想一个共同的未来。

人民网高级编辑钱晓鸣一直很关注全国各地展开的艺术乡建实践,也曾多次到实地采访调研。他在展览现场感慨道:“我们的老师、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到生活中去,直面火热的生活,而不是停留在书斋中,这对于师生是一种改变。另一方面,他们用专业的知识,改变了我们当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落后的面貌。一个是教书育人的改变,一个是社会的改变。我觉得整个项目的意义就在于这两个改变。”

“现在这里的案例也试图说明,这条路是有可能性的,而且也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这条路是否真正能够成为社会的主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钱晓鸣说。

对话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汪莎

“美丽中国”的道路由行动者构成

南都:美丽中国研究院建院的初衷是什么?

汪莎:当时高世名院长在筹备美丽中国研究院的时候,希望它成为中国美院的另外一个界面。因为其实很多美院老师都在做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发现,中国美院师生参与的城市跟乡村振兴的案例有1000多个,但它没有一个整体的面貌,更别提还有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各个院校。而这些实践的方法论是什么,它到底解决什么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架构。所以我们的研究面向是在于,能够首先看到很多人在这20年里在田野进行的工作。我们希望把案例梳理出来,并且找到一些方法论和社会学的背景,来做相应的系统研究。

南都:几年来,美丽中国研究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汪莎:首先我们成立了美丽中国研究院的智库。智库专家里学校的老师占40%,剩下60%是社会各界拥有充分实践经验和学术能力的、关心美丽中国建设的学者,包括温铁军教授、高翔院士等等。其次,我们在做大量的社会研究工作,我们和很多地方政府来做怎么把城市、乡村发展得更好的案例解读。除了我们展出的案例以外,还给他们推荐了大量的国内外的案例。这其实是希望通过影响决策层,帮助更多艺术实践落地。第三个部分就是直接进入到社会实践里。中国美院大量的老师都可以从事这样的工作,包括这次的联合举办方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他们也在一直做社会实践。这三方面的工作都是美丽中国研究院一直在推进的。

今年又有了新的一些进展。首先我们跟文旅干部管理学院达成了合作,给一些政府领导提供培训,为他们设置一些课程,为城乡美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体系。同时,我们的案例文献分别有了线上线下的版本,有点像艺术实践界的“好医生”问诊系统。我们把案例输送在系统上,你可以在系统上询问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进入“分诊”系统,然后有专家来替你解答。因为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基层并不是没有把乡建做好的愿望,而是他们缺乏知识系统的支持。我们觉得一个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渠道和人。所以我们把专家和社会需求建立了一个联动。大家看到的这个展览,未来也会变成数据库的一个部分。

此外,今年我们通过建议系统,形成了一个新的艺术实践的智联网。大家有一个同样的行动网络,大家也有同样的愿望。这些希望能够为中国发展做出贡献的实践者,无论他是做建筑的,还是做艺术的,还是做音乐的,我们都希望通过平台能够让他们的畅想、他们的愿望被看见。美丽中国是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是由很多行动者构成的。这条道路其实在沉淀很多很多实践者的点滴之功。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成为这样一种通道,连接艺术与社会、过去和现在、民间力量和官方力量。

南都:目前的艺术乡建还有哪些困难和短板?

汪莎:艺术乡建的可持续不是很强,这是我们研究发现的问题。首先它太依赖政府的支持,基本上是政府支持就能做,不支持就做不了。其次,艺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主要发挥的是激发和唤醒的功能。在与产业结合、良性循环的方面是需要加强的。其实这就是未来我们或可着力的方向。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