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土叙边境的“马赛克”:在破碎古迹中抢救文化符号_安泰_叙利亚_土耳其

坐落在加济安泰普老城阿迪尔·厄齐尔大街上的“花园咖啡馆”已经开了20多年,老板阿里双手叉腰望着十米外的一座残缺的清真寺,耸耸肩,“看,它掉下来了。”

曾经熙熙攘攘的老街有点冷清,只有两三位常客闲坐片刻,呷一口茶,望着不远处的“独立清真寺”。这座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约莫一百年前,前身是亚美尼亚教堂,1986年被改造成一座清真寺。如今,它是2月6日土耳其大地震后整个加济安泰普市损毁最严重的古建筑。

“独立清真寺”遭地震损毁 澎湃新闻记者 喻晓璇图

俯瞰损毁后的“独立清真寺” 澎湃新闻记者 曹俊杰 图

展开全文

“花园博物馆”的“吉普赛女郎之眼” 澎湃新闻记者 喻晓璇 图

茶客们沉默不语,他们身后是那幅加济安泰普无人不知的画——吉普赛女郎的深邃之眼,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马赛克作品,有着两千多年历史,被誉为“加济安泰普的面孔”。

一场大地震后,这个老城区饱经风霜的古建筑一角,如同构成这些精妙马赛克的小石块一样,倒塌散落。它们期待着一次“救赎”,等待工匠之手重新拼出昨日轮廓。

城市象征

土耳其的众多历史遗迹未能在2月6日的大地震中幸免于难,此次地震造成土耳其10个城市中约3000座建筑物遭到破坏。

在土耳其东南部最大的城市加济安泰普,随处可见石器时代、铜石器时代、铜器时代、赫梯帝国、米坦尼帝国、亚述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和土耳其-伊斯兰时期等各个时代的遗迹。

加济安泰普城堡在地震中受损严重 澎湃新闻记者 汪伦宇 图

坐落在加济安泰普市中心的加济安泰普城堡在这场地震中严重受损。城堡的东侧、南侧和东南侧堡体在地震中坍塌,断壁残垣滑落到古堡所在山坡下的道路上。环绕城堡的金属围栏也被震得七零八落,散落在人行道上。城堡旁边的挡土墙也坍塌了。不用上前细看,便可发现堡体一些部位已呈现出一条条大的裂缝。

“这个城堡是加济安泰普的象征,它在这个城市的社会记忆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空间。”加济安泰普市文化古迹管理和保护部门负责人居塞尔对澎湃新闻()介绍称。

拥有1700年历史的加济安泰普城堡是当地最有名的地标性古迹,曾在赫梯帝国时期作为前线观察哨点使用,又于公元第二世纪与第三世纪时由罗马帝国扩建为主城堡。在此之后加济安泰普城堡持续经过多次翻修与扩建,在公元12至13世纪期间的埃宥比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进行了较为大规模的扩建。

加济安泰普城堡震后只剩下断壁残垣 澎湃新闻记者 汪伦宇 图

居塞尔介绍称,加济安泰普的众多遗迹包括加济安泰普城堡本身,是土耳其跨越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城堡刚建成的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防御塔楼。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中央塔楼周围开始修建一些其他的墙体和观察塔。现存的基本结构形成于公元6世纪中期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

加济安泰普老城,玩耍的孩童 澎湃新闻记者 喻晓璇 图

城堡最初在建造时首要考虑的是地形险要和位置关键,因此并没有区分地基的材质。居塞尔解释说,加济安泰普城堡主塔的底座主要建在了土壤成分上,而不是岩石。城堡的外围墙体也有大概一半建在了土上。这些部分在地震中损坏严重,但那些建在岩石基座上的墙体结构仍然保持完整,基本没有受到损伤。

“拜占庭时期建筑的部分位于土壤材质上,因此受创严重。”居塞尔说。

在1919年的现代土耳其独立战争中,加济安泰普城堡曾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一些当地居民曾在城堡附近自发组织对英、法等协约国军事干预的英勇抵抗。为此,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曾在1921年2月8日,决定将"Gazi"(土耳其语中意为“战士”)这一前缀冠在“Antep”(安泰普)之前,以示对这座城市光荣过去的认可。

居塞尔表示,加济安泰普城堡对当地历史,特别是土耳其共和国史而言至关重要。这段独立战争时期的抵抗外敌经历已经融于土耳其人的自身认同之中。

“政府在地震后第一天就要求文化古迹管理和保护部门对这些遭受损失的历史遗迹进行快速评估。所以我们在第一天就快速行动了。”

加济安泰普市文化和古迹保护部门,原是一学校古迹,门前是一条古老的小巷 澎湃新闻记者 喻晓璇 图

边境“诅咒”

土叙边境绵延的山丘难分彼此,地震也并不承认政治边界。加济安泰普1922年之前一直是奥斯曼帝国叙利亚行省的一部分,在距离其南部不到200公里的叙利亚城市阿勒颇,标志性的中世纪遗迹阿勒颇城堡也遭到地震损毁。在土耳其与叙利亚接壤的哈塔伊省,一名来自阿勒颇的叙利亚难民艾米娜告诉澎湃新闻,“我的家乡已经开始走出战争,但地震又让它再一次遭受损失。”

2月6日土叙边境大地震后,叙利亚文物和博物馆总局发布声明称,阿勒颇城堡内的部分奥斯曼土耳其时期的古磨坊坍塌,东北部防御墙的部分也已破裂倒塌,城堡内阿尤布清真寺的圆顶也部分脱落,城堡的入口受损。

位于城堡脚下的阿勒颇大倭马亚清真寺曾被叙利亚内战摧毁。据塔斯社报道,后来,这座古迹在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的资助下进行了修复。倭玛亚清真寺拥有千年历史的塞尔柱式尖塔历史上曾在多次地震中得以奇迹般地幸存,但它却在2013年的内战交火中倒塌。它的重建是一项艰巨任务,尚未开始,却将因地震而更为漫长。

阿勒颇城堡塔楼圆顶地震前后对比

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塔伊省在1939年以前一直是叙利亚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它被称为亚历山大桑贾克(Sanjak of Alexandretta,桑贾克指一行政地区)。奥斯曼帝国灭亡后,这一地区经法国授权并入叙利亚,但为了在与德国作战时争取土耳其中立,法国人随后将其交给了土耳其。然而,叙利亚人并不承认法国人的“拱手相让”,很多叙利亚地图依然显示哈塔伊是其领土的一部分。

在这片土地上隐秘的角落中,还有一处如雷贯耳却又接近消亡的文化名城。打开谷歌地图,安塔基亚不过是一块离如今叙利亚的“叛乱省份”伊德利卜几十公里之遥的边陲僻壤,它的古名安条克却必然令往来旅人为之神往。它在建立之初就是地中海岸的一座古希腊文化中心,后来成为塞琉古帝国的都城,罗马-拜占庭时期又充当了叙利亚行省的首府,直到十字军和穆斯林军队长达数个世纪的来回拉锯后,它被并入奥斯曼帝国,并随着这个帝国的衰老而走向破败。

2月6日的这场地震在不到两分钟内无情蹂躏了这将近十四个世纪的历史。当然,安条克曾遭受数次地震——几乎每100年发生一次,重建对它来说并不陌生。

在这里,始建于公元638年,被称为“现代土耳其境内建造的第一座清真寺”的哈比卜·纳贾尔清真寺只有墙壁在地震中得以幸存,只剩精致的三色镶边绘画和阿拉伯书法裸露在寒风中。几百米外,一座建于14世纪的希腊东正教教堂也遭到损毁,曾挂在尖顶上的白色十字架现在躺在破碎的墙壁缝隙中。

哈比卜·纳贾尔清真寺的残垣断壁

无论如何,在土叙边境地带,历史的周期充满了地震、冲突和战争的轮回,它们都在这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断变化的权力平衡中发生着作用。大地震席卷边境,当看到如今正在发生的悲剧景象时,人们无法预测灾难将如何塑造这个动荡地区的未来。

居塞尔对加济安泰普的古迹修复满怀信心。“等到损毁评估结束,政府就会拨款,我们马上就会投入到修复工作中。”就在离他窗口不远处的加济安泰普城堡下,白色的帐篷已经开始像丛林般蔓延——他们大多是叙利亚难民的临时住所,战争与地震造成了他们的双重流离。

这些刚刚找到栖身之地的叙利亚难民无暇顾及身旁与家乡大有渊源的宏伟遗迹。他们背对城堡,在晨晖中正准备煮茶取暖,眼光几乎片刻也没有在这些残垣断壁上停留。城市的文化符号或许很快能得到抢救,但等待修复的,还有更多。

(澎湃新闻实习生刘琦对本文亦有贡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