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4日——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协会议在万众期待中召开,自动驾驶等词汇成为今年两会提案、议案的热点,多位智能网联汽车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冯兴亚:建议加快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将围绕加快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发展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统一立法的建议》。
冯兴亚介绍,智能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运用,需要足够的数据积累和场景训练,但现阶段智能驾驶汽车数据采集存在障碍,算法升级迭代受阻。目前,针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道路场景的测试运用政策鲜有明确,影响后期产品应用可靠性验证及准入试点。
对此,冯兴亚建议,对智能驾驶汽车需要收集的场景及地理数据权限进行适度放开,对不涉及安全的普通场景数据,允许车企在合规范围内自行收集,同时政府加强相应监管。
冯兴亚还建议,统筹各地尽快放开高速路、快速路测试场景,支持试点城市先行先试,并匹配智能驾驶道路测试需要,完善道路测试过程中管理配套要素的建设。
朱华荣:统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共享
展开全文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统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收集与共享的建议》。数据是驱动汽车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的生产资料,也是创造产业新价值的资源。特别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数据就像是汽车的“石燃料或电力”,可驱动着自动驾驶汽车不断迭代更新。
不过从情况来看,目前在汽车数据领域,尚存在法规不完善、分类分级标准不统一、数据重复采集、数据质量达不到共享要求、严格审批监管与产品快速更新需求存在矛盾等问题。
朱荣华建议,建立、健全汽车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汽车数据采集统一方案、数据统一标准;完善高精度地图数据策略与管理机制;培育3-5家国资为主的国家级地图公司;建立汽车数据质量国家过检平台。
何小鹏:探索加快自动驾驶应用落地体系化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两会期间提交《关于探索加快自动驾驶应用落地体系化保障的建议》。
何小鹏建议,在现有各部门、各地方推动和制定的政策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立法,明确自动驾驶系统运行时的法律要求、产品准入要求、事故认定边界、产品责任等,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等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规范。
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的法律体系,促进行业蓬勃发展,保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何小鹏呼吁,通过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合作,加快探索完善保险保障机制,更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自动驾驶车辆的推广应用,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此,何小鹏专门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制定自动驾驶汽车保险纲领性规划;二是鼓励部分地区开展自动驾驶保险创新先行先试;三是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参与保险产品创新。
此外,何小鹏还建议推动加快城市高精度地图审核流程。允许地图增量更新集中审核,建立线上备案流程和先用后审机制,允许和鼓励众源方式更新地图。
雷军:构建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发展汽车文化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不但企业转型造车,提案方面更是分别提交了《关于构建完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汽车文化,助力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建议》。
在《关于构建完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中,雷军指出,目前国家已发布若干汽车相关的数据安全推荐性国家标准,规范了网约车服务及汽车数据采集等部分场景要求,尚无法覆盖到研产供销全业务领域。而且,当前各车企间数据尚未实现有效安全流通,数据孤岛普遍存在,数据价值无法充分发挥。
雷军建议,加快制定围绕汽车生命周期和数据生命周期两条主线的数据安全标准,指导产业发展;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认证制度、数据安全评级及公示制度;构建汽车数据共享机制及平台,让各车企间的数据实现流通,将数据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在《关于大力发展汽车文化,助力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建议》中,雷军认为,汽车工业是硬基础,汽车文化则是软实力。大力发展汽车文化,扩大其影响范围及群众基础,成为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关键助力。
雷军建议,引导营造更加丰富的汽车文化场景,让汽车文化爱好者有机会体验先进的技术带来的极致性能;鼓励促进赛车运动、公路旅行、露营营地等文化场景的开发,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适度放开汽车改装限制,建立改装零配件和汽车后市场的国家标准;全面落地放开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二手车准迁限制、放开皮卡等部分品类限制,扩大汽车文化影响范围及群众基础。
刘庆峰:加快推进我国认知智能大模型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两会期间提交了《加快推进我国认知智能大模型建设》《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
刘庆峰指出,目前,虽然我国多个机构和企业发布了一系列大模型,但未能真正走通通用大模型预训练、基于Prompt任务的有监督训练以及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等系统性算法路径,大模型的智能水平相比ChatGPT仍有显著差距。可以预判,如果我国不能快速跟进,那么将在数字经济、人机交互甚至某些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刘庆峰建议,重视认知智能大模型研发,形成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加速跟进和追赶国际前沿水平。进一步加大支持人工智能国产软硬件技术底座,让大模型建设和运行在国产化的存储、算力、操作系统等基础平台上。
积极主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性变化,并开展伦理研究。对人工智能可能给各行业带来的根本性影响,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对可能出现的职业替代等问题进行预判,提起进行劳动力分流和社会救助等相关制度的研究及保障。应对行业变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强化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手段的能力培养,将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之上的劳动技能培养加入课程设置。
杨智:支持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
“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是我国汽车产业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实现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智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等多项提案,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杨智提到,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企业方面,我们有较好的基础,像5G通信技术、北斗卫星定位、高精度地图等信息技术。”杨智同时也说,但是智能网联汽车毕竟是新兴事物,还存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包括法律制度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测试示范应用、安全保障支撑等多个方面。
他提出,支持武汉、广州等基础较好城市先行先试,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等试点工作。在改革试点基础上,探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加快测试评价体系研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搭建良好的测试验证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规范。
他还提到,聚焦“卡脖子”问题,围绕汽车产业的整体布局,加强智能底盘、车用操作系统、下一代感知系统、信息安全、人车路云信息聚合平台等技术研发和突破,建立全球竞争力。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交叉技术的协同攻关,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开展智能汽车示范运行、系统验证“人-车-路-云”协同体系,探索建立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为未来智能汽车安全运行、交通管理应用服务等提供支撑。
连玉明:以立法制度创新推动自动驾驶先导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提交了10份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以立法制度创新推动自动驾驶先导应用的提案》。“有关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市场规模超过3.58万亿元。我国自动驾驶已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连玉明建议,加快自动驾驶领域立法,发挥立法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自动驾驶数据关乎国家安全、社会利益和个人权益,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连玉明建议,要完善自动驾驶领域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制定自动驾驶数据分级分类安全规范和自动驾驶数据共享规范,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测试或实际驾驶运行中发生事故,产生的事故数据必须上报监管部门,同时由监管部门对社会公开共享。而个人信息、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以外的自动驾驶数据,应当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允许自由流动,以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发展。
连玉明还建议,要尽快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与颁布,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推进涉及自动驾驶车辆保险、交通事故定责赔偿、网络和数据安全等领域配套立法制度的更新和跟进,并适时启动自动驾驶法立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