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破圩:安徽、江西、湖北的灾难记忆,我们为什么要修圩田?_长江流域_水稻_滩涂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中国古代的圩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儿时的记忆里都有“破圩”这个词,那么,什么是破圩呢?人类为什么要修建圩田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圩田的来历。

圩田,又称“围田”,“圩”指的是防护水田的堤坝,圩田可以说是江南水乡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对于“圩田”记忆深刻,圩田广泛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地,比如,安徽芜湖的咸保圩、安徽当涂的永丰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圩田。

第一: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与水稻种植

人类一开始的生存方式是采集和狩猎,由采集狩猎向农业过渡,在史学界被称之为“新石器革命”或“农业革命”,农业革命大约发生在一万年前,采集和狩猎依托的是原始森林,而农业依托的是农田,原始森林景观与农田景观是完全不一样的,与此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也发生了变化,采集和狩猎经济下的植物是多年生植物,而农作物是一年生植物,那么,多年生植物与一年生植物有什么区别呢?

水稻、大麦、小麦、大豆、粟等一年生植物的进化,还与地球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我们现在的地球处于末次冰期(11万年前至1.2万年前)结束后刚刚转暖的阶段,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寒冷、干燥的,四季分明的气候为水稻、大麦、小麦、大豆、粟等一年生植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植物要度过漫长的冬季,必须想办法将自己的能量储存到种子上,因此,人类发明农业,也与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植物本身的生物属性有关。接下来,我们要重点说的是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水稻种植。

展开全文

湖南彭头山文化的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在洞庭湖的西岸,长江的南岸,彭头山遗址距今约9000多年,在1万多年前,生活在长江中游一带的采集、狩猎部落,最早开始收集沼泽、滩涂中的野生水稻,其中颗粒比较大的野生水稻逐渐被培育为培植的水稻,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野生水稻和培育水稻可能是同时存在的,人们同时收割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每年的夏季,我国的长江流域会进入雨季,长江流域的河流、湖泊水位会上涨,当洪水退却之后,人们把水稻的种子播种在滩涂中,等到秋季便可以收获了。到了8000年前至9000年前,人们还学会了制作陶罐,陶器有两个作用,一是储存稻谷,二是蒸煮稻米,这就是湖南彭头山文化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南方地区的居民种植水稻,都是选择在沼泽地和滩涂中,这里的水源主要是依靠夏季的洪水补充,生活在潮湿、低洼的环境中,人们还建造了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具有防洪水、防虫蛇的功能,当然,新石器时代的居民没有多少剩余财产,人们的生活物资也比较少,洪水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自然灾害,而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夏季没有暴雨,洪水不淹没低洼的沼泽,那么野生水稻就不可能在这里生长,我国的长江流域也许就不会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文化。

人们除了种植水稻,还种植和饲养一些水生动植物,如菱角、鱼类和鸭子等等,猪和水牛也比较适合南方潮湿的沼泽环境,彭头山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形成的农业体系,为后来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田农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二:人工水库、圩田、堤坝的修建

我国长江流域的水稻种植业很早就有了,并且水稻还是高产的农作物,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历史现象,夏、商、周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而不是在长江流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南方的水田开发,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力。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带,河湖密布,而丘陵和山地则分布有大量的茂密的原始森林,我国长江流域的山地、丘陵地带的土壤,需要铁制农具才能开发,而平原地带则需要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水源。相比于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我国的长江流域更难开发,此外,长江流域的沼泽、湖泊,还容易滋生蚊虫,利于疟疾的传播,直到西汉时期,司马迁还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一):先秦、西汉时期的“火耕水耨”

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年代,我国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时间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楚国、吴国和越国在各个诸侯国中还算比较富裕、强盛,甚至与黄河流域的诸侯国争雄,逐鹿中原,然而,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也强调说:“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为什么淮河、长江以南的地区“无冻饿之人”呢?司马迁分析道:“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但是,当时的南方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水稻种植业还停留在“火耕水耨”的阶段,没有多少工商业,“亦无千金之家”。

火耕水耨是先秦、秦汉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我国南方地区的平原地带,河湖、沼泽、滩涂众多,杂草繁盛,但无高大树木,因为绝大多数的树木是不能在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人们首先用火烧去杂草,然后,撒上稻种,称之为“火耕”,等到水稻发芽、长大以后,再灌溉水,使得杂草在水中缺氧而死,称之为“水耨”,当然,那些和水稻一样高大的杂草,是无法被淹死的,不过,这些杂草已经很少了,可以通过人工除草的方式再进一步去除。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将沼泽、湿地改造成农田的方式,不再是“火耕水耨”了,而是开始营建大规模的水利设施,比如:堤坝、人工水库、圩田等等。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是等待洪水退却之后,在滩涂上播撒稻种,到了夏、商、周时期,则是“火耕水耨”,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控制水流量来种植水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不会受到洪水的困扰,当长江流域的河流水位高涨时,这些洪水泛滥到两岸的平原、低洼地带,成为沼泽和湿地的水源,人们是以稻田、沼泽和湿地为生的,“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江南虽然是鱼米之乡,但是,司马迁写《史记》时,并未提到江南有水患,反而说:“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先秦、秦汉时期,我国的黄河流域有水患,但长江流域无水患,这并不是说长江没有洪水,事实上,长江流域的河流径流量远远大于黄河流域的河流,当时的长江流域之所以没有水患和旱灾,主要是因为地广人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融入在了一起,人们并未对长江流域的自然景观进行改变。

但是,无论是天然的滩涂,还是灌溉条件好的平原,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都是少之又少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必然是要寻找新的土地,开垦更多的农田。到了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圩田、人工水库、堤坝开始出现了。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建了镜湖,镜湖位于今天浙江省的绍兴市,镜湖其实是一个大型的人工水库,镜湖的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现在的鉴湖是古代镜湖的遗留,东汉时期,人们将山区的溪流截断,使其汇入到镜湖,通过闸门,实现对水位的人工调节,这样一来,人们就能够精确控制水量,为周围的水稻进行灌溉。

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余杭县令陈浑主持修建了南湖,南湖位于今天浙江省的杭州市,南湖同样也是一个大型人工水库,历代不断修建、疏浚,其主要目的也是汇集周围山地的溪流和河水,为平原地带的水田进行灌溉。

绍兴的镜湖和杭州的南湖,都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人工水库,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典型的水利设施之一。

(三)宋代圩田修建的高峰

在地势低洼的平原、沼泽、湿地,洪水泛滥时,往往把整片区域都淹没,在河水泛滥的平原地带,想要精确控制水流量,就必须修建大型的土堤坝,将整个区域围起来,然后在土堤坝包围的区域内开垦农田,这样一来,周围河流、湖泊的地势就比农田还高了,梅雨季节,堤坝阻挡洪水进入农田,平时则可以利用周围的河流和湖泊进行灌溉。

东汉三国时期,我国的长江流域已经有圩田了,但并不普遍。圩田的广泛修建始于宋代,北宋政权和南宋政权始终面临着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威胁,宋朝政府加大了对长江流域的开发力度,处于低洼地带的沼泽、湿地被开发成了农田,宋代还出现了涂田和架田,涂田是用堤坝将沿海地区的海岸滩涂围起来,然后把海水排干后而形成的农田,架田是在湖泊、湿地的水面上开发的农田。

宋代圩田的开发,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一带,明清时期,则集中于长江中游一带,即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明清时期,汉江、长江的大堤日益加固,洞庭湖、鄱阳湖的水面日益萎缩,而水稻的种植范围则逐渐扩大,出现了“湖广熟、天下熟”的说法。

第三:圩田的生态环境问题

圩田的修建使得长江流域,大量的荒芜的沼泽、湿地、低洼地带成为了粮仓,但是,也使得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退化,早在清代,魏源就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他在《湖广水利论》一书中说:“下游之湖面江面日狭一日,而上游之沙涨日甚一日,夏涨安得不怒?堤垸安得不破?田亩安得不灾?”

明清时期,长江发生洪水的频率提高到平均4年一次,说明大量的圩田的存在,使得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退化,圩田的海拔本身就低于水面,过度开垦圩田,会使得湖泊和沼泽的面积日益萎缩,导致河流的蓄洪能力下降,当堤坝被洪水冲毁时,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粮食单产量的提高,退耕还湖,退耕还林成为了可能,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应该依靠科技,注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圩田应该走可持续发现的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