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究竟该用还是不该用?很多时候成了摆在家长面前的难题。
父母们一方面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内容过度刺激了孩子正在发育中的大脑,又或者是鱼龙混杂的内容对孩子形成不好的示范;一方面又担心这种过度限制的家长霸权,切断了孩子和一个新媒介、新世界沟通的渠道,也失去和同龄人沟通的话题。
其实每当有新的媒介出现,就会有人喊“狼来了”,这不过是一种普遍的媒介焦虑。就连大家最熟悉的电视,也曾在上世纪70年代遭遇过质疑,杰瑞·曼德尔就曾写过一部小众经典《削减电视的四个理由》,称电视是“让行为和人格产生异变的心灵入侵者”,它让人上瘾并可能毁灭观看者内心的生活。这和现在人们对短视频的批评可谓如出一辙。
技术无处不在。面对连呼吸的空气中都充满无线网络信号的时代,隔绝或一刀切并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作为家长,或许更应该思考如何保持开放心态,加强引导,试着如何把短视频利用起来。
利用微型学习,培养学习动机
北大心理学系副教授张昕就从不限制孩子使用抖音,甚至在孩子的带动下,他和孩子妈妈开始一起在抖音上看科普内容。
事情的缘起是,有一次6岁的儿子问他,家里有没有玉米淀粉,他想调制“非牛顿流体”。进一步询问得知,孩子经常在抖音上看“太阳放光芒依靠的是核聚变反应”“冥王星已经变成矮行星”之类的科普内容,甚至还教给了小区邻居的孩子。
当越来越多孩子在抖音上学到有趣有用的知识时,家长们的偏见也开始改观了。不少家长放开政策,允许孩子在青少年模式下玩抖音。
“育儿调节”(parental mediation)研究表明,当父母参与到子女使用科技产品的过程中时,风险会减轻,正面效果会增大。抖音之类的短视频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张昕说,善加利用短视频这种形式,也可以对孩子教育带来很好的帮助。
孩子们在课堂之外观看知识类视频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微型学习往往会将信息或者技能构建内容分解为小的、易于消费的部分,为学习者提供短小精悍、重点突出、易于消化的内容,而短视频创作者恰好也是将最精华的知识以最直白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样一来,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当不再正襟危坐的老师把枯燥的物理知识变成日常生活中的实验、科普作者生动鉴定网络热传生物时,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自然被激发了。如果有心的孩子再去把视频上看到的零散知识进行探索,深度了解、思考和加工,就可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效率可比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效率高太多了。
家长如果能加入其中,引导孩子进入正向循环,短视频就能成为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
改善亲子关系,培养共同兴趣
网上经常有报道,一些自认为负责任的家长,不允许孩子使用手机、平板,把孩子和这些新媒介隔绝开,最终孩子因为孤独和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
有一个福建的妈妈,很早就和孩子一起使用短视频记录生活,后来发现儿子酷爱虫子。这个妈妈转向记录儿子玩虫子的日常,一边带着孩子探索昆虫学名、生活习性和相关典故,一边把整个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给更多人科普。
现在,孩子成了同学眼中行走的百科全书、少年版“无穷小亮”,全家人也有了一起上山野采、互动交流的机会。他们的视频也帮助更多家长发现了自己孩子对昆虫的兴趣。
这两个故事提醒我们,正确引导孩子探索和掌握新媒介,不但能改善亲子关系,培养共同兴趣,也可能激发孩子潜能。
电子媒介并不像大卫·理斯曼所言,使现代人活在“孤独的人群”中,社交媒体并不必然导致现代人际关系的疏离,也不必然“毁灭真实社交”,只要家长愿意付出时间去陪伴,手机短视频等新媒介或许也是拉近亲子关系的其中一种重要方式。
在抖音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母亲带着女儿一起学做饭,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挑战最新的抖音特效,爸爸带着女儿周游世界,和女儿背诗对飞花令……当这种亲子陪伴时光多一些,被父母忽视、只能通过沉迷网络世界排遣现实世界压力的孩子就会少一些。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降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关键因素。父母之间关系很好的孩子,和父母关系不是很好的孩子相比,其网络沉迷风险降低9.49%。专家也经常建议,家长应该遵村亲子伴读的模式,在家庭短视频社交中形成“共读共赏共生活”的模式。
家长的陪伴和陪伴中的管理同样重要。与其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家长们不妨跳出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用一部手机打发孩子的经历,有没有静下心来陪孩子读完一本书。
手机短视频等新媒介不仅是孩子了解世界、增长见识、记录生活、放松心情的媒介,更是父母教育孩子、关心孩子、陪伴孩子、与孩子培养共同兴趣、一起成长的媒介。(作者:江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